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沪间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浙沪间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7-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在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占全国的份额在不断上升。1978年,长三角的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8.7%;1999年,上升到19.5%;2003年进一步上升到23.97%。其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更大,1978年长三角占全国工业比重为22.7%,2003年达到了30%。但是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是长三角地区工业的重心,因而也是中国工业经济的中心之一的上海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实际上是下降的,其工业总产值的全国占比从1978年的11.8%下降到2003年的7.3%。而浙江和江苏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有明显的上升,分别从1978年的3.1%和7.8%上升到2003年的9.0%和12.7%。

alt

图9-2 长三角地区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地位


表9-2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  单位:%

alt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各年期。

一、制造业的产业转移

我们先进行有关工业(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整体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就开始向第三产业方面倾斜。表现在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90年的63.8%,下降到2003年的50.1%,减少了1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差不多增加了近16.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浙江和江苏2003年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比上海高,分别达到52.6%和54.5%,比1990年分别增加了3.7和5.9个百分点。从绝对值比较,2003年,浙江省的工业产值(规模以上企业部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江苏省的工业产值(规模以上企业部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2.7%。而同期,上海仅为7.3%,工业总产值的绝对值,无论是江苏和浙江都超过了上海。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工业生产总值比浙江、江苏的总和还要多。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人口比重(占全国)略有下降,即从人口约占全国的11.1%(1978年)下降到10.7%(2003年),但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却从22.7%(1978年)上升到30%(2003年)。由此可见,无论是1978年还是21世纪的现在,长三角地区都是我国的工业(主要是制造业)重心所在。但和改革开放之初不同的是,现在长三角的制造业重心已经从上海移到了江苏和浙江。而正是在这种区域内的产业转移过程中,长三角保持和发展了自己在全国制造业中的中心地位。

二、产业竞争力系数的构建

为了证实长三角内部存在的从上海到周边地区(浙江、江苏)产业转移的存在,我们采用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指标来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和周边地区制造业各产业(行业部门)之间的产业转移的态势。

(一)产业竞争力系数的构建思路

从经济学分析的角度,一个地区的区域竞争优势可以用这个地区的产品对区域外市场的覆盖程度来表示。也就是说,这个地区输出的产品越多,其输出产品在全国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也越大,表明这一地区的区域竞争力越强。但是现实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可以由进出口水平来衡量,而一个区域的产品(产业)竞争力如果要用“进出口”水平来衡量,就有许多困难。因为一个地区的出口(输出)和进口(输入)很难进行统计,无论国内外都是这样。为此,必须采用另外的评价手段,我们从产业专业化系数(或区位商:LQ)的建构机理中获得启发,从供给的专业化或者生产的专业化角度来判断区域产品对全国市场的覆盖程度,进而构建起一个名为区域产业(产品)竞争力系数模型用来评估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

(二)假定条件

在构建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测算各地区产业竞争力时,我们是基于以下假定条件:

(1)全国各区域对所有产品的需求都是均匀分布的,表现为各区域人均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致性;

(2)消费品的质量差异已经体现在价格和产值中;

(3)产出等于需求;

(4)全国市场是一个封闭的市场,进出口数量为零。

(三)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模型的构建

在满足以上假定条件的情况下,全国的人均i产业(品)需求是:

alt

式中:Qij为j地区i产业的产出;Lj为j地区的人口;alt为全国i产业的产出;alt为全国人口。

而j地区i产业(品)的实际人均产出可用下式求得:

alt

j地区i产业的(输出)产值可由下式求得:

人均输出:    Xij=(Yij-qi);

地区i产业的总输出:alt

这样,j地区i产业(品)的产业(品)竞争力系数就可由以下算式求得:

alt

产业(品)竞争力系数表明的是j地区i产业的输出额(在其他地区的销售额)占全国i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或者说是j地区i产业的输出额占国内市场的份额。

三、从制造业各产业的竞争力分析看沪浙间的产业转移

我们用产业竞争力系数来测算1990年和2003年两个代表年,上海和浙江制造业产业部门的优势变化情况。表9-3和图9-3、9-4反映了我们的测算结果。

表9-3 上海和浙江制造业竞争系数的动态比较  单位:%

alt

alt

图9-3 上海和浙江的制造业竞争系数比较(1990年)

alt

图9-4 上海和浙江的制造业竞争系数比较(2003年)


据此进行进一步分析:

在有关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分析中,笔者剔除了采掘业和基本上服务于本地的基础产业,如电力、城市煤气、供水、供热、自来水等。我们主要分析制造业的25个行业。由于2003年和1990年工业部门的分类有所调整,为此进行了一些技术处理。

我们以产业竞争力系数作为区域竞争优势或区域竞争力的标志性指标,只要产业竞争力系数大于零,就可以认为该产业具有输出竞争力。这样分析,可以发现,上海无论在1990年还是2003年,其制造业的25个产业都具有输出竞争力,而浙江1990年有4个产业竞争力系数是负数。也就是说,浙江这些产业的产出甚至不能满足浙江自身的需要,要从外部输入。它们是: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但是到了2003年,图中显示的所有制造业部门,浙江都转为输出产业。

我们将浙江和上海1990年到2003年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整理如下:

(1)1990年,在列入比较的制造业25个产业中,上海在22个产业上比浙江具有优势,其中有2个产业比浙江略有优势(竞争力系数差距在±0.5以内),它们是皮革、非金属矿物;而浙江仅在3个产业部门上拥有竞争优势,其中在饮料和塑料制品两个产业上对上海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纺织业上比上海略有优势。

到2003年,在列入比较的制造业25个产业中,上海只在6个产业部门上依旧对浙江拥有竞争优势,而浙江对上海的优势产业达到19个。即便在上海依旧拥有优势的产业上,浙江和上海的优势差距也有了显著的缩小。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在制造业总体方面已经取得了对上海的优势(见表9-3)。

(2)2003年,上海依旧对浙江保持优势的6个产业部门分别是:食品制造、烟草加工、石油加工及炼焦、黑色金属冶炼、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这些产业主要集中在都市特征工业(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基础工业(或原材料工业),以及汽车、造船和高科技产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方面。

(3)2003年,浙江对上海拥有优势的产业有19个,其中产业竞争力系数达到20%以上的有纺织、缝纫、皮革、化学纤维等4个;产业竞争力系数在15%上下的有4个,它们是文教用品制造、塑料制品制造、电气机械制造和普通机械制造;产业竞争力系数为10%~13%的有6个:金属制品(13.13%)、木材加工(12.11%)、造纸工业(12.01%)、家具制造(11.9%)、仪器仪表(10.84%)和印刷业(10.04%)。这表明,浙江在以纺织、服装(缝纫)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如普通机械、电气机械、金属制品等一般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

(4)2003年,浙江具有较高的产业竞争力系数的那些产业,几乎都是1990年或更早时期上海拥有过较高优势的产业,如纺织业(产业竞争系数7.53%)、缝纫业(9.34%)、化学纤维(20.63%)、文教用品制造(25.51%)、普通机械制造(9.36%)、电气机械制造(9.49%)、仪器仪表制造(13.31%)(见表9-3)。

还可以进一步从表9-4和9-5中获知,如果将上海和浙江作为一个整体评价,其制造业竞争优势,在1990—2003年间有了进一步加强。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缝纫、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也包括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另一方面,对1990年和2003年两个代表年的测算表明,沪、浙地区最有竞争优势的10大产业中有8个是相同的。它们是:化学纤维、缝纫、皮革、文教用品、纺织、塑料制品、仪器仪表、电气。也就是说,10多年来,沪浙地区整体的产业优势变化不大。与此同时,1990年上海最有竞争优势的10个产业,即10大优势产业中有5个,在2003年成为了浙江最有竞争优势的10个产业中的成员。它们分别是:化学纤维、缝纫、文教用品、普通机械、电气机械。

表9-4 上海和浙江制造业产业竞争系数的部门排名

alt

表9-5 沪、浙合计的产业竞争力系数的比较(1990—2003年)

alt

长期以来,比较国内各大地区,长三角地区有区域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重化工业,包括纺织、服装、皮毛羽绒(皮革)、文教用品、化学工业、化学纤维、橡胶制品、塑料工业、钢铁工业、金属制品、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制造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1997)。依靠在这些制造业方面的强势,长三角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而上述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上海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但是长三角地区在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不仅没有动摇,而且获得了进一步的加强。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长期保持自己在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通过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诸如纺织、服装、化学纤维、皮革、文教体育用品、普通机械等产出重心从上海转移到了周边的浙江和江苏地区。从而使得长三角在整体上依旧保持甚至强化了它在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地位。

四、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府行为

有关产业竞争系数的测算和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内部发生了明显的产业转移。这是一个客观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如此,资料显示,在这一期间,上海地方政府部门的行为,也证明了上海和浙江之间的产业转移的发生(见表9-6)。

表9-6 上海“有所不为”的产业分布及其和浙江相关产业的比较

alt

续表

alt

*为2002年数据,由浙江省经贸委提供;**为1999年数据。

资料来源:上海市经委:《上海工业“有所不为”问题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成果汇编1999年(二)》,1999年12月;《中国轻工业年鉴2001》(纺织工业出版社);《中国纺织工业年鉴2000》(纺织工业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年鉴2001》(机械工业出版社);《浙江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地方政府主管工业的部门根据上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弱化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一个“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工业发展战略,将一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定位于“有所不为”产业,决定放弃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浙江等和上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周边地区发展同类产业打开了产业转移的大门。从表9-6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被上海认定为“有所不为”的产业或产品,几乎都是浙江制造业的强势产业和产品。

当然,我们不能据此认为上海和浙江之间的产业转移,是上海有关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自觉行为,就像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区域转移那样。事实上,这是一个互动行为的结果。首先,由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随之而来的上海和长三角其他地区(江浙地区)之间在微观层面上广泛进行的以技术经济合作为载体的技术转移(上海的国有企业和江浙地区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之间),使得上海丧失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也就是说,在多数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的增长发动机事实上已经转移到了江苏和浙江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有关方面对此作出的战略调整的反应,是对这种既成事实的追认,它有助于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推进,也有助于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