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个性开启人的创造潜能

个性开启人的创造潜能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个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学者对其的关注历史和程度由来已久。据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创造性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创造性。大量研究证实,高创造性的个体常表现出一些与一般人不同的人格特质,这表明,创造性人格就是与创造性活动相关甚高的人格特质体系。实际上这是一份美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有个性的创造性人才的宣言。

个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学者对其的关注历史和程度由来已久。由于个性发展在人的创造力生成方面所具有的深层次内涵和必然规律,使得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生成二者互为表里。只是随着理论与实践的深入,两者互为表里的逻辑路径,更加清晰化和明朗化了。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生来都同时具有多种潜能,但这些潜能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个体体内,需要个人提供内在和外在的丰富诱因去把它诱发出来,把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只有这样创造潜能才有可能转变为现实的创造力。“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强化自己的任何一种能力。”[22]而且人的潜能的开发,又存在着最佳年龄期,就青少年儿童来说,年龄越小,潜能开发的最佳年龄点和生长点就越多。据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创造性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创造性。亚历山大·纳乌莫维奇·鲁克认为:“事实上,创造能力的素质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正常儿童所固有的,需要的只是善于把它们揭示出来并加以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奥托说:“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惊人的创造力。”[23]与此同时,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同时这种潜能是可塑的,要求教师和家长必须形成这个共识。”[24]

自上世纪90年代,笔者初涉这一领域,时至今日,尤其是随着学理界诸多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和横向拓宽,笔者曾经无数次地扪心自问,究竟什么是促生人的创造性的生长点呢?创造性人才的生长点究竟在何处?是什么开启了一个人的创造性并生成为创造力?其最初的切入点到底在哪里?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该从哪里入手?笔者认为,人的创造潜能生成为创造力在其发展轨迹上是有诸多生长点的,而个性则是开启创造潜能的首要也是最为基本的关键点。人的创造潜能会伴随着个性的形成而激发,伴随着个性发展而发展,伴随着个性的生长而生成,在个性发展的链条和轨迹上,布满了创造潜能的生长点。

追溯国外关于个性与创造力理论研究的历史轨迹,大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1869年—1907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Galton)于1869年出版了《遗传与天才》这部著作,公布了其所研究的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是国际上最早对“个性化”进行研究的系统资料。这一阶段的文献大多是从理论上对创造力问题进行研究,还没有介入实验,主要强调了个性化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2.1908年—1930年:1908年弗洛伊德(S.Freud)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J.Wallas)出版了《思维的艺术》,这是该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两部著作。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传统理论,采用哲学思辨方法研究创造性,并将这种创造性作为人格和个性的表现,从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对个性化教育进行了实质性研究。3.1931年—1950年:这一阶段的代表著作有克劳福德(Clauforde)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维特墨(M.Weitheimer)的《创造性思维》等。4.1950年—1970年:该阶段以吉尔福特(G.Guiford)1950年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的一次题为“创造性”的讲演为起点,此后,关于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全方位的积极的开展,论文、著作大量增加。5.20世纪70年代后对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有什么特点,如梅肯诺(Mackinnon)在1960年曾分析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师和创造力较差的建筑师在个性、心理上的差异;二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智力过程,如德拉斯在20世纪70年代用分析事物不同功用、形似性测试等方法测定儿童的发散思维过程等。

Rogers(1959)指出,富于创造性的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创造气质。这种与人不同的气质就是指一个人的个性,独一无二的个性。大量研究证实,高创造性的个体常表现出一些与一般人不同的人格特质,这表明,创造性人格就是与创造性活动相关甚高的人格特质体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创造性人格是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或具有高创造才能及已经做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独有的。在普通个体身上同样存在创造性人格,而且创造力较强的个体与创造力一般的个体,其创造性人格的表现也略有不同。因此,学者们对创造性人格的“非凡型”和创造性人格的“平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就提出了个性在成才中的作用。特尔曼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于人格因素。日本心理学家曾对60名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进行调查,发现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美国重视个性培养的充分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卫星上天,使得美国意识到其科技和军事的优势受到威胁。1986年成立的“全美科学教育理事会”于1989年发表了题为《美国人应有的科学素养》(中译本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报告。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科技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着眼全民素质实行全面改革;突出技术教育;把2061计划分为设计教育改革的框架,提供可供选择的课堂模式以及在全美推广等几个阶段。实际上这是一份美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有个性的创造性人才的宣言

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要重视创造性研究,并把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本的基本教育国策而确定下来。1987年,日本提出全面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实现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重视个性,实现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等时代变化的教育”。日本1996年7月提出的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认为:应该把轻松愉快,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同时把精选内容,精简课程作为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在教育的目的上,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日本学者认为,所谓个性,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要求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善于独立思考,有主见、有韧性、有活力。对于家庭、学校、企业、地区、国家来说,则要求灵活、独立发挥各自的优势,创办出各自的特色,而不是一个模式,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和机制。

目前个性培养是国内教育学家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研究中关于个性的解释往往与创造力结合在一起。他们一致认为个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创造力则是在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或者多种心理过程。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崇德教授对基于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创造力问题进行了深刻解释,他认为,“创造力是奠基于个性的充分发挥,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出某些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对个性与创造力的关系分而述之。

一、个性是创造力的首要的生长点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时,首先就意味这个人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而所谓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是屈从于周围人的压力,不是遵照偶像的影响,而是从自己在一定情况下应如何行事的信念、知识和观念出发规定自己的举止。”独立性的反面是“受暗示性”,正是这种独立性以及实施这种独立性的行动,使人和人之间具有了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依据人人都具有个性这一天性,可以推断出人人都应该具有创造潜能,人人都是创造之人。个体创造力的生成,从个体自身来说,也就是从创造力生成的横向轨迹来看,个性是创造力生成的首要的生长点。原因就在于,个性是开启创造力的第一把钥匙。

个性是以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为显著特征的一种心理品质,个性的特征预示和决定了其日后生成的归宿和结果。有个性的人往往能够独立思考,不顺从和屈从于世俗的东西;具有批判精神和较强的付诸行动的意志力;能够放飞自己的心路,任思维自由发展,而这往往是人的创造力开启的第一要素,是人发展创造性首先必须具备的。没有个性的人,也就意味着不会有独具特色的思想和想法产生,这就斩断了创造力生成的起步之源,没有这一起步之举,创造性将无法生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性奠定了人的创造性,个性催生了人的创造性。个性是开启创造性的第一前提和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意味着与创造性无缘,没有个性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创造性人才的,这是创造性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地说,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人就能够把自身的创造潜能挖掘和释放出来,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创造性的人才。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一个没有个性、没有自由开放个性的人,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是肯定与创造性潜能的开启无缘的,在开启创造性的起点上就已将创造性扼杀在萌芽状态,何谈创造力的日后生成。一个没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就永远关闭了开启智慧和潜能的大门,是不可能成为人才的,更不会成为创造性人才。纵观富有创造力的人,都是具有鲜明、独特个性的杰出代表。著名教育家、曾经担任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认为,“从创造学的原理来看,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发明创造,最初都源于一个新思想或稀奇古怪主意的诞生。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怪异的想法或求异的思想躁动,就不可能从事发明创造。”而求异和怪异想法的诞生,都是源于富有个性、富有独特思想的人。因此,对于教育者来说,从小培养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呵护孩子充满天趣的童言稚语甚至是奇思怪想,是一种有益于呵护一颗幼小的创造性种子的做法,是一种放眼未来的明智之举。

个性是一个人创造性崭露头角的前提和基础。个性是个体创造性的一种隐性彰显,也可以说个性是个体创造性的内在萌芽,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最早雏形。个性在一个个体的幼年时期就有较明显的表现,如果把创造力比作是一个逐渐生成的动态的过程,那么个性则是这个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非常关键不可或缺的关键点。幼小的个性将孕育着未来的创造性,而且是创造力生成的决定性环节,是未来发展路径的主线和依托,是创造力生成的厚重底蕴。尽管我们说,创造性人才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在其复杂的生成过程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性是开启创造性的第一道门槛。是成就人的创造性的第一要素,人的创造性开启始于个性。美国学者博耶曾说过,“个性的发展对于一个自由的和有诱惑力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可见个性不仅是个体创造潜能的激发源,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特尔曼(E.Tolman),从1921年开始运用系统的追踪观察方法,研究智力超常儿童的成长情况,在1921年—1923年期间,他选择了1528名智商超过130的中小学生,其中男生857人,女生671人。对所有这些人,特尔曼都作了学校调查和家访,详细询问了老师、家长对他们智力的评价。1928年,重访。1936年,通信随访。1940年,特尔曼邀请部分对象座谈并作心理测验。此后,直到1959年,他每隔五年坚持一次通信调查。特尔曼逝世后,美国心理学家西尔斯(R.Sears)等人继续这项研究。到1972年,被跟踪对象仍占67%,这时他们的年龄已超过了60岁。持续了半个世纪的跟踪研究表明,智力与成就有关,但不完全相应。在男性被调查者中,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比较,发现这两组人最明显的差别并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个性品格的不同。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被人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他是一位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犹太人。马斯洛走进大众心中而成为耳熟能详的人物是源于他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指出人拥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直至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七大基本需要。作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将几种理论融合成一种全新的积极的理论体系。从马斯洛的一生中,可以看到他的创造力的源泉。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动机一直贯穿着他的整个人生。从童年起,马斯洛就习惯于从书中寻找慰藉,对知识的渴望是形成他独特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创造力仅仅是他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所使用的一个工具而已。通过运用创造力,他成功地发现了人本主义的崭新领域。而为什么他能够获得创造力,答案或许仅仅是他具有强烈的需求动机,他努力探索和追求,所以他得到了。

关于马斯洛,盖格(Henry Geiger)曾经说:“必须首先把他看成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一位非常刻苦的心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一位把自己的成长和成熟转变为一种心理学的新思想方法的人。”马斯洛的学说,与他的人格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那些人们最为关注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可以说,马斯洛的心理学本身就是他自己自我实现的产物,因此马斯洛的创造性人格理论也备受关注。

马斯洛的创造性人格理论是从最基本的人性开始的。他认为,当我们谈论人的创造性的时候,我们必须首先面对一个问题:人的创造性是天然地就蕴藏在人的本性当中的呢,还是通过后天的训练附加在人的能力当中?尽管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无休无止,但马斯洛却直言不讳地指出:“创造性的问题首先是创造性的人的问题。不能脱离创造性的人孤立地谈论创造性的本质。”[25]创造性天然地就包含在人的潜能中,“个人朝着心理健康或人性充分发展的方向每前进一步,都会附带地使他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更有创造性”[26]。对这种创造人性的设定,马斯洛是按这样的逻辑推理的:首先,“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高于一般动物的,实质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天性,这种内部天性是由本能的、内在的、特定的、‘天然’的,即由一种可觉察到的遗传决定性”[27]。其次,“这一内部天性是热爱、创造性、娱乐、幽默、艺术的根基或源泉”[28]。再次,“有了人性潜能的实现,有了人格的健全发展,知识的获得,能力和技巧的发展,创造性的发挥,均会作为副现象散发出来”。[29]所以,马斯洛坚信人所具有的创造潜能,要求人们必须承认人的这种潜能,强调“一定不要忘记自主的自我和纯粹的心灵”[30]。按照马斯洛对人性的设定,既然人的本性天然地就蕴含着一定的创造性,那么,只要我们善于保护这种潜能,善于挖掘这种潜能,人的创造性才会显现出来。如何才能达到这种目的呢?马斯洛认为,根本的办法就是尊重人的个性。今天对个性的尊重,就是明天人的创造力的凸现和迸发。他说:“由于人的这种内部本性是好的,或是中性的,而不是邪恶的,所以最好让它表现出来,并且促进它,而不是压抑它。如果容许它指引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会成长为健康的、富有成果的和快乐的人。相反,如果人们的这个基本核心遭到否定,或者受到压抑,那么就会引起疾病,引起成长或自我实现或完美人性的不足。”[31]所以,尊重人的个性本身就蕴含着对人的创造性的尊重。他把这种尊重渗透到了各个方面,他说:“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只要我们放弃对他们应该如何的规定,我们就能把他们视为美丽的、非凡的、可爱的(人)。”[32]我们“要倾听自己内在冲动的呼唤”,“要倾听自己兴趣、爱好的呼唤”,“让自己的天性、潜能自发地显现出来,使之成为行动的最高的法庭,而不是倾听父母的教训,倾听教会的、长老的或权威的、传统的声音”。[33]在教育方法问题上,他主张抛弃强调外部灌输的“外在教育论”,实行能够尊重学生个性的“有帮助的任其自然”的“内在教育论”。[34]因此马斯洛的创造人格理论是源于生活的质朴之言,其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意义,无论是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非凡的。

二、创造力是个性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自我实现的最终产物

人无论是作为精神的存在,还是作为文化的存在,其形成的过程都离不开自身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生成过程就是个人需要的产生、满足及实现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只有通过由低级向高级需要的不断满足,直至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才可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人。

“自我实现”可以是指这样一种欲望或倾向,它“可以归入人以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35]这种“自我实现”的趋向,就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潜能的不断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称为自我实现”[36]。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代表了人性的最高境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在人的自我实现中,人更真实地成为他自己,更完善地实现了他的潜能,更接近他想要的存在状态。自我实现者具有奇特的反复欣赏的能力,他们总能像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审视着周围的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探索新奇事物的冲动。所以说,一个人创造力的生成过程就是人自我实现的过程,而创造力的生成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很显然,这是一种立足于人的内部世界探索创造力生成的思维取向。

马斯洛在他的创造性人格理论中,一直以来贯穿着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即人的创造性更多的是由人格造成的,是自我实现人格的副产品。他指出:“随着自我实现者人格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发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等的成熟或表现,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会像副产品一样产生出来,并会投射、散发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某些产品或成就上。”[37]很明显,只要有了丰满的人性或自我实现的获得,就有可能出现人的创造性。马斯洛说:“例如一位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主妇和母亲,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极平凡的工作,如果用陈腐的观点看,也许没有一件可以称得上是有创造性的。但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全都是独立的、新颖的、精巧的、出乎意料的,因而可以称她是有创造性的。”[38]

有个性的人,与其他大多数的人相比,其创造潜能,往往可以得到较早的释放和较高程度的挖掘,其创造性激发的程度,要远远高于没有个性的人。个性发展的尺度和张力决定了创造潜能发展的深度。个性充分自由发展的最终结果将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也将实现人在此生的自我价值。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思考是在岔路口上,即在杜威提出的有名的‘困境’中开始,只有具有个性的人才能把思想进行到底。”[39]

人的个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它的发展和壮大却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自身的,也有来自社会环境的。而教育是人进入社会环境,开始社会化的唯一手段,是个性成长和发展的主要手段,是开发人的创造性、启迪人的智慧的主要方式,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张扬的唯一途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所说:教育者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教育本应该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知识本身,来掌握学习的方法,探讨问题的思路,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正是因为看到了个性在一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中所具有的潜质,近年来教育界大声疾呼,要发展和提倡个性教育。

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就是在培养人的创造性,这本身就是在做一件创造性的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说,个性教育就是一种创造性教育。”[40]如果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个性教育”就好比“根雕艺术”,即以尊重个体为前提,把握个体的个性特征,顺其自然而不是任其自然,因势利导,扬个性之长,弃个性之短,使其顺利成长成才。[41]之所以要发展和提倡个性教育,原因就在于个性的普遍性和差异性,而使这个世界呈现出“千人千面”的蓬勃、生机的景象。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发展个性是培养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个性发展在创造性的实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相反,没有个性绝不可能有创造性,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是无缘成为创造性人才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熔成的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教育尊重个性的意义就在于,个性是开发和培养创造性的前提和基础,从发展个性到创造力的生成具有内在的必然规律,尊重和发展人的个性是通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尊重人的差异性、独特性,就是为挖掘人的创造潜能开启了最初的成长之门,它是人的创造性成长的基点。从尊重个性、张扬个性到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是创造性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创造性人才个体生成与社会生成的必然规律。

最近,《福布斯》公布的2011年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中国台湾省的HTC公司董事长王雪红及丈夫以68亿美元的净资产打败去年的台湾省首富郭台铭,而成为台湾省飞速发展中的IT领域中的新一代首富。王雪红从小就养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个性。她在总结自己创业和打拼的经历时说:“困难是一个人成熟的机会。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得选最困难的事情去做。”正是这种精神和信念,终于使她成为雄踞世界、称霸台湾的IT的领军人物。

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张扬是创造性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一个富有个性的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而不是成为模式化的人、工具化的人,以及世俗社会的“牺牲品”。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的人就有创造性,但缺少个性的自由发展,创造性潜能是不可能激发的。人无个性必平庸,个性愈强烈就愈能出类拔萃,就愈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一个具有个性的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坚持。不要小看“坚持”,它是一种看似简单,而能够真正做到却实属不易的个性品质。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肯定是不平凡的人。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始终不动摇,并坚持做下去终有收获。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个性,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幼年期、童年期或者青年期,保持自己的个性,很多人都能做到,但要一个人把个性坚守一生,并按照个性去做自己感兴趣、想做的事情,而又能超脱于世俗的环境,却是一件难之又难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在现实的环境面前弃之而遵从于世俗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具有“坚持”人格的人,他必然具有超然独立、卓尔不群的心态和淡定。不怕孤独,耐得住寂寞,是潜心思考问题的极佳状态,是促使创造力生成的人格品质,是创造性生成的根本保障。只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是能够成大器有所作为的人,也是这一世间的成功者和创造者。

一个人的创造力从其的生成过程来说,始于其的个性。一个人若富有个性,那他肯定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充满活力、富有创造精神的人。个性既是一个人的品牌,也是一个人的时装,更是一个民族的财富和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的发展潜质,无论是现在与未来林立于世界不败的不竭动力和竞争力。尊重人就要从尊重人的个性开始;发展人就要从发展人的个性入手,这是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和积极实践的战略国策。

创造力不仅是个性发展的最高形式、是自我实现的最终产物,而且也应该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题。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创造性是人作为文化生物的重要特征,它是人内在主观精神的体现。作为一种必然性,它根植于人本身存在的结构之中。人的创造性一方面是指人能够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是人能通过创造性产生丰富的个体存在样式。不用任何模式,而按照自己的原则构成自己的生活。[42]人创造了文化和制度,但是每个时代、各个民族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创造力的积淀,使个体的人生来就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人类创造力的客观精神的文化世界中。因而,人也是受到文化制约的。人首先被文化塑造,并因此成为文化的塑造者,使文化在代与代之间创造性地传承着。教育在文明的传递和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育必须通过培养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和乐于创新的人,才能创造新的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唯有此,人类才有了前进的历史和永不枯竭的动力。

【注释】

[1]崔瑞锋,田东平.个性化教育及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教育探索.2004(6).

[2]大卫·丰塔纳.教学与个性.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445.

[3]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香山建一著.刘晓民译.为了自由的教育改革——从划一主义到多样化的选择.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100.

[5]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6]高玉祥.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

[7]刘延勃等编.哲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15.

[8]《光明日报》1987.9.2.

[9]迟克举.试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个性范畴.哲学研究.1991(3).

[10]沈建国.人的个性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1]杨兆山.教育学的“个性”概念.中国教育学刊.1996(4).

[12]高玉祥著.个性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10.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弗洛姆.自为的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5]弗洛姆.自为的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6]雷冬梅.从人的社会化看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刊,2000(4).

[17]E·弗洛姆.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341.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20-321.

[19]科瓦廖夫.人的个性化是现代文明的大趋势.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4).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37.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16.

[2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13.

[23]吴涛.论创造教育的本质.海南师院学报,1995(4).

[24]吴涛.论创造教育的本质.海南师院学报,1995(4).

[25]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158-159.

[26]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163.

[27]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202.

[28]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203.

[29]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239.

[30]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230.

[31]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203-204.

[32]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199.

[33]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155.

[34]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326.

[35]罗尧成,胡弼成.“自我实现”:人本主义视野中的教育目标取向.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

[36]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

[37]彭运石.走向生命的巅峰.武汉:湖北教育出社,1999.

[38]〔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54.

[39]〔美〕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54.

[40]刘树仁.个性教育探析.教育探索,2002(4).

[41]吴学兵,吴海云.个性教育: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2).

[42]〔德〕兰德曼著,阎嘉译.哲学人类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