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后勤员工的特点与管理重点

后勤员工的特点与管理重点

时间:2022-07-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理论认为,需要是个人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因此,把握后勤员工需要的特点,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后勤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最终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后勤在构建激励机制的同时,要结合实际重视后勤员工的精神需求。

需要理论认为,需要是个人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作为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引导行为指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一般模式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导行为”。从而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握需要理论,分析后勤员工需要心理的特点,对于引导后勤员工出色地实现个人奋斗目标,加强后勤员工管理,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现代的后勤企业打破了原来统管、统收、统支的机制,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运行机制。在人事制度方面,打破了原来的干部任命制、员工终身制,实行了干部竞聘上岗、员工劳动合同制,这必然会使一些干部担心下岗失业等问题。在分配体制上,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坚持“优劳优酬、兼顾公平、效率优先”的原则,使一些干部员工担心后勤企业效益降低,个人收入减少。因此,后勤员工对改革怀有恐惧心理,心理上存在不平衡和振动,由此产生抵触情绪,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后勤改革的进展。

后勤员工大多工作在服务第一线,工作环境差、脏,条件艰苦,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是常事。这就更需要管理者的理解和尊重。而有些领导对后勤改革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缺乏长远发展目光,把精力都放在其他工作上,认为后勤管理服务只要不出纰漏就行。另外,服务对象的思想观念也存在不适应,一些员工习惯于享受福利服务,对新体制下的服务方式不适应,也不完全理解,认为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多赚员工的钱,甚至歧视后勤员工。在这样的氛围中,文化素质相对偏低的后勤员工会觉得自己比其他员工低一等,这严重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

后勤员工的工作安全稳定需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①物质上的操作安全、劳动保护和保健待遇等;②经济上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而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许多针对后勤员工的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不完善,有些后勤员工在竞岗中落聘,成为多余人员。而其他部门没有实行后勤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人员的工作和待遇相对比较稳定,这就导致许多后勤员工觉得工作“朝不保夕”,没有工作的稳定感和安全感。

自我发展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需要。后勤员工工作在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自我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但相比而言,由于他们在学历上有差距,他们在职位的升迁、外出学习、培训上的机会都比较少。再加上长期以来,后勤管理层对于人才资源都只注重使用而忽略了继续培养,许多后勤企业不注意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或是没有将在职培训和教育纳入正常的轨道,造成不同工作岗位、环节、部门之间缺乏规范的、相互协调的工作行为体系,很难使后勤企业形成统一高效的运行机制。许多后勤员工觉得自己只能默默无闻地工作在服务的第一线,没有发展的机会,自己的工作抱负也难以实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后勤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满足后勤员工的需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把握后勤员工需要的特点,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后勤员工的积极性,才能最终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

后勤企业应以物质动力为先导,以精神动力为支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物质激励即薪酬激励和福利激励,是从工资、奖金、实物等物质角度激发员工强烈的工作欲望,是员工激励体系中的基础部分,仅靠空洞的政治说教、虚华的人本管理是无法让员工无私奉献、拼命创造的。后勤要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效率优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按效分配、兼顾公平”的原则,理顺各种收入分配关系;在薪酬和福利政策上体现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岗变薪变的指导思想。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重要岗位和艰苦岗位倾斜。同时,物质激励方式的重点要集中于长期激励,将员工和经营者的收益同企业经营业绩挂钩,从而杜绝短期效益等负面行为,使物质待遇对员工产生应有的激励作用和岗位配置调节作用,并有效地减少人才流失。

与此同时,后勤在构建激励机制的同时,要结合实际重视后勤员工的精神需求。信任员工、关心员工,让员工参与管理,增强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等。把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后勤员工管理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后勤领导者要从思想上重视后勤工作,要从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员工,爱护员工。

(1)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及时宣传后勤改革政策,及时展示后勤改革的成功范例,形成激励人们积极上进的社会舆论。

(2)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后勤企业内部建立扶贫帮困机制,开展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引导企业与员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竞赛、团结友爱,逐步建立员工对企业、对单位、对同事的信心和依赖,让他们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3)通过建立员工代表大会制度、组建后勤工会组织、公布监督热线、设立意见箱等,搭建员工与管理者沟通的桥梁,组织和引导员工对后勤企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并选派员工代表担任企业董事、监事,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在政治上确保员工真正当家做主。

(4)对员工代表在履行职责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进行登记造册,挂牌督办,将办理结果在企业内及时通报,尽量做到“件件有人抓、事事有回音”,并对产生积极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的提出人进行适当的表彰,使后勤员工有当家做主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5)在后勤企业内部分配上,适当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让员工能够感受到企业在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上做出的努力。

实践证明,只要员工亲身感受到自己的确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就会自觉地发挥出积极性,不断地把潜在的精神能量释放出来,成为参与改革和支持改革的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