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类记忆之谜

人类记忆之谜

时间:2022-02-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记忆之谜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尼摩妮西女神是专门掌管生灵记忆的,人的记忆也是由她掌握的。至于记忆的实质是否真的这样,目前尚不能肯定,因为,另外的科学家重复这实验时,与之有悖,因此对乔治·昂加尔的实验,又有许多人持怀疑的态度。因此,切除了海马的人,短时记忆就会被损害。
人类记忆之谜_人体科学

人类记忆之谜

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中,尼摩妮西女神是专门掌管生灵记忆的,人的记忆也是由她掌握的。

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记忆进行过探讨,后来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从而奠定了记忆的早期学说的基础。他认为记忆的生理机制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巩固,识记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保持是条件反射的巩固,重视是条件反射的复活,遗忘是条件反射的暂时被抑制或永久性消失。后来,美国科学家用涡虫做了一个实验,每次在开灯的同时电击涡虫,重复多次后,这些涡虫对灯光形成了条件反射。随后把它们碾成浆状,给未经训练的涡虫吃,结果这些涡虫吃后也对光产生了反射性的逃避,这种现象被称作为“记忆力转移”。由此科学家推测,未经训练的涡虫获得了某种记忆的化学物质,所以说记忆在本质上与化学物质有关。这个实验结果,将关于记忆学的理论由较肤浅的条件反射学说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即生化学说。1978年,德国科学家与田用蜜蜂进行试验,他先训练蜜蜂去寻找一碗糖水,一星期后,这只蜜蜂能熟练地找到这碗糖水,于是他从这只蜜蜂的脑里取出某些物质,移植到另一只蜜蜂的脑内,让它去寻找那碗糖水,无须多加训练,便可以找到,这就进一步证实记忆力的转移与脑中的某些物质有关。世界著名神经化学家乔治·昂加尔,在对大白鼠进行电击恐惧试验后解剖大脑,发现其脑细胞内核糖核酸的含量比未受电击恐惧试验的大白鼠高出大约12%,然后将它注入到另外一只大白鼠,不经任何训练,这些被注入的大白鼠就对电击有了恐惧记忆。经过潜心研究,科学家们终于从大白鼠的脑组织内成功地分离出了微量记忆物质,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它是一种出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并由14个氨基酸组成。于是乔治·昂加尔提出:记忆的化学物质就是蛋白质多肽分子,多肽是由一系列氨基酸按序列组合而成的复杂生物大分子,记忆就是脑细胞中分子迅速形成的结果,每一种排列组合,代表着一种记忆。至于记忆的实质是否真的这样,目前尚不能肯定,因为,另外的科学家重复这实验时,与之有悖,因此对乔治·昂加尔的实验,又有许多人持怀疑的态度。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记忆与人体内的另外一种化学物质乙酰胆碱有关,乙酰胆碱是一种传递冲动的神经递质,存在于每对神经突触之间,当人们因某种疾病造成乙酰胆碱减少或释放不能,将造成神经系统的紊乱,大脑反应迟钝等。这种物质在脑内的数量增加,则信息传递快,记忆形成快、巩固快。在人体需要时,血液中的胆碱物质被输送到大脑,与脑内的醋酸盐的乙基结合产生乙酰胆碱,这种物质对记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应用证明,胆碱类药物对老年人记忆力的好转有着明显的效果,可见乙酰胆碱与人类的记忆有一定的关系,可它就是记忆物质吗?问答仍不能肯定。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认为,记忆与大脑半球内侧深部的海马有密切关系,左侧与语言材料记忆有关,右侧与语言的图形材料的记忆有关。因此,切除了海马的人,短时记忆就会被损害。来自外部的信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首先到达神经末梢,经传递到达海马区,然后经弯隆,乳头休,乳头视丘束,视丘前核,扣带回、又回到海马、这种信息传递的通路被称作为记忆回路。因此人们设想,大脑是一个完全遗传的回路,回路中是由各条通路的“电线”连接的。只是未全部焊接。对于长时的记忆需要一种持久的通路,则应用一种“焊剂”来焊合。而短时记忆则不用,因为它的通路是不固定的。至于长时记忆中的“焊剂”,就是由细小蛋白分子组成的多肪。随着多肽分子的合成、记忆就产生,如多肽分子正处于合成状态,突然有其他信息输入,合成受到干扰,则表现记忆不佳。如果已经合成的记忆多肽,不经常地输入同一信息,久而久之该记忆多肽也会分解,从而出现遗忘。因此,人们常说脑用则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