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确立群落真实性的数学检验

确立群落真实性的数学检验

时间:2022-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2 确立群落真实性的数学检验是否属同一群落的检验方法为:在不同地点或不同层位采集的样品,其属种组分相似率高,则属于同一群落,若相似率低则属不同群落。已知该剖面逐层的化石名单,用最优分割法分割出群落段或检验已划分的群落是否符合最优分割。R型聚类分析,以物种为样品,以层位(地点)为变量,比较各样品(物种)间的共同出现率进行聚类,所得出的聚类可视为能多次重复出现的物种组合,符合群落的要求。
确立群落真实性的数学检验_生物地质学

3.2.2 确立群落真实性的数学检验

是否属同一群落的检验方法为:在不同地点或不同层位采集的样品,其属种组分相似率高,则属于同一群落,若相似率低则属不同群落。同一群落的组分在不同时期(或层位)可重复出现。为此,可采用以下诸法检验。

3.2.2.1 相似性检验

已知若干群落,按以下两种公式统计它们之间的相似率(相似性系数):

1.相似性系数(Jac)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P= n/N

式中:P——Jac相似性系数;

n——相同的种(属)数;

N——被比较的两个群落的总种(属)数,它等于两群落各自种(属)数之和减去n。

2.大塚系数(Otc)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img76

式中:C——两个群落、亚群落之间共有的属种;

N1,N2——分别为群落或亚群落1或亚群落2的属种数目。

据此可得出两群落间相似率或多个群落间的相似率矩阵。相似率低(如种相似率低于0.25)表示群落可独立存在。上法亦应用于检验可能属同一群落的不同采集样品间的相似率,相似率高,则表示各样品属同一群落。

3.2.2.2 最优分割法检验

此法适用于化石分异度高的剖面上。已知该剖面逐层的化石名单,用最优分割法分割出群落段或检验已划分的群落是否符合最优分割。分割的原则是使所分段落内部各层化石名单的差异尽可能小(相似率高),而段间差异尽可能大(相似率低)。

对剖面逐层用最优分割计算,在原始数据矩阵的基础上作变差矩阵,使用公式:

img77

其中:

img78

式中:dij——从第i个样品到第j个样品的段内离差;

Xαβ——第β个样品的第α项指标的测定值;

p——每个样品的指标项目(p≥1;当p= 1时,为单项指标最优分割;p≥2时,为多指标的最优分割)。

然后按分割要求求总变差值SN(K;α1,α2,…,αk-1)。K为分割要求的段数,如二分割则K= 2。当SN达到最小的分割称最优K段分割。总变差值随K值增大逐渐减小,当K= 5以后,总变差值趋于平稳,所以,一般要求的分割段数不超过10。以出现最早、持续最长的分割点称第一分割点,依次称第二分割点、第三分割点……较早的各分割段内的化石即组成一个群落,较晚的各段可能是亚群落或不予考虑。

3.2.2.3 聚类分析法

将各层位(或地点)所采集各物种的个体数量列成表3.2,即可进行Q型或R型聚类分析。

表3.2 聚类分析的原始数据表

img79

Q型聚类分析,以层位(或地点)为样品,以物种为变量,比较各样品间相似性度量值进行聚类。同一聚类内的样品可归于同一群落(或亚群落)。其中,数据采用标准化处理方法,相似性度量采用相似系数,聚类方法选用类平均法,它们的公式如下:

数据处理标准化方法

img80

其中

img81

相似系数

img82

聚类平均法FP·uv=A·Fp·u+ B·Fp·v,A=Nu/Nu·v,B=Nv/Nu·v以上各式中:Xij——原始数据;

X'ij,X'ik,X'jk——处理后数据;

M,N——分别为变量数和样品数;

cosθ(i,j)——样品i与j间相似系数;

Fp·uv——Fu,Fv两类合并后得到的新类Fu·v与Fp类的相似系数;

Fp·u,Fp·v——分别为Fu和Fv与Fp类间的相似系数;

Nu,Nν,Nu·v——分别为Fu,Fv,Fu·v类中包含的样品个数;

F——相似性系数;

A,B——类平均系数;

p,u,v——分别代表某一数别的序号。

R型聚类分析,以物种为样品,以层位(地点)为变量,比较各样品(物种)间的共同出现率进行聚类,所得出的聚类可视为能多次重复出现的物种组合,符合群落的要求。R型聚类可以不需个体数,仅以有无出现为依据进行二元聚类,达到同样的目的。类聚方法同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