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意测验的认识规律

民意测验的认识规律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民意测验符合从个别认识整体,从有限认识到无限认识的规则。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意时时都在变化,因此民意测验不可信。实际上,民意是人民的整体认识,已经剔除了个人、少数人的偏见和谬误。民意测验涉及的是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在人民具备知识或知情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民意测验的认识规律_舆论学概论

一、民意测验的认识规律

从一般观点看,认识过程,其中包括对未来的认识,要以理性的形式构造某些判断,形成若干反映实际的观点。列宁在说明通向客观真理的思维方法时写道:“当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它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1]规律是最普遍、最重要的抽象形式之一。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大量不同的特殊现象,认识的任务是从不断重复的单个事物中探明它们固有的一般性质,然后概括出普遍规律。现实生活中的民意是否可以被认识,只能由人民本身来回答,由一个个他们当中的成员的回答概括出来。这只能对他们的整体进行抽样调查,以统计数据来显示。

民意测验符合从个别认识整体,从有限认识到无限认识的规则。恩格斯指出:“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遗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定下来。然而普遍性的形式是自我完成的形式,因而是无限性的形式;它是把许多有限的东西综合为无限的东西。……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2]我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只是通过抽象理论来完成,如果对千百万甚至数亿人的认识加以综合,只能从无数个别、具体的认识提高到普遍性、无限性的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民意时时都在变化,因此民意测验不可信。实际上,民意是人民的整体认识,已经剔除了个人、少数人的偏见和谬误。民意是有层次的:一是认知层面,是指人对事物的了解、认识、看法,可归结为评价性的认知;二是情感层面,指人对事物的好恶;三是行动层面,人对事物的行为倾向,如肢体表意、民众投票、群体事件,示威游行等。这三个层面是在同一个连续体上,即认知层面在先,情感层面居中,而行动层面往往在最后。每一个层面都是显化的,具有可感、可知的特性,因此是能够测度的。人民的态度形成,由认知发展到行为,在时间上有时较长,有时较短,甚至同时产生。民意是民众的相对持续的思想,它的可变性发生在少数人身上。在民主环境中,人民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自愿表达自己的态度,有一定的稳定性。对民意需要跟踪测验,不断了解它的变化,而不是对它的变化置之不理,更不存在无法了解的问题。

民意的态度具有方向性(正反方向,譬如赞成和反对)、强弱度(正反两面的坚定程度,如非常赞成、赞成、一般、反对、非常反对)、多面性(态度种类,如爱可以分为热爱、喜欢、尊敬、热恋等)以及一致性等。民意测验是对民意的方向、强弱度获取精确的数据,揭示民意的追求,把握社会动向,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充足的根据。测验的基础是数据统计,这种研究社会的方法可以对社会的动向提供确切的答案。社会进步作为社会结构的更替,其基础是人民赞成什么、拥护什么,民意测验在社会测量中回答的是“对重大问题人民抱什么态度”、“如何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或“社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等这类问题,同人民的期盼是一致的。人类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从旧性质状态过渡至新性质状态,从简单过渡到复杂,从低级的、不大完善的社会体制过渡到高级的、先进和完善的社会体制会遇到什么困难,要经过什么路径,从民意测验中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民意测验涉及的是人民的切身利益问题,在人民具备知识或知情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个性本身的发展,最终决定于生产领域的变化。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同人民的生活相关,在选择社会发展方向和制定社会政策时,民意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精神产品可被社会继承下来,也能对它的作用进行预测。《论语》、《三国演义》对人们一直有着固定不退的吸引力,虽然它是好多世纪前创作的,但它们当前或将来都保存着自己的价值。通过测定今天有多少人还在读这两本书,也就知道它们将来的价值有多大。计算机技术将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什么,只要告诉公众计算机将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就能回答这类科技问题。对某些生产因素、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同自然生态的关系等,只要给人民提供真实情况,都可运用民意测验的方法获取答案。但自然科学现象,或同一般民众无关的问题,都不在民意测验之内。对这些问题强行使用民意测验所发生的错误,不是民意测验的错误,而是滥用它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