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针对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

针对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的对策建议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建立完备的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做法,尽快设立跨国并购审批机构,制定《幼稚产业保护条例》,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截至目前,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产业安全审查的机构和法律,这类法律和机构的缺位使得中国在对外资进行审查时无法可循,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完善专门的产业安全审查机构和规章制度,以保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1.建立完备的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借鉴欧美等国家的做法,尽快设立跨国并购审批机构,制定《幼稚产业保护条例》,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设立专门的国家并购审批机构进行审查,能全面合法地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根据WTO规则,对本国的幼稚产业进行适当保护和扶持是合法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定,对我国新兴和幼稚产业进行充分的保护。

截至目前,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产业安全审查的机构和法律,这类法律和机构的缺位使得中国在对外资进行审查时无法可循,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完善专门的产业安全审查机构和规章制度,以保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2.正确处理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

当前既要努力扩大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战略重组的步伐,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又要在市场的不断开放中保持自主和理性,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要着眼于国家的长远利益,引进技术,发展民族产业和寻找市场,获取超额利润。这需要做到以下两个基本的要求:

一方面,有选择性地吸引外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节制的外资引进的严重后果告诉我们:不应该再一味强调引进外资,要重点吸引高新技术和低能耗、低环境污染企业,避免发达国家的落后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实现从“引资”到“选资”的转变。对已引进的外资应加强管理。通过调查投资企业的企业背景、监督投资企业的具体运营情况、综合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等具体指标,建立对外资企业全方位的评估指标体系,区分外资企业的类别,给予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收益较少的企业和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的企业,要加以限制甚至清除。

另一方面,保护私营企业。藏富于民,发家致富还得需要全民创业,发展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为主导的私营经济。但在前文的产业安全分析中,我们发现:私营企业的综合成本是最高的,其综合投入得分是16个企业类型中的第二,单从产出因子得分看是最好的,但是从总体分析,私营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差,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其人、财、物等各方面经营环境不理想所致。目前的私营企业,从企业数看占全国企业的72.5%,接纳了大量就业人员,但是其所能拥有的信贷资金与技术支持等国家应给予的宏观环境却亟待改善,土地从严审批、能源涨价、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货币政策从紧,它们是在夹缝中生存。

3.加强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可以为迎接新科技革命做好产业准备,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能力;也可以为摆脱发展中国家“后发劣势”、抢占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制高点,为维护未来国家产业安全奠定基础。

优化外资产业投向引资政策,以新兴产业为依托,以战略性产业为重点,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应根据自身资源和要素供给特点,以及本国产业发展现状和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巩固产业基础,振兴和扶植新兴和成长型产业,以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结构调整,以引进技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准则,逐渐加强第三产业的开放。

准确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紧跟即将到来的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轨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空间海洋地球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等领域,按照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符合行业实际、权衡产业发展风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选择具有较好经济技术基础、广阔市场前景、能源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可以实现率先突破的产业。同时,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尽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市场需求,健全投融资体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同时,要在体制创新、健全法制环境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加强涉外税收管理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将涉外税收管理和反避税工作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管理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在国家税务总局领导下,进一步探索反避税新机制、新方法。进行反避税队伍的建设,制订反避税人才培养的计划,建立安全防范法律体系。外商投资的主管部门,外经贸委、工商管理、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应共同研究对策,从外商投资的各个环节寻找化解这种不正当投资策略之道,加强政府监管。外商投资的管理部门之间要建立交流、协调的机制和平台。要明确各部门信息收集和监控的重点;要建立定期会晤交流的机制;明确协调统一的机构、建立共享的信息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