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钦-杭结合带边界厘定

钦-杭结合带边界厘定

时间:2022-0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扬子与华夏陆块分界的钦杭结合带长期以来一直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重点。钦-杭结合带东段由扬子与华夏陆块在晋宁期碰撞对接形成,也已成为多数研究者的共识。但晋宁期钦杭结合带的南西段(湘桂段)因南华系—下古生界组成的湘桂加里东造山带和中泥盆世—中生代坳陷覆盖而未见明确的物质记录,其构造性质和具体走向均存在不同认识。由于缺乏物质记录,不同观点均缺乏充分的客观地质依据。
钦-杭结合带边界厘定_中南地区大地构造

作为扬子与华夏陆块分界的钦杭结合带长期以来一直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重点。 萍乡以东的钦-杭结合带东段(浙赣段)物质记录总体上较为清楚,如最东端的绍兴—江山段带内发育由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复理式建造组成的大洋残块(水涛,1987),赣中、赣东北、皖南一带也可见歙县-德兴蛇绿混杂岩带等残体(杨明桂等,2009)。 钦-杭结合带东段由扬子与华夏陆块在晋宁期碰撞对接形成,也已成为多数研究者的共识(水涛,1987;杨明桂等,2009;王鸿祯等,1982;王鸿祯等,1986;刘宝珺等,1993;舒良树,2006)。 但晋宁期钦杭结合带的南西段(湘桂段)因南华系—下古生界组成的湘桂加里东造山带和中泥盆世—中生代坳陷覆盖而未见明确的物质记录,其构造性质和具体走向均存在不同认识。 就其构造性质而言,或认为晋宁期末(大约从835Ma到820Ma)扬子与华夏陆块已经碰撞(王剑等,2000、2003、2005;柏道远等, 2007),并形成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早阶段“S”型花岗闪长岩(周金城等,2008);或认为晋宁运动后为一残留洋盆,且该盆地一直延续到加里东期(水涛,1987;杨明桂等,2009;王鸿祯等,1982;王鸿祯等,1986;刘宝珺等,1993;殷鸿福等,1999;于津海等,2006;马瑞士,2006;王鹤年等,2006);甚至一度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存在印支期大洋(许靖华等,1987;李继亮等,1989;陈海泓等,1998;赵崇贺等,1996)。 就其在中南境内的走向,有学者认为从江西宜春进入湖南后经茶陵-郴州断裂至广西北部湾(洪大卫等,2002),此为当今地学界主流看法;或认为从宜春进入湖南后经衡阳、永州至北部湾;或认为东段大致在长沙—浏阳一线,西南段通过雪峰隆起带南缘的桃江-城步断裂(饶家荣等,1993);或认为沿萍乡—安仁—安化—黔阳直达广西融安(傅昭仁等,1999)。 由于缺乏物质记录,不同观点均缺乏充分的客观地质依据。 直至现今,各项地质工作尚不能对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造山带的范围、形成时代、构造属性及演化提供令人满意的结论与证实资料,本项目划分方案以萍乡—茶陵—郴州—梧州—钦州一线作为两者边界线,湘桂残留盆地在加里东期最终关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