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效益原理及内容

效益原理及内容

时间:2022-06-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效益原理及内容任何管理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所谓效益原理,就是指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必须讲求实效,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实现系统的总目标,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的结果应当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一、效益原理及内容

任何管理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概括地说,这一目的,就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而任何一个目标,都可以体现为某一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否则人类社会就不能向前发展。所谓效益原理,就是指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必须讲求实效,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来实现系统的总目标,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管理工作确实能够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而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的结果应当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也就是说,现代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协调所管理系统内各个部分、各个人的工作,以高效率的工作来保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里必须区分效率与效益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效率,是指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也就是投入与产出之比:

效率=产出/投入

同等的投入,产出越高,或者同等的产出,投入越少,效率越高;而效益是指投入与有效的产出之比:

效益=有效产出/投入

可见,效益强调的是投入一定的资源,必须得到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假如一个企业产出的产品或劳务虽然是质量合格的,但由于不符合社会需要,那么只能积压在仓库,最后甚至变为废弃物资,这样的产出,无论对企业还是对社会都不具有效益,甚至是浪费。所以提高效益,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在考察效益时,必须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经济效益指的是既能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又能符合市场交换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需要的效益。它一般表现为可以用货币数量表示的盈利额,如利润、上交税金、收入等;而社会效益指的是从长远和全局看,是否符合人民生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往往是无形的、长期的、难以用货币来计量的,如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后代幸福等。一般地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往往是一致的,但也必须承认,有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这时应当强调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