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哪些挑战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的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库存也相对充裕。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质量不断下降,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我国20%的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或次生盐渍化,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的。

在现阶段,我国的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库存也相对充裕。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质量不断下降,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

一是耕地在减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耕地。一些地方,受土地财政的激励,长期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滥占耕地。据《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2012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4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32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8万公顷。

二是土质在下降。在我国,中低产田占70%以上。近些年来,由于长期的掠夺性经营和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土壤理化性状态变差,退化问题日趋严重。此外,在耕地占补平衡过程中,一些地方把工作重点放在耕地数量平衡上,对质量问题没有足够重视。许多城市、村镇及交通沿线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补充耕地的质量远低于被占用耕地,造成耕地总体质量下降。而且,新补充的耕地往往位置偏远、水土不匹配、自然条件较差。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显示,土壤无障碍因素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5.3%,土壤有机质低于0.6%的耕地占10.6%,耕地总面积的59%缺磷、23%缺钾、14%钾磷俱缺;耕层浅的占26%,土壤板结的占12%。另据2013年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下降,每公斤平均含量26.7克,与30年前相比降幅达31%,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同时,南方土壤酸化、华北耕层变浅、西北耕地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以盐渍化为例。我国20%的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或次生盐渍化,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而造成的。随着含水层的进一步升高,水开始通过所剩下的几分米土壤蒸发从而使矿物和盐分浓集在地面附近,土壤物化性能变坏,从而妨害作物的生长。

三是土壤污染加重。由于工业排放的“三废”,也由于农业的滥施农药,尤其是高残留有机氯农药,我国的土地污染日趋严重。一些地方在工业化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处理废弃物,排放不达标,对农业资源造成极其不利影响。我国已经有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中重度污染耕地约有5000万亩。2014年4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称,“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从点位监测看,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达到16.1%,总体不容乐观;其中耕地土壤的超标率高达19.4%,土壤环境质量堪忧。据有关资料,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就有2000万公顷,即使采取土壤修复成本最低的修复方法,只处理表层污染土壤,每公顷的修复成本也将达到30万元,耕地修复所需资金总额将高达6万亿元。

四是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土壤流失达50亿吨,这相当于从全国耕地上流失了3厘米厚的肥沃表土。同时流失的氮、磷、钾等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的化肥,每年流失的养分总量超过我国每年施用化肥的总量。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大量的肥沃土壤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地石化和沙砾化,土地资源受到破坏,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近50多年来,中国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4005万亩,平均每年毁掉耕地75万亩。

五是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受灾面积都要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3左右,旱灾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首要灾害。尽管我国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3),2013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11777.53 千公顷,其中因旱受灾面积11219.93 千公顷;粮食因灾减产282.08 亿公斤,其中因旱粮食损失206.36 亿公斤。1950—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受灾面积9384.68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5437.90千公顷;全国干旱灾情受灾面积21124.83千公顷,成灾面积9429.82千公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