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

时间:2022-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毋庸置疑,《存在与时间》是哲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值得传承与阅读的哲学巨著。纳粹党成立后不久,海德格尔加入了纳粹组织,并被推上了校长的位置。此书便是由这样的海德格尔初步试图去构建并完成的哲学著作。海德格尔认为,肯定死亡是感受生的有限性的契机,因而被世人称为“死亡哲学家”。此外,《存在与时间》之后发表的《根据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等作品,可能是海德格尔对未出版的部分的一种补充。

超解:史上第一部探究事物存在意义的未完成之作

概述:此书着眼于时间来探究存在本身的意义,是海德格尔未完成的主要著作。此书于1927年出版发行。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

德国哲学家。主张一种存在主义哲学:人应自觉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代替“死去的自我的存在”,只有对死亡有所觉悟,人才能真正地活着。因加入纳粹组织而被大学开除教职。

首先,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

海德格尔虽然构建了此书的序、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二部分第一章到第三章的框架,但实际上只公开发表了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因为内容方面存在问题。然而,失误却丝毫没有影响这部巨著的价值。

毋庸置疑,《存在与时间》是哲学史上一部不朽的、值得传承与阅读的哲学巨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此书是历史上第一部认真地对“存在”的意义进行探究的哲学著作。也就是说,海德格尔要论述的并不是“存在的事物(存在者)”这一主题,而是试图去解释“存在本身(存在)”这一主题。写下这部伟大巨著的海德格尔也堪称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继胡塞尔(参见本书第90页)之后就任弗莱堡大学教授。纳粹党成立后不久,海德格尔加入了纳粹组织,并被推上了校长的位置。战后他又因加入过纳粹党被撤销教授一职。此书便是由这样的海德格尔初步试图去构建并完成的哲学著作。

下面让我们来逐一分析鉴赏。

首先是序。序中提出了关于存在的意义为何的问题。关于存在,序中指出,“人是关心存在本身的存在者”,因而被称作“此在”。人在不断了解自身存在时,也不得不经常意识到这种存在本身。

第一部分第一章对“此在”进行了基础的分析。通常,此在是不清楚自身的存在的。只要想象一下你处于一种被淹没于日常生活之中,连你自己是谁都不知道的状态,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反过来说,日常性的此在绝对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可以说它是一种通常与某种状态相关联的存在。海德格尔将此称为“世界-内-存在”。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一种在世界之内的存在。处于这种存在状态的此在只不过是工具而已。也就是说,此在被淹没于日常之中,他们不过是为达成某个目标而存在的,仅能自我了解的工具罢了。这样的自我不过是常人,他并不是唯一的,谁都可以取代这样的存在。这和既然是工具的话哪一个都无所谓是一个道理。因此,要了解本来的自我,就需要从“常人”的状态脱离出来。这里的关键点是“不安”这个概念。摆在人眼前的这种根本性的不安,与能否回到此在的状态息息相关。

积极面对“死亡所带来的不安”

现在到了第二章关于时间性的论述。刚才在前文所提到的摆在人眼前的根本性的不安,实际上是由想到结束此在状态的“死亡”而产生的,即对死亡的不安。

然而,海德格尔设法用“先行的决断”这种积极的态度来取代对死亡的不安。先行的决断,简单来说就是事先了解处于人生尽头的死亡,并接受它。海德格尔将此在放到时间概念中,意在让人们自觉地意识到夹在“出生与死亡”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的有限性。

如此一来,此在的状态虽然会因为直面自己的死亡而被打破,但这种状态仍会从被舍弃的自我状态中恢复,然后面向自身固有的可能性,受瞬间产生的决心所驱使。

任何人只有意识到死亡,才真正算是在活着。这种认真活着的姿态才能算是原本的此在状态。海德格尔认为,肯定死亡是感受生的有限性的契机,因而被世人称为“死亡哲学家”。

顺便在这里提一下,尚未完成的第二部分分别探讨了康德(参见本书第82页)、笛卡尔(参见本书第70页)以及亚里士多德(参见本书第36页)对存在概念的理解。虽然不可能知道第二部分真正的内容是什么,但从海德格尔构建的著作大纲以及他留下的讲义集我们可以做出以上推断。此外,《存在与时间》之后发表的《根据的本质》《形而上学导论》等作品,可能是海德格尔对未出版的部分的一种补充。

前者是从存在论出发去探求“根据”本质的作品。后者是继胡塞尔之后就任弗莱堡大学教授时公开发表的演讲作品。内容意在从此在的不安和有限性中去探明存在的本质。这些作品都可能成为创作《存在与时间》的契机。

前文提到海德格尔因加入纳粹党而被开除教职一事,但是如果我们跨越这段史实去评价这个人,可以发现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体系是即使在当下也如无法破坏的金字塔般坚不可摧。

海德格尔其他作品(本书推荐的作品除外)

关于海德格尔的其他作品,有通过艺术来探讨哲学思想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以及战后对人道主义展开批判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