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义考》辨伪一例

《经义考》辨伪一例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凡经文散见于《戴礼》郑注者,则表而出之,为《逸经》八篇。《正经》十七篇,有传者十,《逸经》八篇,有传者一,其余缺焉。《南陔》《汤征》,经也。杨文贞《三礼考注跋》称,文正之书为其乡人晏璧所窃,又私加删改走,当时即求其书,而太学刻本已亡。著有《椒邱文集》。《四库全书总目》称“敏政学问淹通,著作具有根柢”。

◎司马朝军

朱彝尊《经义考》卷133“吴氏澄《仪礼逸经》”条云:

A.程敏政跋曰:右元吴文正公《仪礼逸经》一卷,当时刻于国子监崇文阁,国朝宣德中尚存,见杨文贞公《图籍志》,《馆阁书目》亦有之。天顺初,予被命读中秘书,已无其本,而国监本亡久矣。大司寇何公廷秀亦思见此书,与予约寻访,必得为期。余二十年竟无所闻也。成化甲辰(1484)春,过吴门,知杨仪曹君谦喜蓄书,诹之,云家有藏本,猝寻不获。舣舟候数日,得之。亟以书报何公。何公复书曰:“斯礼之不坠,天也!”然欲谋重刻以传,未有应者。弘治丁巳(1497)冬,予服阙,将入京,而县学重作明伦堂,师生奉金帛以记。请辞勿获,则念学校礼之所从出也,受以举斯役,且记是书得之之难及予之癖。而凡系礼之大者,有文正公序及李庄静先生之引,不容复赞云。

B.何乔新曰:临川吴文正公校正《仪礼》,既因郑氏序,而诠次其篇章。凡经文散见于《戴礼》郑注者,则表而出之,为《逸经》八篇。礼必有义,又取《戴记》所存与清江刘原父所补者,为传十篇。若《士相见义》《公食大夫义》,则原父所补也。予近读原父文集,又得《投壶》一篇,盖释礼经投壶之义也,故录于朝事之后,以补逸经之传焉。《正经》十七篇,有传者十,《逸经》八篇,有传者一,其余缺焉。崇礼君子,虽追而补之,可也。或曰:“束晳补《南陔》诸诗,白居易补《汤征》,皆见非于君子。原父所补,亦《南陔》《汤征》之类耳,岂可取以为训哉?”予以为不然。《南陔》《汤征》,经也。经出于圣人所删,补之,僭也。冠昏诸义,传也。传出于周末、汉初诸儒所作,补之,奚不可耶?且朱子尝补“格物致知”之传矣,今与曾子之传并列于学官,未有非之者。苟以补传为不韪,则朱子岂为之哉!

C.又曰:元吴文正公《仪礼逸经》一卷,刻在太学。杨文贞《三礼考注跋》称,文正之书为其乡人晏璧所窃,又私加删改走,当时即求其书,而太学刻本已亡。搜访十余年,无所得。友人罗太史伦校《三礼考注》梓行,而篇目、注疏悉用晏本。舛驳之迹,居然可见,而恨无文正原本可正也。成化癸卯(1483),始得于杨循吉家,以付司业费君訚,就国学残本刊足之。呜呼!葩藻之书板刻遍天下,先王典礼往往无征。幸大儒君子者出,每拳拳于斯,而书之行世,显晦不常者如此。此古道之不复,而俗之所以不淳也。费君方职教化,首葺此编,以不废先正复古垂教之心。其嘉惠后学,岂浅也哉!(按:ABC为引者所加,下D同。)[1]

中华书局影印本(该本即《四部备要》本,源自扬州马氏刻本)在“又曰”版块(C)与“何乔新曰”版块(B)之间仅空一小格,检《四库全书》本亦同。据此可知,版块C应出自何乔新之手。何乔新(14041479),字廷秀,江西广昌人。景泰甲戍(145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文肃。《明史》乔新本传载,其历任中外,多著政绩,人以气节刚方,为刘吉所排,故迄不得大用。然核其立朝始末,岳岳怀方,在成化、弘治之间,不能不谓之名臣也。著有《椒邱文集》。不无遗憾的是,我们遍检何乔新集,并没有发现与版块C相类似的文字。但版块C有一非常重要的时间线索,文中明称:“成化癸卯始得于杨循吉家。”检成化癸卯为成化十九年,即公元1483年。而《明史》卷183何乔新传也明确记载了何氏的卒年:“成化十五年卒,年七十六。”[2]成化十五年即公元1479年。到1483年时,何乔新已经去世四、五年了。显然时间与所谓“成化癸卯始得于杨循吉家”不合。至此,我们完全可以断定:版块C决不出自何乔新之手。

通过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3],我们发现,与何乔新同时代的文学家程敏政的一篇文章竟然与版块C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为了比较起见,我们只好将这篇《书仪礼逸经后》(D)全文抄录如下:

D.元吴文正公《仪礼逸经》一卷,有板刻在太学,事见国朝杨文贞公集中。而文贞别有《三礼考注跋语》,称文正公之书为其乡人晏璧所窃,又私加删改走,当时即求其书,而太学刻本已亡。文贞之子尚宝公叔简亦称其家藏本多散轶。今少司寇何公廷秀博洽好古,间尝语之,因各加搜访,凡十数年,竟无所得。会友人罗太史应魁重校《三礼考注》,梓行,而篇目、注疏悉用晏本。舛驳之迹,居然可见,而恨无文正原本可订也。成化癸卯(1483)春,自新安起复北上,始得于吴贡士杨君谦之家。间以语司业费君廷言,廷言谓理故书板,尝得零星者数种于瓦砾土苴之间,盖所谓逸经者在焉,而亡其半矣。因以君谦原本相付,将刊足之。呜呼!葩藻之书板刻遍天下,先王典礼往往无征。幸大儒君子者出,每拳拳于斯,而书之行世显晦不常者如此。此古道之不复,而俗之所以不淳也。廷言方职教化,首葺此编,以不废先正复古垂教之心。其嘉惠后学,岂浅浅也哉![4]

显而易见,C文不出自何乔新之手,而是程敏政《书仪礼逸经后》一文(D文)的缩写版。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安徽休宁人。年十余岁以神童召对,试《瑞雪诗》及经义各一篇,诏读书翰林院官,成化丙戌(1466)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弘治十二年(1492)主会试,为给事中华昶劾罢,卒赠礼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所辑《明文衡》《新安文献志》诸书,均已被《四库全书》著录。《四库全书总目》称“敏政学问淹通,著作具有根柢”。经过仔细比对,C文中时间、地点、内容均与程敏政《书仪礼逸经后》(D文)如出一辙。

A文中提及“杨仪曹君谦”,C文中称“杨循吉”,D文中又称“吴贡士杨君谦”,C文称名,A文、D文均称字,其实均为杨循吉一人。杨循吉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同时。据《明史》卷286《文苑二》记载:

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授礼部主事。善病,好读书,每得意,手足踔掉,不能自禁,用是得“颠主事”名。一岁中,数移病不出。弘治初,奏乞改教,不许。遂请致仕归,年才三十有一。结庐支硎山下,课读经史,旁通内典、稗官。父母殁,倾赀治葬,寝苫墓侧。性狷隘,好持人短长,又好以学问穷人,至颊赤不顾。清宁宫灾,诏求直言……帝以优俳畜之,不授官。循吉以为耻,阅九月,辞归。……晚岁落寞,益坚癖自好。尚书顾璘道吴,以币贽,促膝论文,欢甚。俄郡守邀璘,璘将赴之,循吉忽色变,驱之出,掷还其币。明日,璘往谢,闭门不纳。卒,年八十九。其诗文,自定为《松筹堂集》,他所作又十余种,几及千卷。

C文、D文谈到觅得《仪礼逸经》一书的时间为“成化癸卯(1483)”,A文作“成化甲辰(1484)”,前后相差一年。相比之下,似以作于成化癸卯(1483)较为近情近理。A文作于1497年,此时作者已是垂垂老者,一时记忆偶然失真,也不足为奇。成化二十年(1484)前,杨循吉还在家苦读,但此时他已因“喜蓄书”而驰名当代。程敏政此际利用北上之机得以与这位日后的“颠主事”会于吴门,并为书林留下了一段宝剑赠英雄的佳话。斯礼在斯,斯文赖以不坠。时隔六百余年,仍然令后学想望千古风流。

我们也注意到,C文、D文在文字方面稍有不同,《经义考》在引用前人文章时不是完全忠实于原文,这也符合古人引书通例。但无可否认的是,C文的著作权应该归之于程敏政。不知是手民误植,还是朱彝尊在处理《经义考》这一巨大经学文献工程时最后没有把好质检关,致使《经义考》在编排上出了一点小小的纰漏,进而引发了相关作者的著作权问题。

综上所述,C文、D文基本一致,且与程敏政之A文兼容,但与B文了不相干(上海话称之为“不搭界”)。职是之故,我们可以断定C文为程敏政之文,而非何乔新所作。同时,我们对前引《经义考》提出一个调整方案:将版块C移至“程敏政跋曰”版块(A)之后、“何乔新曰”版块(B)之前。换言之,将前引《经义考》的引文顺序由原来的ABC调整为ACB。这样一来,既解决了错简问题,也避免了张冠李戴。《经义考》至今仍是研究经学的重要参考书,本文的纠谬丝毫无损其光泽,只是拂去一点微尘而已。

此外,程敏政文中所提及之《三礼考注》[5],旧本题元吴澄撰。但该书历来存在真伪之争,历史上参与争鸣者较多,我们拟另案处理。文中所提到的“葩藻之书”,是个比较冷僻的专业术语,现代人可能已经对它非常隔膜。用版本学的专门术语来说,它就是明代臭名昭著的“书帕本”。“葩藻之书板刻遍天下”,绝对位列畅销书榜首。数百年后,“葩藻之书”与明代八股文一样,早已灰飞烟灭。当下盛行的毫无生命的泡沫学术,也必将享受与“葩藻之书”、八股文章相同级别的待遇——旋生之,旋灭之。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速焉。这也是中国四千年著作史昭示的真理,绝对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释】

[1]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706页。

[2]张廷玉等:《明史》卷183

[3]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4]程敏政:《篁墩文集》卷37(《四库全书》本)。

[5]旧本题元吴澄:《三礼考注》,《北京图书馆珍本丛刊1》,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