首页 百科知识 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与福利比较

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与福利比较

时间:2022-09-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四种不同的产品市场组织结构的分析,特别是对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厂商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我们得知: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较高,寡头市场效率较低,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最低。它的决策只是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调整产量,以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这里,我们将从不同市场上厂商的长期生产状况,其中主要的是厂商生产的长期成本与价格和产量的关系,来比较各市场的效率高低。

第三节 不同市场结构的效率与福利比较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的观点,经济效率的高低直接表现为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高的经济效率则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一般而言,较高的经济效率是增进人们社会福利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对四种不同的产品市场组织结构的分析,特别是对不同市场条件下的厂商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我们得知: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较高,寡头市场效率较低,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最低。可见,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经济效率也就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经济效率就越低。

一、不同厂商的需求曲线

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的特征,能够集中体现出该市场的基本主要特征,包括市场内厂商数量、产品品质、厂商进出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品价格的影响能力等。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不存在对市场产品价格的影响问题。它的决策只是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调整产量,以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斜率为0,如图8.9中的d1

img346

图8.9 不同产品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不仅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或影响产品价格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都能够程度不同地影响产品的市场价格。它们要么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如完全垄断厂商;要么是产品价格的影响者,或说是产品价格的搜寻者,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就是如此。因此,它们都面临一条斜率(绝对值)大小不同的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斜率大小与厂商的市场垄断程度直接相关。垄断程度越高,斜率越大,需求曲线也就越陡。

在图8.9中,d1、d2、d3、d4分别代表完全竞争厂商、垄断竞争厂商、寡头垄断厂商和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可以看出,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最陡,寡头垄断厂商的次之,垄断竞争厂商的比较平坦,完全竞争厂商的则为水平线。

二、勒纳指数

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控制产品价格。通过索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取超额利润,这正是产品市场上厂商垄断能力(程度)的表现。衡量厂商的市场垄断程度的指标,除了有产业集中度、贝恩指数外,还有勒纳指数等。

勒纳指数,也称价格—成本差额指数,又称勒纳垄断力度。这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勒纳(Abba Ptachya Lerner,1903—1982年)于1934年提出的测度市场垄断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img347

其中:L为勒纳指数,p为价格,MC为边际成本。勒纳指数通过对价格与边际成本偏离程度的度量,反映了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强弱。勒纳指数在0到1之间变动。勒纳指数越大,市场中的垄断力量越强;反之,竞争程度就越高。在市场为完全竞争时,p=MC,勒纳指数等于0。

勒纳指数还可以用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状况来表示。

根据式(6.5),即:

img348

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MR=MC,可得:

img349

式(8.1)代入式(8.2),有:

img350

表明,厂商的市场垄断力度与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大小有关,且互为倒数。

于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无穷大,勒纳指数趋向于0,即完全竞争厂商无任何市场垄断力量。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市场需求弹性最小,其垄断力度比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都要大,接近于1。当然,寡头垄断厂商的垄断力度又比垄断竞争厂商要大。

三、不同市场的经济效率与福利比较

对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具体分析,将在第二十四章进行讨论。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福利问题,已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做了简要的分析,参见图6.11和图6.12及相关表述。这里,我们将从不同市场上厂商的长期生产状况,其中主要的是厂商生产的长期成本与价格和产量的关系,来比较各市场的效率高低。

一方面,从长期平均成本与产品价格、产量关系看。我们说完全竞争市场最有效率,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水平的需求曲线切于长期平均成本LAC的最低点。此时,产品的均衡价格最低,它等于最低的生产的平均成本;厂商取得正常利润,而经济利润为零;厂商的均衡产量最大,在长期平均成本LAC的最低点对应的产量上,也称有效规模。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参见图5.14。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越陡,表明厂商的垄断程度越高;需求曲线越平坦,则厂商的垄断程度越低。具体地讲,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在长期均衡时,长期利润也为零;相对比较平坦的需求曲线也与LAC相切,但不切于LAC的最低点,而是在LAC最低点的左边;产品的均衡价格也等于长期平均成本,尽管比较低,但却高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厂商的均衡产量比较高,但又不在有效规模上,存在过剩生产能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见图7.4(b)和图7.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长期均衡时,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对较陡的需求曲线与LAC相交,产品的均衡价格最高;垄断厂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即均衡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LAC,厂商的均衡产量最小。可以想象,如果垄断厂商愿意放弃一部分垄断利润,价格就可以降低一些,产量也可以增加一些。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和理论研究的缺陷,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不确定的。但一般认为,寡头垄断市场处于完全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之间,且靠近完全垄断市场,在长期均衡时,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比垄断厂商大,但要小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量;产品的均衡价格低于垄断厂商,但会高于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四类产品市场上厂商的均衡产量大小比较可参见图8.9。

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家还认为,判断一种市场组织效率高低,也可以从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产品价格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来看。商品的价格p通常被看作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而商品的长期边际成本LMC通常被看成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如果p=LMC,表示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表明资源在该市场上得到了最有效的配置。如果p>LMC时,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大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意味着相对于该商品的需求而言,厂商目前的供给是不足的,资源配置的效率是低下的。应该有更多的资源转移到该商品的生产中来,以使这种商品的供给增加,价格降低,直至p=LMC,商品的边际社会价值等于商品的边际社会成本。这样,社会的福利就会变得好一些。而且,p和LMC之间的差距越大,表明经济低效率的状况就越严重。如图8.9所示,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市场满足p=LMC的条件,而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均是p>LMC,对应的p和LMC的差距也在放大。

通过以上分析,说明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垄断市场是缺乏效率的。但对于垄断是否真的有害无益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家们又有不同的观点。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与规模经济。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些行业在客观上讲,要求大规模的生产,如钢铁、汽车、石油等行业。只有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才能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而这往往只有在寡头市场或垄断市场条件下才能做到。事实上,垄断厂商都是大型企业,存在规模经济,因而价格和成本都较低;完全竞争厂商往往是小型企业,缺乏规模经济,因而价格和成本都较高。很难相信,无数个如同完全竞争行业或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生产企业,可以将钢铁生产和航空运输经营在有效率的水平上。

(2)垄断和技术进步。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垄断会阻碍技术进步。因为,垄断厂商只要依靠自己的市场垄断地位及垄断力量就可以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所以,垄断厂商往往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甚至为了防止潜在的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或新产品威胁自己的垄断地位,会通过各种方式去阻碍技术进步。但也有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垄断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垄断厂商利用高额利润所形成的雄厚经济实力,有条件进行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垄断厂商为了长期保持自己的垄断地位,必须确保自己在技术上的领先(垄断)优势,并由此长期获取高额利润。现实经济活动中,垄断厂商的技术研发及创新成果也能佐证这一观点。这些经济学家还认为,关于垄断有利于技术进步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对寡头垄断厂商也是适用的。

(3)垄断与产品差别。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消费者没有选择的可能与必要,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偏好。但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提供的产品是有差别的。这些多样化的产品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尽管产品的一些非真实的差别,也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困惑和烦恼。同样的,在产品差别这一问题上,差别寡头和垄断厂商也存在与垄断竞争企业相类似的情况。

(4)广告问题。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产品的差别性以及为了增加销售量,广告活动是除了完全竞争市场外的其他产品市场上厂商的必要做法。换言之,广告是必需的,而且是有益的。但也有的经济学家对广告问题持不同看法,广告问题在经济学理论上形成了观点截然不同的两种认识。广告的拥护者认为:广告向顾客提供了信息,有利于资源配置;广告增强了竞争,因为广告就是企业竞争的一个内容(手段);广告促进产品销量增加,成本降低,价格也就降低了;广告让消费者有了比较,有了多种选择;由于广告,新产业(广告业)不断发展。而广告的批评者则认为:广告的劝诱性太强,往往名不符实;广告造成了消费者的虚荣心;广告抑制了竞争,促进了差别与垄断;广告加大了产品成本,消费者消费(购买支出)的更多的是广告费;广告还使消费者莫衷一是,造成了选择的困难与痛苦。

(5)不同市场上厂商竞争的激烈程度。

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没有竞争对手,所以不存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太多数量的厂商。表面上看,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厂商只是尽其所能地提供能使自己获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同时受厂商规模的限制,厂商之间的竞争并不太激烈,它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影响力及其后果和破坏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可以说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实际上除了自己,并无竞争对手。

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数量要少于完全竞争时,厂商的规模也比完全竞争厂商大一些。同时,由于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是相似但不同的差别产品,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厂商间的竞争比较激烈。就像上一章分析的那样,厂商之间的竞争除了在价格、成本方面的一般竞争外,非价格竞争更加明显,诸如产品质量、外观设计、广告宣传等方面的竞争手段多样,花样翻新,热闹非凡。

寡头市场上厂商的竞争,除了具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竞争内容和特征外,由于厂商的数量更少,规模更大,它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影响力及其后果和破坏力在所有不同类型的市场上是最强的。可以说,寡头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竞争是最惨烈的。正如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1927— ),通过自己开创的实验经济学,证实了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等其他芝加哥学派成员的早期工作:即使只有少数几个大企业,竞争仍然会很激烈。

关于各类产品市场厂商长期特征的比较,参见表8.2:

表8.2 各类产品市场厂商长期特征的比较

img351

(续表)

img3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