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我们将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二战至今,共发生过6次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与美国不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战争不同程度的破坏。第一次经济危机过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增长时期。

本节我们将以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它每隔数年必然周期性地爆发一次。二战至今,共发生过6次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

第一次:1948—1952年的经济危机。从战前1937年经济危机开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严重变形。由于资本主义各国遭受战争破坏程度十分不同,再生产周期的进程也极不一致。二战期间,美国本土远离战场,它的生产能力不但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反而依靠战争的刺激畸形膨胀起来。战后军需生产虽有所收缩,但因为在战争时期所积压的消费力在战后很快爆发出来,在战时固定资本更新较少,战后大规模地进行固定资本更新,西欧各国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需要大批生产资料,因此,美国1946—1948年生产发展较快。但是,急剧膨胀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国内外的市场,终于在1948年爆发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

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与美国不同,这些国家的经济受到战争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美国爆发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时,它们正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的条件还没有成熟。

1951年,同美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加拿大、日本和英国先后发生危机,1952年初法国和联邦德国也不可幸免。其他欧洲国家,如比利时和瑞典等工业生产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由于西欧各国和日本战后的生产是在很低水平上开始的,所以这些国家这次危机比较缓和,并不深刻。另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时间有较大的差异,表现出较明显的非同期性。

第二次:1957—1958年的经济危机。第一次经济危机过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增长时期。自1955年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部门,特别是动力、化学和机械制造等部门,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推动了固定资本投资的高潮。此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刺激经济的一些措施,如加速折旧、降低利率也促进了这次高涨。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好景不会长久,固定资本更新既是经济高涨的物质基础,也为下一次衰退埋下了祸根。随着生产和消费矛盾的日渐尖锐,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也日益成熟,结果,1957年春首先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接着席卷加拿大、西欧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指数1958年比1957年下降了2.5%,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了6%。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不长,到1959年1月,危机基本结束。与上次危机相比,这次危机同期性十分明显,而且在危机期间,有半数发达国家的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继续上涨,这是十分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自第二次危机结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个长时间较稳定的迅速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发生了一次中间性危机,1961年开始回升,并出现了1961—1969年近100个月的经济长期高涨。美国经济长期高涨,主要是美国政府采取了财政信用扩张措施,如实行降低企业所得税、投资减税优惠政策等。应当指出,当经济危机即将袭击美国的时候,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军事生产和军费开支不断增长,支撑着美国经济继续保持高涨。

西欧和日本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时期后,于1964—1966年先后进入危机。这次危机对西欧各国打击比较严重,标志着战后十几年高速发展的结束。

美国经济除具有高涨的一面外,还有另一面,就是美元在国外的信用愈益下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摇摇欲坠,通货膨胀愈益严重,因此,1969年当尼克松政府采取适度财政信用政策时,终于于同年10月爆发了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一直延续到1970年11月。

同时,日本和西欧各国1970—1971年又先后出现了短时间的工业生产下降。这实际上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济危机的余波。

综上所述,从西欧和日本的再生产周期看,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次经济危机,70年代初又经历了一次危机,而美国只是在1969—1970年发生了经济危机。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这次经济危机的时间怎样确定。我们认为,西欧各国和日本这次危机应从60年代中期出现的工业生产下降开始算起,而美国由于各种原因,这次危机拖到1969—1970年才发生。60年代中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危机与1969—1970年美国的危机属于资本主义同一周期的经济危机。60年代中期,当西欧和日本爆发危机时,美国没有爆发危机,是因为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推迟了危机的爆发。这次危机的非同期性十分明显。

第四次:1973—1975年的经济危机。在经历上次危机之后,随着生产社会化从而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在进入了短暂的高涨时期以后,于1973年底—1974年初几乎同时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战后最重要的一次危机。其主要表现在:①生产下降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1957—1958的危机,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5%,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危机下降2.0%,而这次危机下降8.1%。持续时间英国为22个月,日本15个月,联邦德国14个月,最短的美国和法国也有9个月。②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失业人数创造了战后的最高记录。最严重的一个月,达到1448万人。③工商企业大批倒闭,股票行情猛烈下跌。④固定资本投资减少。从时间上看,这次危机具有明显的同期性。应当指出,在这次经济危机中,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相结合又是这次危机的鲜明特点。1975年下半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走出危机,经济开始回升,但没有迎来新的经济高涨,而出现了长时期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即所谓的“滞胀”。

第五次:1979—1982年的经济危机。1975年危机过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回升缓慢乏力,失业率通货膨胀率都没有显著下降,致使20世纪70年代末又爆发了一次新的经济危机。1979年4月美国工业生产开始缓慢下降,1980年2月开始猛烈下降,到7月降至最低点,共下降8.2%,8月份开始回升,至1981年第一季度末,已恢复到下降前的最高水平。但到两三季度生产又连续下降。可见美国这次危机呈W型。欧共体主要国家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工业生产,从1980年第二季度开始下降,以后持续下降一年半。西欧各国原来估计西欧的危机可在1981年中结束,但因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给西欧经济以严重打击,致使危机拖延下来。

这次危机美国和西欧此起彼落,互相冲击,生产下降幅度虽不大,但时间拖得比较长,走出危机不容易,特别是美国,生产回升半年,重又陷入危机,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危机史上是少有的。对此,理论界也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1981年第二、第三季度美国出现的衰退,实际上是被暂时中断的1980年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继续,而不是新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也不是中间性危机。之所以一次危机中出现前后两次生产下降的现象,是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其他非周期因素的干扰。应当认为,后一次生产下降只是前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继续和深化。

第六次:1990—1993年的经济危机。第五次危机过后,世界经济经历了长达8年的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低,积累起来的矛盾寻机待发,1990年经济衰退已悄然出现。海湾战争致使石油紧俏,使原本姗姗来迟的危机加快了步伐。在西方7个经济大国中,1990年第二季度加拿大经济负增长0.4%,率先进人经济衰退。在西欧最先陷入经济衰退的是英国,1990年第三季度经济出现1%的负增长,通货膨胀率高达10.9%。美国于1990年下半年开始陷入衰退,自1990年第四季度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三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下降幅度分别为1.6%,2.8%和0.1%。日本经济也步履维艰。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影响很大,股价、地价猛跌,银行大量债权无法收回,金融秩序混乱。1992年日本经济增长率为0.8%,1993年第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又出现负增长,全年增长率仅为0.1%。1994年一二季度分别增长0.8%和-0.3%,6月份才走出谷底。西欧各国经济情况也不妙。德国统一后财政赤字剧增,经济步入衰退,1993年联邦德国地区出现2.25%负增长。英国连续两年负增长,1993年才开始回升。1993年其他西欧国家增长情况分别是:法国-0.7%,比利时-1.2%,荷兰-0.6%,意大利接近于零。这次衰退时间长,失业问题尤为严重。西方国家平均失业率从1992年的7.8%,增至1993年的8.3%,欧共体失业率由1992年10.2%上升到1993年的11.6%,失业人数近2000万。另外,这次衰退与以往不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这些国家纷纷卷入衰退的漩涡,物价猛升,物资奇缺,有的国家至今仍未摆脱经济衰退局面。

这次经济危机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个复杂的局面。美国经济从1991年第二季度走出危机后,开始转入复苏,进而进入持续发展阶段。至今为止,连续扩张已超过110个月,这是自1854年以来美国经济史上32个周期中最长的一次,根据美国正在创造的经济发展的奇迹,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经济”时代(“新经济和经济周期”将在第三节中详细论述)。而西欧各国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欧元的启动并未给欧洲经济注入活力。日本经济更为糟糕,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速增长后,卷入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处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一直到1999年底也未走出低谷。

二、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成因

综观战后资本主义6次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若干特点。

1.经济危机同期性和非同期性相互交替,同期性有加强的趋势。二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经济危机带有明显的同期性,危机往往在同一年份发生。二战后这种情况就不同了,同期性与非同期性交叉出现。同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共发生过4次(1957—1958年,1973—1975年,1979—1982年,1990—1993年),其余2次经济危机是非同期性的。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有: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不同。在二战中,有些国家不但未受损失,反而依靠战争,经济膨胀起来,有些国家创伤深重。二战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造成的影响很不一致,使战后各国再生产周期出现较大差异,使经济危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爆发。②二战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所处的地位不一样。美国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在各个领域占据极大的优势。而西欧各国和日本战后初期主要是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也会影响它们再生产过程,从而削弱再生产的同期性。③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度不一样。例如各国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程度不同,各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各国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干预经济发展,在时间先后,规模大小,侧重点的不一致性,这些都会对再生产周期发生一定影响。④其他因素。如战后两次较大的局部战争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干扰了发达国家再生产过程的同期性。

但是,随着生产与资本国际化的加快,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传导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特别是区域性经济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增强,一国经济的衰退和繁荣都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中,70年代以后,已经出现再生产周期的同期性。

2.经济危机波幅减弱。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从波峰到波谷的幅度较战前大为减弱。战后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1973—1975年和1979—1982年,美国工业生产分别下降了15.4%和11.5%,英国分别下降了11.2%和14.7%,法国分别下降了16.3%和9.4%。而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6.2%,英国下降了32.3%,法国下降了32.9%。战后两次最严重经济危机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远远低于战前下降的幅度。

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反危机的政策措施。战后至7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整控制。70年代中期后,又纷纷采用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主张,削减税额,控制通胀,这些人为的干预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到帮倒忙的作用,一方面缓和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也使经济周期四个阶段不如战前界线分明。②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固定资本更新加速,新兴工业部门兴起,传统工业部门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这些都扩大了就业和投资,同时,科技革命还加速了机器和设备的精神磨损,缩短了折旧时间,对生产也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③金融资本实力增强和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也对缓和经济危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各国货币金融政策较战前成熟,对金融机构的控制与操纵加强,金融机构本身也由于业务的扩展与创新而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实力,货币金融体系抗衡危机冲击的能力倍增。另外,保险事业的发展使社会福利有较大改善,社会消费信贷的扩大和普及导致危机期间需求波动较弱,谷底与谷峰落差减小。

3.危机期间物价出现不跌反升现象。战前经济危机期间往往是通货紧缩,物价暴跌,就业率下降。1920—1921年危机期间,美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了41.2%,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降幅达60%—7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批发价格平均跌落1/3,美国批发物价下跌32.9%,消费物价下降25%。复苏与高涨时期,物价与就业率同时上升,如此循环往复,交替更新。而战后却出现另一种景象,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1957—1958年危机期间,美国物价平均水平上升了4.2%,1969—1971年上升6.18%,1973—1975年上升了14.5%。加拿大情况类似,1973年3月至1975年5月,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12.8%,1990年物价上升了3.1%。

战后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二:①垄断价格的作用。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规定的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一种价格。它对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物价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在经济高涨时,垄断组织提高商品的价格,加剧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商品的垄断价格,采取减少生产,缩减供应,达到阻碍价格下跌的目的。这种情况在战前已经发生。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这种为维持垄断价格而阻碍物价下跌的情况更加普遍。②危机期间各种膨胀政策的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尽快摆脱和减轻经济危机,运用各种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从而引起比平时更为剧烈的通货膨胀。总之,危机期间,生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物价下跌;但垄断价格却在千方百计延缓和阻碍物价的下跌。而刺激经济的膨胀政策却在有力地推动着物价上涨。因此,战后好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出现物价不跌反升的现象。

4.战后没有爆发严重的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危机。所谓货币信用危机是由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所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危机期间,银根异常吃紧,信用急剧缩减,利息率猛烈提高,银行大批倒闭,股票价格猛跌,国际收支大量逆差,黄金大量外流。应当承认,战后在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过程中,虽然也引起了货币信用领域内的某些震荡,如银根吃紧,股票下跌等现象,但还没有爆发过严重的周期性货币信用危机。这里要把货币信用危机与危机期间通货膨胀加剧相区别。通货膨胀是金融领域内动荡不定的一种表现,但这是发达国家政府人为刺激经济增长所造成的结果,是垄断价格作用的结果。与生产过剩引起的货币信用危机是不同的。战后之所以未爆发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主要原因有:①与经济危机不严重有关。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并不那么严重,还不足以引起一场严重的货币信用危机的爆发。②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有关。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财政上大力支持信贷机构的发展,并通过中央银行对信贷进行调节,实行存款保险制度,这对抑制危机时期货币信用领域内的震荡起了一定作用。③与垄断企业自有资本份额增大有关。战后,较长时间良好的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再加上科技革命的展开,使发达国家垄断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增,自然,它们的自有资本份额也随之增加,对借贷资本的依赖程度相对缩小,借贷利率的波动对它们的影响减弱,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它们仍有足够的能力清偿债务,因此,危机期间不易引发货币信用危机的爆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