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化产业心理营销

文化产业心理营销

时间:2022-02-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文化产业心理营销1、理论出处:《文教资料》 2009年33期 李明《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心理营销研究》2、理论释义: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产业。通过分析在信息化时代激烈竞争机制下文化产业的心理营销新方式,可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由文化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创造出的这种心理环境,是通过心理消费需求、动机和行为来营造的,因此对消费者的把握需要围绕这三个心理机制。
文化产业心理营销_关注当下的理论

十.文化产业心理营销

1、理论出处:

《文教资料》 2009年33期 李明《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心理营销研究》

2、理论释义: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产业。其发展不仅是通过把握消费者心理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还肩负着社会心理调适功能以促进消费者心理素质的提高。通过分析在信息化时代激烈竞争机制下文化产业的心理营销新方式,可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由文化产品及其衍生产品创造出的这种心理环境,是通过心理消费需求、动机和行为来营造的,因此对消费者的把握需要围绕这三个心理机制。

总之,文化产业是人的产业,个体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决定了人类的差异性,在信息化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文化产业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一方面必须适应消费者的心里特点和变化规律,适应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要和不同的购买动机与行为,从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引导消费者,使自己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使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产生特殊的心理倾向。

3、归纳要点;

(1)信息化时代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信息化时代,各种文化汇集速度和效率至上的社会发展理念,对个体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引发了自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机械主义、悲观主义的文化思潮,社会成员面对的是信仰、价值观等文化因素的断裂与重建。心理不适、信仰危机、悲观厌世等社会心理问题也急剧增加。个体可能出现如下心理特点和相应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A.回避心理

即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而消极躲避的心理现象。信息化时代大部分青少年由于社会、家庭的因素承受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恋爱等多重压力,因此产生回避心理,在消费上倾向于虚拟的网络游戏、交友。

B.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个人缺乏分析,不做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一概服从多数,则是“盲目从众心理”。在消费需求上,信息化时代尤其容易出现盲目从众现象,如广告宣传、名牌效应等、晕轮效应,从众选择文化产品,如“超女”“快男”现象,导致娱乐、艺术、教育业等非正态发展,投资从众,几乎全民炒股导致城市泡沫。

C.虚荣心理

即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尊心。在消费需求上表现为对名牌的盲目追求,对名人的模仿和追捧。出现模仿秀、狂热追星等消费行为。

D.求新、求异心理

时髦、心气、先进性、与众不同是信息化时代年轻消费者普遍的心理倾向,山寨文化PK文化、恶搞文化等有了一定的市场。

E.好奇窥伺心理

信息化时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自由,各种文化思潮纷至沓来,是的人们由对外部世界的关注转向对个人自身的好奇和窥伺,同时会有好奇和窥伺欲望的国度,在文化产品的消费续航表现出畸形审美,如“芙蓉姐姐”“菊花妹妹”和明星隐私的传播狂热。

F.焦虑心理

信息化时代里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激烈的生存竞争给人们以充分展示自我潜能的同时,也使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表现为紧张、焦虑,在文化产品消费上表现为无厘头类、搞笑类、历史戏说剧、悬疑类产品的热销。

(2)文化产业发展与消费者心理的交互影响

A.消费者心理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B.文化产品消费对消费者心理具有调试作用。

(3)文化产业消费心理营销

A.从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作为制定企业营销方案的原则。

B.消费者需求调研与文化产业产品内容和形式的策划。

C.消费者消费动机跟踪与文化产品制作。

D.消费行为反馈与文化产品提供

十一. 文化产业商业模式

1、理论出处:

陈少峰《文化产业读本》第221页 金城出版社 2009年9月

2、理论释义:

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其他合作办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3、归纳要点:

文化产业领域主要的商业模式可以提炼为以下40种基本的形态。

(1)各个行业专业化的商业模式。

(2)把企业作为整体价值的商业模式。

(3)产业链经营的商业模式。

(4)产业集聚的商业模式。

(5)资本运作与企业并购成长的商业模式。

(6)项目大型化、持续化、品牌化的商业模式。

(7)以挖掘顾客商业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8)组合的商业模式,是文化产业跟其他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

(9)专业化技术领先的商业模式。

(10)专业化文化的商业模式。

(11)明星经纪与娱乐结合的综合商业模式。

(12)改造提升制造业的商业模式。

(13)跨媒体经营的商业模式。

(14)作为经常性的活动和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

(15)借助其它技术与技能的商业模式。

(16)拥有终生消费者的商业模式。

(17)商业模式。

(18)城市主题化的商业模式与发展模式。

(19)大型项目拉动的商业模式。

(20)综合性的商务板块的商业模式。

(21)连锁经营的商业模式。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商业模式。

(22)搭便车的商业模式。

(23)促进消费者互助的商业模式。

(24)知识产权中介的商业模式。

(25)结合生活方式与新技术变化的商业模式。

(26)虚拟的商业模式。

(27)独特资源的商业模式。

(28)创新大众品牌的商业模式。

(29)智慧型的商业模式。

(30)特殊服务的商业模式。

(31)提升人力资源拉动的商业模式。

(32)后备服务的商业模式。

(33)合作投资与营销的商业模式。

(34)代理的商业模式。

(35)基础设施的商业模式。

(36)集合消费者的商业模式。

(37)持续化积累的商业模式。

(38)创意定制的商业模式。

(39)政策型的商业模式。这是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