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雾阁云窗望长安

雾阁云窗望长安

时间:2022-07-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族败亡,骨肉分离,兵荒马乱,百姓呻吟,使元好问感到无比的悲愤和痛苦。元好问写月,也有与老杜相似的情思,但取景又有小异。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旧为汉唐故都,元好问借指故国家乡。本来西望长安,已是万水千山渺远难及,更何况作者想象到亲人的处境,重门紧闭,宛在云雾之间。李白曾以“西望长安不见家”抒发流放时的悲寂心情。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元好问《鹧鸪天》

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芳丛。

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香摇细细风。

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痕中。

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金哀宗天兴二年(1133),蒙古贵族军事集团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元好问与一些官民被羁管聊城(今山东聊城),过起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虏生活。家族败亡,骨肉分离,兵荒马乱,百姓呻吟,使元好问感到无比的悲愤和痛苦。这首《鹧鸪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在阶下囚的境遇中对故国的深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宋 赵昌 写生蛱蝶图)

“桔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元好问《眼中》)一个身陷敌手的人,对于自由,可能是最热切的渴望,更何况明月清风,春意芬芳之时,因此举目景物,便勾起满怀断肠愁思。从这个角度看,本词似乎有点像李煜北迁之后的痛苦呻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元词上片侧重于写景:“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芳丛。”这是春天物象的逼真描绘:自在的黄莺在枝头任意地翻飞,婉啭的莺声从叶间悦耳地传出;喧闹的花丛之间,彩蝶尽情地嬉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虽是对春色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的氛围之中仍潜藏着作者的主观意识。画笼,本是圈限流莺的器物,处在画笼中的流莺,虽然可以苟活,但毕竟失去了在春天里任性飞舞的自由,所以“出画笼”主要着眼于黄莺摆脱一切羁绊之后的自由自在。联系到作者当时被羁管的生活,其间的意味自不难理会。同样,“一双蝴蝶”的意象,也是含有作者的情感因素,甚或可以说是一种曲折的象征。蝴蝶的成双,正反衬了作者与亲人的分离。随后两句:“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香摇细细风。”古人常常喜欢以月色写凄清的愁绪,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元好问写月,也有与老杜相似的情思,但取景又有小异。元好问所写是纤纤新月,是初出不圆之月,也易令人生发不尽的联想。次句讲轻风送来暗香,亦不乏深层的衬托意味。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上片四句,可说是“以乐景写哀”,其忧伤确倍为感人。词的下片侧重抒情。准确地说这首词的上片也写了情,只是其情隐于景中;而下片的写情,则是一种禁不住的直抒倾泻。“情不尽,梦还空”。况深情萦怀,难以尽诉,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是梦毕竟是梦,多少次欢聚的梦,多少次化为一场空幻。今夜又是明月清风,或许又要有一个空惹愁思的梦。“欢缘心事泪痕中”,是对愁苦和情思的说明。梦境自是空幻,欢聚已不可能,万千心事更难诉说,只能寄于满面泪痕。这境况有点像是李煜的“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子夜歌》)和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末了两句:“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前面抒“情”写“梦”,讲“欢聚”,述“心事”,都没有点出具体内容,这里两句才是对具体内容的申说。长安,即今陕西西安,旧为汉唐故都,元好问借指故国家乡。元好问的故乡是忻州秀容(今山西忻县),所以作者在山东的聊城翘首故乡称为“西望”。本来西望长安,已是万水千山渺远难及,更何况作者想象到亲人的处境,重门紧闭,宛在云雾之间。李白曾以“西望长安不见家”(《与是郎中钦挺黄鹤楼上吹笛》)抒发流放时的悲寂心情。辛弃疾曾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表达远处客地对国事日非的忧念。元好问化用李诗辛词写愁思和郁愤,曲折婉转,深情绵邈,感慨万端,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最负盛名的作家,其创作倡导慷慨意气,真率自然,但这并不排除他的词作于真情之中往往表现出曲回婉转的心怀。这首《鹧鸪天》便深得传统词作之精要,着笔花草风月,寄兴其间,颇具《风》《骚》之致。张炎《词源》评说:“观遗山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其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这首词虽不重使事,但在凝情炼句深沉寄托方面,与周邦彦、秦观相比,确也有其自标高格之处。

(明 仇英 山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