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相对效率评价的模型

相对效率评价的模型

时间:2023-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章 要素供给与中国旅游经济增长3.1 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系统3.1.1 系统理论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在微观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两个市场,即旅游产品市场和旅游要素市场。2)三个层次的旅游经济系统在我国的产业分类中,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类标准,旅游业仅指经营旅游业务的各类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等部门的活动。

第三章 要素供给与中国旅游经济增长

3.1 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系统

3.1.1 系统理论

1.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这些部件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组织。他们在系统内彼此相互影响而构成系统的特性。由这些部件集合而成的运行时有一定目标的。系统中部件及其结构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和改变系统的特性[103]。图3-1表达了系统的基本概念。其中S1-S4代表系统部件。

图3-1 系统的基本概念图

2.系统的组成

任何一个存在的系统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系统的诸部件及其属性、系统的环境及其界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系统的部件可以分为结构部件、操作部件和流部件。结构部件是相对固定的部分,操作部件是执行过程处理的部分,流部件是作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用的。交换的能力要受到结构部件和操作部件等条件的限制。三大部件之间有不同的属性,但同时相互影响,它们的组合结构从整体上影响系统的特征和行为。

所有的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运行的,系统既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对环境施加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抽象系统界限的划分和确定主要取决于分析人员或决策者。

系统与环境的交互影响就产生了输入与输出的含义。从图3-1可以看出,外界环境给系统一个输入,通过系统的处理和变换,必然会产生一个输出,再返回到外界环境。所以,系统中的部件是输入、处理和输出活动的执行部分。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输入与输出的交互影响。或者说,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样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如果一个系统与环境之间不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那么则称之为封闭系统。

3.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是两个紧密联系。系统结构的研究在于解释系统内部的秩序,而系统的功能的研究在于揭示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秩序和能力。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系统的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外在表现。

在研究区域生产系统的功能时,我们立足于两个基本观点[104]:一是动态的观点,即区域的生产系统的产出是不断变化的,产出的增加意味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二是开放的观点,即区域生产系统是更大的空间生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子系统间存在分工与协作,同时相互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按照系统功能的定义,区域生产系统的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介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能力[105]。本书的研究主要是对旅游生产系统对外界环境的表现出来的能力,即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对系统外部环境的反应和输出能力,表现为该系统为其他生产系统或上一级生产系统的输出能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4.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系统具有6个基本特性[103]

1)整体性。系统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着的,各部件的独立机能和相互关系只能统一和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离开整体而存在的单个部件或若干个部件,即使这些部件具有良好的功能,但决不能具有整体所反映出来的功能。

2)相关性。系统内各部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通过特定的关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性能的系统。一些复杂的大系统为了使计算简化或实现方便,往往利用相关性的特点对大系统进行解耦,即通过解耦把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分解为许多相关的子系统。

3)结构性。结构性是有机联系的反映。系统的稳定和本质的联系形成了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协调活动是现实世界中一些大系统所特有的结构性反映。

4)动态性。系统具有与空间及时间阶段有关的活动方式。系统是过程的集合体。系统在不同的参考系为实现它的目的而采取不同的运动方式。

5)目的性。系统活动本身都具有明确的目的。系统各部件就是为实现系统的既定目标而协调于一个整体之中,并为此进行活动。系统活动的输出响应就是系统目的性的反映。

6)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都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一个系统要能生存和具有活力,就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3.1.2 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系统

1.旅游经济系统

1)微观旅游经济活动循环系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是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而旅游产品与旅游要素是微观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产品、旅游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简化为微观旅游经济活动循环图[106],如图3-2所示。

图3-2 微观旅游经济活动循环图

旅游企业与旅游者是微观旅游经济活动的两个中心。旅游者在微观旅游经济活动中,既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又是旅游生产要素的直接或间接供给者。因此,旅游者作为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而作为要素的供给者,追求收入的最大化。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追求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在微观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两个市场,即旅游产品市场和旅游要素市场。旅游者需求旅游产品,旅游企业供给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旅游产品的数量和价格。

2)三个层次的旅游经济系统

在我国的产业分类中,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94)分类标准,旅游业仅指经营旅游业务的各类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等部门的活动。而新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分类标准去掉了“旅游业”的称法,换之以“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商业服务”中单列“旅行社”。在旅游产品的提供中,旅行社是其中最重要的旅游企业部门,但单单以旅行社并不能代表所用提供给旅游消费者产品的旅游企业。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共同研究推出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中对旅游业的范畴进行了定义(如图3-3所示)。

图3-3 按国际产业标准划分的旅游业
  参: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16

《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将旅游业的范畴划分为三个层次[107]:核心旅游产业、旅游特征产业(广义旅游业)、旅游经济(泛旅游业)。其中,旅游核心产业包括:旅行社、旅游住宿设施(星级饭店、社会旅馆、个体旅馆等)、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企事业单位。这个范畴内旅游业也正是《中国旅游统计年鉴》里所界定的旅游业。旅游特征产业,即指广义旅游产业。包括13个行业:旅行社及类似机构、旅馆业及类似设施、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零售业、铁路客运业、航空客运业、水上客运业、公路客运业、公共设施服务业(市内公共汽车电车业、出租汽车业、轨道交通业、市内轮渡业、其他市内交通业、风景名胜区业、园林绿化业、自然保护区管理业、环境卫生业、市政工程管理业)、租赁服务业、邮电通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旅游经济,这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属于泛旅游业的范畴,是通过旅游经济活动所拉动的直接间接部门。

2.本书所研究的旅游经济系统

与上述对旅游研究将旅游业分为三个层次不同,本书究过程中,根据我国旅游经济研究的基本情况,主要参考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共同研究推出的《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中对旅游业的研究范畴的定义(如图3-3所示),并结合本书研究领域对旅游经济系统进行界定。研究包括两个范畴内容:旅游业和旅游经济。

1)旅游业。本书研究所指旅游业为《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范围的旅游业,也即《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所指的旅游核心产业。包括: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涉外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贸服务公司和其他旅游企业。如图3-4所示。若文中无特别说明,所指“旅游业”即为旅游核心产业所指范畴。

2)旅游经济。本书研究所指旅游经济系《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所指的旅游特征行业,即指广义旅游业,包括13个旅游相关行业。

图3-4 本书研究的旅游业系统概念图

研究涉及三个层次内容:我国旅游生产系统内部几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交换作用,及旅游生产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换作用。

1)旅游经济系统与其他国民经济系统的关系及相互交换作用。生产系统的经济活动是由企业、政府和居民共同完成的。各个子系统同时又是更高一级系统的子系统。旅游经济系统是我国国民经济各部类生产部门之一,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生产系统。这一部分研究,主要考察我国社会经济大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其他产业对旅游经济的影响。

2)旅游经济层生产内部几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外部要素供应的响应。如图4-3所示的范畴。本书对影响核心产业发展的环境及相关因素做主成分回归,以明确旅游核心产业及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因素。

3)旅游核心产业层对外部物质、能量和信息供应的响应。如图3-4所示。企业构成这个系统的“中心”要素。以核旅游产业核心层为研究系统,则核心层内要素包括核心层范畴的企业、消费者和相关政府部门等。旅游经济范畴的有关因素,则成为旅游核心产业层的系统环境,核心系统和环境之间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本书在下文中对旅游产业的增长作计量经济分析,测算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贡献率。

3.2 我国旅游经济系统环境的PEST分析

3.2.1 PEST分析概述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行业或者企业集团外部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局、政府的态度等等;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经济环境的关键战略要素有GDP、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率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汇率、能源供给成本、市场机制、市场需求等;社会环境中影响最大的是人口环境和文化背景。人口环境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分布、种族结构以及收入分布等;技术环境不仅包括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市场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背景。

3.2.2 我国旅游经济增长系统环境的PEST分析

旅游经济增长的PEST分析是指旅游经济增长宏观环境的分析,包括P是政治环境分析,E是经济环境分析,S是社会环境分析,T是技术环境分析,其整体分析结构如图3-5所示[108]。分析旅游经济必先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

首先,旅游行为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才有可能产生的社会行为,也因此,旅游经济的发展必定与其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是高弹性的,它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环境相关,它在现阶段的世界生产力水平下尚未成为一种必需品,所有它的发展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图3-5 旅游经济发展环境要素PEST分析图

其次,旅游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对大多数落后国家和地区而言,旅游业被认为是一种换汇成本低,创汇能力强,且资金回笼快的行业,这些国家往往在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将发展入境旅游作为创汇的重要来源,以此在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另外一些中等发达或者发达国家而言,旅游业可能会被看成是一种社会福利,或者是一种平衡国际贸易关系的途径,他们鼓励国民旅游,并对国民的一些出境游和国内游旅游点实行低收费或者免费。另外一些情况,国家政治环境,也是一个国家国际旅游发展的基本保证。如果一个国家政局动荡,那么对这个国家的国际旅游会有很大影响。还有就是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环境,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再次,是文化素养和文化背景,人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审美情趣,才有可能产生审美活动需求,一个不认为山水有什么可欣赏的美感的人,是不会去购买一个山水观光的旅游产品的。

1.P(Politics)政治环境分析

在前文的分析中,本书得出结论: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是在政府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双重动力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政府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1986年,国务院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开始,我国旅游业开始迈向迅速发展的步伐。在过去的20多年中,国家制定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行政许可实施暂行办法》等多部法规,旅游业正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从发展入境旅游开始,逐渐发展到国内游,接着发展出境游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目前,旅游行业有在政府的引导下如火如荼的开始“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

2.E(Economy)经济环境分析

旅游发展最基本的一个前提就是经济发展。我国GDP在过去的20多年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虽滞后于经济发展,但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而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也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下降。在过去的近10年中,国家为拉动内需,一直在降低利率水平,并开征利息税,鼓励国民消费和投资,实行较宽松的财政政策,直到2006年左右才开始加息,并增加贷款利率。另一方面,顺应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的需求,相关金融政策也倾向于方便消费,如提供便捷的跨区域、跨国界支付,提供消费的分期付款和贷款等等。

表3-1 中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1992-2006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3~2005)》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等。

图3-6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和GDP增长

社会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收入水平。图3-6和3-7显示,在过去的10多年中,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随着我国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幅度与GDP的增长幅度有所差异,并且波动较大,在1999年和2003年出现两个拐点。1999年开始,我国实行黄金周制度,旅游需求井喷式发展,直到2003年我国旅游经济一直持续高速增长。2003年这一年由于“非典”影响旅游业发展。在这一年里,国内、国际旅游遭受重创,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骤减,人均旅游消费也骤减,这也说明旅游需求是高弹性的,易受卫生安全、生命安全、经济安全及其他条件的影响。而在最近几年中,我国GDP的增长幅度较大,旅游接待总人数也不断增长,而旅游消费水平虽呈增长趋势,却增长势头趋缓,且若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几乎处于增长停滞状态。这表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增长已出现乏力的势头,增长后劲不足。

图3-7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图3-8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及其占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变化

直观地看,在我国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旅游接待人数也呈持续增长状态的情况下,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个中原因值得思考。表3-1显示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在过去几年中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增长,金融相对稳定,物价水平基本趋于平稳,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绝对数虽出于增长状态,但增长速度相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来说相对较慢,故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城镇居民的购房压力较大,房价上涨幅度超过可支配收入上涨幅度;另外,我国旅游业增长乏力,产品缺乏创新,也是一个客观事实,旅游企业间持续的价格竞争使旅游市场陷入窘困的局面。

图3-9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支出和城镇恩格尔系数

3.S(Society)社会环境分析

城市化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有关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省际人口迁移规模与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和0.985,呈高度正相关;几乎每增加l00万迁移人口,可使国民收入增加30多亿元、人均国民收入提高20余元,更说明了人口迁移对加快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公报显示,2006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3.9%,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末全国人口为1314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7706万人,乡村人口为73742万人。历史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大约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2002年至2005年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1%、40.5%、41.8%、43%。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离开了惯常轻松和环境相对舒适的农村自然环境,走进了工作紧张,人均绿地面积较低的城市,很容易产生一种心理的回归情结,这种回归情结在一定条件下演变成为旅游需求。

另外,全国私人轿车的拥有量增加也促进了自驾车旅游的发展。截至2006年底,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1149万辆,比上年增长33.5%。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私人轿车,长时间内一直发展缓慢。进入本世纪后,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全面开放和国内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轿车供应量大幅增加,轿车价格大幅下降,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政策,导致私人轿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改革进程加快,尤其是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旅游市场的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全部城镇人口5.77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57亿,覆盖率27.21%。根据现有规划,试点将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2008年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广,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医保制度将覆盖全国13亿人口,真正实现“全民医保”。

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环境也有一定相关性。中国文化蕴涵着三种精神:天人合一的人本精神、知行合一的现实精神、美善合一的艺术精神。在古人眼里,天是有生命、有道德、有情感的。人们与天之间存在一种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在日常生活和文化追求中也追求一种与自然亲近,有一种走向自然,走向单纯的心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情结。这也便是中国旅游发展中为何观光旅游,尤其是自然环境优美的旅游地常青的原因。

4.T(Technology)技术环境分析

近几年中,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劳动分工,也产生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相关领域加大了研究互联网上各类应用的商业运营模式,协调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系,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网上银行、在线交易、网络广告、网络新闻、网络游戏等业务都在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网民数量达1.32亿,在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宽带接入用户达5200万户。到2007年,中国将推动各类信息平台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东部地区宽带覆盖到乡镇,东、中部地区行政村能上网。

新的信息技术业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在改进旅游业旅游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缺陷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电子商务、大型旅游信息系统提供了旅游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旅游市场营销的方式,也将改变旅游业的整体运营模式,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改变旅游业的未来。

5.综合环境合力分析

综合上述几种力量,笔者认为,中国的旅游业尽管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发展前景良好,市场需求旺盛。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业目前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运用上跟不上消费者和产业发展需求,管理经营模式显得落后而单一,亟待改进。

3.3 旅游经济系统增长因素主成分回归分析

依前文所述,此处所指的“旅游经济”是《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所指的旅游特征行业,即指广义旅游业,包括13个旅游相关行业:旅行社及类似机构、旅馆业及类似设施、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零售业、铁路客运业、航空客运业、水上客运业、公路客运业、公共设施服务业(市内公共汽车电车业、出租汽车业、轨道交通业、市内轮渡业、其他市内交通业、风景名胜区业、园林绿化业、自然保护区管理业、环境卫生业、市政工程管理业)、租赁服务业、邮电通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

3.3.1 主成分回归分析模型

1.主成分回归分析理论概述

主分成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最为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如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综合评价、故障诊断等。它通过对原始数据加工处理,简化问题的处理难度,并提高数据信息的信噪比[109]

本质上,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线性影射方法。它通过对一组变量的几个线性组合来解释这组变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结构,以达到数据的压缩和数据的解释的目的。任何一个度量指标的好坏除了可靠、真实之外,还必须能充分反映个体间的变异。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同个体的取值都大同小异,那么该指标不能用来区分不同的个体。由这一点来看,一项指标在个体间的变异越大越好。因此我们把“变异大”作为“好”的标准来寻求综合指标。

主成分分析本身往往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因此,它多用在大型研究项目的某个中间环节。例如,把它用在多重回归中,便产生了主成分回归。另外,它还可以用于聚类、判别分析等。在多重回归中,当自变量间高度相关时,某些回归参数的估计值极不稳定,甚至出现有悖常理、难以解释的情形。这时,可先采用主成分分析产生若干主成分,它们必定会将相关性较强的变量综合在同一个主成分中,而不同的主成分又是互相独立的。只要多保留几个主成分,原变量的信息不致过多损失。然后,以这些主成分为自变量进行多重回归就不会再出现共线性的困扰。采用一部分主成分所作回归虽不完全等价于对原变量的回归,但往往能摆脱某些虚假信息,而出现较合理的结果。

1)主成分的定义

设有随机变量X1,X2,…,Xp,其样本均数记为,样本标准差记为S1,S2,…,Sp。首先作标准化变换

我们有如下的定义:

(1)若,且使 Var(C1)最大,则称C1为第一主成分;

(2)若(a21,a22,…,a2p)垂直于(a11,a12,…,a1p),且使Var(C2)最大,则称C2为第二主成分;

(3)类似地,可有第三、四、五…主成分,至多有p个。

总之,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再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F2)=0,则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P个主成分。

2.主成分的性质

主成分C1,C2,…,Cp具有如下几个性质:

(1)主成分间互不相关,即对任意i和j,Ci 和Cj的相关系数

Corr(Ci,Cj)=0 i  j

(2)组合系数(ai1,ai2,…,aip)构成的向量为单位向量,

(3)各主成分的方差是依次递减的,即

Var(C1)≥Var(C2)≥…≥Var(Cp)

(4)总方差不增不减,即

Var(C1)+Var(C2)+ … +Var(Cp)=Var(x1)+Var(x2)+ … +Var(xp)=p

这一性质说明,主成分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对原变量信息的一种改组,主成分不增加总信息量,也不减少总信息量。

(5)主成分和原变量的相关系数 Corr(Ci,xj)

(6)令X1,X2,…,Xp的相关矩阵为R,(ai1,ai2,…,aip)则是相关矩阵R的第i个特征向量(eigenvector)。而且,特征值(i就是第i主成分的方差,即

Var(Ci)=i

其中 i为相关矩阵R的第i个特征值(eigenvalue)

1≥ 2≥…≥ p≥0

3.主成分数目的选取

前已指出,设有p个随机变量,便有p个主成分。由于总方差不增不减,C1、C2等前几个综合变量的方差较大,而Cp、Cp-1等后几个综合变量的方差较小。严格说来,只有前几个综合变量才称得上主(要)成分,后几个综合变量实为“次”(要)成分。实践中总是保留前几个,忽略后几个。保留多少个主成分取决于保留部分的累积方差在方差总和中所占百分比(即累计贡献率),它标志着前几个主成分概括信息之多寡。实践中,粗略规定一个百分比便可决定保留几个主成分;如果多留一个主成分,累积方差增加无几,便不再多留。

4.主成分回归及其计算步骤[110]

1)确定主成分

进行主成分分析主要步骤如下:

a.指标数据标准化(SPSS软件自动执行);

b.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

c.确定主成分个数m;

d.主成分Fi表达式;

e.主成分Fi命名;

F1=a12ZX1+a22ZX2……+ap2ZXp

……

Fp=a1mZX1+a2mZX2+……+apmZXp

其中a1i,a2i,……,api(i=1,……,m)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多对应的特征向量,ZX1,ZX2,……,ZXp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本书所采用的数据也存在量纲影响。文中指的数据标准化是指Z标准化。

A=(aij)p×m=(a1,a2,…am,),Rai=λiai,R为相关系数矩阵,λi、ai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λ1≥λ2≥…≥λp≥0 。

2)用主成分回归

回归的过程将在后文详细叙述。

3.3.2 我国“旅游经济”系统增长因素的主成分回归

1.指标选取的原则

对研究对象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作为衡量旅游社区居民满地度的指标体系,既要遵循一般评价体系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原则,还应有考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些因素。

1)简单性。一般而言,在实用的前提下,模型越简单越好。由于建模过程中不可能选取所有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变量和参数,而选择主要的因素忽略了一些次要的因素和某些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因此,实际的模型已是一个简化了的近似模型,其使命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主要矛盾。

2)可操作性。所选取的指标必须是研究对象能理解和认同的,同时必须能够解释研究对象的行为。

3)完整性。增强指标体系的逻辑性,使其结构清晰,易于识别和使用。

2.变量选择

根据前文分析结果,选择以下与旅游发展较为密切的因素为变量:旅游总收入;固定资本投资(已包含景区景点)、旅游从业人员数量;在校大学生数、交通资源(运输线路长度、铁路客车/公路客车/民用飞机拥有量、私人汽车拥有量)、制度供给(公有化率/对外开放程度);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等;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如表3-2所示。

表3-2 1992~2005年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整理。注:各种资金均为当年价。

1)因变量

旅游总收入(Y)在本论文中用来衡量旅游业的产出情况,是因变量。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GDP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GDP;2)收入法也称为分配法。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GDP;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GDP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支出法计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GDP。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要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

我国各级统计机构统一采用支出法进行GDP的统计。一般来说,支出法占有比较权威的地位。旅游业的收入按照收入法计算十分麻烦,而且旅游业的范畴本身难以统一,这就给统计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在旅游统计中,一般均采用支出法。根据经济学对支出法的定义,总支出包括以下部分: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111]。将这一定义推广到旅游业,则其构成是:旅游的最终消费支出、旅游的投资支出、政府用于旅游活动方面的购买、旅游净出口。目前,我国的《中国旅游经济统计年鉴》中所指的旅游总收入是通过对消费者的抽样调查得出的,主要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最终产品的消费支出。因此,旅游总收入不能全面反映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但出于统计数据限制,本书仍采用旅游总收入来度量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图3-10 旅游经济发展相关因素

2)变量因子

要素投入。包括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知识进展和制度因素。其中资本投入用《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旅游企业年初固定资产原值表示;劳动力投入用旅游从业人员表示;知识进展用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在校生人数表征;制度因素用旅游行业市场化率表征。

需求因素。主要是对消费者需求的表征,包括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入境旅游收入和出境旅游支出等。

其他因素。主要是考虑到旅游行为是一种空间位移活动,其空间运动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据以往研究经验道路和交通方式对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因此,此处选择了交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运输线路长度、铁路客车/公路客车/民用飞机拥有量、城镇居民每百户汽车拥有量。

3.回归过程

1)主成分分析

a.主成分析步骤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Factor过程对1992~2005年间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从工具栏找到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 Analysis,弹出Factor Analysis对话框;然后,把X1~X12选入Variables框;接着,从Descriptives:Correlation Matrix框组中选中Coefficients,然后点击Continue,返回Factor Analysis对话框;最后,点击“OK”。

需要指出的是,SPSS在调用Factor Analyze过程进行分析时,SPSS会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所以在得到计算结果后指的变量都是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但SPSS不会直接给出标准化后的数据。

表3-3 相关系数矩阵

表3-4 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b.主成分选取

表3-4是相关系数矩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X7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之后,其他因素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也即说明各变量之间相关性强,信息存在重叠。

表3-4是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从表中可知,条件数K/=第一主成分特征值/第十一主成分特征值=10.211/(3.04E-016)>1000,说明上述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这样建立起来的回归方程稳定性差,会给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带来不稳定性,不能进行最小二乘参数估计,故本书采用一种有偏估计——主成分估计。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n个主成分。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1作为纳入标准。表5-4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是前两个,累计信息含量为94.70%,其余主成分特征值均为超过1。

表3-5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从表3-5可以看出,在本书的研究中,提取两个主成分,即n=2。崖底碎石图图3-10比较直观的表现了这一结果,碎石图在n=2时出现拐点。从表 3-5 看,除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这一指标外,其他因素均在第一主成分上有很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两个变量指标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两个指标的信息。所以提取两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两主成分反应的信息量占到总体信息量的94.32%。所以可用两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2个变量。

最后,用表3-5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可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将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的两列数据输入到数据编辑窗口(为变量B1、B2),然后利用“Transform Compute Variable”,在Compute Variable对话框中输入“A1=B1/SQR(10.211)”,即可得到特征向量A1。同样,输入“A2=B2/SQR(1.108)”,可得到特征向量A2。将得到的特征向量与标准化后的数据相乘,然后就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F1和F2。

图3-11 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崖底碎石图

表3-5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Extraction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 2 components extracted.

第一主成分:

F1=0.3057X1+0.2914X2+0.3036X3+0.2813X4+0.3092X5+0.3098X6+0.0760X7+0.2907X8+0.3079X9+0.2982X10+0.2995X11+ 0.3082X12

第一主成分F1的系数皆为正,故F1表示各指标同时大或同时小。这就是说,旅游总收入的增加时,文中所采用的各项指标均会较大,且各个因素对旅游总收入均有影响;反之,都比较小。因此把第一主成分F1看成是经济增长因子。

第二主成分:

F2=-0.0627X1-0.1169X2-0.0580X3+0.0732X4-0.0399X5-0.0827X6+0.9196X7+0.3012X8-0.1045X9+0.0475X10-0.0770X11-0.0941X12

第二主成分F2的系数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入境旅游收入较大,其余基本为负号,这就是说,旅游总收入的增加时,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入境旅游收入同向变化,且两者的载荷较大,入境旅游收入事实上就是境外游客的旅游消费,故第二主成分可看成是消费因子。

c.回归分析

操作步骤:

首先,将表3-2的数据标准化。通过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Descriptives,弹出Descriptives对话框后,把Y、X1~X12选入Variables框,在Save standardized values as variables前的方框打上钩,点击“OK”,经标准化的数据会自动填入数据窗口中,并以Z开头命名。

然后,利用SPSS软件Transform Compute Variable,在Compute Variable对话框中输入F1、F2的等式。

接着,用SPSS选取“Analyze”、“Regression”、“Linear”展开对话框,选择“Stepwise”,进行逐步回归,求Y与F1、F2的回归方程。

回归结果:

表3-6 拟合过程变量进入/退出模型情况

表3-6是拟合过程中变量进入/退出模型的情况记录,我们引入了两个自变量,但变量F2由于F≥0.100,未通过F检验,不具有统计意义,被排除。说明如果引入变量F2,则会使得已进入方程的变量变为不显著,故剔除。

表3-7 模型概况

上表为所拟合模型的情况简报,显示在模型1和模型2,均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但模型1,即只有一个变量F1时的拟合效果要优于加入第二个变量F2时的模型二。其中,相关系数R1为0.991,决定系数R2为0.982,校正的决定系数为0.977;相关系数R2为0.987,决定系数R2为0.974,校正的决定系数为0.971。DW=2.2172(一般要求接近2),通过DW自相关检验。

表3-8 标准的方差分析表

表3-8是一个标准的方差分析表,从上表可见所用的回归模型一F值为196.020,P值为0(<0.05);模型二F值为301.670,P值为0,因此我们用的这个回归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

表3-9 标准的方差分析表

上表给出了包括常数项在内的所有系数的检验结果,用的是t检验,同时还给出标化/未标化系数。从方差分析结果看,单独用F1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更好。

此处,用于常数项太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回归方程可表示为:

Y=0.325F1-5.90E-017

即有,

Y=0.325F1

将F1代入上式,得:

Y=0.325(0.3057X1+0.2914X2+0.3036X3+0.2813X4+0.3092X5+0.3098X6+0.0760X7+0.2907X8+0.3079X9+0.2982X10+0.2995X11+ 0.3082X12)

设Xi对应的系数为βi,对其从大到小排序:

β6>β5>β12>β9>β1>β3>β11>β10>β2>β8>β4>β7

故通过系数排序,我们可以知道各个因素对旅游总收入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X6>X5>X12>X9>X1>X3>X11>X10>X2>X8>X4>X7

也即,各因素对旅游总收入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

居民可支配收入>非国有化率>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量>电话普及率>固定资产原值>旅游专业高校在校生人数>铁路公路运输线路>航空运输线>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入境旅游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

影响旅游总收入的最大影响因素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反映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可能的消费需求大小,一般来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多,旅游消费需求越多;其次为“非国有化率”,也即制度因素;再次是“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量”,这个因素与交通设施有关;接着是“固定资产原值数”,说明固定资产投入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较大,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然后是“旅游专业高校生人数”,这个数据反映的是旅游劳动力素质,或者是旅游产业知识进步的情况。

总结起来,通过对回归方程的系数进行排序分析,我们发现,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用“居民消费能力”、“旅游制度因素”、“旅游基础设施状况”、“旅游固定资产投入”几个因素来解释。纵观中国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上一章的分析结论,可以判断,以上结果符合本书国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

3.3.3 我国“旅游经济”系统增长主成分回归的结果与讨论

1.结论

研究采用主成分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获得了影响旅游发展的主成分,然后对主成分进行回归,获得回归方程,回归方程通过了R、F、DW等统计检验,拟合性良好;接着通过对回归方程的系数的大小比较,获得各因素影响的大小。总结起来,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主要获得了两个方面的结论:

(1)研究所设定的12个指标居民可支配收入、非国有化率、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量、电话普及率、固定资产原值、旅游专业高校在校生人数、铁路公路运输线路、航空运输线、入境旅游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对中国旅游发展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

(2)各因素对旅游总收入的贡献率大小顺序为:居民可支配收入>非国有化率>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量>电话普及率>固定资产原值>旅游专业高校在校生人数>铁路公路运输线路>航空运输线>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入境旅游收入>人均GDP>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

2.讨论

通过回归方程系数大小的排序,我们可以得到知道,过去的10年中,影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其次是“非国有化率”这一制度因素,再次才是旅游的基础设施问题,包括交通设施、通讯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然后才是旅游的固定资产投入问题。以下就这几个方面作详细分析:

(1)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居民的可平均可支配收入就越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就越强。旅游消费是一种非必需品的消费,具有高弹性特征。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人们只有在可支配收入多、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旅游行为。又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必然的关系,因此,此处,我们也可以认为旅游经济发展的首要原因是旅游消费者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旅游消费者所在的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旅游消费者所在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这些地区的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才会高,消费能力才强,才有消费旅游产品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二是,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经济发展会随之带来各种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各类资产投资,尤其是带动商务旅游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旅游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由此而来的消费需求。

(2)非国有化率

企业的非国有化率是一国经济的非国有程度,它反映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属于经济发展的制度因素的范畴。大多数情况下,经济学家用“非国有工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来确定非国有化率,本书由于所研究的企业类型非工业,故用非国有企业数与所有企业数的比率来表征。应该说,经济非国有化这一进程,是国家不断增加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的过程。制度作为重要的外生变量,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消除了发展中的障碍。研究表明,在我国每一次制度供给的增加,都引发非国有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非国有经济的质和量的进一步提高,对制度供给又产生了新的更高的需求。这一特征也反映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长期以后,都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非国有经济的比率与国家的政策因素直接相关。因此,这一分析结果是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准确的反映。

(3)旅游基础设施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量”、“电话普及率”两个指标主要表征的是旅游发展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问题。“铁路公路运输线路”、“航空运输线”是旅游交通问题。众所周知,旅游产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异地消费,是一定空间上以固定的旅游吸引物为中心、以人流带动物流的空间位移行为,要完成这个空间转换过程,其间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必不可少。而汽车的拥有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路交通的状态。这说明,在过去10年中,我国的公路交通对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电话普及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信息的传递速率,电话普及率越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就越快越广。这也说明,旅游发展是依赖信息传递的速度。一方面,电话可以满足游客安全和活动方便的需要;一方面,电话是旅游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游客与旅行商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分析结果,我国可以推论到别的基础设施,包括邮政、电力、保险和环卫等等。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可以增加旅游发展的速度。因此,要推动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旅游基础设施落后的瓶颈制约,旅游发展还只是处在低水平开发阶段,国家以西部大开发为重要的发展战略,那么要真正想发展西部,并以旅游产业为特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必须先解决旅游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基础设施问题,对于西部而言,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

(4)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入

旅游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是我国的旅游企事业单位,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行政机构、旅游景区景点等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总量的年初值,它反映了旅游产业组织的发展状况及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状况。旅游固定资产越多,也就说明国家和社会对旅游产业的投入越多,同时也说明这个产业发展的程度。从另一个角度讲,投资都是讲求回报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旅游经济发展的预期。另外,旅游产业的固定资产投入,其投入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产业组织的结构影响甚大。在第三章,我们分析过,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目前,我国旅游的发展基本属于生产要素导向和投资导向之间,固定资产投入也是我国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只有更多的旅游固定资产投入,才能满足旺盛的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

(5)旅游知识创新能力和旅游管理人才

本书用“高校在校生人数”这一指标来表征知识创新这一发展要素,应该说过于简单,但由于旅游统计的限制,此处也别无他法。较为完整的知识创新要素应该包括包括知识创新经费投入、知识创新人员投入、知识创新专利产出等。论文以“高校旅游专业在校生数”为指标主要考虑到高校在校生事实上是从事旅游经济研究的中坚力量,也将是旅游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管理岗位的人才,他们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我国旅游业内的人才状况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从文中的回归结果分析,这一因素排在的较后的位置,说明在过去十年及目前阶段,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水平对旅游发展的贡献度相对较小。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在过去十年中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是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尽管如此,这一贡献率还是大于“旅游企业直接从业人员人数”这一劳动力投入因素。所以,我们也可以判断,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知识创新的能力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对旅游劳动力数量的投入的效率低于旅游劳动力质量的效率。在未来的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只有才更有利于旅游产业知识的创新和旅游产业技术进步。

(6)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等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入境旅游收入”、“人均GDP”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这些因素在我们日常看来是旅游发展中很重要的因素,但在论文的研究结果看,相对而言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和“人均GDP”这两个因素。人均GDP在这里只是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概念,而且GDP的增长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旅游行为的产生最直接的因素确实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多少,也就是居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的高低。因此,人均GDP的变化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相对较小。

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一方面,碍于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此处旅游的直接就业人数仅仅指论文所研究的核心旅游业范畴,即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车船公司、旅游事业单位、旅游景区景点等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因此,有可能这一指标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劳动力投入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素质过低,对旅游经济的贡献率相对较小。

根据国际旅游行业发展的经验,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旅游消费进入启动期,国内旅游日益兴旺;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出境旅游开始兴旺。照此推算,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越过1000美元大关,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启动期。事实上,我国的旅游经济启动应该在90年代后半期,在九五计划期间,而并非在达到1000美元的人均GDP的时期。而且,目前我国的出境旅游增长速度迅猛,远远超过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发展的速度,而我国2006年的人均GDP大约2003美元,尚未达到3000美元。诚然,这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悬殊有关,在富裕的省份,如浙江省,2006年人均GDP已接近4000美元,上海、北京的则更高。但是,用人均GDP这一指标来衡量我国国内、出境旅游的发展还有欠妥的地方。从旅游发展的速度与国家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看,旅游经济发展的速度总体上还是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的。表3-10显示了我国1992~2005年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988年至今,旅游总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一直在5%左右徘徊,比重增加的趋势并不明显。

表3-10 中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1992~2005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其他的,“入境旅游收入”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因素的贡献率相对较小的问题。从模型计算的结果看,入境旅游收入和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关性相对较小,说明目前阶段,我国入境旅游在整个旅游收入中所占份额较小,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小。而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具有一定的消费结构,这一因素对旅游经济发展贡献较小,说明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旅游消费所占份额较小,尚未成为必要性支出的范畴,也说明旅游消费在我国仍然具有较高的需求弹性。

3.4 小口径旅游经济(旅游业)[1]主要增长因素贡献率测算

根据上一节的研究结论居民可支配收入、非国有化率、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投入、旅游知识创新能力和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经济增长要素的角度,我们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结为以下四个因素:制度因素、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和知识创新。因此,我们在这一节将运用改进的经济增长模型来对上述四个要素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贡献进行研究。因为,统计数据的缘故,此处研究范围定位旅游业,即《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所划定的旅游企业这一范畴,也即文中多次提到的“核心旅游业”的范畴,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统计口径的一致性。

3.4.1 “旅游业”经济增长因素贡献测算的索洛模型

1.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增长因素

(1)资本投入量(K)

资本投入应是直接或间接构成生产能力的资本总存量,它既包括直接生产、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也包括为生产过程服务的各种服务及福利设施的资产等。计量经济学认为,分析产出与投入要素的关系时,资本量最好用固定资产原值加流动资产[112]。一般情况下,资本投入量用固定资本存量来表示。固定资本存量实质是指某一时点上现有固定资产的总规模。一般是以以往各期固定资产投资逐年积累而形成的。现行的统计中没有全社会口径的物质资本存量指标,估算按可比价计算的资本存量常用“永续盘存法”。由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局限,无法采用“永续盘存法”等办法来计算存量指标,此处以“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来表征资本投入量,采用90年不变价换算。

(2)劳动力投入量(L)

就劳动投入指标而言,是指生产过程中实际的投入的劳动量,用标准劳动强度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它不仅仅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还与投入的劳动的效率和质量等因素有关。在发达国家,劳动的质量、时间和强度一般是与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劳动报酬能够比较合理地反映劳动投入量的标化。但在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统计数据,大多数学者是采用劳动投入的人数与平均工资的乘积来表失踪的劳动投入[113]。中国目前存在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过剩,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平稳且又下降趋势,但是对于旅游业这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增加对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可想而知的。此处采用旅游业从业人数来表征劳动力投入量。

2.经济增长索洛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于1957年8月发表题为《技术变化与总生产函数》的著名论文。索洛从生产函数入手,把经济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率和要素投入增值率之和。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索洛模型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型。即使有不少改进形式,尤其是对其技术的外生性的内生化改进过程中,也都没有脱离索洛模型的基本型。本书以Cobb-Douglass生产函数为基本型对旅游经济增长影响的探讨。

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用生产函数描述产出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如果以Yt代表产出量,Kt代表资本量,Lt代表劳动量,F代表期间的函数,At代表全部要素生产率,在满足Hicks中性及以下假定时,有:

模型假定:①生产要素的收入(价格)等于它们的边际产品(生产力);②总量生产函数的变化是线性的;③技术变化是希克斯“中性”的。

生产函数:

(1)

可得到经济增长模型:

(2)

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1时,则有:

(3)

在Yt、Kt、Lt已知的情况下,由式(2)、(3)可以估算α、β值。在已知α、β的情况下,则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At可由以下方程估算:

(4)

经济学家通常将产出分解为不同的来源,这种方法首先由Abramovirz(1956)和Solow(1967)年提出,后来由Denision(1967)和其他经济学家加以发展。产出的增长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劳动的增长乘以其权数、资本的增值乘以其权数和技术进步,后者被称为“索洛余值”,又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索洛余值包括规模经济、效率改善及知识进展等项目。可用索洛-米德模型中的增长公式估算:

(5)

该模型表明,经济增长率决定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变化。用y表示产出量的增长速度,k、l表示资金和劳动力的增长速度,α、β表示资金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则有:

(6)

在索洛模型中,技术水平是给定的,因而是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此处,我们可以将s拓展为包含技术进步在内的其他因素,也即在s中包含了技术进步、制度因素、规模经济、效率改善及知识进展等项目。

s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7)

资金、劳动力投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

(8)

(9)

3.4.2 “旅游业”经济增长主要因素贡献率测算

1.旅游业增长因素选择

前文已经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灰色关联计算对各因素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的大小进行了排序。这些因素包括对厂商而言的资本、劳动力、制度因素等,对消费者而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在校生人数、交通便利性等等。但我们站在旅游产品的生产者角度来考虑各要素的贡献时,主要考虑旅游经济活动中的资本投入、劳动力因素对最终旅游产品的价值的形成的影响。

(1)因变量(Y)

因变量,旅游行业营业收入。旅游产业营业收入是一个总产出的概念。根据统计规定,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也即旅游企业的营业收入是一个总产出的概念。根据生产法的GDP计算方式,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因此,此处的旅游企业总产出是一个大于GDP的概念。

在经济增长核算中,核算公式左边应当是GDP值,但此处采用了旅游产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原因在于旅游产业的GDP核算存在困难。前文分析过,在实际核算中,GDP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若采用生产法计算,中间投入数据缺失。若采用支出法计算,资本形成、政府采购数据和进出口数据缺乏。因此,相形之下此处比较适合用收入法计算。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其中,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对于个体经济来说,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摊过程,其目的在于将固定资产的所得成本按合理而系统的方式,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期内进行摊销。固定资产的原值一般为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即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是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生产活动中所消耗固定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固定资产折旧并非本期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而是生产中消耗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属于转移价值。GDP之所以包括这部分转移价值,是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是从固定资产中游离出来作为折旧进入成本,记入成本中的折旧也作为折旧基金被提出来用于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进入企业的资金循环运动,而不似其他成本一样消耗完毕,它类似于增加值的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程度。

在讨论旅游行业时,采用收入法计算时,我们难以获得劳动着报酬的数据,我们无法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中的任何一种,此处只能采用旅游行业总产出来代替旅游行业GDP,在实际增长核算时用旅游行业营业收入(总产出)的增长率(Y)来表征。这里,实际上隐含了一个假设,即旅游行业的GDP与旅游行业总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2)自变量

1)旅游资本投入(K)

资本投入,即旅游产业固定资本形成。依前文分析,此处仍然采用“年末固定资产原值”来表征旅游行业的资本投入。

2)旅游劳动力投入(L)

旅游劳动力投入采用旅游从业劳动力人数表征。

2.计算过程

(1)数据表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资料,本书整理了1992~2005年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如下表3-11所示。

表3-11 1992~2005年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①1992年不变价,在1978年居民消费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2年为100,计算而得。
②1992年不变价,以1991年固定资产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2年为100,计算而得。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整理

(2)计算过程

Eviews确定的具体过程:打开Eviews,单击Eviews主菜单中的File/New/Workfile,将弹出对话框,在Work file frequency中选取观测数据起始年分,这里是选取全国数据1992~2005年的相关数。

选择“Quick”下拉菜单,单击“Empty Group”(EdSeries),输入Y、K、L的原始数据,然后利用Eviews的Estimate Equation功能,输入方程log(Y/L)=C(1)+C(2)*log(K/L),选择最小二乘法,则有下表:

则可得方程:

Ln(Y/L)=Ln 1.6663+ 0.5804ln(K/L)

也即,A=1.6663,α=0.5804,β=0.4196,此时有:

Y=1.6663K0.5804L0.4196

表3-12 1992~2005年全国旅游业索洛方程回归系数

(3)模型检验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模型R2=0.791680,拟合优度较好;DW=1.440317,不在2附近,且小于2,说明可能存在一些存在自序列相关性。尽管有些变量显著性较差,但总体上回归效果较好。

3.索洛余值及主要经济增长因素贡献率测算

索洛余值s可由以下方程估算:

将1992~2005年间的ΔY/Y、ΔK/K、ΔL/L带入上式,求s值代入(6)、(7)和(8)式,计算各年度的要素贡献率,结果如下表:

表3-13 旅游经济增值主要因素贡献率(1992~2005年)

①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该年度按“旅游企业”统计口径的固定资产原值比2000下降,旅游企业总数也较2000年有所下降,导致出现奇异值。

3.结果分析

(1)误差分析

从表3-13计算结果看,1998、2001和2003年出现奇异值,这三个年度的旅游企业营业收入增长很小,甚至出现负值。1998年旅游企业全面亏损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旅游饭店行业全面亏损,因而影响了整个旅游业的收益。2001年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同一统计口径的旅游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旅游营业收入和旅游企业总数均有下降。在1999年和2000年是旅游统计口径变化较大的两年,可能是统计过程中出现误差而造成。2003年营业收入下降是因为非典的缘故,因而该年度的数据必须修正或者剔除。

(2)结果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5年中,资本投入是中国旅游经济(小口径)增长的主要源泉。即,《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小口径旅游业的旅游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入,劳动力投入在其次,然后才是全要素生产率所包括的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和制度因素等原因。也即,由测算结果,我们发现,在过去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旅游经济(小口径)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投入的增加,依赖程度深,是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我国旅游业固定资产投入增长不稳定,投资年度分布不均,2004、2003年增长幅度很小,其他年份变化幅度也较大,在1997年、2000年和2005年固定资产投入增长很多,但从投资结果看,资本投资的收益并不高,还往往使旅游经济出现振荡。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统计中的小口径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更像一个资本密集型产业。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旅游业在新一轮旅游经济增长中,在资本投入的效率下降的情况下,应该更多的从劳动力和技术进步角度来考虑。因此,增加旅游劳动者素质、增强旅游业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3)与前文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比较

从研究范畴看,在本小节中,我们主要考察资本和劳动力两个主要的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对我国小口径“旅游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前文的主成分分析研究范围广,是从大口径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角度来比较各个因子的重要程度。

从研究结果看,在主成分回归中,我们测算出中国大口径旅游经济的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制度因素”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其次才是“旅游固定资产投入”。而在本节中,我们的研究结果却是“旅游的固定资产投入”是贡献最大的因素。这两者并不冲突,主要是因为研究范围的不同,后者只是研究小口径旅游业的经济增长要素贡献,未考虑“居民可支配收入”,而“制度因素”也仅仅包括在全要素生产率中。也即,本节的研究是建立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之上,在“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制度因素”等宏观环境确定的情况下,研究小口径旅游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其次,最终本节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我国旅游业(小口径)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资本投入,的结果与主成分研究中,“旅游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大于“旅游直接就业”的结果是一致的。

3.4.3 东、中、西部“旅游业”主要增长因素贡献率测算

1.因素选择

同3.4.2。

2.模型计算

同3.4.2。

(1)东部地区

1)数据

表3-14是我国东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其中,旅游行业营业收入和年初固定资产原值计算时均折算成不变价。

表3-14 1992~2005年我国东部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整理

①1992年不变价,在1978年居民消费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②1992年不变价,以1990年固定资产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2)计算过程

同上,则有下表:

表3-15 1992~2005年东部旅游业索洛方程回归系数

所以,得方程:

Ln(Y/L)=Ln 1.6126+ 0.6360ln(K/L)

也即,

Y=1.6126K0.6360L0.3640

(3)模型检验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模型R2=0.775913,拟合优度较好;DW=1.520008,不在2附近,且小于2,说明可能存在一些存在自序列相关性。尽管有些变量显著性较差,但总体上回归效果较好。

(2)中部地区

1)数据

表3-16是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

表3-16 1992~2005年我国中部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整理
①1992年不变价,在1978年居民消费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②1992年不变价,以1990年固定资产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2)计算过程

同上,则有下表:

表3-17 1992~2005年中部旅游业索洛方程回归系数

所以,得方程:

Ln(Y/L)=-0.1395+ 0.7607ln(K/L)

也即,

Y=0.8698K0.7601L0.2399

(3)模型检验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模型R2=0.766563,拟合优度较好;DW=1.800675,接近2,不存在自序列相关性。尽管有些变量显著性较差,总体上回归效果较好。

(2)西部地区

1)数据

表3-18是我国西部地区1992年至2005年间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

表3-18 1992~2005年我国西部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整理
①1992年不变价,在1978年居民消费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②1992年不变价,以1990年固定资产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2)计算过程

同上,则有下表:

表3-19 1992~2005年西部旅游业索洛方程回归系数

所以,得方程:

Ln(Y/L)=-0.0384+ 0.6978ln(K/L)

也即,

Y=0.9623K0.6978L0.3022

(3)模型检验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模型R2=0.718897,拟合优度较好;DW=1.570844,不在2附近,且小于2,说明可能存在一些存在自序列相关性。尽管有些变量显著性较差,但总体上回归效果较好。

3.全要素生产率及旅游经济主要增长因素贡献率测算

方法同上节。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3-20 “八五”-“十五”期间旅游经济增值主要因素贡献率

表3-21 全国及东中西部回归方程系数比较(1992~2005年)

3.结论及分析

从统计数据看,东部的数据平稳性较好,而中部和西部地区较差,尤其是中部地区1998、2000和2005年出现较大震荡,西部地区在“九五”期间的1998、2000和2001年数据波动较大,直接影响的测算结果。因此,在计算期间平均数时,本书将变动较大的年份数据剔除。

从测算结果可以大致推论下述观点:

(1)在过去15年中,我国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小口径)的经济增长源泉是资本投入。无论是东部,还是中部和西部数据都反映了这一结论;劳动力的贡献率较小,且呈现贡献率下降的趋势;全要增长率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规模经济、知识进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因素等因素在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作用逐渐增强。说明未来我国旅游业要发展,增加劳动力其贡献率并不会增加,而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提高单位生产率。

(2)从三大区域小口径旅游业的回归方程看,东部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A大于1,说明存在规模效应,或者技术进步因素、知识进展、制度因素等对旅游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

(3)全国的总量经济并非各区域经济的简单合力。总体经济和局部经济存在一定程度差异。表3-20显示,索洛余值贡献率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都有一定程度的贡献,与总量经济计算结果不同。

3.5 小口径旅游经济(旅游业)要素投入的相对效率分析

3.5.1 相对效率评价的DEA模型

DEA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查恩斯(A Charnes)、库伯(W Cooper)和罗兹(E Rhodes)等于1978年首先提出的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方法。我国自 1988年由魏权龄系统地介绍了DEA方法以后,该方法在众多领域,包括地质、金融、管理、宏观经济研究、甚至医学等得到广泛的运用。

对被评价的决策单元DMUj0;j0∈{1,2,…,n},DEA的基本模型C2R是:

st.

式中:

hj0——评价对象j0单元的效率;

xij 0 —— j0单元第 i种资源的输入量;

yij 0 —— j0单元第 r种资源的输出量;

vi——对第 i种的输入资源的一种度量(权系数);

ur——对第 r种的输出的一种度量(权系数);

hj——所有决策单元的效率;

v——输入资源的权重向量;

u——输出的权重向量。

这个模型的含义实际上是:保证所有的决策单元的效率不会比最大的效率还大的常识性的条件下,选择适当的输入v和产出u,使得j0决策单元的效率达到最高。也就是j0在最弱、最宽松的条件下(只要其他的决策单元不违背常识性的规律即可以)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率,那么它也就反映了该决策单元“竭尽全力”所能达到的效率,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仍然没有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境界,那就是这个决策单元本身的问题。它是低效的。C2R模型是规模效益不变的模型。为了运算方便,上面的基本模型等价于下面的对偶模型:

minVD

结论1:DEA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j0 决策单元达到DEA有效当且仅当规划中的θ最优值达到1,且它的每个最优解λ*=(λ1*,λ1*λn*)′、s+*s-*θ*都有s+*=0、s-*=0。

结论2:一个决策单元DEA有效则制度有效、规模有效。

结论3:对于DEA非有效解,它肯定不是制度有效,但可以进一步判断其规模有效性。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书计算相对效率采用EMS1.3软件,软件计算是可计算超效率,即在有效的基础上进行相对有效的排序,因此,会出现大于1的值。但此处大于1并不表示规模收益递增。

3.5.2 我国“旅游业”要素投入产出的EDA相对效率

1.旅游业投入-产出有效性的DEA检验指标

根据我国旅游产业数据,本书采用固定资产、劳动力、制度和知识进展四个方面的投入来描述投入要素。下表给出了以上三个方面的具体指标,用旅游营业收入来描述产出情况。

表3-22 我国旅游业投入-产出具体指标

注:表中权重的确定方法说明,通过对专业人员调查,结合作者自己的研究与工作经验采用AHP方法设定的。另表中所指旅游业为《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所含范围。

2.基本数据

见表3-23。

表3-23 我国旅游业投入-产出DEA结构模型

数据表(1992~2005年)

①1992年不变价,以1990年固定资产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②1992年不变价,在1978年居民消费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续表

①1992年不变价,以1990年固定资产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②92年不变价,在78年居民消费定基指数的基础上以1996年为100,计算而得。

3.计算结果

本书采用EMS1.3软件对样本的相对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24。

表3-24 1992~2005年我国旅游业要素投入-产出DEA有效性

注:为便于统计,将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省。

图3-12 我国旅游业各年度相对效率(%)

4.结果分析

从上面计算结果看,在过去的14年中,我国在旅游业上的各种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入、劳动力投入、知识创新能力投入和制度因素的投入,在1993、1994、1996年、1997年和2005年三个年度相对有效,而以1999年最低,无效;其次是2003年。上述结论基本上符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从总体上判断,我国旅游业的投入-产出的有效性各年度差异不大,基本上处于平稳发展的态势,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1999年有效性相对最低,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旅游行业本身经营绩效低。我国旅游企业一直以来均有“小、散、弱、差”的特点,经营不具有规模效应,市场往往是价格恶性竞争。尽管1998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上下重视和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在这一年的国庆节,国家开始实行“黄金周”制度,国内旅游“井喷式”发展,照常规应该效率相对有效,然而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究其竟,由于旅游人数猛增,旅游就业人数随之攀升,但很多增加的旅游就业人员属于社会人员,并没有对旅游企业的经营效益提升起到作用。因为,从1999年的固定资产原值来看,较之1998年增量较小,可以判断各旅游企业的接待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即,“黄金周”促进了旅游消费,但由于旅游企业接待能力并没有变化,所以,超出接待能力部门分流到社会宾馆和其他非统计口径内的旅游经营组织。事实上,一个“黄金周”的消费增加并没能挽回这一年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败局。

表3-25 1992~2005年我国旅游企业各年利润总额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3-2006)

第二,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统计口径有关。我国旅游统计年鉴内的旅游业固定资产绝大多数集中在饭店行业,饭店行业的固定资产在191999年全行业固定资产中比例超过50%,而从1998年开始,我国的饭店行业进入全面亏损,其中1999年亏损额较大。这也正是影响该年度旅游业经济绩效的原因。1998年全国饭店行业亏损,为亏损5.84%,1998我国平均每间客房的投资额为27.5万元,全国房价下降了136%,平均出租率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饭店业的平均利润率降为负数。1999年全国全行业继续亏损。1999年,我国涉外饭店的平均出租率仅为53.4%,同期全世界的饭店平均出租率为66.7%。之所以出现上述结果,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饭店业在1997和1998年间的大规模扩张,尤其是云南省,为了筹备昆明世博会,饭店的固定资产在99年之前猛增。另外,饭店业行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经济,行政垄断和过度竞争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第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8年我国入境旅游中的外国旅华市场一度有所下滑,1999年有所回升。1999年,亚洲经济步出低谷,开始复苏,但我国入境旅游仍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一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7326家,比上年增加1104家,增长17.70%;其中,国际旅行社1256家,减少56家;国内旅行社6070家,增加1160家。

2003年主要是因为“非典”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出现十多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全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9166.2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4.06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4%和14.6%;国内旅游人数8.70亿人次,收入3442.27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11.2%;旅游业总收入488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2.3%;相当于当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18%,比上年降低1.26个百分点。

3.6 基于要素供给的中国旅游经济增长

此处主要分析核心要素之一的投资因素。本书研究的投资包括资本、劳动力、制度和知识进展等四个方面。

1.资本

资本的投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离不开资本积累,资本生成积累水平和资本调动能力高的三地区,其投资来源广、规模大,经济增长的动力足。在我国,生产要素市场的初期发展高度集中于沿海地区,各地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第一、中央财政的再分配政策;第二、当地资金积累水平和调集当地资金的能力;第三、从国内其他地区获得资本输入的能力;第四、吸引外资的能力[114]。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我国资本积累和调动能力的地带性和省际差异比较明显,该区域的差异可以由存款总额、储蓄率、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规模和利用外资规模四项指标清楚的显示出来。研究结果表明,越是富裕的省份,其储蓄率越高;而储蓄率越高的省份,其投资率也越高。

2.劳动力

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如果没有人的活动,一切经济活动皆无从说起。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生产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力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劳动者的数量、劳动者的技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效率。

劳动者在我国的分布呈明显的分布不均状态。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20多年中,市场机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步加大,但我国劳动力供求严重失衡这一独特国情仍在顽强地维护着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非市场格局,减弱了市场价格对要素流动的影响。从就业规模历史变化来看,劳动力数量供应的区域差异格局仍是影响我国总体就业规模分布的主要因素[114]。同时,从劳动力质量来看,区域差异也很大,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和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省级分布不平衡很明显,除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大直辖市遥遥领先外,接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是辽宁、吉林、江苏、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

保罗·克鲁格曼在他的《地理与贸易》一书中阐述了产业的地方化或者城市的专业化的一个可能原因就是劳动力市场的共享。产业集中形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力市场,这个共享市场对劳动者和厂商都有利[115]

3.知识进展

丹尼森指出,“知识进展(包括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是每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长期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因”。推动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知识进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最具生命力和最活跃的要素。从1962年,马克卢普发表《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到1996年经合组织(OECD)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人类正在迈进一个以知识( 智力、智慧)资源的占有、配置为基础,进行知识生产、分配、使用( 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全世界的知识在迅猛增长。凡是知识生产数量和质量高的区域,就是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区域。知识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又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目标。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进展程度是对国家基本制度适应性的回应,而是否最大限度地推进知识进步始终是衡量20世纪各种制度效绩的关键指标。中国现代化水平落后的直接原因是知识进展的滞后。

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一样,对于一个提供服务性产品、进入门槛低、劳动密集型、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创新能力与一个行业的知识进展的速度是相匹配的,也是同劳动力素质息息相关的。当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就业劳动者文化层次和综合素养普遍较低,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甚至没有专门的研究中心,高层次人才缺乏,属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同时,这些企业也缺乏对高层次人员储备、发展的意识。因而,通过更新思想观念、改善劳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加速行业知识创新的速度,是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区域的创新能力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创新能力较强。知识进展、知识创新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

4.制度

政策作为区域政府控制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手段,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在不同的地区表现不同,而且不同区域的政策选择及国家的政策倾斜存在差异,因而政策在各区域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一般的,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区域经济状况。区域经济状况这是政策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依据和基础。各个地区的经济基础不同,资源赋存不一,各地区的政策制定与各区域的经济状况是相匹配的。这个过程要对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科学教育水平、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等,更具体的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及集聚度,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供应能力等差异。

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各区域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因而发展目标存在差异。我们不能要求广西和上海制定同样的发展目标。各地的发展目标是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目标一般包括两个部分: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福利目标。在落后地区,一般经济效益目标是被放在首位的;而在发达地区则会兼顾社会福利目标。

区域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区域政府部门对经济政策的决策和执行能力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很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和执行者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而这些能力,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区域的科学文化水平、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等。

制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尤其是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意义尤为重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状况。政府制定政策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很大:第一、经济发展的战略。发展战略将旅游业发展放在怎样的地位,很大程度将将会影响国家对旅游业的投资和政策;第二、相关法规制度的建立。相关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影响到旅游业发展的规范性、影响到产业政策、企业融资渠道,从而影响到产业结构,并直接影响到旅游和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第三、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目前,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主要表现在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第四、对市场资金的引导。

【注释】

[1]指前文分析所述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旅游产业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