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出版需要备案电子档吗

图书出版需要备案电子档吗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2年9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月访问用户超过8500万,每天的页面点击量接近5亿次。排名第一的图书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9亿次,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重项目、轻产品,是数字出版界,尤其是传统出版单位电子图书出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单纯追求数量的时代已经在逐步走远,粗放式生产将无法满足数字出版发展需求,应加强产品的精耕细作。

(一)总体态势

1.手机阅读业务步入快速发展期

手机阅读业务是近几年兴起的业务,其规模性发展始于以中国移动为首打造的手机阅读基地。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是中国移动以手机(WAP、客户端)和移动电子阅读器为主要形态,基于用户对各类题材内容的阅读需求,与具备内容出版或发行资质的机构合作,整合各类阅读内容,打造全新的图书发行渠道。手机阅读业务以移动阅读终端为核心阅读载体,以WAP、HTML5、客户端、互联网和彩信为辅助阅读载体,为用户提供各类电子图书,包括图书、杂志、漫画等。用户可以在前端上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线阅读,也可下载之后离线阅读。截至2012年9月,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月访问用户超过8500万,每天的页面点击量接近5亿次。排名第一的图书点击量已经超过了19亿次,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 目前,正版图书在平台上已经超过了35万册,已经成为互联网阅读用户最多、正版内容最多、业务收入最大的中文内容获取平台。除中国移动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相继开展各自的手机阅读业务。据专家预测,手机阅读业务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

2.阅读客户端应用开发蔚然成风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兴起,针对不同的系统环境、不同的机型、不同的内容,很多企业都开发了自身的阅读客户端。这些客户端都会集合很多功能,比如支持阅读、互动、购买电子图书和纸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阅读类软件,也有包括支持手机写作的客户端软件。这些软件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并能帮助客户实现方便阅读自己想要的内容。由于iPad热销,类似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的客户端层出不穷,这里面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客户端,如中文在线的17K阅读客户端、91熊猫看书、多看阅读、掌上书院、塔读文学、天翼阅读、京东LeBook、起点阅读、网易阅读、QQ阅读、掌阅iPeader等客户端都拥有各自的客户群。虽然这只是一些客户端应用,但其通过良好的用户体验、丰富的内容、及时的新书推送等功能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黏性。客户端应用的推陈出新,是技术引领创新的一种体现,技术创新带动市场发展,体现了技术对产业的贡献。

3.电商平台推动电子图书应用热情不减

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相继进入电子图书业务领域,曾在产业内刮起了一阵旋风,虽然仍然存在当年新书提供电子版上网的数量不多、加工成本高昂等因素,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电商平台对电子图书业务的推广,淘宝等平台也在大力经营电子图书业务。尤其是亚马逊Kindle进入中国市场,这都让人们对电子图书产业B2C商业模式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二)主要问题

1.传统出版内容策划急需适应数字出版时代需求

面对电子图书出版领域成长规模最快的盈利模式——手机阅读,出版社出版的传统内容却在与原创文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虽然这跟阅读群体相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内容在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缺乏有针对性的策划。虽然在童书出版领域,面对越来越多的客户端重新策划的数字内容产品已经出现,个别品类收获了高流量和高收益。但这样的内容还依然很少。适应数字时代的内容产品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数字出版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出版单位虽然拥有大量内容资源,但能转化为数字产品、适合数字终端呈现、带来收益的内容还很有限。 目前传统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可利用率偏低,原因在于出版社对新媒体的特性认识不足,对新媒体的用户需求把握不够,提供的内容在选题策划与数据加工方面都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2.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尚未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

历史发展表明,任何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利益共享,发展均衡。如果发展的天平倾斜太大,那么长远的发展就不会存在。当前,国内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包括作者、出版社、技术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硬件设备厂商等主要环节。长期以来,数字出版产业链发展并不均衡,产业链之间缺乏合作精神,产业链分工不甚明确也是制约数字出版技术商、运营商与传统出版社之间合作的一大障碍。因此,产业链各环节应建立协商机制,能够分工协作,每个环节都能秉承自身的优势,没有内容资源、人才、技术、资金的融合,数字化转型无法成功。只有全身心投入、通力合作,数字出版才有未来。

3.机制僵化,投入不够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电子图书业务已经逐步受到了出版单位的重视,成立专门的数字出版部,数字出版公司,但这些举措不足以真正推动出版单位电子图书业务的实质性发展,由于机制的原因,包括考核机制、奖励机制等,还无法调动全员参与数字出版的热情,虽然出版社已经转企,但部分机制还是有些僵化,如在投融资策略上的选择和推进,在面对新媒体领域业务选择的犹豫,以及在技术和人才投入上的瞻前顾后,都使出版社在电子图书出版业务上行动缓慢。

(三)未来走向预测

1.移动阅读应用开发将会极大地推动电子图书出版向纵深发展

移动化是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已是业界共识。移动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将会成为现实,一切具备屏功能的产品,皆有可能成为数字终端。移动互联网的深度开发,将催升多种新应用,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大面积覆盖将给移动阅读带来更多的便利。从目前的情况看,已经能够看到手机阅读业务的快速发展,虽然目前大众出版在移动阅读领域的表现比较出色,但是随着教育出版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教育阅读针对移动终端的开发也会越来越多,包括专业出版。随着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硬件设备的支撑越来越完善,有针对性的内容策划将会越来越多,大众出版、专业出版、教育出版有望在移动阅读应用领域全面开花。

2.电子图书出版内容将从“粗放式”经营走向精耕细作

近年来,我国电子图书出版的发展,有一个特点:过度集中于进行基础内容数字化加工转换、建数字出版发行平台这些“宏观”建设与“基础”建设。重项目、轻产品,是数字出版界,尤其是传统出版单位电子图书出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说,在电子图书发展的初期,数量的积累非常重要,数据库建设如果没有一定的图书数量,自然无法显示出数据库的优势。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单纯追求数量的时代已经在逐步走远,粗放式生产将无法满足数字出版发展需求,应加强产品的精耕细作。在数字出版时代,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让一个产品出奇制胜,电子图书出版产品创新与出版“基础建设”并不冲突,而产品无疑是投入小、见效快的高效项目,我国电子图书出版的发展应加强产品开发,提升产品的功能性和易用性,良好的用户体验加上口碑效应往往会取得出其不意的市场效果。

3.内容、运营与渠道互为支撑,不可或缺

对于电子图书出版产业链哪一环节更为重要的争论一直都难解难分,内容为王,渠道为王。随着电商平台和手机阅读业务的兴起,运营为王的说法也开始出现。从长远发展来看,内容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好的内容就无法吸引读者;渠道是电子图书分发的通路,它能帮助更多读者找到产品,如果没有渠道,则无法将产品全面铺开,收益自然会受到影响;运营是让更多的优秀产品脱颖而出,能够通过各种营销手段让产品价值最大化,此外还有很多相关环节。可以想象,在未来,内容、运营和渠道等环节相互依存,互为支撑,哪一个都不可或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电子图书出版产业的生态系统终将会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