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感觉及诗的印象

审美感觉及诗的印象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感觉的差别越大,可携带的感情和知性成分越多,审美的自由选择余地就越大。因而,审美主体的感觉不取决于对生理感觉的依附,而取决于对生理感觉的超越。审美感觉的这种将外部刺激化繁为简的倾向,使得人们面对审美对象时能从简化形式入手,形成审美感觉的中心,从而获得最充分的感受效应。但在审美感觉中,对实在对象的感觉可以转变为离开对象的另外一种感觉。审美感觉的超越性特征在艺术审美鉴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24]感觉是审美心理活动能够得以进行的起点。与日常感觉不同,审美感觉在审美过程中有时就是直觉,这使它一步就跨到了审美活动的顶点。对于审美活动的心理程序不能理解得太实太死。

1.情感尺度,诗的印象

人们通过对感觉的细化研究认为,审美感觉是审美主体对客体对象个别属性如色彩、音响、形状、硬度、温度等特性的反映,审美知觉是审美主体对于客体对象直接的、整体的反应,审美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等等。这些在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中都难以区分。因而我们以审美感觉来总括感觉、知觉、联觉以及幻觉、错觉等。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的感觉一般都是联觉通感,即各种感官的综合作用,这种情况与人的经验记忆有关,主体当下的感觉和经验记忆中的表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见色如闻香、听音觉冷暖之类的通感现象,使审美欣赏中的感觉更加丰富、深入。如王维《过青溪水作》诗句“色静深松里”,用一种特殊的语言组合形式把色彩和音响的联觉表达出来,构成了特有的审美韵味。

审美愉悦与官能的愉快是不能分割的,无论何等高雅的精神享受,首先是适宜的刺激给人们造成一定的愉快感受。但审美又超越了单纯的感官刺激,因为审美所依据的是主体的情感尺度。人们在接触对象的一瞬间能够关注到对象的什么属性,这除了和主导需要相吻合的对象的属性以外,关键在于常怀爱美之心,我们的审美感觉就会以诗的方式从生活中获得诗的印象,就容易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这样,即使面对建筑工地零乱的景象、嘈杂的噪音,都可以感受到日新月异的蓬勃生机。

所谓“感觉”,是指感官与外部世界发生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在神经系统内部传递信息的过程。这是感知颜色、声音、气味信息的过程,是生物自身自觉的感觉呈现活动。审美感觉是指人们对感觉结果的再感觉,也就是人们对颜色、声音、气味的再感觉,这是一种审美的观照活动。审美主体的感觉如果仅仅等于客观对象的物质属性,等于生理感觉,没有审美的“误差”,那么形象就被客观对象的有限属性所束缚,就不可能产生自己特有的审美感觉。审美感觉的差别越大,可携带的感情和知性成分越多,审美的自由选择余地就越大。因而,审美主体的感觉不取决于对生理感觉的依附,而取决于对生理感觉的超越。如黛玉葬花,首先是暮春的感觉:桃飘李飞、花谢花飞。对比者是柳丝榆荚、梁间燕子。漠然者是游丝软系、落絮轻沾。在逐层深入的再感觉中,核心是红消香断——红颜老死。

在审美感觉活动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经验、知识、阅历、爱好、心境等均施以积极影响、协同运动,以情感形式及潜在的思维认识形式对感觉进行综合整理。在逻辑上可以分开的这种感觉——再感觉、或者说感觉——审美感觉的活动,在实践上、时间上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我们应该拥有两种感觉能力,而且应该使审美感觉的能力超过日常感觉的能力,这就可以使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获得种种情趣,以消解日常生活的平庸繁琐。

2.感知选择,忽略补充

审美感觉既有一种化繁为简的选择性,又有一种总体概括的整体性。我们在感知客体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对象,成为画面的主体形象和趣味中心,而把其他事物当作背景,可以淡化、虚化,以便更清晰地感知对象。就某一具体对象而言,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客体的一些形体外貌、结构形式、色彩线条等感知得特别清晰,而抑制了对一些次要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的这种将外部刺激化繁为简的倾向,使得人们面对审美对象时能从简化形式入手,形成审美感觉的中心,从而获得最充分的感受效应。比如,暮春景色多多,而“花谢花飞花满天”则是主要感觉。另外,审美感受的积累不是机械的数字相加,而是在情感、理智等因素的作用下,由个别、表面的感受向整体、本质的审美意象的飞跃。主体用已有的审美感觉经验对个别感觉作出补充,平日里的感受积累会引导审美感受的升华,赋予它们比物质结构更充分的完整性,因而必然引出“红消香断有谁怜”。对象的各部分的特征在审美注意范围内形成一个总体,审美对象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形象被主体感知的。

在普通感觉中,事物的物质性表征都是被限定的。但在审美感觉中,对实在对象的感觉可以转变为离开对象的另外一种感觉。“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审美感觉的超越性特征在艺术审美鉴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鉴赏一座石雕,我们就不会被对象是一块经过加工的石头这实际感觉所限定,忽略眼前石材的真实,进入了由物质性事物派生的另一个世界,我们甚至会感觉到雕像人物肌肤的温暖。在审美感觉中对对象的某些属性的忽略和对某些细节的补充,解脱了物理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它的审美价值完全展示出来,使其在给定的条件下造成最佳的审美印象。以生活的某一关节点作为审美感觉的起点,可以达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境地。比如钱起的诗句“曲终不见人,江山数峰青”。前一句在于音响和时间,使人感觉万物的无常流逝;后一句在于色彩与空间,又使人感悟到宇宙的永恒。

培养、训练敏锐的审美感觉能力的途径就是亲身体验和多方感受,从游丝落絮到宇宙天地间活跃复杂的生命活动,对社会、自然及艺术无数次的体验和认识。充分地感受生命所拥有的各种形式,使自己对于对象世界的形式美模式有一种广泛的接触,以增加心理的内在图式的储藏。而内在图式的丰富多样又会反过来增强我们审美发现的能力,再辅之以学习艺术表达的各种手段,使感觉更为敏感和艺术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