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借贷融资的机理分析

网络借贷融资的机理分析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与间融延伸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帮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因此,本书认为,网络借贷平台是正式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与间融延伸

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需求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小微企业为何会出现融资瓶颈呢?首先,小微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较小,自有资本较少,内源融资明显不足;再加上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风险较大、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缺乏可担保物等缺陷,使其在外源融资中也很难得到支持(Udell和Berger,1998)。其次,从银行的角度而言,小微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这使得银行在面对超额的贷款需求时,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达到供需平衡(Stiglits和Weiss;1981)。具体而言,银行经营管理目标与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矛盾、缺乏有效信用担保以及资金需求期限难以匹配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再次,监管当局对小微企业缺乏差异化的监管政策,金融体系难以多层次发展,经济多元化与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单一化的矛盾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瓶颈的重要原因(罗越,2004;梁峰,2000)。

为了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帮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首先,政府通过加大税收扶持力度、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等财税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提升其利润空间,同时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其次,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银监会在2010年出台“两个不低于”的政策保障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量),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的收费,细化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以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产权私有的约束(林毅夫、李永军,2001;欧阳凌等,2004)。

尽管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但是要想缓解小微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必须通过对传统间接融资渠道的延伸,满足其对外部融资的需求。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无疑给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借款者而言,原先只能通过民间借贷或者亲戚朋友等非正规金融方式进行融资,现在通过网络就能实现融资需求的匹配,交易成本也大幅降低,网络借贷平台让民间借贷更加“阳光化”。对投资者而言,网络借贷平台改善了目前投资途径单一、准入门槛较高的现状,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借款者提供的利息收益,还可以通过小额投资(最低100元)分散风险。因此,本书认为,网络借贷平台是正式融资渠道的有益补充,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基于此,本章提出第一个命题。

命题一:网络借贷是传统借贷体系的有益补充,为小微企业提供间接融资延伸,扩大了融资可得性。

二、网络借贷的匹配效率

匹配可以定义为一个调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一方的代理人向其满意的另一方发出邀约,另一方可以接受或拒绝而选择更好的代理人,这个过程不断持续直至均衡(Crawford和Knoer,1981)。金融领域的匹配理论较早应用于农村信贷市场,比如,通过对菲律宾农村非常规信贷市场的研究发现,借贷双方会根据各自的特征和商业关系来进行匹配,在匹配过程中交易成本和信任起着重要作用(Floro和Yotopoulos,1992);中国的农村民间借贷市场中则存在着正向分类匹配现象(Positive Assortative Matching),即穷人更倾向于把钱借给穷人,富人更倾向于把钱借给富人(张海洋、平新乔,2010),在匹配过程中交易成本和信任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信贷市场的匹配是指借贷双方在其参与约束条件下,根据自身及对方的特征进行分类排序,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借款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匹配(张海洋、平新乔,2010)。交易主体的异质性和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匹配的核心。投资者的贷款技术、信贷合约与借款者显示其信用信息禀赋以及借代需求的异质性,是决定信贷市场匹配关系的主要因素(林乐芬等,2013)。

信息是金融市场和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可以分为两种:依据企业“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Transactional Lending)和基于企业“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Relationship Lending)(Berlin和Mester,1998)。贷款技术的差异决定了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在处理信息时具有比较优势,如小银行在收集、传递和利用“软信息”进行关系型融资方面具有优势(Berger和Udell,2002;马九杰,2012),其小额高息的信贷需求与小微企业的信息禀赋和融资需求比较匹配;而“硬信息”比较完善的大企业则会倾向于向大银行借款。在网络借贷平台中,借款者根据自身特征、信息禀赋发布不同利率、金额、期限的借款列表,投资者根据自身流动性、风险考虑以及信息的掌握情况,有序地选择合适的借款列表进行投标,从而形成一定的匹配模式。这大大减少了借贷双方匹配的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

简言之,P2P网络借贷平台就是利用借款者的“软信息”与“硬信息”进行融资的中介服务机构。借款者通过平台发布自己的投资需求,包括金额、利率、期限以及财务信息、人口特征信息,同时平台会公布借款者的信用信息,包括信用等级历史借款次数、借款成功次数、逾期次数等。投资者浏览借款列表,根据自己的偏好作出投资决策。

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对借款者的“软信息”和“硬信息”的双重考察,判断借款者的质量,从而有效匹配借贷需求。不过由于投资者的匹配行为存在异质性,不同的投标人的投标策略也会随着时间及投标人的经验而发生变化(Puro等,2011)。此外,借款者参与投标的频率越高,与投资者之间的互动越多,越容易吸引投资者参与投标(Lee,2012),即匹配效率越高。基于此,本章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二:小微企业通过网络借贷可以有效匹配借贷双方的需求,使得融资效率更高。

三、网络借贷与地域偏向

地域歧视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五个:第一,地域歧视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差距。地区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地区之间因为资源的争夺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利益矛盾。地区差距与地区利益矛盾的存在,必然反映在社会心理方面,形成优势地区人群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如果不加节制而过度膨胀,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歧视就难以避免了。第二,地域歧视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种体现。所谓“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带有片面的、负面的色彩),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的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团体最简单的认识,它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认识和交往。“社会刻板印象”还往往导致误解,因为,“社会刻板印象”所根据的并非事实,有时是由偏见合理化而来的,有时是以群体有某种特性(事实上不一定)来推断个人也必然具有这种特性而形成的。第三,地域歧视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在现代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里,普通人特别容易丧失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对许多事物往往不作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从而形成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现象。第四,地域歧视是“贱贫”心理的体现。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问题比较多。特别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而造成的“仇富”心理和“贱贫”心理,使穷人与富人之间的鸿沟拉大。贫穷地方的人到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谋生,容易遭到歧视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他们的家乡太穷,富人看不起穷人,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才产生了歧视。第五,地域歧视是小农意识的反映。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和小农心理。小农意识和小农心理在人际关系上的典型反映就是对家族认同而产生家族之间的歧视、对乡土认同而产生乡土歧视。从表面看,地域歧视表现为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发达地区的人瞧不起落后地区的人,其骨子里仍然是小农心理在作怪。

一些实证文献发现P2P网络借贷的地域歧视属于偏好性歧视,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廖理等,2014)。P2P网络借贷平台上那些被歧视的省份,其订单的违约率并没有显著地高于其他未被歧视的省份,这表明该平台上表现出来的地域歧视本质上属于“非有效的偏好歧视”。基于此,本章提出第三个命题。

命题三:网络借贷中存在着地域歧视,西部地区的融资成功率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