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七 《论语》初探(下)
·思考并非心、脑所独有,“体知”是把外在内化的一种考虑。
·在儒家的传统里,红尘之外并无净土,净土就在此岸,我们要在红尘之中转变红尘;人世之外没有天国,天国就在俗世,我们向往天国就要通过俗世。
·我们可以用脑来思考、用心来思考,那能不能用身体来思考呢?Embodied Knowing(体知)是整合身心灵神的体验之知。
【杜】我大体上对《论语》作了一些解释,实际上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一步讨论。现在,大家先提一下《论语》中最喜欢的一句,简单说明之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傅辉】我最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我觉得这句话能够给我们一种心态:我们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把我们想的一些东西推己及人,放到别人的立场上看一下。这对我们帮助很大。
【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依据是什么?我认为这是一种“恕道”(2)。在联合国的文明对话小组讨论中,我和孔汉思都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己所欲,施于人”更符合文明对话的要求。“己所欲,施于人”体现了基督教的名言:人家打了我的左脸,我把右脸也转过去给他打。我如果得到福音,我应该把我的福音传给别人。如果他不接受,我向他传福音的责任就更大。但如果我传达的对象是伊斯兰教徒,很可能引起冲突。一个典型的基督教徒还是会努力地希望他得到福音,因为得不到福音就会下地狱,我有责任把福音传给他。如果他抗拒,那我的责任就更重了,我和他之间的矛盾也更重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消极原则:我认为最好的,我的邻居不一定认为最好。当然,儒家的消极原则要与人道的积极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相配合。其实,后来在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金科玉律和儒家的恕道非常相似。
【李煦】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3)关于这句话我有两种理解:一是看待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是否优秀,需要等到特殊的时刻或者最后的时刻;另外就是“物尽其用”的感觉: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一件物品只有在最合适的环境下才能显现出它的优点。
【杜】很好。松柏具有岁寒而后凋的特征,是儒家非常欣赏的植物之一。还有一种植物,也是儒家所非常欣赏的。梅?莲?尽管周敦颐写过《爱莲说》,但实际上莲花是佛教的精神符号。儒家欣赏的是竹。为什么?竹子有节,气节的节;竹子有直,正直的直;竹子中空,虚心的中空。除此之外,竹子还有很多特性。王阳明曾写过一篇关于竹子的德的文章,说:竹子是四季常青的,这和松柏类似;竹子的韧性很好;竹子是合群的——你们有没有看到过一根竹子?竹子越高越下垂,象征谦虚恭敬。
【黄旭聪】我喜欢这一句,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它强调不要越俎代庖,因为不在其位的人有他各方面的局限。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值得我们注意——在其位,尽其责。
【杜】好,很不错。
【兰田】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5)
【杜】(笑)你准备好了吗?
【兰田】没有,但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感觉很震撼。“道”可能不仅仅指道德,还包括天地运行的道理,包括科学知识,包括人类社会所蕴含的最基本的价值。这句话包含的价值很多。譬如智慧、求真、坚韧、无畏、自我牺牲……
【杜】非常好。这句不是说一个人闻道后就要准备死,而是说,如果你闻道了,你就获得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即使早晨闻道傍晚就过世了,你还是没有遗憾。
【陈舒波】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6)中认为,“信”最重要,强调“民无信不立”。孔子非常强调要让百姓对政府有信任感,否则政府是不能够存在的。联想到现在,目前政府公信力亟待建设,很多政府官员做事情反复无常,经常变化。
【杜】很好。前面我们已经提过,这一点表面上看来很不容易理解。军事是安全,经济是温饱,文化是信赖。如果有问题先把军事去掉,然后把经济去掉,最后才把信赖去掉。因为“民无信不立”。一般的理解是,最关键的是安全,然后才能够温饱,温饱后才能富足,富足以后才能创造价值。但是,民无信不立的涵义是,没有“信”,国家根本不能形成。“兵”、“食”是一个国家形成以后的事。即使经济再搞得好,军事再强,没有诚信国家便不存在了。
【颜晓蓉】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7)。有三个原因,第一我觉得这句话很温暖;第二它提倡一个志向的问题,与“修身”有关;第三个它对现代中国非常有借鉴意义,现在中国是一个很漂泊的社会,我希望我们最好每一个人还能回到故乡感受亲情的温暖。
【杜】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的观点,真正要回归到一种比较安定和谐的家庭生活中去。很多学者认为这种观点业已过时,现在“不远游”行吗?不远行并不现实,但“游必有方”,就是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一定要保持联系。尽管时代使“不远游”无法实现,但现代科技可以通过视频、语音,达到接近面对面沟通的效果,所谓“天涯若比邻”。
【孙帅】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君子和而不同”(8)。杜先生曾打过两个比方,“和”的前提是“不同”,这就像烹调不能只有一种佐料,还需要其他佐料调和;绘画不能只有一种色彩,还需要其他色彩搭配。比喻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烹调与绘画的比喻会不会造成这样一种理解:那些除了“同”以外的东西,那些没有处于主流地位的东西,它们之所以能够存在下去是因为它们可以配合“同”,配合主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烂多彩。我们能不能进一步说,即便它们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但是也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坏,如果是这样,它们也可以继续存在下去。您之前提到了恕道原则与人道原则。“己所不欲”肯定是要“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应该更审慎地来对待这句话,你认为这个东西对自己是好的,你不应该把它强推加给别人,但是你即便认为这个东西对别人是好的,你也不应该把这个东西强迫地推加给别人。否则,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开始你只是在一件事情上觉得应该很好地去指导他,到后来你可能在各种事情上都会用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开始时仅仅是你一个人对别人如此,到后来可能是越来越多的人对其他人——或者整个国家对个人都会有一种思想上的控制。作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个体,一个人完全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比如政治信仰、宗教自由、生活方式……套用一句名言,你可以不支持我的这种想法,但是你不应该反对我的这种想法。尽管我做的事情可能不是一种善,但只要是一种正当,就应该是我的权利。
【杜】所谓“殊途同归”,其实有互补的关系。在政治上,英国特别突出,有一种说法叫做“忠诚的反对党”。我们一讲“异己分子”,便觉得他们是破坏安定团结的极端分子。但是,一个社会要有前进的动力,就应该有健全的反馈系统。有反馈系统才能有自知之明,这是使得社会继续前进、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你现在还不够好,我让你更好。“忠诚的反对党”就是,他们反对你的政见,而且反对得非常激烈,但他们对社会的基本价值是认同的。我反对你可以使这个社会更好,国家利益进一步实现。“和而不同”的“和”的必要条件是“异”,但又要求同存异,没有“异”的“同”常常没有创造性,因此真正的“和”一定比“同”的境界要高。
【周琳】我最喜欢的四个字是“后生可畏”。我们年轻人不应该因为自己辈分浅而崇尚权威、没有挑战权威的勇气。我们也不应该轻视比我们还年轻的一代。他们很多也都是才华横溢的,我们要有一种紧迫感。
【杜】我们需要向下尊重:大学生对高中生,高中生对初中生,初中生对小学生。下面还有没有一句话?
【周琳】有。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9)
【杜】“后生可畏”是有条件的,为什么可畏?
【周琳】“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你怎么知道后面的人不比你强呢?
【杜】对。再下来呢?
【周琳】“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人要立志,要成功,要注重年轻时代的积累和成长。
【杜】后生可畏,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比你好呢?也就是说他存在着超越你的可能。但是等他到了四五十岁,还是和从前一样,那你还尊重他什么?敬老是儒家的传统,但孔子对一位老人表现得非常粗暴,甚至用杖轻打他一下以示不满。有没有听说过“老而不死是为贼”(10)?这个人已经七老八十,什么事也不干,好吃懒做,完全不做年轻人的表率,这种人根本就是“贼”。“贼”不是偷东西,而是伤害的意思。我们尊重一个人,是因为他一直在进步,努力不懈,活到老学到老,他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三人行,必有我师”,任何人都可能对我有教诲,但有一些人确实很糟,或者懈怠懒惰,或者犯罪累累,这些人虽然是后生,但到了四五十岁他在德性上还是依然故我,那他还有什么可畏的呢?即使对方是老年人,也不一定要尊重他,因为假如他这个人确实好吃懒做,他就是老下去,也毫无意义可言,有什么教育价值呢?
【程远】我感受较深的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1)。做事应该相对谨慎,对不了解的东西应该先去了解,再做宣扬。我做农村社会调查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的农村矛盾都源自当政者或外来者空下承诺,所以造成很多农村对外界的不信任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非常需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的精神。
【杜】类似的话,孔子还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12),这同你讲的观点是一样的。讲得很多,花言巧语,而不付诸实施,假大空,使大家浮荡。这是不行的。
【于翔】我也喜欢“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是一个工科生,对于工科生最重要的是实践精神、动手能力,不能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们不能只放空言、打空枪,而是要脚踏实地地做事情。
【杜】非常好。我讲一个我和潘云鹤(13)的故事。浙大的前任校长潘云鹤来过哈佛,我和他交流过,彼此有益。所以我讲这个故事,你们不要认为是恶意中伤他,也绝对不是人身攻击(笑)。他举行了一个晚宴,邀请好几位刚刚加盟浙大的各学科的杰出人才。我有幸也参加了,就坐在他旁边。他说,我们浙大一共有三个大学术团队,一个是工科,一个理科,一个是文科。工科,办实事,浙大的校训就是“求是”;理科,搞理论;文科,讲空话。我坐在他旁边我几乎不能控制,马上站起来说:“对不起,校长,你说文科是干什么?”他说:“是讲空话,但讲空话也很好,可以把浙大的名声向外传播。”我说:“我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观点,文科是寻找意义的,或者说创造意义的,怎么能说是‘讲空话’?”他表示赞同而且说将来就讲办实事、搞理论、创造意义。
【陶阳】我觉得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吾日三省吾身”(14)。至于具体的三项,第一条“为人谋而不忠乎”,我平时“为人谋”的时候还是比较少的;第二条和第三条自己可以经常反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特别是每天接受很多知识。内省、克己是修身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反省,就很难有进步。只有经常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才能够“不迁怒,不贰过”(15)。
【杜】“不迁怒,不贰过”的境界是非常高的,那《论语》中说的是谁?
【陶阳】颜回。我觉得我离这个标准还差很远。
【杜】为什么“不迁怒,不贰过”那么难?
【陶阳】“不迁怒”,是说我们需要有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如果和别人相处时经常迁怒于他人,人际关系必定是不和谐的,而且把自己的痛苦强加给别人,给他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不贰过”是说人肯定要犯很多错误,但如果能够在犯错误后反省自己,下次不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就是有进步的,就是好的。
【杜】你在公司里被你的老板骂了,你回去以后就骂你的孩子,孩子被骂了就出去踢狗一脚,这就是“迁怒”。“怒”是最难处理的感情,化解“怒”非常不容易。宋明理学解释得很生动,如果你已经在生气,不想去“怒”就好像推山填壑,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个时候“不迁怒”也不可能。一个愤怒的人很容易不管怎么样,都觉得周围的人不顺眼。那我们怎么处理?当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怒”,在它还没有发作以前就化解掉它的根源。“不贰过”也非常难,我们常常是犯了错误又犯同样的错误。要除掉我们不健康的心灵积习,很不容易。
【盛夏】我最喜欢这一句,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16)前半句说,不是自己家的鬼神而去祭拜它,这是一种谄媚的做法。现在有人过分崇拜某些西方文化的元素,就有这样的嫌疑。曾荫权(17)去祭拜曾子,当时有香港的媒体也因此讽刺他。但我想这句话也有积极的意义,至少说明我们是向往好的。你去祭别人家的鬼肯定是觉得它比自己家的好,不会说他很低贱还去祭他。后半句,“见义不为,无勇也”,看到了符合义的行为而不做(不是随随便便的行为,义的标准至少要满足“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是无勇也。虽然道理我们都懂得,也知道哪些是义的行为,但不能只说不做。只说不做是非常懦弱的行为,根本没有把道义放在心里,也没有真正认同它的价值。
【杜】孔子一脉已经传了七十几代,孟子一系也香火不断,曾荫权主动认同自己是曾家的人,当然可以理解,这种表态并没有什么不行的。
【杨晨昀】刚才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时我的老师在后面添了一句,叫“己所欲,享于人”,分享的“享”,这个给我的感受非常深。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君子不器”(18)。作为一个君子,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容器。作为一个有精英意识的人,不应该仅仅去装载一些东西,而应该更多地去创造一些东西。张五常(19)讲过一句话,一流学者永远是在为学术界添加一些他的想法,而不仅仅是传播或者解释别人的想法。如果我们有志于成为一流的人才,我们也要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杜】“君子不器”的意思是君子不把自己当作工具,因为凡是特定的工具皆有一定的限制。成为君子,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博雅教育”、“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君子不要成为一种定用,一种只有单一功能的工具,过早地变成专业人才,可能会妨碍整体的成长,应该有足够的弹性和发展空间来创造自己。老子也有类似的观念,“埏埴以为器,当其无”(20)。一块木头也一样,如果还未被雕琢成一个特定的形象,它就有无限的可能性;一个婴儿还未成人的时候,其未来也有无限的可能性。但如果一块陶土塑成器皿后,作为空间载体就成为了它唯一的用途。所以我们总是强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21),即使你已经变成老人了,你的发展已经成型了,但你还要保存自己原来“初心”(22)的创造力。
【栾梦娜】我最喜欢这句,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3)读了这句话,它在你生活中有一些印证,你才会喜欢它、理解它。我初中的时候比较喜欢写文章,当时我的老师给我写了一个评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后来我去查了一下,觉得“于我心有戚戚焉”。我喜欢它的第二点就是它描述了一种很微妙的平衡状态。人有时候喜欢走极端,要维持平衡很难,我大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24),但希望以后能够努力。
【杜】希望你以后能够做到“文质彬彬”。
【苏晓波】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25),这句话可能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6)有一定的相通。假如我在一件事上犯了错误,但没有找借口把错误转移到他人身上,我还不算一个失败者。反之,才是真正的失败者。“君子求诸己”,假如做错什么事,要先找找自己的缺点,看看自己错在哪里。
【杜】对。这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李长宇】我最喜欢的是,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7)在《论语》里我们经常看到“子曰”,但子怎么曰的,没人说过。这句话是为数不多的“夫子怃然曰”,是孔子最真诚的一个感情表达。孔子在出世、入世上说过很多话,比如“道不行,乘桴浮于海”(28)。但他都是在理论上说,如果实在是“道不行”的话,那我就出海避世好了;当具体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长叹一声,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我觉得这是儒家最核心的价值,不管事情有多难,我都要把它一肩扛起,用自己强势的精神为道德传播作贡献。“穷则独善其身”不是儒家精神的本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杜】你能不能把这一句从头到尾念一遍?让大家了解一下上下文。
【李长宇】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9)
【杜】长沮、桀溺这两个人是早期的道家。他们是隐士,但是孔子的名声他们都知道。不仅知道孔子,连子路也知道,所以可以看出孔子的名声已经传播开来。即便如此,隐士仍然认为孔子的路是走不通的。第一位隐士拒绝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认为如果孔子真的如此自信,他就应该知道怎样渡河。言下之意是,你很傲慢,既然你要救世,你自然应该知道解决之道。第二位隐士似乎对孔子有比较同情的了解:花那么多时间去救世,而这个世界已经不可救药了,这不是浪费你的精力么?何不同我们一起回归山林、回归自然?孔子的回答可以和“知其不可而为之”(30)合在一起理解。
“鸟兽不可与同群”明确表明了孔子入世的态度。但入世和完全认同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是相当不同的。马克斯·韦伯有一个很大的错误,他在解释中国宗教时认为,因为儒家是入世的,是认同这个世界的,所以儒家转化世界的力量不够。按照这一观点,为什么佛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可以转化世界?因为它们完全离开了这个世界。基督教站在上帝的天堂来看这个世界,而儒家已经陷到这个世界里面了,谈何改变世界?
对于这点我的看法是:孔子虽然在这个世界里面,但是根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因为他希望通过道德理想来转化这个世界。一般人认为,通过道德理想来改变世界,似乎太不切实际;通过政治才能改变世界,因为政治的力量特别强大。但是通过政治常常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孔子不能接受当时政治运作的游戏规则。孔子认为,“政者,正也”。“政治”的“政”就是“正当”的“正”,是使社会能够符合正道,是使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他的人格,而非一般人所认为的权力与控制。很多人对儒家批评得很厉害,譬如我在哈佛的同事,但他们都承认一点:在公元前六世纪的中国,有一批人,他们既无钱——在经济上面不很成功,又无权——在政治上也不成功,但是他们的教育居然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成为思想的主流,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到了汉代居然出现了“独尊儒术”的现象。那么,既然儒家入世,但是它不认同这个世界,它怎么还能转变世界?靠它的道德理想。儒家的道德理想和当时社会政治的运作规则是有矛盾的,儒家正是通过消解矛盾来转化世界。
在儒家的传统里,红尘之外并无净土,净土就在此岸,我们要在红尘之中转变红尘;人世之外没有天国,天国就在俗世,我们向往天国就要通过俗世。美国哲学家郝伯特·芬格莱特,就把他关于《论语》的专著命名为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孔子:以凡俗为神圣》)(31)。我们这个凡俗的世界是神圣的,换句话说,人文的最高价值可以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而且必须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佛教的出家人,生活在庙庵,不过日常生活;基督教的神父修女,生活在修道院,也不参加俗世,他们认为唯其如此,才能把最高的精神价值体现出来。而儒家恰恰相反,认为凡是君子儒就应该过日常生活,最高的精神价值要到日常生活中去体验。这个思想最近几年越来越有影响力,并逐渐为基督教和佛教所接受。为什么?教皇不可能向大家宣布:我们所向往的是未来的天国,我们只需等待天国的来临;所以,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地球不是天国,只是凡俗的世界,我们再污染也没关系。佛教领袖也不可能说:这是红尘,不是净土,红尘本来已经很污染了,就让它更污染吧。这样的观点不可能有任何说服力。
语言具有象征的意义,现在所有的宗教领袖都需要发展两种语言。第一种语言是宗教传统的特殊语言。基督教的语言和佛教的语言是绝不相同的。如果不接受耶稣的死而复生,不承认上帝爱世人,不知道玛利亚虽是童贞女却是耶稣的母亲,不接受耶稣是上帝的化身,你就不可能做基督徒。同样,如果不接受轮回,不知道涅槃,不知道出家,不知道芥子须弥、十亿佛国,你就不可能做佛教徒。基督教理念和佛教理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所以第一种宗教语言完全不同。但是第二种语言,是大家共同的语言,或者说是世界公民的语言,生命共同体的语言。目前人类所碰到的存活问题,譬如生态、环保、核武、贫困、暴力、吸毒等,不管是佛教还是基督教,对于这些问题都应该正视。
而儒家只有一种语言,它没有自己特殊的、无法与其他传统融合在一起的语言,它只有世界公民的语言。儒家提出的任何一种价值都可以商量、讨论。儒家推崇的任何一种人格,包括孔子在内,并不十全十美,存在缺陷。譬如孔子见南子的时候子路曾对他大表不满;又譬如孔子认为一般君子都应该能做到的事他自己却办不到——我希望我向我的君王尽忠,和我要我的臣子对我尽忠一样;又譬如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32)。所以,儒家只有一种共同语言,没有特殊语言。
也许可以这样说,基督教和佛教正在逐渐运用儒家的语言。大家知道台湾最有影响的佛教流派是什么呢?以前是受基督教影响的由太虚法师(33)提倡的人生佛教(34),现在是人间佛教(35)。人间佛教表面上看起来和出家人的教义不合:佛教讲出家,讲涅槃,讲不食人间烟火,而人间佛教公然强调“人间”,不只处理死的问题,不只是处理轮回的问题。在台湾,不论是证严法师、星云法师还是圣严法师,他们都用到一个观念——“人间净土”。净土不在彼岸而是在人间,这就是佛教的人文化。基督教也有与之相似的观念——“社会福音”。作为基督徒,我们必须为社会服务,从而转化社会。他们用的语言与儒家“入世”的语言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儒家的“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实际上已为大家所接受。所以,儒家能不能在文明对话中起到中介的作用,这也是我近来特别关切的问题。
【王良】我比较喜欢这一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6)这里表现出儒家自反的精神,通过每日自省,不断地进步,以达到日臻完善的境界。
【杜】举一个与自省有关的例子。儒家的“君子之争”,或者说儒家最推崇的运动是什么?射箭,如果你射箭没有中的,那就要“反诸己”,问问自己,是没站稳还是箭没拉好。有一位德国学者到日本学习射箭,整整一年,他没有射一根箭。师傅只是教他怎样把弓拿起,怎样拉满,然后再放下来,就这几个动作。但充分了解这几个动作并且做到完美是非常困难的。当然必须说明,这种训练是禅宗的精神磨炼,儒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37)在“文化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已荡然无存。射箭与射击不同,射击的冲力非常大,瞄准后很容易击中。射箭为什么那么难?因为不管怎么样,你都没有办法做到完全平稳,因为你的心在跳,外面的风在动,箭的力量又没有子弹那么强。所以说射箭是一种功夫。儒家还有一种运动很有趣——投壶。这比英国的掷镖文雅多了。摆一个箭桶,然后将箭丢进去,进去就得分,箭桶旁还有耳朵,如果没有射进桶内却挂到耳朵上,那么加倍得分,朝鲜大儒李退溪就是投壶高手。
【赵舒婷】我喜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8),就是可以从理性地了解一件事,提升到真正地喜欢它、懂得它,对它有所领悟,然后把它作为内心的一种体验,人生的一种追求。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个人一生所应接受或者经历的一种过程。
【杜】对,我们前面提过体知层次的另一种划分——从感性提升到知性,从知性提升到理性,理性上面是什么?悟性。有丰富内涵的模糊性,即达到了悟性的层次。表面上看起来,悟性有的地方和感性比较接近。但是,我们不要用狭隘的工具理性来评判它是模糊的、直觉的、没有逻辑可言的。它的模糊性,不是没有达到清晰理性水平的模糊性,而是超越了理性逻辑的模糊性。从知之到好知,再到乐知,也是体知层次的提升,值得大家注意。
【赵锐】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39)刚才有两位同学也提到了这一句,我不敢说英雄所见略同,但至少是“于我心有戚戚焉”(40)。这句话从方法和态度两个方面体现了怎么去成为一个君子。坐而论道是重要的,但身体力行更重要。不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光说不练假把式可不行。
【杜】很好。我觉得蛮惊讶的,你们那么多,选的重叠的例子并不多,这也可以看出你们的多样性。我们不要把实践理解得过于狭隘,实践未必如科学主义所要求的可量化、客观化,譬如我们今天的讨论就是一个实践,而非空谈。解释学(hermeneutics)(41)里有一种“解释的实践”。我们在讨论、辩论、对话的时候,不要认为这不是实践而是空谈。真正讨论问题、思考问题也是实践。摆龙门阵倒可能是空谈。但摆龙门阵,甚至空说,也并不是没有意义,因为都还是交流感情、积累社会资本的方便法门。后来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觉精察即是“知”。(42)在“知”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止”,“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这个过程,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讨论过“诚”,“诚”最高的境界是见花即爱,个体的认知(看)与喜好(爱)完全弥合无间。《中庸》里面讲“为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己之性”,真正能够臻至“至诚”,充分体现内在德性,也是功夫,不是说仅仅认识对象而已,这也是非常困难的实践。马克思讲“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须通过行动改变世界,造福人民。西方学者讲“精神的磨炼”,精神的磨炼也是一种实践。到处演讲讨论,是不是空谈呢?我不觉得是空谈。所以我们要把“实践”的观念扩大。
【王芳蕾】我喜欢这一句,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43)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之大时代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敢于展示自己,但有时过于以个人为中心,随心所欲而不知约束收敛,只能“从心所欲”而达不到“不逾矩”。这是我们在修身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也是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在生活中达到的。
【杜】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前以及实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担心独生子女会犯自我中心的毛病。但是,经过调查,这些自我中心的缺点并没有出现,而且他们的团队精神都非常好。但令人惊讶的是,有一种缺点在独生子女身上非常严重。哪一种呢?责任感不够?这一点不算太严重,年轻人有什么责任感?不需要,能够存活下去就是尊严。被溺爱?权威主义?这些都是存在的缺点,但也并不太严重。令人惊讶的缺点是,独生子女很难接受失败,转化挫折的能力很弱。这方面例子实在太多了。国内不少尖子,因为只考了第二名而非是第一名,便自责自咎甚至走上轻生之路。实际上第二名已经很不错了!曾经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他把自己的导师、博士论文答辩的老师、还有他的竞争对手全部打死,然后自尽。这件事影响非常大,现在已经编成电影了。悲剧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但不接受自己是二流学生这一因素的关系特别大。像浙大,每一位同学都是精英,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要做精英中的精英,岂不是要打得头破血流吗?如果浙大学生毕业后接着去另外一所大学继续深造,那所大学又是精英大学中的精英,你做到一个中等学生,就是很好的精英了!有一位在国内首屈一指的电脑天才来哈佛大学深造。他和哈佛大学一位研究计算机的教授交流说,作为研究生,我未来几年可能在班上达到什么程度?教授说,如果努力的话,可以达到average,就是50%。他说只有50%?教授说,以你现在的程度,average也很不容易达到。就这样一次谈话,他竟自杀了。他的家族人丁稀少,几代单传,从小到大大家对他的关爱无微不至。他能够上名大学,能够读现在的专业,大家都觉得非常荣幸。结果出了这样一件事,说是人间悲剧一点也不为过。自杀事件后学校也在自我反思,专程请他的家人前来参加葬礼。在葬礼上,他的母亲(或是他的伯母)讲了一段话,非常令人感动。她对着孩子的遗体说:我们爱你,我们并不希望你做第一名,我们只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这是我们一直在告诉你的。你为什么就不能做一个普通人,何况还是一所名大学里的普通人呢?你一定要做第一,我们不期待你第一,国家也不期待你第一,你为什么要这样子自己残害自己呢?
抗拒挫折固然是一种勇气,其深层缘于一个人的的自我了解、对自我发展的期许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果我们寻求的是内在价值,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止”,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寻找人生的意义,那么我们的某些挫折,譬如第一名第二名之类的还算什么?在中学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都去念理工科了,只有我一个人跑到文科,我的一个亲戚说:“哎,你怎么自甘堕落到如此程度啊?(笑)你不是英文很好吗?搞英文将来还可以做个外交官。数学也不错啊。为什么去搞中国哲学?我们不都是中国人嘛,花那个时间做什么。”还有人说:“你念儒家?儒家不是已经过时了么?”这些话对我有没有影响?当然有影响,但我很清楚我要做什么。这些话我可以理解,也没有什么值得辩驳的地方。可是他们并不能改变我的去向。我到哈佛时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想法:我在这里和西方的著名学者学习,如果我发现我搞的那一套完全过时了,没有价值,我绝对不会抱残守缺,一定把我自以为是的传统抛弃,认同他们向他们学习,因为哲学追求的是真理,是永恒的价值。有趣的是,和美国顶尖的大教授谈话后,我发现和其他同学相比自己反而受到了特殊的待遇。为什么?其他同学对待教授的态度就是:你说了算,我是学生嘛。而我认为,我可以从你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但我也有可以和你们分享的东西,我们是一种交谈而非单向的沟通。
带有讥讽意味的是,不少西方学者能够欣赏我在干什么,如宗教学者Wilfred Smith(44)、文化学者Shmuel Eisenstadt(45)和社会思想家Robert Bellah(46),反而很多中国的知名学者乃至权威却一点都没有欣赏的意思。有一个我老师辈的访问学者请我吃饭时说:“你还年轻嘛,才二十多岁,你现在就放弃这个没有前途的东西,我受害多年,现在想改,为时晚矣!立刻开始学物理。你还算聪明的,大学四年级拿到学士学位,再搞三五年就是博士了,然后做博士后。譬如我的小朋友在普林斯顿做物理学博士,很风光啊。”我表面上说“好,非常谢谢你”,心里却想:“这个人有点荒唐,我已经知道我要干什么了,他怎么又跑来说这些。”我有一个非常熟的朋友是研究文史的,和很多研究文史的人一样,他劝孩子绝对不要搞这一套,你看老爸,辛苦了这么多年,现在一无所有。所以,我要说的是,这类事情要靠你们自己自处。毫无疑问,你们将来在事业上都会成功的,但你们要问问自己,选择这条路是为了什么?如果你有内在的方向、内在的价值,我相信某些简单的挫折譬如成绩、职业、评比之类将不会再困扰你们,人生的发展道路非常宽嘛。
【黄啸】我比较喜欢这一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47)孔老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他执着地相信自己身上存在着天道,天不会丧斯文,他矢志不渝地为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努力。孟子也有“当今世上舍我其谁”的精神。这是最令我感动的。最重要的是一种使命感,把自己无怨无悔地奉献给理想世界。
【张燕飞】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48)这句话就是要我们言约而行肃。我们在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言辞的谨慎,这样才可以培养一种精锐的浩然之气。说得少的时候并不等于不说,而是慎言。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相似,我们一定要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不是我们不说,而是说出来我们就要做到,重诚信、重承诺。
【杜】我现在要提出一个观念,大家可以讨论。如果我们把“体”字和另外一个动词连在一起,你们想想有哪些?体会、体验、体察、体恤……非常多。非常有趣的是,这里每一个词都不能准确地翻译成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的语言。“体”是什么?身体。我勉强地把它译为experiential(有经验性的),但不很好,因为“体”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平常说用大脑思考,也有人说用心思考。现代脑科学发展得非常迅速,有人认为脑科学的发展必将可以最终解释人的感情、意志、心理等各方面问题。但“心”的范畴是不是因为脑科学的发展就可以排除了呢?大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并不这样看。
哈佛大学有一个跨学科的宏大计划,很多不同的专业,譬如脑科学、生物学、社会学、历史学、哲学的专家共同讨论“心灵和脑”(mind and brain)之间的互动。我们可以用脑来思考、用心来思考,那能不能用身体来思考呢?Embodied Knowing,“体知”是整合身心灵神的体验之知。你们知道爱因斯坦有灵感的时候体现在什么地方?他说,我灵感来的时候不是脑子里什么东西相通了,不是心灵解放了,而是身体尤其是脊背会发热。如果是脑可能不包括心,如果是心可能不包括体,但如果是“体”——“身体”的“体”,一定是包括心,更包括脑。所以“体”是比较全面的。在“体”的基础上,我提出一个“体知”( Embodied Knowing)的概念。体知至少是把外在世界内化的一种工夫,就是以身体之——用我们的身体来感知,类似于身体力行。关于体知,我们在中山大学举行过一次学术讨论会,后来在台湾大学也举行了两三次,以后还会继续讨论。我们可以综合自然科学、心理学、哲学等很多范畴来讨论这个问题。从感性到知性到理性再到悟性,也可以与之相互参照。
【杨逸菲】子曰:“德不孤,必有邻。”(49)我不知道孔子讲这句话的时候有多大,但我觉得这体现了一种浪漫的思想。孔子认为总有一些人会理解自己的思想,会和自己撞击出精神上的火花。我们有时候觉得很难与别人交流,但这只是我们没有信心。只要我们肯放下芥蒂,真心地、开放地与别人交流,肯定会发现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杜】很好,很有趣。浪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类似童真;一层是有不真实的幻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50),什么意思?儒家的传统是不“往教”,而是“来求(学)”(51)。“往教非礼也”,如果你到外面去教人家,是不符合礼的精神的。这也是我不喜欢别人称我为儒家的宣传者、扬声器的原因之一。礼的精神是什么?“来求(学)”。你在家里面坐着,别人知道你有智慧,他来求教。“德不孤,必有邻”,假如你有德行,并且“明明德”,你就不会孤独。因为你有一种吸引力或者魅力,或者可以称之为“沟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52),而非工具理性。
培根有一句话叫“知识就是力量”,大家是不是都认同这一句话呢?未必。希腊哲学说,知识是智慧,即美德。我们现在碰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常常把数据和信息混为一谈,知识和数据混为一谈,智慧和知识混为一谈。“数据”(data)不等于“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组合过的数据。信息不等于知识,知识来源于严谨的理性结构。最麻烦的是把“知识”(knowledge)和“智慧”(wisdom)混为一谈,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智慧。我们现在所看的经典,不管是儒家的还是两希文明的,都是智慧之书。为什么一般来讲年纪比较大的人比较有智慧?因为智慧要经过积累,要经过经验,要经过体悟,要经过体知,这都需要时间。这种过程和知识的扩展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是质的不同。
我前面曾提过,中印学者曾在新德里举行了一场研讨会——“中国和印度关于知识、智慧和精神性的哲学反思”(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Knowledge,Wisdom and Spirituality)。中国的与会学者多半是五十多岁的学者,因为中国像我们这一代,六十至八十岁的思想家已老成凋谢。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文革”。一批大师大德,譬如王元化已经故去了;下一代就是汤一介,刚刚过八十岁;五十至六十岁的学者有一大批,但国际沟通的经验不多;四十至五十的一代,人数更多了,国际经验也扩展了,但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比较薄弱;三十至四十岁的学者,我接触过很多,英文非常好;再下来就是你们这一代了。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呢?就是你们身上的传统意识与现代精神相得益彰。你们要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了解。这并不难,大学也不过四年,如果肯花五年十年的时间慢慢积累,你们的知识水平就会大的提高。但是心态很重要,要不卑不亢。
现在看来,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不要傲慢。无知可以理解,无知加上傲慢则不可救药。近些年来,国内各方面欣欣向荣,傲慢的人也越来越多。记得一次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位年轻的企业家在论坛上发言,很精彩。我是“艾思本人文研究中心”(Aspen Institute of Humanistic Studies)(53)的成员,该组织每年选拔八位三十至四十岁的年轻企业家,给予他们免费、高端和全面的培训,让他们与顶尖的、世界级的人文学者、企业领袖、政治领袖沟通。这种选拔极其严格,有时甚至是两百人选八人。我想提名那位企业家,因为他确实讲得非常好。我找了一个朋友和他说,他回答到:“哦,受训?我去教他们还是他们来教我?”这种心态很肤浅也很傲慢。不过我觉得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变,而且慢慢在变好。我认为年轻人走出来的时候要代表一个新的面貌,既有文明礼貌,又有冲劲勇气,更重要的是有内涵,这样可以慢慢地打出一片天地。
【徐舒】我比较喜欢“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4)。联系上下文,这句话反应了他们的政治理想。不管是子路、冉有还是公西华,他们所说的都是自己在一个国家里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让国家发展,让人民富足。但最后要达到的都是曾皙所说的境界:春天,大家一起出去春游,非常愉快,非常洒脱。这种情景只有在国家安定,人与人之间关系非常和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而且有一种道家回归自然的感觉。这可能是儒家思想里政治的理想境界。
【刘金鑫】我比较喜欢这一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55)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比较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试着让别人去了解自己,但往往忽略了聆听别人表达他们的观点。不论是人与人的交往,还是不同文化、不同观点之间的交往,只有设身处地地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别人是怎样思考的,这样的沟通才能真正实现双方的互相理解。
【高梦沉】我最喜欢这一句,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56)人生的大部分烦恼其实来自于对以前做过的事情的后悔。其实很多这种后悔的烦恼是可以避免的。自己当初没有想到所造成的后果,有的是韦伯所谓的不可预期的坏的结果,有的却是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如果可以未雨绸缪,那么我们能够无事时若有事,所以兢兢然;有事时若无事,所以坦坦然。
【肖毅】我最喜欢的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57),我更多的是从修身来理解。人肯定会有惰性,肯定会有遭受挫折的时候,这时候应该刚毅果敢,使自己意志变得坚强,坦然面对这些挫折,因为更远的目标在前方,更远的路在前方。
【唐晓婧】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58)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大多数人对奢侈的物质生活追求得太过,对品德的修养做得太少。政治领导或者企业家,虽然炙手可热、家财万贯,但从身心的修养来看,他或许配不上“君子”的称号。我们是不是应该减少一些对物欲的追求,而更注意精神的提升?对于普通人来说,修身可以使我们自觉地维持社会秩序,而对于大人物来说,也许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比如积极参与慈善事业。
【王茜】我喜欢这一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尤其是年轻人,资历尚浅,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去学习,放下自己的姿态,打开自己的心胸去接纳社会,多去聆听师长、同伴给我们的忠言,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为己之学。
【杜】不要太消极,如果听到一些杂音的话你还是可以回应。聆听不只是能力也是艺术,但是很多声音并不值得聆听,要有拣择。
【注释】
(1)语出《论语·颜渊》。
(2)有观点认为:忠、恕是仁的两面,忠是积极的,即“己所欲施于人”(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消极的,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见高亨《孔子思想三论》一文,刊于《哲学研究》1962年1期。
(3)语出《论语·子罕》。
(4)语出《论语·泰伯》。
(5).语出《论语·里仁》。
(6)语出《论语·颜渊》。
(7).语出《论语·里仁》。
(8)语出《论语·子路》。
(9)语出《论语·子罕》。
(10)语出《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11)语出《论语·为政》。
(12)语出《论语·学而》。
(13)潘云鹤(1946-),浙江杭州人,中国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专家。曾任浙江大学校长(1995—2006),现任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14)语出《论语·学而》。
(15)语出《论语·雍也》。
(16)语出《论语·为政》。
(17)曾荫权(1944-),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2005年6月起任)。据称,曾荫权为曾子的七十四代后裔,2004年8月,曾荫权专赴山东省嘉祥县祭祀先祖曾子。
(18)语出《论语·为政》。
(19)张五常(1935-),生于香港,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以《佃农理论》和《蜜蜂的神话》两篇文章享誉学界。
(20)语出《道德经》。
(21)语出《孟子·离娄下》。
(22)“初心”,佛教用语。初发心而未经深行者。首楞严经一曰:“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止观一曰:“初心尚尔,况中后心。”往生要集中本曰:“初心观行不堪深奥。”
(23)语出《论语·雍也》。
(24)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25)语出《论语·卫灵公》。
(26)语出《论语·子路》。
(27)语出《论语·微子》。
(28)语出《论语·公冶长》。
(29)语出《论语·微子》。
(30)原文为: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出《论语·宪问》。
(31)《孔子:以凡俗为神圣》,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哈洛出版社1972年初版。作者认为,孔子思想核心是礼仪,礼仪的践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体脉络中趋于完善。圣人境界就是人性在不离凡俗世界的礼仪实践中所透射出的神圣光辉。
(32)语出《论语·述而》。
(33)太虚法师(1890-1947),民国时代佛教革新的倡导者才和实践家,曾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提倡“人生佛教”,主旨为: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
(34)人生佛教,由太虚大师提出,其诗云:“如果发愿学佛,先须立志做人,三皈四维淑世,八德十善严身。”倡导个人修行经人生改善、后世增胜、生死解脱、法界圆明四阶段,从人乘达到佛乘。
(35)人间佛教,由印顺法师从太虚法师的“人生佛教”中推衍而来,后来由证严法师、星云法师予以实践。倡导修行从个人走向社会,从山野寺庙走向人间。
(36)语出《论语·里仁》。
(37)六艺,古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38)语出《论语·雍也》。
(39)语出《论语·为政》。
(40)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41)解释学,又称诠释学,是一钟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近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是海德格尔,其基本特点是客观主义,强调以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42)原文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语出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43)语出《论语·里仁》。
(44)W i l f r e d S m i t h(1916-2000),研究比较宗教学,被称为“哈佛大学宗教研究之父”,代表作有The Meaning and End of Religion,试图将儒家纳入宗教研究领域。
(45)Shmuel Eisenstadt(1923-2010),以色列社会学家,曾任哈佛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新功能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化、结构与性能研究上有独到见解。
(46)Robert Bellah(1927-),美国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荣退教授,代表作有Habits of the Heart,探讨信仰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
(47)语出《论语·泰伯》。
(48)语出《论语·里仁》。
(49)语出《论语·里仁》。
(50)语出《论语·学而》。
(51)《礼记·曲礼上》载:“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其意是只有来求学的,没有老师跑去教的。马一浮也曾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拒绝蔡元培任教北大。
(52)“沟通理性”,由哈贝马斯提出。与工具理性注重目的性不同,沟通理性注重对话、辩证机制,以此作为理性的判定。沟通理性为商讨型民主奠定了基础。
(53)艾思本人文研究中心,简称艾思本研究所,1950年成立,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学术思想机构之一,国际知名的非赢利组织,致力于提高领导力,以宣扬领导和良好公共政策为宗旨。每年举行为期一周的思想节。
(54)语出《论语·先进》。
(55)语出《论语·学而》。
(56)语出《论语·卫灵公》。
(57)语出《论语·泰伯》。
(58)语出《论语·子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