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酸性智慧”

“酸性智慧”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酸性智慧”酸,特别是硝酸、硫酸等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作用,因而可以利用硫酸跟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的性质,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的光泽得以重现。反思,是人类思想的“酸性智慧”。结果,被古希腊的城邦法庭判处死刑。苏格拉底的这种“爱智”,确实是一种“酸性智慧”。“认识自己”,就是扫除种种“遮蔽”,就需要反思的“酸性智慧”。

3.“酸性智慧”

酸,特别是硝酸、硫酸等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作用,因而可以利用硫酸跟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的性质,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使金属的光泽得以重现。

思想,在种种流行的观念、时髦的话语或陈腐的意识的侵蚀中,也许比金属更容易形成锈渍斑斑的“氧化物”,因而也需要一种“酸性”的东西来不断地予以清除。

这种思想中的“酸”,就是思想的反思的维度、批判的维度。反思,是人类思想的“酸性智慧”。

“酸性智慧”有两层含义:其一,反思的智慧是“酸性”的智慧。这就是说,思想的反思维度不是形成知识、构建知识和积累知识,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批判地对待全部的知识,并以“酸”的性质清除束缚和禁锢思想的陈腐的“知识”,以“酸”的性质清除“过眼烟云”的流行的“知识”。其二,反思的“酸性”是智慧的“酸性”。这就是说,思想的反思维度不是“强制性”地清除思想的“氧化物”,而是以“智慧”的方式去消解思想的尘垢,并以“智慧”的方式去重现思想的“光泽”。

思想的“酸性智慧”,也许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那里。

苏格拉底被黑格尔称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他的宽大的额头,成为他的形象特征,也成为他的智慧象征。他的一生清心寡欲,淡泊宁静;他的思想却卓尔不群,“离经叛道”。结果,被古希腊的城邦法庭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从容赴死,临刑前仍与门徒高谈阔论,试图把人们引进更为高尚的真理的境界。据说,苏格拉底咽气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叮嘱门徒代他还给欠别人的鸡钱。这几乎成了颂扬苏格拉底高尚人格的千古美谈。

苏格拉底不认为自己“有智慧”,而认为自己是“爱智慧”。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在他看来,当一个人学会怀疑,尤其是怀疑自己珍视的信念、教义和原则的时候,哲学就出现了。谁知道这些珍视的信念是怎么在我们的思想中变成如此确定无疑的?谁知道这一定不是某种心愿在从中作梗、为愿望披上思想的外衣而引起的呢?苏格拉底自称无知,向人请教,并在发问中使对方陷入“矛盾”的状态。结果,原以为的有知是无知,无知到无知而不自知的程度。人们原以为,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正义,是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然而,经过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的“盘诘”,人们心目中的这些坚定不移的东西动摇起来,不得不沿着“反思”的维度去思考。

苏格拉底的这种“爱智”,确实是一种“酸性智慧”。经过爱智的辩证与盘诘,传统观念遭受了严厉的审视和有力的批判,对人们的精神起着一种震撼的作用,启示人们以理性的而不是信仰的态度去对待传统观念,使人们获得一种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感觉。这在当时,使古希腊人唤醒了自我感,形成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这表明:“只有当心灵转过身来,直面自己,审视自己的时候,真正的哲学才会出现。”[3]因此,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就是扫除种种“遮蔽”,就需要反思的“酸性智慧”。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曾是一位身材魁伟、英勇善战的战士,但却在老师的“辩证”智慧中感受到了无限的魅力。看到老师用尖锐的问题击中对手的要害,“戳穿僵死的教条和武断的设想”,他感到惬意极了。[4]柏拉图成为智慧的热烈追求者。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辩来辩去,最后总是要人回答:真善美或正义勇敢德性“是什么”,也就是要求人们给概念下定义。柏拉图由此提出,既然各种各样的“美的事物”都不是“美本身”,这就是说,人不能凭借感官经验,而必须诉诸抽象思维,才能形成关于“美”的认识。于是,柏拉图提出:“事物,可见不可知;理念,可知不可见”。感官感觉到的事物,对理性思维来说是“非存在”;理性思维认识到的理念,对感官经验来说是“非存在”。这样,就把世界的“存在”与“非存在”同感知事物现象的“感性”与把握事物本质的“理性”联系起来。于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获得了真实的对象: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人们都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是近代哲学开拓者之一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但是,人们却不甚了解这句名言的真实意义。培根认为,人类的力量在于智力;发挥智力必须首先“澄清智力;而澄清智力,就要找出并阻断谬误的来源”。孔狄亚克曾作过这样的评论:“没有人比培根更了解人类犯错误的原因。”培根的著名的“四假相说”,就是他以反思的“酸性智慧”,对“人类犯错误的原因”的揭示,对人类智力的“澄清”。

所谓“四假相”,就是“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和“剧场假相”。正是这“四假相”,构成了人类犯错误的根源。

人类作为一个种族,总是具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培根则提出,“人的所有知觉,包括感官的和理智的知觉,所涉及的只是人,而不是宇宙。人的头脑类似于那些表现凹凸不平的镜子,它们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了不同的对象”,“使它们扭曲、变形”。“人类理解力由于其特殊的本质,很容易夸大事物实际上的秩序及规律的程度。”“任何一个命题一旦被提出(无论是由于得到普遍承认和信仰还是由于它能令人愉快),人类的理解力便会强迫每一件其他的事为之添加新的支持和旁证;而且,即使有非常令人信服的大量例证表明事实正好相反,但人们对这些实例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嗤之以鼻,要么用个别的差异来排斥和拒绝它们。人们总是怀着强烈的有害偏见,不肯放弃先入为主的成见。”这就是所谓“种族假相”。

“洞穴假相”则是指因人而异的错误。培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或穴,它会使自然的光线产生折射并改变颜色。”这个“洞穴”,就是由天性加上教养以及个人的身心状态所形成的性格。例如,有的人长于分析,因而到处看到差异;有的人善于综合,因而随时看到相似;有些人的情趣表现出对古董的无限的倾慕,有些人则急不可待地拥抱新奇。正是人人皆有自己的“洞穴”,便难以逾越个人的成见。

“市场假相”,是指由于语言及其表达所造成的错误。这种错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所以称作“市场假相”。人们用语言交谈,“而词语的含义是根据一群人的理解强加在个人头脑之中的,不好的和不恰当的词语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奇怪的阻碍”。

“剧场假相”,是培根用来特别地批判先前的哲学的。他说:“所有的得到公认的哲学体系,都只不过是一些舞台上的戏剧,代表了哲学家们以虚构和戏剧手法创造出来的各种世界。”“在哲学剧场上演的剧目中,你所观察到的事物与在诗人剧场中所能看到的完全相同,——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故事比现实更缜密、精美,它们更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不是历史的事实。”因此,培根把那些“从哲学家们的各种教导和错误的演示规则中移入人们头脑的”假相称作“剧场假相”。这既体现了培根对以往的哲学、特别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批判,又表达了培根对冲破精神世界的局限、创建新的哲学的渴望。正是为了寻求符合近代实验科学要求的新的推理方式和新的理解工具,培根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归纳方法。

在今天看来,培根关于“四假相”的阐释,也许大有可以商榷之处。但是,“四假相说”所表现的“酸性智慧”,却具有思想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永恒价值。“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就会走向怀疑;但如果他从怀疑出发,就将以肯定为归宿”。这大概就是不破不立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