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活动与呈现

活动与呈现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活动与呈现重视本体只是牟宗三三系论的初步,更重要的是关注本体如何发挥作用。为了强调理能够活动,牟宗三甚至放弃了常用的“本体论的实有”的说法,创造了“本体宇宙论的实有”的说法。熊十力在与冯友兰的对话中主张,良知是呈现,不是假设。这一思想对年轻的牟宗三影响极大。熊十力批评冯友兰这段往事,经过牟宗三的记述和阐发,已成为著名的学术典故,对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活动与呈现

重视本体只是牟宗三三系论的初步,更重要的是关注本体如何发挥作用。本体再重要,不能发挥作用,也没有用处。本体能不能发挥作用,牟宗三称为本体能不能活动,或有没有活动义。牟宗三指出:

《诗》、《书》中“上天之载”即是“於穆不已”之天命,后来进一步说为即是“为物不贰生物不测”之天道,此皆是意谓“上天之载”是“心神理是一”之实体,即,“即存有即活动”之实体,而非“只是理”者,亦非“只存有而不活动”者。明道体会此“上天之载”则说“其体则谓之易,其用则谓之神,其理则谓之道”,亦是即存有即活动者,是心是神亦是理者,但却非“只是理”,亦非只存有而不活动者。朱子此注语,从语句上说无问题,但其心中所意解之太极之实义却是“只是理”,只存有而不活动者。此则不合圣教传统之古义,亦不合濂溪之原义,亦不合明道之所体会。

《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第373—374页,5/392

在这段话中,牟宗三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存有即活动”。本体是存在的实体,这是存有,这种存有本身是活的,能够发挥作用,这是活动,两方加起来,就叫“即存有即活动”。与此相反的则叫“只存有不活动”,意即本体“只是理”,没有活动性。

在这个意义上,牟宗三形象地将只存有不活动的理称为“死理”,将即存有即活动的理称为“活理”:

体会成只存有而不活动(只是理)便是死理,体会成即存有即活动(心神理是一)便是活理。

《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第389页,5/408

心、神、理为一的理有活动义,这样的理便是活理。反之,心、神、理不为一的理没有活动义,这样的理便是死理。

牟宗三进一步指出,看本体是否能活动,关键看在这个本体中是否有心的位置,是否具有心义:

此虚灵虚明之体即由神以实之,或由心以实之。心即天心也。惟神与心始可说寂感。说“天命流行之体”,乃至说“创生之实体”,是形式地说,客观地说,说心、说神、说寂感是实际地说,内容地说,亦是主观地说。此即明此“於穆不已”之实体不只是理,亦是心,亦是神,总之亦可曰“寂感真几”(creative reality=creative feeling)。此是此实体在本体宇宙论处为心理合一、是一之模型。若道德自觉地言之,便是孟子所说之本心或良心。心即理,此是那心理是一之模型之实践地彰著。

《心体与性体》,第三册,第74页,7/84—85

天命流行之体是一创生实体,要保证其活动性,在这种实体中必须有心义。也就是说,“天命流行之体”作为一创生实体,实际起创生作用的不能是别的,只能是心,而天命流行之体的真实意义,也只是说心是创生之实体。牟宗三在这里使用了“心即天心也”的说法。在他看来,良心本心即是创生之体,与天命流行之体一般无二,心就是天心,除此之外,不能再是一个别的什么心。牟宗三所谓“天心”、“天地之心”等说法,主要是为了保证道体、天命流行之体是活物,有心就有活动性,就有创生性,无心就无活动性,无创生性。

为了强调理能够活动,牟宗三甚至放弃了常用的“本体论的实有”的说法,创造了“本体宇宙论的实有”的说法。他说:

依明道之体悟,此天理固是本体论的实有,但决不只是静态的实有,而是即活动即实有之动态的实有,决不是只是理,而是亦是心、亦是神、亦是诚、亦是寂感真几之理,故吾喜以“本体宇宙论的实有、实体”(onto-cosmological being or reality)名之。若专以“本体论的实有”名之,容易使人想像为只是静态的实有,只是理。当然,此义底意味甚重,尤其当静态地反显其尊严与崇高或默识其恒常、自足与遍在时为然。但当竖起来观其生化之源时,则它亦是宇宙论的寂感真几、创造的实体。

《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78页,6/84

“本体宇宙论的实有”与“本体论的实有”不同,前者强调理是即活动即存有之动态的实有,是心、是神、是诚,也是寂感真几;后者则只是理,只是静态的实有。因为有这种区别,在讲到本体的时候,牟宗三总喜欢说“本体宇宙论”或“本体宇宙论的实有”,而不喜欢说“本体论的实有”。

本体有活动义,即存有即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环节,只有这个环节得到保证,本体才能发挥作用,不致沦为死理。但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接下来的问题是:本体是如何活动的?牟宗三认为,本体的活动靠的是自身内部的力量,而不是外力的强制,本体内部原本就有一种力量要将自身显露于外,这种活动方式就是呈现。为此,牟宗三提出了著名的呈现说:

依原始儒家的开发及宋、明儒者之大宗的发展,性体心体乃至康德所说的自由、意志之因果性,自始即不是对于我们为不可理解的一个隔绝的预定,乃是在实践的体证中的一个呈现。这是自孔子起直到今日的熊先生止,凡真以生命渗透此学者所共契,并无一人能有异辞。是以三十年前,当吾在北大时,一日熊先生与冯友兰氏谈,冯氏谓王阳明所讲的良知是一个假设,熊先生听之,即大为惊讶说:“良知是呈现,你怎么说是假设!”吾当时在旁静听,知冯氏之语底根据是康德。(冯氏终生不解康德,亦只是这样学着说而已。至对于良知,则更茫然。)而闻熊先生言,则大为震动,耳目一新。吾当时虽不甚了了,然“良知是呈现”之义,则总牢记心中,从未忘也。今乃知其必然。

《心体与性体》,第一册,第178页,5/184

自先秦的孔子,直至今日的熊十力皆认为,性体、心体不是隔绝的预定,而是在实践体证中的呈现。熊十力在与冯友兰的对话中主张,良知是呈现,不是假设。这一思想对年轻的牟宗三影响极大。虽然他当时不甚了了,但从未敢忘,孜孜以求,经过不断努力,终于知其必然,呈现说因此也成为其学术思想的重要骨干。熊十力批评冯友兰这段往事,经过牟宗三的记述和阐发,已成为著名的学术典故,对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牟宗三关于呈现的论述很多,不妨再引几段:

本心是具体的真实,并非是抽象的一般的概念,是一呈现,并非是一假设,故而虽在利欲之中,亦未尝不随时表露。关键只在觉与不觉耳。吾人就其表露之端警觉而体证之,是肯认此本心之实际的亦是主观的根据,同时亦是自觉地作道德实践之本质的关键。(就道德本性辨论,必肯认一本心始有真正道德行为之可言,此是肯认此本心之理论的亦是客观的根据。)表露之端,虽只是一端,然由之而体证者却是本心之自体、全体。操存亦是操存此本心之自体、全体,并非只是操存此“发用之一端”。

《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480页,6/497—498

这是说,本心是具体的真实,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是呈现,而不是假定。

又如:

此种应然之性不只是道德上之理论的要求,而且必须是一种真实的呈现。因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实是有的,不纯是一种幻想,因此作为其超越根据的性亦必须是一真实的呈现,而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就其为一真实的呈现言,即无所谓建立,乃是一种本然之实有。如此看法的应然之性就是正宗儒家所透视的超越的道德心性,即孟子所谓“尽心知性知天”之性,《中庸》“天命之谓性”之性。此种性,就孟子说,就是人的“内在道德性”之性,就《中庸》、《易传》说,就是由天命流行、物与无妄之实体所规定之性。

《心体与性体》,第二册,第205页,6/218

这是说,人的道德行为即是人的一种应然之性,这种应然之性不是一种幻想,不是理论上的一种要求,而必须是真实的呈现。

又如:

若问:即使已通过逆觉体证而肯认之矣,然而私欲气质以及种种主观感性条件仍阻隔之,而它亦仍不能顺适调.地贯通下来,则又如何?曰:此亦无绕出去的巧妙办法。此中本质的关键仍在良知本身之力量。良知明觉若真通过逆觉体证而被肯认,则它本身即是私欲气质等之大克星,其本身就有一种不容已地要涌现出来的力量。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230页,8/189

这是说,良知本身就有一种不容已地要涌现出来的力量,本身即是私欲气质的大克星,阳明所言知行合一的深层道理即在于此。

又如:

夫“见在良知”之语原只示良知本有,可随时呈露。孟子就孩提之知爱其亲,及其长也,知敬其兄,指点良知良能,亦是此义。……“见在良知”本是良知之存有论的存有之问题。若反对“见在良知”,则是允其存有,而不允其见在呈现也。若永不允其见在呈现,则其存有亦成问题。“见在良知”即是承认良知本有同时亦承认其可随时呈现。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第414页,8/335

这是就见在良知说呈现。良知原为本有,随时呈露,这是阳明论良知的本有之义。但后来有人反对见在良知,牟宗三认为,这等于只准良知存在不准良知呈现,是根本说不通的。

以上论述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呈现的某些特点。要全面了解牟宗三的呈现说,应该将这些不同的论述综合起来一并分析,而不宜只抽取其中的某一段或几段,孤立起来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