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和”境界

“太和”境界

时间:2022-02-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周易》的“太和”思想则综合总结了各家的文化创造,特别把道家的自然主义与儒家的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是先秦各家中对整体和谐的最完美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最高的价值理想。这表明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典型的“和”的文化。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和”是国泰民安。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和”是万国咸宁,万邦协和。
“太和”境界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一、“太和”境界

“太和”是《周易》追求的一种境界,它体现为一种最高的和谐与协调。《乾·彖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盛大无际的乾阳之气,是万物所赖以资取的初始,所以能统属天下万物。有了它云行雨施的滋育,才有了万物的生存运动。它有如阳光在朝出夕入不停地运转,上下四方的位置也就固定了下来,它随时都如同乘着六条蛟龙驾驭着天道的运行。乾阳所带来的种种变化,使万物有了各自不同的本性与寿命。保持天下万物的和谐与协调,才是最佳的正道。只有有了万物的正常生长,万国的百姓才会得以安宁地生活。显然,整个这段话的核心是“保合大和”。“大”即“太”。这个“太和”境界,既是自然界本然的秩序和发展的归宿,又是人类社会各种社会实践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这种“太和”思想,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天与人、自然与社会的整体和谐的思想。它强调事物包含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而以统一为主,以世界的和谐、稳定、统一作为理想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始终贯穿着一种经纶天下、建功立业的实践精神。

应该看到,在先秦时期,道家对自然的和谐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和”和“天和”的概念。比如,《老子》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知北游》说“天和将至”。而儒家则侧重于追求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比如《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晏子曾把“和”比作烧汤,要“济其不及,以泄其过”,[26]汤才好吃。万事万物都一样,要以他物来补自己的不足,把太多太猛的方面减弱一些,这才有“和”的境界。实际上,先秦各家普遍把天人和谐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是各家对这种整体和谐的论述,有的比较侧重于天道,有的比较侧重于人道。而《周易》的“太和”思想则综合总结了各家的文化创造,特别把道家的自然主义与儒家的人文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无疑是先秦各家中对整体和谐的最完美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最高的价值理想。

回望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国古人的心目中,“和”是宇宙万物的一种最正常的状态,最本真的状态,最具有创生性的状态。对“和”的追求仿佛是华夏民族的天性。“和”不仅是观念和心态,而且是一种能力和组织;“和”使不同事物得其所在,相协调而发展;“和”是使不同人、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统一起来的本领;“和”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比如,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就是综合了多种动物特性的一种图腾。汉代人王符认为,龙是“九似之物”: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27]闻一多先生20世纪40年代在《伏羲考》一文中谈到龙的形象时说:龙以蛇身为主,又“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和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28]所以龙是吸收了许多动物形象中最神奇的部分而形成的“复合物”,是一个“和”的民族图腾。

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先后有楚人、吴人、越人、匈奴、鲜卑、羯、氐、羌、女真、契丹、西夏、沙陀等数十个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故汉民族绝非单一的民族,而是一个多民族同化之后的产物,是一个“和”的民族。

在中华民族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上,团结与统一始终占主导地位,表现出惊人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即所谓“分久必合”。就是在今天,邓小平亦以“一国两制”的民族智慧,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被称为中华民族21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且台湾问题在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强烈的崇尚和谐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延续。

儒、释、道三教合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化异域文化极其光辉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和”的精神的典型体现。印度佛教中国化,产生了双重结果:一是佛教被改造,成为中国式的佛教即禅宗,它与印度本土的佛教虽都叫佛教,但已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二是佛教与儒道合一,推进了儒学的变革,走出了子学和两汉经学的框架,形成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与禅宗双双携手,走出中国,影响了整个东亚,使华夏文化圈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东亚文化圈。这一段历史一直影响到现在。东亚经济的起飞,禅宗和新儒学的精神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它留给我们值得回味、值得总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这表明我们民族的文化是典型的“和”的文化。

岂止以上数端。这种尚和的思想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全面的,在众多的领域都可以找到“痕迹”。

比如,在音乐中,“和”是尽善尽美,美与善达到完美的统一。《尚书·尧典》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八音克谐”奏出的就是乐音,只有一种音调就组不成和美的音乐。《论语·八佾》评《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又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礼记·乐记》云:“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在君子那里,“和”是文质彬彬,即《论语·雍也》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在家族和亲族关系上,“和”是孝悌慈:“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在人际关系中,“和”则体现为“仁”的美德。所谓“仁”,孔子解释是“仁者爱人”,它的内涵是“爱”。而段玉裁从词源上解释“仁”为“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字从人二。”可见,“和”指的是一种和谐(相亲)的人际关系。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和”是国泰民安。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和”是万国咸宁,万邦协和。在个人的德行修养方面,“和”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在人类社会的自由和发展方面,“和”是群龙无首。这里的群龙无首,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而是一种人人都是一条生机勃勃的龙,人人都能得到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发展。这是人的“群龙无首”。其实,国与国的关系,能够做到相互平等,互利发展,这也就是国与国之间的“群龙无首”。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与正在倡导的世界政治多极化,反对单一世界,不也还是一种“群龙无首”境界的追求吗?在商业运作方面,“和”是和气生财。在军事战略方面,“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知行关系中,他们注重的是“知行合一”。在宗教关系上,他们力求“三教合一”。在情景关系中,他们侧重的是“情景合一”。在天人关系中,他们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