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感同身受,多替对方着想

感同身受,多替对方着想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1. 感同身受,多替对方着想人与人交往,都需要理解和被理解,这是双方交往的基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并适当地做出回应。所以,以后在说话的时候,不妨改一下你的方式——多用“我们”,以达到感同身受、替对方着想的效果。

31. 感同身受,多替对方着想

人与人交往,都需要理解和被理解,这是双方交往的基础。要真正理解别人,就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问题;要被别人理解,就要首先理解别人。

每个人由于经历、性格等原因,在待人接物、遇事处理的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并适当地做出回应。这样,对方才愿意和我们交往。

在与人交往时,我们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位置、处境和角色上来思考问题,多想想“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做?我会怎样选择?”

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父亲是一个因伤退役的足球运动员。

贝利小小年纪就显示出非凡的足球天赋,他常常踢着父亲为他用袜子、碎布和破报纸特制的“足球”练习。慢慢地,贝利有了点名气,结交的同龄球友多了,也沾染了一些坏习气,比如吸烟。

一次,贝利在街上找人要烟抽,被他的父亲撞见了。父亲没有对他大为光火,而是告诉他:“虽然这个年纪吸烟的孩子很多,也许抽烟会让人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但是,如果你想当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就必须远离烟草。”说完,父亲递给他几张皱巴巴的纸币,说:“你如果真想抽烟,还是我们自己买的好,总跟人家要,太丢人了。”

贝利感到又羞又愧,眼睛涩涩的,可他抬起头来,看到父亲的脸上已是泪水纵横……后来,贝利再也没有抽过烟。他凭着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成了一代球王。

试想,贝利的父亲如果是对着贝利一阵发火,估计在那个叛逆的年龄,贝利会更加反叛,父亲的良苦用心也就没有很好的效果了。

在和自己熟悉的家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更何况陌生人呢?

20世纪30年代的一天,英国伦敦一家珠宝店的业务员珍妮在接待顾客时,不慎将一粒价值连城的珍珠滚落到地上。当时,人多手杂,珠子滚到一位男青年脚边时就再也寻不见了。珍妮必须找回这颗珠子,否则,她不但要被“炒鱿鱼”,而且终生都难以赔偿。

无人能体会珍妮当时的心情。凭眼神,珍妮断定那位装作若无其事的男青年多半是一位失业者。这就意味着,那颗珍珠足以改变他的下一段人生,这无疑增添了珍妮索回珍珠的难度。

珍妮来到他跟前,眼含泪花,轻声地说道:“先生,在这样艰难的时期,我们都是差不多的,我们找一份工作真是不容易吧?这才是我上班的第三天!”

男青年怔住了。细心的珍妮看在眼里,她于是又将这话重复了两遍。终于,男青年将背在后面的手抽出来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等他转身快速奔出大门的时候,珍妮看到了自己手中的那粒珍珠。

其实,珍妮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想让这位男青年把珍珠还给她。但是,在那样一个情况下,直接说出来无异于让对方下不了台,也许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极端事件。这个时候,珍妮站在男青年的立场上,把自己和对方看成是一样的,都是找工作不容易的穷苦人;男青年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自己也需要同情。当然,最后珍妮要回了珍珠,也让男青年的心灵受到了一次震撼。

“我们”,是个很神奇的字眼儿,就是把你自己和别人放在了一起,是一个整体,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家的事情,大家不分彼此;“我们”,是一个温暖的词汇,是一种体贴,是一种谅解。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言谈中,总会避开“我”字,而多用“我们”。

说“我”和说“我们”,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可以表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可以很轻易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所以,以后在说话的时候,不妨改一下你的方式——多用“我们”,以达到感同身受、替对方着想的效果。

例如,要叫大家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妨把“我建议,明天去打球吧!”改成“明天我们一起去打球,怎么样?”看,两种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