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访问者和受访者的认知

访问者和受访者的认知

时间:2022-02-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访问者和受访者的认知参与访谈的每一方都对自我和另一方有一定的认知,这些认知随着访谈的进行而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改变。(旁注)四个认知驱动着我们的访谈。访谈者和被访者中出现的很多传播问题就是由于对文化差异不了解而引起的。对另一方的认识一方如何感知另一方也影响他们如何接近访谈和在访谈中如何反应。此前一次聚会上的相遇可能使你受到鼓舞或者心生敬畏,而这会直接影响你的访谈。访谈交流的本质应该是强化认知。
访问者和受访者的认知_访谈的艺术

访问者和受访者的认知

参与访谈的每一方都对自我和另一方有一定的认知,这些认知随着访谈的进行而发生肯定或否定的改变。理论家们宣称,我们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这些认知,而这又决定了我们的交流方式。双方都意识到在图2.3中由双头箭头刻画的四个至关重要的认知,这是很重要的。

img4

图2.3 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

●自我认知。

●对另一方的认知。

●另一方如何看待我们。

●另一方如何看待自我。

(旁注)四个认知驱动着我们的访谈。

自我认知

我们有对自己的认知,即自我观念(self-concept),它来自我们的生理、社会和心理认知。这些认知又起源于我们的经验、活动、态度、成就、财富,以及与他人的互动。我们的自我认识具有解释和我们如何感知他人关于我们曾经是谁、现在是谁、将来可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诸多因素的解释和评价的双重属性。这些人包括我们所属和希望所属的群体,也包括那些对我们有重大影响的重要人物。

(旁注)我们对自己的认识要比我们是什么更重要。

由于附着在我们身上的家庭期待、社会、职业及组织等的变化,使得自我认识也总是处于云遮雾罩之中。当我们从一种状态或角色转向另一种时,我们会产生不同的自我认知。在应付我们经管的社会工作时,我们会觉得很自信,但是面对一些难以控制的专业领域,我们又难免产生畏惧心理。

自尊,是“与自我形象相联系的肯定的或否定的感觉”,是自我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特来亨(Trenholm)和简森(Jensen)说,一个自尊心强的人会有更强的认知能力、更自信并更愿意表达广为接受的或很少有人接受的观点。而自尊心不太强的人也许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他们又不愿意表达,以至他们不能确切地理解他人的言语行为img5

(旁注)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不同的自己。

理解我们怎样认识自己和别人怎样认识他们自己很重要,因为自我认知(尤其是自我评价)可能会决定一个访谈可否得以进行,如果进行了,它是成功还是失败。访谈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为我们都确信自己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讯息的发送和接收、冒险、自信和自我敞开的程度都会受到自我认知的影响。

(旁注)自我评价与自我价值认定紧密相关。

文化差异

自我形象、自尊、自我依靠和自我认识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居于中心位置,因为我们强调个体,而这些在东方文化和南美文化中是不一样的。例如中国人、日本人和印度人更多崇尚集体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他们更注重形象、自尊和群体成就。在中国,将成功的谈判归为个体的功劳被认为是自我主义、谋取自身利益和不令人尊重的。成功是归功于小组和团队的。访谈者和被访者中出现的很多传播问题就是由于对文化差异不了解而引起的。

(旁注)地球村的很多居民关心群体胜过关心自己。

对另一方的认识

一方如何感知另一方也影响他们如何接近访谈和在访谈中如何反应。例如,对方是一位有才华的老师或是你们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或是一位身居要职的官员。此前一次聚会上的相遇可能使你受到鼓舞或者心生敬畏,而这会直接影响你的访谈。你的认知也许会受到对方的年龄、性别、种族、民族、身高和生理特征的影响,尤其是在他们与你差别迥异时。第三方的肯定认可可能会改变你对一个人的认知。如果你适应性很强,对另一方的感知会随着访谈的进行而变化。你的认知可能会受下面因素的影响:

(旁注)认知是一个双向过程。

●访谈开始的方式。

●另一方的举止。

●表现出的态度。

●非语言传递的信息。

●所提的问题或得到的回答。

●访谈的结构。

●访谈是如何结束的。

(旁注)访谈改变或强化认知。

访谈交流的本质应该是强化认知。例如,当提问的目的是获取而非拒绝或回避信息时,当提出的要求是讨论或协商而非抱怨时,当建设性的批评伴随着理解而非恐惧或愤恨时,认知就具有了正面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