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推进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产业

时间:2022-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该区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相山区文化艺术节”、每年夏季举办一次“社区广场纳凉晚会”,突出地方特色、反映相山风土人情、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成为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目前,正在精心筹办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

中共淮北市相山区委宣传部 孔庆明

近期,淮北市相山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扣该区七届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幸福相山”奋斗目标,以文化强区为方向,以社区幸福祥和为重点,做强文化事业板块,加快建设文化产业新板块,加强精神文明载体建设,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行动迅速、举措频出、成效初显,继续保持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结合重大部署,进一步理清文化建设思路

该区作为淮北市的主城区,多年来积极开展“四区建设”,迅速发展成为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区有效地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区委中心组带头进行了学习,召开了全区宣传系统座谈会,在淮北县区中率先举办了宣讲报告会,创作了柳琴《把文化强市建设好》、泗州戏《年轻老汉传公报》等文艺节目,在全区掀起了学习宣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区委、区政府结合贯彻落实区七届党代会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相山古城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区情特点,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公益发展的原则,努力推进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初步理出了“突出社区主体、建设文化强区”的文化建设思路。该区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好区“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提出了“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的工作方针,一手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抓紧谋划和实施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该区将在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同时,适应文化发展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握工作重点,采取有力措施,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二、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社区文化阵地

该区加强社区文化示范点建设,确定海宫、锦华苑、建国等6个条件较好的社区作为社区文化建设样板,为其配备了图书、书柜、音响、投影仪等文化设施,积极协调争取,将原纺织一厂工会办公楼、职工之家和影剧院等文化建筑设施移交给纺织社区管理使用,现已建成文化达标社区(村)84个。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了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公益性文化单位,建筑面积共4000平方米,现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并出台完善了具体措施。

该区加大了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扶持,高标准、高质量新建31所农家书屋,全部实现了正常开放,及时修缮了广播村村通工程,建立了农村电影放映队,初步建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据了解,该区先后共投入文化设施建设资金500万元,基本实现了“区有文化馆、镇(办)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繁荣社区文化

该区注重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促使各类文体队伍成为繁荣发展社区文化的主力军、成为繁荣发展相山区公益文化的主力军。把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近年来,举办各类文化培训班10余班500余人次,进一步壮大了文体活动的骨干力量。许多骨干辅导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规范管理队伍,不断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健康开展。该区注重对民间业余剧团和业余演出队伍的培养和帮扶,送书画进社区、资金以奖代补,提供必要资金、场地和师资力量支持,充分调动和激发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使文体活动队伍遍布城乡,现有各类文体队伍70余支,其中具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10余支,如张集村欣原农民艺术团、东办戏迷艺术团、西办戏曲艺术团、海宫老年合唱团、夕阳红艺术团腰鼓队等。

该区大力支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群众文体活动日益活跃、亮点频出,培育出了一批文化名社区、名人、名品,不仅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还助推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海宫社区被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先进文化社区”,黎苑社区、供电社区被省文化厅、省文明办授予“安徽省文化先进社区”,西办戏迷艺术团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文艺团体”。民生社区居民杨全喜夫妇带领市民乐团,去年光荣受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演出,辖区民间文艺团队创作编排演出的文艺节目“老年大合唱”、豫剧“憨子相亲”等先后被选送到合肥和北京参加民间文艺调研,荣获多个奖项。

四、进一步打造文化品牌,提升相山文化品位

该区坚持“文化滋润城区”理念,积极培育特色文艺精品,“相山区文化艺术节”等文体活动异彩纷呈,推动了先进文化强区之路。

围绕“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抓好“三下乡”、“四进社区”和农村电影放映等文艺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初步形成了“周有小型活动、月有特色活动、年有大型活动”的社区文化活动格局。

该区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相山区文化艺术节”、每年夏季举办一次“社区广场纳凉晚会”,突出地方特色、反映相山风土人情、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成为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目前,正在精心筹办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

近几年来,该区紧扣时代脉搏,精心策划了“食博会”、“煤博会”等大型节庆活动,组织社区艺术团队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社区文艺汇演”、“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多彩相山’书画摄影展”、“文明之光—相山区文明创建晚会”“再唱山歌给党听—相山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晚会”、“社区邻里节”等演出,引导、激发了广大市民催人奋发、团结向上的巨大力量,全面提升了相山文化品位,彰显了相山文化的实力和风采。

近年来,该区各具特色的部门文化不断兴起。区内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活跃了社区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乡村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局面。校园文化在强化中提高,“童星璀璨”文艺汇演成为城市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并大力开展了送经典读物和优秀少儿读物进校园和进课堂活动。“相山区第四届婚育文化节汇演”、党建、廉政、安全等部门文化借助楼道文化、孝文化、“相城文化”和“道德文化”开展得有声有色、亮点纷呈。

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该区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雷锋事迹,在社区、农村的广场、公园、村部巡回放映《雷锋之歌》等优秀电影,把雷锋精神送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许多农村老大爷说,这样的影片应该经常放一放给现在的年轻人看看。

该区积极强化文化对社会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提升精神境界、弘扬民族文化、和谐社会关系,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身边的好人评议等活动,涌现出了刘景春牺牲自己、勇救落水市民的“中国好人”。借助建筑工地围墙兴建了4万多平方米的“文化墙”,大力宣传文明礼仪、公民道德、科普知识,让群众在熏陶中养成良好习惯。积极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各类结对帮扶、文明村镇、文明户评选等活动,努力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道德修养,在陶冶情操中提升精神境界。

该区进一步发扬“勇于担当、勇争一流”的相山创城精神,举全区之力、汇全民之智,进一步深化改造老城区生活环境,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成为永不竣工的“民生工程”,完善长效机制,促使创城工作科学化决策、制度化管理、常态化推进,不断把文明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六、创新开展“书香相山”读书活动

为了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大兴“学习思考”之风,在全社会上形成“读书快乐人生”的良好氛围,以家庭的文明和谐助推幸福相山的建设,该区近期准备创新开展“书香相山”读书活动。积极建设书香机关、书香镇(街道)、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把每年4月份设立为“相山读书月”,向不同群体分类推荐一批优秀书目,发挥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作用,精心设计了“书香润机关”知识竞赛、“读经典品书香”征文比赛、“书香家庭、百味人生”读书故事会、“我最精彩的一堂课”等载体活动,适时评选表彰一批书香组织、书香个人。该区将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采取互动式、体验式、共享式等学习方式,运用主题教育、集体学习、小组研讨、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法,创意网络课堂、飞信群等媒介载体,让全体市民共同分享读书体会、碰撞思想火花、推动事业进步。

七、加快建设文化产业新板块

该区在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充分挖掘相山的文化底蕴和产业底蕴,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积极作为,形成了“依托优势资源和条件,大力发展文化休闲、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认真做好相山文化产业的论证、规划等基础工作,努力发展具有相山特色的文化产业和食品文化,促进文化与经济、旅游的结合。

该区加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近日与上海某公司签订了占地100亩、投资7亿元的淮北梦幻王国儿童教育基地项目,以“青少年文化体验基地、文化风情小镇”为主要板块,积极打造黄淮海经济圈首家青少年文化活动示范基地。该区为全力建设安徽省首家食品经济开发区,制定了总投资445万元的2012年度食品文化建设活动方案,全力打造工业旅游园区、数字型园区,设置淮北本地食品特产、淮北本地古代名人等五项内容的雕塑群,支持思朗饼干公司建设真人体验类DIY工作室,论证筹建中国食品历史馆,进一步弘扬食品文化、建设文化园区、提振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该区还依托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黄里石榴园,积极发展观光农业,目前已经制定了发展规划,正在积极进行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