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择业的基本原则

择业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择业的基本原则择业原则是指一个人在认识和处理职业岗位选择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从当年支教艰苦地区“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到大学生李强的调研报告《乡村八记》,再到如今奔赴河南“艾滋病村”帮助艾滋病患者解决实际困难的硕士毕业生魏华伟。“沉下去了解中国”,让当代青年触摸到了最真实的国家社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造福基层、造福社会。

第四节 择业的基本原则

择业原则是指一个人在认识和处理职业岗位选择问题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在择业时,由于受到社会诸多因素和自身素质条件的制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处于择业期的毕业生,择业意识的形成和择业行为的发生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正确地认识和掌握择业的原则和规律不仅有利于个人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而且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一、服从社会需要原则

服从社会需要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岗位时,应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为准绳去认识和解决择业问题,进而决定自己的职业岗位。社会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是一切职业的来源,没有社会需要就没有职业的出现,更没有选择职业的机会。

(一)服从社会需要的含义

社会需要是指社会对其发展条件的需求。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需要本质上就是人类的需要。人类个体的需要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状况。社会需要反映的是人类需要的共性,它是体现着全社会共同利益和愿望的需要,是对个体需要的集中和概括,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才能满足。个人需要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或动力。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人的需要必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社会需要是满足个人需要的源泉。我们一方面要重视个人需要的满足,但是另一方面也决不能忽视社会需要的满足。社会需要具有多样性,满足社会多样性需要的具体形式主要是社会职业的多样性。社会职业的丰富和发展也恰恰反映了社会需要的丰富和发展。人们正是通过不同的职业活动既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在满足的过程中又形成新的社会需要和新的社会职业。社会需要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整体性,这就是说,虽然社会需要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但作为社会发展的条件,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每一种社会需要的状况都影响着其他社会需要的状况;每一种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都制约着其他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只有各种社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社会才能得以发展。社会需要的整体性使得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职业活动也具有整体性,尤其是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每一项职业活动的成就都渗透着其他职业活动的贡献;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各种职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没有社会需要,就没有职业和职业分工;没有职业和职业分工,也就不存在所谓职业岗位选择的问题。

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一,在保障社会整体需要的条件下,实现个人需要与社会整体需要的结合;第二,当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个人需要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社会需要。这是因为,社会需要中包含着个体需要,个体需要只能在社会需要中才能得到体现。个人需要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并且一致,这是一个人就业后成就事业、充分发挥才能的最好结合,也是实现个人择业愿望的最大满足。

(二)正确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实际上是要求毕业生在就业时要注意处理好个人与社会和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在强调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应以社会和国家需要为重。虽然个人的需要与社会需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存在着矛盾。这是许多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呢?当然应该把社会需要放在首位。这是因为:首先,人作为组成社会的个体,只有在社会中才具有意义,脱离了社会环境,个体连生存都是难题。也就是说,脱离社会需要,离开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强调个人需要,必然是行不通的。其次,国家始终是教育的最大投资方,理应得到回报,并且在人才资源的配置权上处于主导地位。再次,高校毕业生只有选择了社会最需要又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才能的职业,才能在事业中取得成就,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要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愿望结合在一起考虑,并把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放在第一位,找到国家需要与个人需求的交融点,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需要,不断更新就业观念,立志将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二、面向基层原则

面向基层既是国家对毕业生就业的一贯方针,也是人才成长起步的着眼点;既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需要的一个总趋势,也是当代毕业生锻炼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面向基层的含义

基层泛指生产、科研、教学、医疗卫生服务、经营、管理等社会职业活动的第一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的毕业生就业政策都一直强调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二)基层是知识分子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1.基层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基层是人们生产、生活聚集的地方,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即生产和生活的现实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去思考、去解决、去创造。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基层可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广阔的舞台上纵横驰骋。

2.基层给毕业生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语重心长:“对青年学生来说,基层一线是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磨炼意志、汲取力量的火热熔炉,是施展才华、开拓创业的广阔天地。只有深入到基层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而到基层一线去,从“校门”进入“农门”、“厂门”,才能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基层社会的状况,从而对现实国情有清晰认识。从当年支教艰苦地区“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到大学生李强的调研报告《乡村八记》,再到如今奔赴河南“艾滋病村”帮助艾滋病患者解决实际困难的硕士毕业生魏华伟。“沉下去了解中国”,让当代青年触摸到了最真实的国家社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造福基层、造福社会。

3.基层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促使人们努力奋斗

基层虽然现实条件较差,但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砥砺人的意志,促使人们发奋努力去改变现实,一则可以成就个人事业,二则可以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一举两得。

4.基层最需要毕业生去创业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可以肯定地讲,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基层的,而改变中国落后地区的面貌也更需要一大批毕业生从基层做起。

许多杰出人才成功的事例都说明,不平凡的成绩往往是在基层比较平凡的岗位上经过艰苦创业做出的。凡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些都是对人生艰苦奋斗、成就事业的真实写照。

三、有利潜能发挥原则

有利于潜能发挥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基本原则。择业是否成功不仅仅是指自己是否谋得了一份职业,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份职业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是否有利于个人潜能的发挥,进而能够成才并实现个人的价值。

(一)个人潜能与择业

1.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能力是指才干、技能或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主观条件,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的身心力量。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熏陶下,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十分必要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不同的职业要求人有不同的能力。人的职业能力通常可分为一般言语能力、数理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察觉细节能力、书写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9个方面。如教师、播音员、记者等职业要求有较强的言语能力;统计、测量、会计等职业要求有较强的计算能力;画家、建筑师、医生等职业对形态知觉能力要求颇高;手指灵活能力较强的人则适于从事外科医生、乐师、雕刻家等职业。

能力还存在着性别的差异。女性在哲学界、经济学界、自然科学界所占的比例较小,而在文学、新闻、医学、教育、艺术等领域所占的比例较大。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十分重要,它是择业的重要依据,也是求职者开启职业大门的钥匙。

2.个人潜能与择业

人才是人类财富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财富。人才问题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生存和民族的兴亡以及国家的盛衰。现代人才学认为,人才是在品德、智能、创造性三者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都很杰出的人。从人怎样成才的角度来讲,人才是适应一定的社会需要,利用一定的外部条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劳动中形成并发挥其杰出的内在因素的人。人才具有杰出性、社会性、相对性和变动性的特点。根据人才学关于人才的定义、人才的本质特征、特点以及人怎样成才的角度来看,毕业生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潜人才。所谓潜人才,是相对于显人才而言的,是指具有较高的实际水平,但由于某种原因,还从未做出过较大的实际成果的人。

人的能力并不都是一下就完全显示出来的,有些需要不断地发掘,这是因为能力有显能和潜能之分。所谓显能就是人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所谓潜能就是指人在各项活动中具有的良好素质而尚未发展、表现的能力。所以,毕业生在全面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在择业过程中应把是否有利于潜能充分发挥作为一个基本原则。

(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人尽其才与才尽其用是指人在选择职业与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其才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掘、发挥和表现。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应从以下2个方面去把握人尽其才与才尽其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原则。

1.求职择业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

面临择业的毕业生都希望自己找到一个好的岗位,谋得一份理想职业。什么才是好的岗位和理想的职业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又有一个共同的可遵循的规律,即最适合于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就是自己应选择和从事的理想职业岗位。因此,首先应搞清楚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国家、社会、用人单位需要干什么以及如何干。

只有弄清楚这一问题,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个人择业、从业与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统一起来,实现择业的成功。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才类型的需求,二是人才层次的需求。一般来说,人才类型已被所学专业及个人特长所限定,短期内不易改变;而人才的层次是随所受教育的程度、学历和个人职业能力的水平等所确定,是求职择业时所要认识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职业也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在众多的职业类型中,可以分出不同的层次。因此,要面对现实,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的职业层次特点,选择社会需求与自己职业能力层次相适宜的职业。只要充分认识自己,扬长避短,以社会需要为己任,就会“英雄必有用武之地”。

2.充分发掘和表现个体的潜能是毕业生择业和事业成功的关键

人的自身存在着巨大的潜力,这种潜力是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潜能素质。潜能主要蕴藏在人的体力活动、脑力活动和创造力活动之中,很多身心健康的人并没有认识到人类的无限潜在能量。而当我们与残疾人接触时,会看到由于其自身某一部位及功能的缺陷,而使他们的其他部位及功能变得异常发达的情况,这不由得使我们对人类的能力和顽强的生存意志而感慨万千。现代研究表明,一般健康的人只运用着个体潜能的极少一部分,人实际蕴藏着的潜在能力是我们现在正在使用能力的10倍以上。我们现在所认识到的人的能力,就仿佛是露出在海平面以上的冰山的一角,剩下的90%都在海水下面深藏未露,人类的潜能也是如此。

人类要想发挥自己的潜在的能力,首先必须认识到这一能力的存在,认识到自己具有巨大的潜能,并坚持能充分发挥潜能的原则,这无论对于择业还是从事职业活动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四、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原则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既要考虑眼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通过人才市场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已成为现实,“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在自主意识增强的同时,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也随之增强,对所选择的职业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择业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原则正是针对毕业生在面对种种利益的冲突时应采取的一项指导性原则。

(一)择业中的眼前利益

择业中的眼前利益主要是指所选择的职业应以能够解决个体的生存需要为主,并且具备一定的有利于今后发展的基础。从时效性的角度讲,眼前利益是指近期里能得到的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由此可见,重视人的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要求。毕业生通过择业来寻求自己理想的职业和岗位,是为了能在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这些也都是与自身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而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更何况,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也就是要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因此,考虑眼前利益主要是指能够解决个体的生存需要,并且具备一定的有利于今后发展的基础。对于毕业生来讲,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眼前利益:

1.适度降低就业期望值,以实现顺利就业

近几年,中央及地方政府机构相继要进行改革,各级政府机关人员分流陆续开始,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呈攀高趋势,对学历、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毕业生应面对就业难的客观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谋求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相平衡,适度降低期望值,树立务实的态度,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

2.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在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职业的主要功能之一仍是解决生存问题。求职择业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生存的需要,就现阶段来说,求职择业首先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因为没有工作就没有经济来源,就无法解决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的生活问题。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应考虑用人单位能够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3.家庭和自身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状况等。自身因素包括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特长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这些对毕业生择业也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应认真把握。

(二)择业中的长远利益

择业中的长远利益是指个体的发展需要在一段时间后经过努力能够得到更大的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个体的生物性需要得到满足后,其高一级的需要(如爱、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而最终是谋求自我发展,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与此同时,个体的发展又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对于毕业生而言,在择业过程中关注长远利益,其实就是关注所选择的职业是否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实际能力,并且能够为发挥个人的潜能创造条件和机遇。

在择业中要关注长远利益,就是要求毕业生具有敏锐的眼光和一定的见识能力,对自身的能力作出客观的评价,对职业的前景有科学的展望,并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身的能力得到增强,并为所从事的职业作出贡献。着眼于所从事职业的长远利益,可使个体具有工作的驱动力,那些可能取得的效果和成绩也具有极强的感召力,让个体更积极地投身到工作中去。这样,即使要经受一些艰难困苦,也容易被个体所理解接受,当作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让自身的潜能得以爆发和表现,使个体具有一定的价值感,并切实愿意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因此,在择业过程中,在考虑单位或某项事业今后的发展趋势的同时,还应关注单位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一个具有良好的领导班子、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的职工队伍以及内部有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单位才最具有实力。这样的单位在市场竞争中一定能够兴旺发达,并能够有利于毕业生的顺利成长。

(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筹兼顾

毕业生在择业时,既要考虑个人的发展,又要考虑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眼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有利于现在的发展,又要有利于将来的发展。眼前利益(生存)是今后发展的基础,而发展(长远利益)又为生存状态的改善规划了前景、提供了驱动力。既重视眼前利益,又重视长远利益是指两者互相协调、相互促进。所以毕业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和单位,防止短期行为。但同时又要看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人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而职业目标的选择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固定的。因而,职业选择应处在动态过程中,在暂时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单位或岗位的情况下,可以暂时考虑一些条件相近的单位和职业或索性选择到基层锻炼,通过牺牲眼前利益以便积累基层工作经验而为将来的进一步调整和发展做好准备。从这个角度讲,毕业生大可不必为一时找不到“理想”的接受单位而苦闷,也不必为自己“迫不得已”所做的“不理想”的选择而懊悔。

眼前利益偏重于有利于生存,长远利益偏重于有利于发展。因此,要两者统筹兼顾,即在能够生存的基础上追求能够顺利地发展,从着眼于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生存的问题,在生存和发展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毕业生在择业时应把眼光放宽些、看远些。现在毕业生愿意选择去东南沿海和经济特区,认为那里生活条件好、物质待遇高、经济发达、深造机会多,这些都是事实,但同时,这些地区人才聚集,很容易造成人才积压,不利于个人成长。相反,内陆地区人才相对较少,毕业生在那里能够得到重视、重用,也容易做出成绩。可以预见,现在一些没人愿意去的地方和单位,随着改革的深入、机制的健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会出现新的生机,为毕业生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机遇。

因此,在谈两者兼顾时,应把长远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因为在现实择业过程中,毕业生往往更容易被优厚的物质待遇所吸引,被眼前利益所诱惑,放弃或不重视长远利益。应当明白,生存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对此,广大毕业生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学会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思考问题,作出正确决策,切忌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有志者应面对现实,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认准人才流动的大方向,到基层去,大胆创新,艰苦创业,以贡献论价值,以创造论英雄,成就越多价值愈高。

五、争取及时就业的原则

对求职择业期间的毕业生来说,必须把握力争及时就业的原则。

一是要调整择业心态,就业期望值要合理,注意克服脱离现实、盲目攀比等心理情绪的干扰,避免由于自身择业观念而导致的有岗不上、有职不任的人为待业。二是要加深对职业流动的认识,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对初次就业过度谨慎的观念,避免错失及时就业的机会。三是要采取顽强竞争、不怕挫折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探寻就业机会,避免在消极等待中延误就业时间。四是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毕业生择业而言,自我评价是毕业生择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转变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型上来的过程。五是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们,毕业生只有素质准备充分,才能及时找到理想的位置,顺利实现就业。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择业观?择业观有哪些特征?

2.30年来,我国青年的择业观经历了哪些变迁?你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发?

3.当代青年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我们在实践中应该遵循哪些择业的基本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