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们的研究工作

我们的研究工作

时间:2022-02-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4.2 成果概述由于上述工作,我们的生物地质学研究在国内已有影响,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多项。我们对上述事件的因果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结论是,这一全球变化是地球各圈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10Ma的时限内,地球内外各圈层的运动有耦合效应。我们从1982年开始组织“中国古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并于1988年出版了《中国古生物地理学》一书。
我们的研究工作_生物地质学

1.2.4 我们的研究工作

1.2.4.1 研究方向及有关论著

作为古生物工作者,我们很早就认识到自己不应局限于古生物学或地层学研究,而应走学科交叉的道路。20年来,我们一直在有意识地倡导生物地质学(殷鸿福,1994),并且对它的各分支有计划地逐一开展研究。其部分成果简列如下∶

(1)古生物地理学及生物-古气候研究(殷鸿福等,1988;赵锡文等,1992;Yin Hongfu编,1994)。

(2)生物地层学(杨遵仪,殷鸿福等,1987;杨逢清等,2002;Yang Zunyi等,1993;Yin Hongfu编,1996;Lucas JS,Yin Hongfu编,1998;Tong,Jinnan等,2001;Yin Hongfu,Tong Jinnan编,1999;Yin Hongfu等编,2000;Zhang Kexin等,2000;Lai Xulong等,2001;Yin Hongfu等,2001)。

(3)生态地层学(殷鸿福等,1995;童金南,1997;殷鸿福,童金南,1997;Tong Jinnan等,1998;Yin Hongfu等,1997)。

(4)分子古生物学和分子地层学(谢树成,殷鸿福等,1999,2001,2002;赖旭龙,2001;Xie S,Yao T,Kang K等,2000;Xie S,Nott C J,Avsejs L A等,2000)。

(5)生物成矿作用(殷鸿福主编,1992;周修高等,1995;谢树成,殷鸿福等,1997;殷鸿福,张文淮等,1999)。

(6)生物找矿、选矿(谢树成等,1997;王红梅等,1999,2002)。(7)生物成岩作用(徐桂荣等,1997;王永标等,1998,2001)。

(8)生物演化规律,主要是间断平衡论和新灾变论方面的工作(殷鸿福,1983;殷鸿福,徐道一,吴瑞棠等,1988;殷鸿福,张克信,1993)。

(9)生物与地球的协同演化(殷鸿福,2000)。

1.2.4.2 成果概述

由于上述工作,我们的生物地质学研究在国内已有影响,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多项。其成果概述如下∶

(1)生物地层学方面,主要是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特别是国际地质学热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研究。我们综合研究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导致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一特大地质事件发生的起因(包括火山事件、海水进退事件、缺氧事件、撞击事件、地球化学异常事件等),证实了灾变事件群导致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最大生物突变事件的发生,并进行了全球事件对比。1983年提出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火山事件成因说,对盛行的地外星体撞击说提出不同看法,现已为国内外人士普遍接受。通过分析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时限内的事件得出,地内活动,如地幔对流导致的泛大陆聚散,由地核偏移造成的大地水准面转换,地磁场的高速转换期(混合极性时)与泛大陆形成有关的火山活动期等,它们与地表全球变化,如大海退和大海侵、地球化学异常、缺氧、生物灭绝是同时发生的。当然亦不排除有外星体撞击事件发生的可能。我们对上述事件的因果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结论是,这一全球变化是地球各圈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10Ma的时限内,地球内外各圈层的运动有耦合效应。在10万~100万a的时限内,地球表层系统由于危机的积累,可以连续发生一系列有因果关系的全球事件,即系列定时炸弹,并导致生物大灭绝。灭绝又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反过来造成其他圈层的异常。1986年,我们推翻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欧洲标准,提出了以微小舟形牙形石作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标志的建议,获国际上广泛响应。在我们的努力下,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已决定并通过将国际二叠系—三叠系全球界线层型设在中国长兴煤山,标志着我国此项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适时地在华南开展了系统的下三叠统生物地层工作,为我国竞争国际印度阶—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古生物学、地层学新理论方面,我们第一个向国内介绍新的演化理论“间断平衡论”,也很早就评介新灾变论、分支系统学和事件地层学,并提出建立国际事件界线层型的可能性。在《地质演化突变观》(殷鸿福、徐道一、吴瑞棠,1988)一书中,通过对居维叶、莱伊尔、达尔文三巨匠的重新评价以及大量国内外的和自己的研究实例,指出古生物演化应包括渐变、突变和灾变三种形式;演化的过程不仅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进步性发展,而且还是长期渐变与短期突变(及灾变)相交替形成的阶段性发展。这些观点已反映在新版古生物学教程和地史学教程中。我们对中国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辐射演化、生物复苏和事件地层界线的具体研究多次被SCI引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3)应用古生物的地理分布论证板块活动历史是一个新兴的方向,我们是我国这方面最早的研究集体之一,也最早向国内介绍用古生物地理论证微板块和地体的活动。我们从1982年开始组织“中国古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并于1988年出版了《中国古生物地理学》一书。该书以大规模且完整的资料收集1万多个物种和计算机分析(21.7万个数据)为基础,理论上新的发展包括:①系统地提出地史上热、温、寒带生物区系的区别标志;②中国各时代的古生物地理区划,包括各时代区划图24张、表数十张,为我国板块活动提供了一个方面论证;③最早以古生物地理论证了华南在早古生代及以前曾属于冈瓦纳的范畴,这一观点已在国内、外获得日益增大的支持。该书已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英文版,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A.Hallam担任学术编辑,并在序言中评价说:“本书无疑将被证明是对一个具有全球意义主题的无可估量的指南。”

(4)殷鸿福是我国第一部古生态学教程(1964)主编之一。《扬子及其周缘东吴—印支期生态地层学》是我国第一部生态地层学专著,该书提出了为盆地分析服务的一整套生态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并证明可用于扬子区二叠系—三叠系的实践。其系统的完整性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之。它在高精度及异相地层对比(环境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结合等方面显示出单纯沉积学或生物地层学所不具备的优点,并将对这一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提供重要信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有多篇论文被SCI收录,并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5)我们提出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论,形成了区域生物成矿系统的思想,并在川甘及黔桂两区四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南京栖霞铅锌矿床中,系统地验证了菌藻生物和它们的衍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在此类矿床形成中的作用。证实生物成矿作用不仅对Fe,Mn,P,Al等层控矿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在Au,Ag,U,Cu,Pb,Zn,As,Hg,Sb等多种化学元素的成矿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在第2章至第7章中我们将逐一介绍上述(1),(3),(4),(5)项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