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在农村。国家的地区发展战略,包括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这样两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现实意义_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务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中国的发展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其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制定了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制定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注意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问题,开始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丁元竹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起了他的一段亲身经历。在1999年,在为“十五”规划做准备的时候,他所在课题组接受了一个应急课题,即把“以人为本”纳入“十五”规划。他们的结论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于人的发展和对于人在发展中的地位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于人在发展中地位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从哲学逐步渗透到各个具体学科,从战略理论逐步渗透到战略实践领域。“十五”计划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是,在实践中还是把经济增长作为了发展的核心,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重视不够。

到了新世纪之初,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并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内容,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内涵在深化。

党的十六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探索和拓展发展观,作出了一系列新论述。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我们要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丁元竹说,这一系列转变最直接的原因是非典的暴发。当时温家宝总理在香港有一个生动的讲话,大意是,中国像一个充气的巨人,这个巨人现在走得很快,但是有人推他,就会倒。后来,温总理在2003年国庆讲话中指出:抗击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三农”问题

我国农村有8亿人口,农民命运和农村状况如何,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极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难点在农村。城乡差距持续扩大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经营规模小,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调整的时期。一方面,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非农产业,非农产业可以依靠自身积累实现增长;另一方面,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增收缺少重要支撑,又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不能再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而应该给予扶持。困难在于,中国非农业人口占少数,非农产业效率低,短时期不可能用很大力量“反哺”农业。城乡差距将会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存在,近期是继续扩大的趋势。现在国家已经在财政、税收和其他社会经济政策方面开始向农村倾斜,有可能抑制差距扩大的趋势,减缓差距扩大的强度。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同时要注重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促进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就是说,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通过深化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这实质上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40%提高到55%以上;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就业的比重有可能从目前的1/2左右下降到1/30左右。为了顺利实现这种根本性的社会转型,避免涉及几亿人口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所可能发生的严重混乱和震荡,需要同时从两个方面努力: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注重为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和生存条件,防止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在农村,要处理好土地问题,防止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又没有新的就业机会而沦落为流民,造成社会的不安。

(二)地区差异

地区差距扩大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我国是国土辽阔的大国,自古以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拉大了。这既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原有经济基础和市场潜力不同等客观原因,也有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不同等方面的原因。国家的地区发展战略,包括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和帮助落后地区发展这样两个方面。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各省、自治区内部也都有一部分市、县率先发展起来,带动了全国的发展,这些率先发展的地方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全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现在突出地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帮助落后地区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局。国家为扶持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已经采取了一些实际步骤,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应该说,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发展方面还有政策选择空间,现在实际工作力度正在加强,包括加快经济落后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增加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但缩小地区差距是个长期的过程。

(三)社会问题

经济是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但必须注重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都不单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问题很广泛,目前最突出的是扩大就业。我国人口多,又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就业压力将会长期存在。扩大就业的政策取向是: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社会保障采取低水平、广覆盖的方针,通过扩大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城乡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地区,这方面的投资正在大幅度增长。公众对于收入差距扩大的反应趋于强烈,完善的调节政策还在继续探索之中。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是必须认真对待的。解决社会问题需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适当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的比重,投资结构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调整,要采取有助于实现这种调整的政策。这样做,将会拓宽经济增长领域,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也是有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

这是直接关系发展能否长久持续和国人生活质量能否不断提高的大问题。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人口增加使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经济高速增长使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选择,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要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以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缓解资源压力的政策,是开源和节流并举,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以上,能源消耗年均只增长4.2%,而且在降低消耗方面还有很大潜力,说明靠开源和节流是可以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我国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有利条件是,已经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公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境立法趋于完善,环境保护技术在进步,投入在增加。靠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靠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源约束将会得到缓解,生态环境质量将会得到改善。

三、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它既不是哪个人一时心血来潮提出来的,也不是哪个人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它在党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5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为这些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诸如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黄、赌、毒”重新泛滥,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等,便是明证。因此,现在明确地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那种单方面追求GDP,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片面发展观,具有巨大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政治理念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它的着眼点和最终目的是人。这一要求贯彻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政治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位要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政治路线。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又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体现了我们党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关键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各方,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这就需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方法,它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目标和手段的统一、现实性和长远性的统一、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它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反映。学习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掌握它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科学发展观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所蕴含的新思想,更加显示了这条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那么,中国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呢?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重视效率的发展观,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越性就是效率高,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公平正义,要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也不允许形成大的利益集团而为其所左右。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保证了这一点的实现。最后,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稳定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以及国内的稳定,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了人民参与发展的积极性。这一切,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就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符合我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些重大判断和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对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明确提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

(四)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保障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很大进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今后,我们要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要靠发展;我们要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要靠发展;我们要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责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要靠发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发展,形势逼人,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就会落后,甚至会处于被动挨打地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这里的关键在于,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也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否则,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甚至会走弯路。因此,我们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五)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矛盾和国际发展经验来看,树立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而不可回避,必须逐步解决而不可任其发展。还要看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按既定的部署和现行汇率计算,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地区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总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要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