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历程历史理性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信念。所以,我们在讨论旅游经济增长的机制时,从世界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的现象中,以历史的观点来描述和归纳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并寻求其内在规律性是必要的。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业和产品,其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反之,将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二章 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历程

历史理性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信念。以这一信念为基础,事实上其中蕴含了事物间发展相关性和惯性的原理。从旅游经济的过去,看如今整个产业发展的机制,我们能从中发现一些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所以,我们在讨论旅游经济增长的机制时,从世界旅游和国内旅游发展的现象中,以历史的观点来描述和归纳旅游经济增长的特征,并寻求其内在规律性是必要的。

需要说明一点的,由于本书是从旅游产业的范畴来讨论旅游经济,那么旅游经济的起点,就在于旅游产业组织产生的那一刻。无论是世界旅游业的产生,还是国内旅游业的形成,本书都是以第一个专业性旅游企业的产生为标志的。

2.1 产业发展的一般过程

产业是一个介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企业)和宏观经济的整体(国民经济)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关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基本假设,就是一个产业或一个产业内部的一个环节都遵循发展的4个基本阶段,即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可以分为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产业呈现出一种生命周期的演化趋势,决定了其存在的微观基础——企业和技术,也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同样可以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随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的不断增强,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不断上升,同时新兴企业的崛起必然伴随着部分传统企业的没落,而没落的直接表现就是竞争优势的削弱。企业的技术生命周期和技术过程与组织变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企业生命周期的产生。随着企业从创业到成熟,其管理层次、幅度、组织成本逐渐增加,组织刚性逐步增强,企业文化也由开放式和风险承受型转为相对保守型,这就迫使企业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和重构。这种组织随着企业生命形态的变更而进行的演化也呈现出生命周期的形式。

1.产业的形成

前文提到,一个产业形成的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一是该产业符合社会需要,能为当时经济和生活条件下的消费者所接受,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二是该产业生产已进入商业领域,具备一定的规模;三是该产业有专门的具有专业化的从业人员,包括专门的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群体;四是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

产业形成的方式有以下几种[2]:1)产业新生。从萌芽到形成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2)产业分化。处于萌芽中的新产业经过充分发育后从原来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新产业。3)产业派生。指由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相配套的新产业的产生。又可分为前向派生、后向派生和旁侧派生方式。4)产业融合。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

一个产业成长一般要经历几个阶段:启动、加速和加强三个阶段。在启动阶段,即产业成长的初期,对该产业的投资规模开始扩张,生产要素开始不断地向该产业集中,进入企业增加,竞争日趋激烈。当进入企业不断增加,企业产能不断扩大时,产业成长进入加速期。在加速期,产业的生产经营以量的扩张为主。经过加速发展之后,产业成长进入加强期,即产业成长的末期。这一时期,技术和产业组织形态开始稳定,市场容量达到峰值,产业的投资及企业进入活动减弱,产业规模、产业产出份额及增长速度达到高峰。

在前文综述研究中,我们说道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站在产业经济研究的角度,社会分工是产业分化的根本原因。市场需求、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发展互相作用。根据前人研究,专业化、产业组织与产业生命周期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劳动分工由粗到细,市场容量由小到大,产业组织由全能型向专业化,再向全能化转化,产业经历由年轻、强盛再到衰退的过程。

2.产业的成长阶段

产业成长是指产业形成有,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不断扩大自身的过程。产业的成长,包括企业数量增加、投入规模扩大、生产能力提高等外延上的扩张,也包括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升级、产业组织合理化等内涵上的提高[2]

根据相关产业理论,产业的成长阶段是产业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决定了该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产业能否进入成熟阶段,也对其产业链和国民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产业的总体规模取决于在成长阶段的成长速度和成长时间。产业的成长过程是产业选择过程,其实质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产业的成长规模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第一,产业关联。产业关联强度大,成长潜力大。

第二,收入弹性。即在价格不变前提下,产业需求的增加率和人民国民收入的增加率的比率。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业和产品,其增长速度将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反之,将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

第三,市场潜力。市场容量大而潜力大的产业,其成长规模和千里也比较大。

第四,要素供给和产业转移活动。在发展中国家,资本是一种最基本的产业要素供给。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能否形成有利于吸引投资的环境,是影响产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第五,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营销成本函数,影响产业生产率。哪个产业在技术上首先出现突破性进展,哪个产业便会迅速发展。但由于各个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和要素供给水平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速度不同。

学者芮明杰认为,产业在成长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产出规模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比重迅速提高。如果说,产业形成期是产业从“无”到“有”,那么产业的成长期则是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过程。

第二,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一方面,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产业组织日益合理化,产业链的完善,产业群的扩大,为成本下降作出贡献。

第三,利润迅速成长。在成长期,厂商为了占领市场,可能降低销售价格,但由于生产批量大,成本降低快,企业利润仍为迅速上升阶段。

3.产业的成熟阶段

产业进入成熟阶段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二是产业要素的供给水平及价格水平。当市场对某个产业的需求趋于饱和时,该产业的增长就会下降,标志着该产业进入成熟期。如果一个地区的要素相对价格水平比较高,及时市场需求仍在增长,那么其产业增长速度也会相对下降。厂商在这时会通过产业的区域转移来获得优势。因此,判断一个产业是否进入成熟期,不仅要根据其市场容量和潜力,还要从产业的其他层次来综合考虑。一般而言,判断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要站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进行考察。

产业在成熟期主要有以下特点[2]

第一,产业生产能力扩张的速度减慢,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下降,进入的企业减少,产业重组的速度加快。

第二,产业的市场销售量虽仍有所增加,但增值速度趋缓,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社会普及率比较高。

第三,竞争往往转向更注重成本和服务,

第四,利润下降。由于需求趋向饱和,市场销售增长率下降,厂商生产能力发生过剩,导致激烈的价格竞争而迅速压低价格水平。

4.产业的衰退阶段

在衰退阶段,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渐萎缩,生产能力过程,丧失了增长潜力,并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下降。其特征是:

第一,生产能力过剩。其表现为开工严重不足,产品普遍性的供过于求,产生积压。

第二,过度竞争。由于进入的产业过多,但生产要素和企业仍不从这个行业退出,使许多企业甚至全行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达状态。

第三,财务状况恶化。产业内各企业现金流入减少,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债务负担加重,利息支出剧增,甚至要变现短期或长期资产,财务状况恶化。

第四,“衰而不退”。

2.2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的产生

2.2.1 旅游的内涵

(1)旅游的定义

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概念性定义,是对某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是从理论抽象出发给出的,它提供一种观念性的理论框架,以确定概念的本质特征,往往是简单的、抽象的,不宜操作的;另一类是技术性定义,是为实践运用做出的定义,以便进一步明确概念性定义的内容和范畴,明确具体分类指标,使对象明细化,便于实际操作。一个概念,既给出概念性定义,也给出技术性定义,是国际上理论研究的一贯做法。

旅游的概念性定义,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旅游是一种消闲活动,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是为了丰富其经历和文化教养”。这里将审美、消遣和自娱作为旅游活动的本质。

旅游的技术性统计定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推荐,“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它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目的包括六大类:“休闲、娱乐、度假”、“探亲访友”、“商务、专业访问”、“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

(2)旅游的本质

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1927年在其代表性著作《旅游经济讲义》一书中首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现象作了系统的剖析与论证,他从旅游活动的形态、结构和活动要素的研究中,得出一个结论,认为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93]。德国学者蒙根·罗德认为: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他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我国学者沈祖祥认为,本质上旅游“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个系统,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旅游者这一旅游主体借助旅游媒介等外部条件,通过对旅游客体的能动的活动,为实现自身某种需要而作的非定居的旅行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94]。学者冯乃康也指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因此,“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95]。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在这里特别强调了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率先提出: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96]。他认为,那些带有自我考验性质的、艰苦的旅游,如探险旅游,野外生存等,则是一种界标式的人生通过仪式,经过这种“仪式”的考验,人们会变得高兴、愉悦,并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

事实上,形成上述对旅游本质不同的看法症结在于,混淆了旅游的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认为旅游本质是休闲和审美的观点,是从旅游的概念性定义出发的,而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行为的观点,是从旅游的技术性定义出发的。本书作者认为,纯粹的旅游活动本质上属于休闲活动范畴,是一种出于旅游活动主体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体验的需要的社会性活动,但这种社会性活动客观上产生一系列经济行为和经济影响。因此,出于对这一社会性活动研究的需要,我们有必要进行技术性定义,来实现对旅游这一越来越普遍的大众行为的研究。从这个立场来讲,旅游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如果特殊说明,由于本书是对旅游经济的研究,因此本书所指定旅游即指旅游的技术性定义范畴。

在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更追求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注重人的全面进步,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们精神愉悦、身心健康,并能从体验中增长知识的活动,已经脱离了大众旅游的层次,进入到促进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一种休憩型活动和福利,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2.2.2 旅游活动的出现

同关于旅游的性质的争论一样,学术界对旅游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有不同的看法。最基本的观点有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旅游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是在英国产业革命后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育、成长起来的,所以旅游现象产生于产业革命之后,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古代社会并不存在旅游活动。第二种观点认为,旅游是人类的一种历史古老的社会活动,现代的旅游是人类既往旅游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在这一观点中,对旅游现象具体起源于何时,又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即已出现,理由是当时人类已出现了一些偶尔的旅游行为。另有学者认为旅游现象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在辨析这两种观点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迁徙、旅行和旅游三种行为。

迁徙是人类最为古老的一种旅行行为,它是原始人类为获取食物而展开的一种生产行为。这种在原始人群中广泛存在的迁徙行为,导致了人们普遍的远方崇拜心理的产生,对人类后来的旅行、旅游活动的产生及发展,有着形式上的启迪作用。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之外的任何目的,离开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计划返回的行为。它是在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交换行为出现之后方才产生的人类又一新的行为模式。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后,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涌现出以贸易为生的商人群体,商人的趋利行为成为人类最早的旅行活动之一。概念性定义的旅游,是旅游者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享受目的,如休憩、娱乐、保健、求知、增加阅历等,通过异地游览的方式所进行的一项文化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是一种出于旅游活动主体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体验的社会性活动。

三个概念的共性在于:都存在空间上的移动。区别在于,迁徙是人们离开原有定居地后不再回来;旅行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能存在就业或其他为获得报酬而产生的经济行为;旅游虽在形式上与旅行一样,不同点是旅游对目的指向明确而单一,主要是以满足精神愉悦为主要目的的人类活动。迁徙和旅行则是人类早期的一种生产行为和生产手段,在活动性质上与旅游截然不同。事实上,如果从旅游的技术性定义出发,旅行和旅游的范畴是有重叠的。

因此,本书作者认为,从旅游的概念性定义出发,旅游活动是产生力发展的产物,人们在有了一定的可供支配的时间和金钱的情况下,拥有一定的审美经验的前提下,出于满足旅游活动主体追求精神愉悦、审美体验的需要而出现。它并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会发端,也并非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出现。它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而从旅游的技术性定义出发,古代的旅行活动与现代的旅游活动存在一定的交叉,其区别就在于,两种活动是否具有社会性,是否是社会现象,它在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务旅行游学旅行的年代里出现。总体上,我们讨论什么是旅游活动时,需要满足一个必要条件:即旅游活动是“社会现象”,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数量群体的人从事的活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旅游活动的产生:

首先,既然旅游活动是一种出于旅游活动主体获得精神愉悦和审美体验的社会性活动,那么要产生这类活动,就要求旅游者具有可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和闲暇时间,还要求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意识,有主动寻求生活乐趣的意识。因此,一般情况下,旅游活动在发端时期产生于具有政治强权、经济优势、文化领先的有闲阶层之中。也即,旅游活动应该产生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有闲阶层的年代,而这个时期,就西方世界来说应该大致在工业革命前后。

其次,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现象,就必须是“在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在正常地从事这项活动,成为经常有规律地发生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类行为模式”。因此,人类社会的旅游现象是在旅游者成为一个稳定存在的社会群体之后方才出现的,旅游者一旦形成并进行了旅游活动,旅游这一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就自然产生了[97]

再次,旅游活动源于古代旅行活动,并且存在一定的交叉。如,从技术性定义出发的商务旅行行为,在古代已有,并且存在一定数量的群体,构成了社会现象。另一种情况,就是古代的旅行活动,即古代小生产自给经济社会中,个别既得利益者和食利阶层的追求精神愉悦的旅行行为。由于这个群体很小,并没有成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类行为模式,即没有形成社会现象,所以以旅行称之。这类行为“并不具有社会意义,因而并不能改变古代旅行活动的经济性质,但是这就是后世旅行起源和发展的内因”[98]

申葆嘉先生在《旅游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从根本上说,旅游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有了人对它的需要,有了需要才会有供给,才会有旅游服务诸行业和社会的支持。是人主导旅游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因此人的需要就应作为整个旅游现象研究的切入点,或者说,旅游现象的研究,是因人的需要引起的,所以旅游现象的研究必须环绕旅游者的需要为中心展开”。这里,申葆嘉先生给我们指出了研究旅游活动的方向,即要从旅游主体出发。然而,这些旅游主体,为什么会有旅游需求、这个群体这种需求在何种前提下能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性需求、这一社会性需求如何会带动其他经济行为发生和发展?这正是我们研究旅游活动,研究旅游活动的经济性的原因。总体上,我们可以认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旅游者群体的出现,而旅游群体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活动。

2.2.3 旅游业的产生

从产业的角度探讨旅游发展,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是否出现专门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组织;二是是否成为独立的经济行业。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现了独立的旅游中介企业——旅行社。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中介组织逐步壮大,并具备了一定规模,能够提供一定数量满足人们需求的进入商业领域的产品,拥有一定数量专业从业人员,并且拥有一定数量专门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设施设备,于是我们可以判断,旅游产业初步形成。旅行社作为因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专业服务企业组织被指为狭义的旅游业。

由于旅游活动与很多其他产业部门发生交叉,因此广义范围的旅游业边界很难界定,因此大多数学者将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产业整体上作为旅游经济来进行研究。这些产业包括,旅行社及类似机构、旅馆业及类似设施、餐饮业、娱乐服务业、零售业、铁路客运业、航空客运业、水上客运业、公路客运业、公共设施服务业(市内公共汽车电车业、出租汽车业、轨道交通业、市内轮渡业、其他市内交通业、风景名胜区业、园林绿化业、自然保护区管理业、环境卫生业、市政工程管理业)、租赁服务业、邮电通讯服务业、文化服务业。我们在旅游经济的研究中,是借助经济学的思想和基本原理来解释旅游经济现象、分析其原因、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2.3 世界旅游经济演进过程

2.3.1 世界旅游经济发展历程

世界旅游发展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三个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即从依附性向独立性转变;从分散、无组织向商业化、团体化旅游转变;从单一经济行为向综合性、国际性转变[99]。结合学者郭鲁芳的观点,本书将世界旅游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世界旅游发育阶段(工业革命~1845年);第二阶段,世界旅游业形成及成长阶段(1845~1950年);第三阶段,世界旅游成熟阶段(1950年以后)。

(1)世界旅游发育阶段(工业革命~1845年)

旅游作为一种独立的现象出现,其判断标准是:“消遣目的而出外观光或度假的人数超过传统商务旅行,旅行社的发展很多方面都开始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旅游特点”[99]。1845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以为游客进行专业旅行服务的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专业经营游客的食、住、行、游、娱等多项服务,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郭鲁芳认为,在这一阶段具有三大鲜明的特点:(1)地域性。尽管出国旅游现象已经出现,但总体而言,人们的旅游还是限制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地域性突出。(2)小众化。旅行活动的主体仅限于一些新生资产阶段和白领阶层,旅游活动和旅游消费还具有一定色彩的特权性。(3)分散性。由于围绕旅游活动的产业体系还未形成,旅游产业的社会化分工体系还不健全,旅游活动的组织是分散的、个体的,旅游活动的内容也是单一的。

(2)世界旅游业形成及成长阶段(1845~1950年)

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成立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也标志着旅游活动向旅游经济活动的转变。从此,旅游活动从分散化、无组织的状态迈向了商业化、专业化经营,团队旅游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诞生后的近一个世纪时间里,旅游市场上需求增长缓慢,旅行社的数量增加迟缓。在这一时期,旅行社业初步进行了批发经营商和零售代理商的分工,然而由于行业规模较小,行业分工并不是这一时期旅行社业发展的主要方面。

(3)世界旅游成熟阶段(1950年~)

1950年以后,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直接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世界旅游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其根本标志是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和全球化,以及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

旅游业成为过去一个世纪里最为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现象。国际旅游人数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2000年的689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为7%。在相同时期里,国际旅游收入,以目前货币价格计算不包括国际交通费用,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表2-1显示了世界旅游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发展进程。

表2-1 1950年后世界旅游业总体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据《世界经济统计年鉴》整理。

从1950年开始,旅游活动成为一种大众性的活动。旅游由少数富人的活动,成为工薪阶层及更广大的劳动者的活动,世界旅游者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进一步增加,旅游的消费能力和对于闲暇的需求不断增强,旅游者开始从事洲际内跨国旅游活动,到1970年,洲际跨国旅游逐步升温,旅游的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增加,而旅游活动的增加又直接推动了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地完善。表2-2、表2-3和表2-4显示了国际旅游人数随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表2-2 198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总和)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据《世界经济统计年鉴》整理。

表2-3 1980~2003年国际旅游人数 单位:千人

资料来源:据《世界经济统计年鉴》整理。

表2-4 1980~2004年国际旅游收入 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据《世界经济统计年鉴》整理。

世界经济增长带动旅游经济的增长。国际旅游收入的变化趋势与世界总产值趋同,如图2-1所示。1980~2003年间,世界经济也一直缓慢上升,国际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的收入则呈快速增长趋势,增速稍高于世界国内总产值得增速。1975~2000年间,国际旅游人数的平均增长速度为4.8%,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3.4%的年平均增长率。旅游的发展速度比GDP的增长快35%。

图2-1 世界游客数、国际旅游收入与世界国内
生产总值折线图(1980-2003年)

国际旅游是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旅游业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旅游(WTO)经济报告1998年第一期的分析,对于世界上83%的国家来说,旅游业是五大创汇部门之一,至少占其外汇来源的38%。据国际观光组织(UNWTO)统计,国际观光客正以每年6.5%的平均速率增长,从1950年的2500万人次增加到了2004年的7.63亿人次。国际观光客数量的膨胀带动了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从1950年到2004年间,世界观光收入从20.1亿美元猛增到6227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0.3%。截至2006年,旅行及观光行业创造了2.34亿个就业机会。从外汇收入和创造的就业机会来看,旅行观光业已成为世界上成长最快的行业。

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经济行为和文化行为的综合体,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79年开始,WTTC将每年的9月27日定为世界旅游日,并会确定每年的旅游主题,以引导世界旅游的发展。表2-5展示了1985~2006年间世界旅游组织各年提出的旅游主题口号。

表2-5 世界旅游日主题(1985~2006年)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WTTC资料整理。

在过去50年多年里,旅游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往国际旅游的主要特点表现为:1)地理空间趋向海边、湖滨、河岸等地;2)出行时间多集中于夏季);3)旅游动机主要表现为休闲、娱乐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多元化的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度假时间错开、延长,旅游者的需求复杂化;各个国家都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以及为促进旅游发展不断完善的各种旅游设施,推动了国际旅游多元化的进程。旅游的多元化发展,为世界各地区的旅游发创造了新的机遇。1950年,接待量居世界前15名的国家共接待约2500万人次,占世界总量的97%;而1999年,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接待数量超过100万人次,世界前15位国家的接待量占总量的62%,比1950年下降了35%。亚洲(中国),中、东欧(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的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跻身世界前15名的行列,世界旅游格局正在悄悄改变。

从供给角度来看,旅游企业正向多元化、集团化发展。目前,旅游产业组织存在双重发展趋势,一是企业合并、联盟和连锁经营,二是中小型旅游企业激增,三是旅游企业的纵向一体化。中小企业几乎统治了旅游的各分支领域,在餐饮行业里,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他们在市场上长期稳定的占有量以及他们自身庞大的数量,部分地得益于他们的经营规模并没有影响他们提供优质服务和取得商业佳绩。事实上,这类企业更容易满足目标市场的要求,也更具提高效率,获得赢利的潜能。一方面,大型的旅游集团不断兼并小型旅游企业,大型旅游集团不断涌现,尤其是酒店集团;大型航空公司联盟不断扩大。另一个方面,就旅游业核心企业旅行社而言,正朝着纵向一体化发展。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会(WTTC)认为由于游客对特色旅游的要求越来越高,独特旅游项目的开发仍有很大的空间,各国旅行社都在想方设法推出令游客有独特感受。此外,有些国家的旅行社正在向旅游、商店、旅馆和航空运输一体化方向发展,游客不但能享受全程服务,而且还享受最低廉的价格。Oneworld,Star Alliance,Skyteam and Qualiflyer四个最重要的航空公司联盟。在欧洲,TUI,C&NTouristic,Airtours和Rewe四大旅游代理商联手,已使他们在团体旅游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2000年这四家代理商估计共接待了5000万左右的旅游者。世界最大的五家饭店连锁集团采用同样的办法使其下属饭店达到18500家,客房H201万间,在旅游接待市场占有相当份额。

2.3.2 世界旅游经济空间格局

世界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中心发生迁移。过去50年里,世界旅游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非洲、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增长迅猛,但欧洲和美洲依然是两大主要旅游接待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非洲和中东市场份额的增长高于世界旅游平均增长水平,欧洲和美洲等传统旅游目的地低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新兴旅游目的地的成长迅速,一些国家的增长幅度连续几年保持两位数。但与其他发展较成熟的目的地相比,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或其他事件的影响,而破坏其在客源市场的形象,也由此导致了这些地区在某些年份里的增长减缓甚至衰退,如印尼的巴厘岛爆炸事件对印尼旅游业冲击很大。

(1)欧洲、美洲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旅游地,但市场份额有下降趋势

1950年到1999年,这欧洲和美洲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6%和5.9%。在绝对数方面,这两个地区分别比1950年增长了3.77亿和1.15亿人次。但由于其他地区正以更快的速度发展,1999年这两个地区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有所减少,分别是:美洲19%,欧洲59%。东亚太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呈上升之势,发展最为迅猛,到1999年,其市场份额已达到14.7%。虽然受1997、19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1999年和2000年的数字均显示了这一地区的回升趋势。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旅行及观光竞争力指数”(TTCI),以探寻世界范围内拉动旅行及观光竞争力的因素和政策。表3-7是2006年全球旅游竞争力排名。在参评的124个国家中,瑞士的观光竞争力指数傲居全球第一;中国在排行榜中处于中游水平,列第71位。竞争力评价过程引用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世界观光组织(UNWTO)、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等国际组织的具体信息,以及对企业领袖的调查。此次世界经济论坛的观光指数排行榜,充分印证了欧美国家仍具有强大的观光竞争力。在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欧美国家占据了八席。中国处于中游水平,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世界遗产数量位列第三,且在价格竞争力方面排名第11位,但由于中国被认为其所有权未得到充分保护,以及过于严苛的外国所有权限制和护照审批要求,因此其政策环境被归结为不利于旅行观光业的发展,排名第97位;有关环境规章制度的得分也较低。就法国而言,这个排名世界第一、坐拥30处世界遗产且被公认为“最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被挤出观光竞争力排行榜前十位,屈居第12位;其主要掣肘因素在于国家对观光业认知度太低,尤以法国人对待国外游客的态度之傲慢和不友好为甚。

表2-6 2006年全球旅行及观光竞争力指数排行榜

续表

资料来源:据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sypd/wlbtg/2007/03/02

(2)东亚太地区国际旅游迅速发展,国际旅游市场重心逐渐东移

2000年,全球共接待国际旅游者约6.89亿人次,增加了5000万人次,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7.4%,是1999年增幅的两倍,成为近十年来的最高增幅。增长最快的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00万人次,增幅达到14.5%,全年共接待1.119亿人次。从增长量来看,由于欧洲仍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58%),基数较大,尽管增幅只有6.2%,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旅游接待人次比去年增长2500万,总量达到4.03亿。此外,美洲共接待了1.29亿人次,非洲接待了2770万人次,中东和南亚各接待了2000万和6000万人次。 欧洲和美洲目前还是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但由于其他地区增长速度的加快,这两个地区的所占的市场份额有下降的趋势。在2000年,这两地区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7.7%和18.5%。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在这种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中收益最多,2000年,其市场份额达到了16%,是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非洲、中东南亚各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2.8%和0.9%。

(3)非洲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2004年世界入境旅游人数比前年增加了10.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依次是法国、西班牙和美国。入境旅游收入最多的前10个国家分别是美国(745亿美元)、西班牙(452亿美元)、法国(408亿美元)、意大利(357亿美元)、德国(277亿美元)、英国(273亿美元)、中国(257亿美元)、土耳其(159亿美元)、奥地利(154亿美元)和澳大利亚(130亿美元)。另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WTO)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非洲的旅游收入达到73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0%。而2005年全球旅游收入的增长幅度为5.5%。2005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旅游业增长最快,占整个非洲地区经济总收入的8.8%,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9万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06万个。在这一年里,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增长了13%,达到2300万人次。在非洲国家中,肯尼亚的旅游业增长最快。2005年,到肯尼亚旅游的游客人数比2004年增长了26%。在遭受恐怖袭击之后,到东非旅游胜地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旅游的游客数量在2002年和2003年曾一度锐减。肯尼亚旅游业今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恐怖袭击事件后出现的反弹。

(4)世界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去年底公布的统计数字,2006年全世界旅游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游客总数达8.42亿人,比2005年8.08亿人增长4.5%,但低于2004年5.5%的增长幅度。近三年来,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旅游人数增长了1.5亿,特别是非洲一些新兴旅游市场的发展更是方兴未艾。2006年,非洲旅游业增长了8.1%,增幅是其它地区的一倍,接待入境人数4000万人。象南非、肯尼亚、摩洛哥作为旅游目的地国发展力度强劲,年入境游客增长数量均在百万人以上。同期亚洲旅游市场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接待入境游人数1.671亿人,比2005年的1.554亿人增长7.6%。相对而言,像欧洲这样传统的旅游市场却增长乏力,2006年仅为4%,这还是得益于2006年在德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拉丁美洲在这一年度入境游人数仅增长了2%,主要是中美洲的危地马拉、南美洲的智利、巴拉圭、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国的增长均在两位数,否则会更低。加拿大和墨西哥入境游人数却大幅下降。在旅游消费方面,德国人最舍得花钱,2005年总计消费了727亿欧元;其次是美国人为692亿欧元;排在第三位的是英国人为596亿欧元。2006年法国接待入境游客7700万人,排在全球之首,而旅游收入是美国排在首位。据该组织的预测,从现在起到2020年未来的十余年时间里,全球旅游业年增长率可望保持在4%的水平上,发展前景持续看好。

另据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WTTC)预测,世界旅游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2015年,世界旅游业的收入将增至107000亿美元,从业人数将扩大至2.7亿。WTTC认为,世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在旅游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及旅游项目的不断创新。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都在以8.9%和8.7%的高速发展,而两国旅游业的潜力尚未完全开发出来。到2020年,中国有望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旅游的第一目的地国。

2.3.3 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动力

(1)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

虽然旅游业已经遍及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也有不小的差异,所以在发展旅游业的目的、途径和方法上也是各有特色的。《世界经济年鉴》将目前世界旅游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美国模式。这种模式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并举,以国内旅游为基础,反映了经济发达国家旅游业的一般特点。属于这一模式的国家有英国、法国、德国等。通常这些国家的旅游业都经历了由第一阶段国内旅游,第二阶段邻国旅游,第三阶段国际旅游的常规发展过程。

一般说来,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旅游业起步比较早,基础比较好,以原有的交通运输业、饭店旅馆业、文化娱乐设施为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旅游已相当发达;美国的旅馆以宏大闻名,常拥有千余间客房。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斯塔特勒公司为旅馆联营之鼻祖。美国还是世界旅行代理业的创始国。在国际旅游方面,这些国家多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客源国,每年有大量人口出国观光;同时它们又是国际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国,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国际旅游者。由于这些国家的商品出口都相当发达,所以旅游业的收入所占比重不大,在5%~10%,国际旅游收入往往小于旅游支出,旅游业出现巨额逆差。

从管理体制上看,这些国家是以半官方的旅游机构为主,其职能主要是沟通信息,促进销售,进行政策协调。在这些国家,旅游企业基本上是私人经营,在竞争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规模巨大的旅游公司,甚至是跨国公司,如假日联营公司、喜来登联营公司都是世界性的旅馆联营公司。但就总体而言,在这些国家里旅游业中的小企业居多数,它们直接面对旅游市场,经营方式相当灵活。

第二种,意大利模式。属于这一模式的主要有西班牙、瑞士、奥地利、葡萄牙等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次于美国等国家,但又比一般国家发达,更重视发展国际旅游。这些国家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都很重视,国际旅游业的收入是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外汇来源。它们的特点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并富于特色,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这些国家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是最大的“出口项目”。一般旅游业收入占其商品出口收入的10%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10%。

在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它们所接待的国际旅游者数量和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世界旅游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高于美国模式国家的增长速度。尽管这些国家既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也是重要的客源国,但总起来看,主要是旅游目的地国,来旅游的外国客人多于出口旅游者的数量,旅游创汇有巨额顺差。

第三种,新加坡模式。属于这种模式的国家除新加坡外,主要有韩国、埃及、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一般首先发展国际旅游。这些国家旅游业都得到政府的重视,管理组织一般也都是半官方的,受到政府的财政资助,对外代表官方,对内代表旅游业的利益,负责管理和规划国家的旅游事业,旅游设施的“硬件”、“软件”都在逐步提高和改善。它们的地理位置从发展旅游业来说没有意大利模式那样优越,驰名世界的旅游景点除埃及外也不是很多。

由于其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国家国内人民的旅游消费需求还比较低,他们发展旅游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旅游业赚取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并带动相关经济部门的发展。因此,这类国家往往主要发展国际旅游,在此基础上,积累资金振兴经济,逐步提高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继而开展国内旅游。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如异军突起,招徕大批欧美旅游者。其中尤以新加坡、泰国等旅游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令世界注目。如,泰国自1984年以来旅游收入连续几年占泰国各项外汇收入的首位。1986年末泰国的外国游者达270万人,外汇收入34亿多美元。国土狭小的新加坡虽然总人口不过300万,但是在1986的所接待的国际旅游者总数超过了320万人。旅游业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腾飞,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它已经成为东方的“旅游王国”。

第四种,印度模式。属于这种模式的国家除印度外还有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等国。这种模式是经济不够发达国家搞旅游业的模式,其基本特点是,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国内年人均收入在500美元以下,农业等部门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服务行业不发达。从管理体制上看,这些国家都设立了不同的管理机构,但常常是政出多门,认识上不够统一,政策也缺乏明确性和稳定性。一般说来,这些国家常拥有某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

由于国力不足,资金短缺,交通不发达,旅游设施不健全,旅游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因此旅游资源的潜力没有足够转化成为旅游业的现实产品。还有些国家,出于政局动荡,战事不断,因此尽管有着吸引人的旅游资源,却使旅游者望而却步,使那里的旅游业陷于停滞状态。这些国家多处于亚洲和非洲,从地理位置上看远离欧美等主要旅游客源国,所以对欧美国家的旅游者来说,到这些国家来既费时间,又费钱财,加之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很难成为稳定而又持久的大众旅游市场。更困难的是,由于这些国家经济较为落后,国内的消费水平比较低,旅游设施的国外消费几乎没有替代的可能,因此一旦国际旅游者减少,就会造成旅游设施的大量闲置和浪费。

除上述主要模式外,一些岛国如塞舌尔、马耳他等也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并有相当特色,形成了岛国模式。旅游业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每一个国家都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国的旅游优势。

(2)推动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

旅游活动的开展需要几个必要条件,诸如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审美能力和情趣、求知愿望等,而一种社会性的旅游活动的形成,经济发展是其中最基本的条件。

1)工业革命的推动

工业革命使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进步,直接推动了狭义的旅游产业的形成。

首先,生产力的进步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为旅游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产业革命还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带来了新的阶级关系,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从而扩大了“有闲、有钱”阶层,扩大了外出旅游的人数。

其次,科技的进步,为旅游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等先进的交通工具,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旅行这一空间位移活动的开展。

再次,工业革命也强化了国际间的分工和合作,从而为旅游活动地域的扩展、国际化形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先行者海外扩张去寻找新的原料基地和销售市场,从而加速了全球性的商务旅行和旅游活动。

最后,工业革命在提高社会生产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的工作压力。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大机器生产的深化,劳动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人们工作压力增加,对休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从主观上促进了世界旅游的发展进程。

2)城市化进程

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过程,加剧了工作地点与生活地点的分离、工作与休闲的分离,从而为现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旅游发育创造了主体和客体条件。

3)社会价值观与社会发展

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使人们对闲暇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旅游活动逐步从一种生活的奢侈品演变成一种必需品。它成为人们获得更多生活和工作动力的源泉,成为生活生活动一种方式,成为人们对生活质量评价的一个新的指标。

2.4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过程

如果说,本书仅仅研究一种旅游行为,那么,根据旅游的技术性定义,中国的旅游史至少会从商业开始较发达封建社会开始,因为那时就已经出现商人的商务旅行和士人阶级的游学风尚。但若单单从有专门的旅游企业出现,旅游业形成说起,那么,中国的旅游史则是从1923年开始的。确切地说,这是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区别于前面所述的旅游活动发展史。本书的研究,致力于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经济统计年鉴》所圈定的旅游产业范围来研究旅游。因此,此处讨论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国的旅游企业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发育开始,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结合中国旅游业各阶段特点,将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1923~1949年);第二阶段,产业形成阶段(1949~1978年),包括两个主要历程,即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的旅游外事接待阶段和1979年~1990年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初创阶段;第三阶段,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成长阶段(1991年~至今)。从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情势看,中国旅游业尚未步入成熟期。

表2-7 中国旅游业发展阶段划分

2.4.1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阶段

1.孕育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1923年8月15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在该银行国外部正式成立;1924年1月独立门户,开展旅游业务;1927年6月1日,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成为独立的经营机构,并向当时代国民党政府交通部申请注册,这是新中国旅游史上由官方颁发、私人经营的第一个旅游业执照。从此,中国旅游业经营得到当局的承认,有了法律依据。1938年7月,中国旅行社又经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核算登记。中国旅行社在各省和重要旅游城市设立分社。

在国内每年春天组织游览苏杭的专车;夏天于避暑地设立夏令营办事处,接待国内外有人避暑修养游;秋天则组织海宁观潮专列等。在国外,不仅能办理学生出洋留学手续,而且仿欧美旅行机关,每年组织世界周游团,如“日本观樱团”,前往国外旅行。中旅社鉴于出国旅行手续较繁,目的地不同,又举办代理出国手续和指导行程项目。每年初秋,前往欧美留学的数百名学生预订舱位、入境签证、换购外币、派员迎候、照顾登岸及换乘火车等一切事宜,均由中旅代理[100]。在国际上,中国旅行社与日本国际观光局、英国通济隆旅行社、(前)苏联国营旅行社、美国西雅图运通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相互承接国际间的旅行团队和出洋游学学生以及国家使节、考察团队、会议代表、政府专使等。

旅游宾馆饭店是现代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南京、北京、苏州、无锡等地已有少数旅馆饭店。在上海,如1924年建成的金门饭店,1925年建成的大中华饭店、静安宾馆、东方饭店;北京的大北平饭店、礼查饭店、香山饭店、汤山饭店、中央饭店;苏州的苏州饭店、大东旅社;南京大首都饭店等都建于那个时期。

到20世纪30年代,个交通机关、地方政府、商业和社会团体、文化单位等,都已较为深刻的认识到旅行的意义,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纷纷建章立制,成立机构,积极开展游览活动。1936年11月出版的《国有铁路国内联运规章》内有“游历经理处”专章,鼓励经理处招引游客。全国公路交通委员会于1937年1月12日在安徽宣城设立“游旅服务社”。1933年10月1日,浙江省设立“名胜导游局”。1935年青岛政府设立“旅客招待处”。1933年北平创设“故都文物整理委员会”。

在交通方面,中国在1902年进口了第一辆汽车,1906年在广西南部修建了全长30公里的我国第一条公路。到抗战前期,全国公路公里程扩展到10.95万公里。1873年,从英国购置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船——507吨的“伦敦”号货轮,这标志中国近代航运业的起步。到抗战前,国民党政府招商局下已有船舶153艘。中国的航空事业1929年正式起步,1930年8月组建中国航空公司。1931年2月成立欧亚航空公司。1936年底已有“中国”(与美国合办)、“欧亚”(与德国合办)、“西南”(由两广政府投资)3个航空公司。到1945年,中国、欧亚航空公司飞机共有77架,员工几万人。

20世纪40年代,由于抗战爆发,中国旅游业陷于发展困境,业务萎缩,逐步向西南、西北地区发展。到1938年底,中国旅行社及其分社在沦陷区坚持工作的只有上海、北平、天津和青岛四个分社。此时,中国旅行业向西南、西北方向开辟新业务基地。中旅桂林分社于1939年成立,主要业务是发售车票和飞机客票。之后,又相继成立了柳州分社。1941年起,广西全境沦陷,桂林作为广西的省会,还是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除国立广西大学在良丰附近外,更由于香港一批文化人的到来,当地出版社、印刷工业的发达程度,堪与昆明、重庆媲美。因此,桂林分社和乐群社的业务,蒸蒸日上。在这一时期,中国旅行社还承担一些特殊的业务:服务于留学生和爱国华侨、致力于货运、协助各界人士内进、招待来华参战盟军等,游览业务基本暂停。

2.形成阶段

(1)外事接待阶段(新中国成立~1978年)

1)为接待海外侨胞、外籍华裔创办旅行社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对外交流增多,广大海外侨胞、外籍华裔回国探亲访友需求增加。因此,创办旅行社、开展旅行业务,很快就被提到国家对外事务的议事日程上来。1949年10月17日,以接待海外华侨为主旨的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继而,泉州、深圳、汕头、拱北、广州等地也成立了华侨服务社,开始形成了中国旅行社的框架体系。1957年4月24日成立了中国华侨旅行服务总社,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华侨、港、澳同胞探亲旅游接待服务。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1954年4月15日在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14个城市成立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接待访华外宾的食、住、行、游等事务,这是新中国经营国际旅游业务的第一家全国性旅行社。

2)建立旅游管理机构

1964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旅游管理机构与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为一体),并明确了发展旅游事业的方针政策是“扩大对外政治影响”、“为国家吸取自由外汇”,中国旅游事业开始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旅游业受政治冲击,旅游接待成为单纯政治接待,旅游业也被批作为资产阶级服务,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包括国旅总社),虽经毛主席和周恩来亲自决定保留机构,也仅剩12人。

3)主要成绩

①外国旅游者有所增多

1965年,全国接待外国旅游者达12877人次,创历史最高记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旅游业受到严重破坏,1966年上半年500多人,1968年国旅仅接待303人。20世纪70年代初期,毛主席要求做好国际交流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旅游事业逐步恢复。1976年全国接待外国旅游者近5万人次,比1975年翻了一番。

②配合了外交工作需要,产生了一定的政治效应

对于宣传中国的建设成就、加强国际友好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2)产业化发展的初创阶段(1979~1990年)

1979年8月6日,国务院决定将全国各地的高级饭店划归地方旅游局和国际旅行社分支社管理,实行企业化经营。1979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旅游局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事业若干问题的报告》,批语中强调:“各级领导要解放思想,开动机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办好旅游”。1980年,国家开始在一批大学里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又决定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划归国家旅游总局领导。1981年7月,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六五”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规划指标和主要工作。1982年8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更名为国家旅游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985年12月20日,国务院举行第92次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全国旅游事业发展规划(1986年至2000年)》,会议决定把旅游事业发展规划列入国家的“七五”计划,并增加投资,国务院决定成立旅游协调小组。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的“七五”计划,旅游被放在第37章,“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这是旅游业第一次在国家计划中出现,旅游的产业地位首次得到了明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0年(“七五”计划末期),我国旅游涉外饭店发展到1987座,拥有客房29.38万间,其中利用外资建设370座,拥有客房14.25万间;各类旅行社1603家;旅游中专及开设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发展到215所。这一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为2746.2万人次,全国旅游外汇收入22.18亿美元,是1978年的8.4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2.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70亿元人民币。

3.成长阶段(1991~至今)

“八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全国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推进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热潮。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点。1992年8月,国务院作出试办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决定,为此出台了八个方面的优惠政策。199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使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2003年,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强调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1991年至2006年间,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911”恐怖事件的冲击,但发展速度一直高居全世界之首,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强国”但历史性跨越。2006年国内旅游13.94亿人次,国内旅游总花费6229.74亿元,外汇总收入339.49亿美元。

1997年,国务院批复了由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共同发展的指导方针,使出境旅游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截至2006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已达到132个,其中2006年新开放的目的地有15个。截至目前,我国公民可组团前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6个。2006年,我国出境游人次数达到3102.6万人次,比1993年的374万人次翻了近10翻,发展势头迅猛。中国已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旅游客源输出国。同时,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增多,为促进双边和多边关系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的出境游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并为发展国际贸易起重要作用。

2.4.2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特征

1.基本特征

(1)旅游产业高速增长,国内旅游发展迅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

在经济发展中,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较强的产业,带较大限度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它涉及面广,渗透力强,创汇优势明显。1996~2004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大大增加,除了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因素外,这9年间全国旅游创汇总额超过1400亿美元。如下表所示,1991~2005年间旅游总收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也即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为国家解决农村就业、贫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旅游业还有利于三次产业渗透合作,在国民经济三产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2-8 旅游总收入与GDP(1991~2005年)

(2)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迅猛增长,成为重要的创汇手段

旅游创汇具有很多优点:就地出口,主要提供服务产品;即买即卖,现汇收入,资金周转快;换汇成本低;可避开贸易壁垒。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旅游业是十分优秀的出口产业。1978~2005年间,我国接待入境游人数常以两位数增长,2005年接待入境游客12029.23亿人次,是1978年180.92亿人次的66倍强。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1.6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92.96亿美元,是1978年的近180倍。旅游创汇成为我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成为平衡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

表2-9 国际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1978~2005年)

续表

注:从1993年开始开展国内旅游抽象调查,当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为调研数据换算而得,与往年不可比。
数据来源:1978~1999年数据摘自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P43,其他年份数据经国家旅游局公布数据整理而得。

(3)国内旅游持续稳步发展,人均消费不断提高

我国国内旅游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活跃,到上世纪90年代走上快车道,近几年则成为广大城乡居民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2005年国内旅游人次数达到12.1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286亿元人民币,已形成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

表2-10 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1985~2005年)

注:从1993年开始开展国内旅游抽象调查,当年的国内旅游收入为调研数据换算而得,与往年不可比。

(4)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出境游不断升级

1990年国家开办中国公民出国探亲旅游,1991年第一个出国探亲旅游团队成行。从1991年至1997年,出境旅游人数以年平均17.25%的速度增长,1997年至2000年,出境旅游者人数平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

表2-11 中国出境游情况一览表(1991~2005年)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历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整理

(5)生产要素持续不断向旅游企业集中

由于旅游产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加之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容量有增无减,产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生产要素在我国旅游业成长期内迅速向旅游业集中。旅游投资不断增加,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旅游教育也随旅游经济发展而迅速发展,旅游交通状况也大有改善,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游船及城市出租车全面发展。

(6)国家制度安排主导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

不同的制度,带给社会的变革形态和后果是不同的。我国旅游业的产业政策体系从建立到完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在解放思想的引导下,旅游产业政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1978年后的一系列产业政策,使我国旅游业发展开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为国家的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表2-12列出了1978年以后,一些由国家出台的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法规,可以看出在我国旅游业成长过程中制度安排对其的影响轨迹十分明显。具体规章制度请见附录1国家旅游局第一批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目录。

表2-12 1978年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制度安排列表

续表

资料来源:沈和江.制度、技术、管理:中国旅游产业化成长的制度安排.石家庄学院报.2006(5):91

(7)旅游资源开发加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

从人类开发旅游资源的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原始资源利用期、资源开发起步期、资源全面开发期、资源深度挖掘期、后资源开发期。我国旅游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95年以后进入资源开发的起步期,目前已处于起步晚期和全面开发初期。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景区景点的投入逐年增加,景区的固定资产总额呈增长趋势。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主要市场需求,积极跟进国际潮流,并结合国情,设计和提供给游客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使原有单一的观光型产品向度假型、探险型、商务型、会展型等多元化发展。

2.存在问题

(1)产品需求与供给形式单一,经营模式滞后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尚属于成长期,消费者需求旺盛且单一,企业供不应求。我国产业化运营的时间不长,产品形式单一,以观光型产品为主,在市场发育初期,需求旺盛,为独特的买方市场。因而,供给方并未因此影响其经营业绩,但却暴露出观光型旅游产品季节性强的特性。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目前大众型旅游需求产品结构单一的现状,人们大多数出游的情况仍处于游山玩水、走马观花的快餐式旅游形式,需求的产品层次低。观光型产品为主动旅游产品结构,使旅游资源配置出现季节性难以调节的问题。在高峰期,资源供给不紧缺,造成服务质量严重下降;在淡季,则出现资源浪费,景区、宾馆、酒店设施利用率低,从业人员失业率高。

(2)产品创新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低

只有低技术的企业,没有低技术的产业。波特曾经说过,“只有低技术的企业,没有低技术的产业”。人们一直错误地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十分简单的服务行业,国家政府也将旅游业设定为一个解决全民就业的突破口,因而在行业进入性门槛极低,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致使行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旅行社在产品供给、线路设计过程中,产品雷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低,一般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获得竞争优势。

(3)旅游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没有技术低的行业,而只有技术低的企业。一个企业如果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必将在竞争中落后,一个行业如果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势必缺乏发展后劲。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产业要获得长足发展,技术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旅游产业也是如此。旅游业提供的产品是服务性产品,而且旅游业提供的服务产品的特殊性在于,由于旅游资源的空间性而引致的旅游服务消费的异地性。对于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服务产品在市场流通环节中,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好的产品得不到好的价格,而不好的产品以次充好,横行市场。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各地域的多为信息网络是一个好的办法。因此,提高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旅游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能较好的与旅游产品的特性匹配,最大限度的优化产品和市场。

(4)产业制度供给缺失引致资源配置错位

相关的旅游法规不健全,旅游资源开发产权混乱,利益相关方权益纠纷多;旅游企业产品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品牌的建立难度大,无法抗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消费者也无法通过透明市场规则和相关信息来进行产品购买决策和自身利益保护。

(5)“黄金周”强化了旅游业旅游服务产品周期性供给与需求矛盾

“黄金周”制度,一方面,国内旅游需求井喷式爆发;另一方面,在大众旅游产品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趋同情形下,强化了旅游业的季节性供给缺陷,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旅游服务产品周期性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并使旅游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差、旅游需求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发育仍不足的情况下陷入十分窘迫的局面,间接导致了导游市场、旅游服务产品市场的混乱局面。

2.4.3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要素投入

1.固定资产投入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末,全国共有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等类旅游企事业单位32638家,比上年末增长7.7%,具体构成是:旅行社14927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460,国内旅行社13467家);星级饭店10888家(客房123.79万间);旅游景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业6823家。全国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事业单位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726.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68.3%的固定资产集中于星级饭店。在拥有的4726.99亿元固定资产中,旅行社424.38亿元,占9.0%;星级饭店3227.37亿元,占68.3%;旅游景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1075.24亿元,占22.7%。

旅游交通状况也大有改善,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江河游船及城市出租车全面发展。与国际潮流同步的度假旅游、滑雪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和其他特种旅游产品均处于持续快速发展中。

2.劳动力投入

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到2004年末,全国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44.8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0%,具体构成是:旅行社24.62万人;星级饭店144.61万人;旅游景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75.64万人。2003年末,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49万,间接从业人员3244万人,从业总人数达到3893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2%,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旅游教育也随旅游经济发展而迅速发展。截至2004年末,全国共有中、高等旅游院校(系)1313所,其中高校574所,中等职业学校739所。在校生578622人,其中高校274701人,中职303927人。

2.4.4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一国的发展战略对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至关重要。建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平衡发展到不平衡发展,再到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国是一个资源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既有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地的差异,也有南方和北方的不同。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受平衡发展战略支配,国家投资的地区布局在“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曾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西进”。中途由于“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国家经济基本处于停滞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发展战略以不平衡发展为主导。在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中国开始把国家投资布局和政策支持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带来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繁荣。随着发展的深入,到20世纪90年代初,地区差距不断加大,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发展的内部收敛严重。这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呼声日益增加,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战略逐渐成为主流。

表2-13 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总体状况(1992~2005年)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3~2006年)统计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很大。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计划内投资主要投向了沿海地区,尽管三大地带的经济均有增强,但从提高和发展的程度看,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没有同步增长,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从经济总量来看,在1978年以前,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GDP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为平稳。从1978年开始,上述三大地带所占的比重逐渐发生了变化,东部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中部和西部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特别是西部在1990年以后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5年,三大地带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59:24:17。从1979年到2000年,中国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31.1%上升到44.5%,而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相对差距则由43.3%上升到57.2%。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沿海地区的国家预算内投资所占比例不断下降,中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沿海与内地投资比由1996年的0.93下降到2000年的0.66。如果以人口均值来算,到2000年为止,中西部地区人均占有国家预算内资金已经超过沿海地区了。

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直接影响到旅游市场需求的发育和发展,更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发展。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判断,我国的旅游经济真正形成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而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不平衡发展,因此,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也处于东中西部不均衡发展的状态。

1.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旅游经济总量的梯度发展

表4-8显示了我国旅游业的东中西部总体发展状况。从2005年的数据看,东部地区无论从旅游企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还是旅游业总收入来看,从总量经济来看,整体上都远远的超出了中西部地区,处于明显的不平衡分布,但从人均分布看,还需具体测算,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完成。东部地区从旅游业起步开始在总量资产上就占有很强的优势,近年来其占总量比例上稍微有所下降,西部地区总量比例有所上升,但总体格局基本未变。

目前我国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主要有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以及旅游者的停留天数。一般来说,一个地区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收入的比重反映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在全国的地位。学者敖荣军[101]等通过对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对我国旅游发展差异作了统计分析,认为:截至2003年,中国旅游业规模较大的省区仅有7个,并且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收入份额占全国的80.37%;规模较小的省区有16个,其收入份额占全国的6.51%。反映出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明显要发达。具体数据见表3-17。同时敖荣军等还对中国三大区域的旅游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量化分析,用泰尔指数[1]验证的三大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程度。但泰尔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年三大地区的泰尔指数为1.6249,到2002年下降至0.9854,即表明三大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虽然差异较大,但差异在逐渐减小,呈β收敛[2]趋势,逐渐走向均衡发展。

表2-14 1992~2005年我国东、中、西旅游产业发展与全国总数的比例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整理、计算而得

表2-15 中国各省区旅游业发展按收入规模分类(2003年)

注: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四川包括了重庆市。
资料来源: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财经研究.2006(3):34

2.生产要素的空间差异与旅游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1)旅游资源分布差异

数据显示,我国的旅游资源也呈现不平衡分布状态。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森林公园等主要反映的是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拥有量,而优秀旅游城市、4A级景点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主要反映的是旅游业在这些区域发展的程度。因为,在4A级景点、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评选办法中有接待人数和对旅游接待设施和设备的要求,也即能基本反映一个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程度。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而丰富的人文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从发展程度看,东部要明显高于西部。其中4A级景点来看,东部占了53.7%,西部占26.7%;优秀旅游城市,东部地区占了53.2%,西部占26.2%。

旅游资源,特别是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是吸引国外游客、发展入境旅游的物质基础。在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空间分布为不均匀分布。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也是造成各地旅游业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从全国角度看,旅游资源总体质量是南方优于北方,以华东地区最为突出,次为华北地区,主要表现在东部沿海省份、长江中下游的中部省份及黄河中下游,这些省区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丰度高、地域组合度好,和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和旅游外汇收入的重要基地”[102]。江苏、浙江两省旅游资源丰富程度、地域组合上表现最突出。

表2-16 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旅游资源拥有量分布情况

续表

续表

注:为便于统计,将新疆建设兵团所拥有的旅游资源统计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网http://www.cnta.com/;国家公园网http://www.gjgy.com/;
中国自然保护区网http://www.nre.com.cn/等资料整理而来。

表2-17 我国东、中、西部旅游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比例

(%,截至2006年)

(2)资本形成地区差异

区域资本形成受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和国家发展战略影响。区域结构的非均衡性是导致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差异性的关键性因素。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来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核心,而我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正如发展经济学“低水平陷阱”理论所预言的,出于这个陷阱中,难于自拔。表4-8和4-11显示了我国旅游固定资产拥有量在东中西部上的差异。通过政府体制、金融体系和财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方式,是应对挑战、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国家的资本形成结构发展改变,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下降,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大幅提高。2001基础设施中的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占基建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的4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5%,加上房地产的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0.5%直接转向投资于城市化建设。从资本形成结构可以看出,制造业所占比重在下降,而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这既与一般的产业结构调整相关,但更主要的是与城市化的推进及与之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关。尽管,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本形成路径、结构上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但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必将更进一步推动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而在这点上,西部地区的资源占有明显优势,这也将更大程度上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发展。

(3)人力资源分布差异

经济学广泛认可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或经济增推动长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源的流动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逐步流向第三产业。其流动的动力在于,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具有更好的获利性,而第三产业较之第二产业也有同样的趋势。由于人力资本主要是从不发达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人力资本本来就欠缺的地区迁移到人力资本丰富的地区,因此人力资本的流动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最为有利。在中国,人力资本地区之间的流动与国际之间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缺少人才地区向人才济济地区流动。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而高级人力资本(用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来代替)约有2/3以上集中于第三产业中的教育、卫生、科研、房地产、金融保险及行政机关等对文化素质要求比较高的部门,并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人力资本外迁并获得发达地区高额报酬的可能性,刺激了欠发达地区个人决策者的教育投资,从而间接对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

受国家宏观人力资本分布规律的影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高等学校旅游在校生也是东部地区占优。这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选择留在东部,旅游人力资源集聚在东部地区。在中西部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低于东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4)区域制度供给水平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是要素驱动还是制度驱动哪个更为重要,历来是人们争论的热点。事实上,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制度的供给是相辅相生的关系。制度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为前提才有可能有效的实施;而一定的生产要素在合理可行的制度和不合时宜的适度下配置,往往在配置效率上有天壤之别,两者相伴相生,互为促进,也互为约束。国家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颁布了不少对西部倾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很大程度上问题在于政策与该区域生产力层次的匹配性上。而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发展对制度创新的要求较低,因而,政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也呈现落后状态,制度的创新流于形式,制度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均处于落后状态。在应对新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国家发展趋势下,国家对西部的投资增加,客观上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对西部的推动作用,而面对新的发展趋势的西部政府的应对能力显得明显不足。这就更加深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滞后。中西部地区,要解决发展的问题,终究必须先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反映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西部地区在新的国家发展情势下,对旅游业的开发利用、旅游业产业组织形成、旅游产业组织和产业政策上并没有跟上国家开发西部的战略步伐,也没有能力承接东部区域对西部客观上给予发展的推力。

2.4.5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动力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层次、消费理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不断变化,最终促使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发展。

(1)人口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一般地说,人口越多,消费需求的绝对量就越大。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人口增加将会降低一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阻碍该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和国民收入都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产业结构已进入高度化阶段,人口的适度增加将会有助于稳定现有的产业结构并使其进一步合理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会直接引发消费。

收入水平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超常增长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强劲拉动力。表2-18显示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升高,而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且消费的增长速度高于收入增长的速度,出现“超消费现象”。

表2-18 中国人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①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2)个人消费结构变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消费的需求总量会扩大,而且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消费物品的档次更趋向于高度化,个人需求趋向多层次和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结构将会带动多层次的产业结构的递进升级。表2-18显示,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目前,居民消费呈现四个特点:1)假日消费对消费需求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因素中,延长节假日有力地推动了餐饮、旅游和娱乐等消费的增长;2)与IT相关产品热销市场。热销市场的主要由移动电话、计算机和文化类商品,包括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软件、信息家电等;3)家居消费渐成热点。近年来,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住房货币化、商品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居民购房的比重增加,家居消费成为继食品、教育和娱乐消费的第三大消费;4)教育消费方兴未艾。人们对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旅游消费成为大众消费。

(3)制度推动旅游需求及产业格局发展

制度的安排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准确把握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发展思路和概念,深刻把握制度供给和市场规律的关系,在适当的时候颁布适当的政策,发挥好规范市场和宏观调控、以及引导的职能,使我国旅游产业在良好的市场制度下持续稳定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近年来,带薪假期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旅游成为一种普遍的活动,人们能够支付旅游的花费,有时间用于休闲,而高速紧张的生活节奏也迫使人们在劳动与闲暇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2.5 基于历史观点的旅游经济发展一般过程

2.5.1 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

几乎所有产业,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萌芽和形成的过程,其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人类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产业形成的最基本动力。人类需要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变化趋势决定着产业的发生、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和变化趋势。而生产要素,则是产业运动的最基本条件。

1.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现象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国际和国内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些具有共性的现象总结如下:

1)旅游经济发生发展于经济发达区域;

2)旅游产业组织发育,从单一到多元,从分散到集中;

3)旅游产业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格局吻合;

4)制度安排对旅游发展能起很大作用,与经济发展共同作用于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推力和拉动力;

5)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等影响旅游需求;

6)消费者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层次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身经济文化环境差异而不同。

2.从历史现象看旅游发展的相关因素

发展历程显示,旅游发源、发展于经济发达区域,其形成的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吻合。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影响旅游需求。从前文所述旅游经济发展的历史角度来判断,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较突出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旅游经济发展与紧跟工业化的步伐;

2)旅游经济发展与文教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3)旅游经济发展和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

4)旅游经济发展和交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5)通讯、保险、金融等行业的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6)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7)旅游经济发展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文化水平息息相关。

3.旅游活动形成的一般条件

(1)收入水平

旅游需要是在其基本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精神需要,首先是物质需要必须得到满足才可能产生旅游动机。所以,对旅游者个体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据统计数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1000美元,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4000~10000美元,将产生邻国旅游动机;超过10000美元,将产生全球旅游动机。

表2-19 部分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注释:按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800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或地区;800~3000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或地区;3000~9000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或地区;9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或地区。

(2)余暇时间

人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余暇时间三大部分。工作时间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出外工作以赚取货币的时间。生活时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需要如吃饭、睡觉以及处理日常琐事等而花费的时间。余暇时间是可用于自由支配从事娱乐、社交、消遣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间。余暇时间又有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之分。我国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从1999年开始实行“黄金周”长假制,大大带动了我国旅游的发展。

(3)旅游动机

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愿望,即旅游动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提高,加之城市化将人们与大自然远离、工作压力的使人们精神疲惫,旅游成了人们的一种心理和精神需要。

(4)其他因素

主要有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可进入性以及旅游者身体状况和家庭结构三个方面。

2.5.2 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发展过程看,还是从中国范围的旅游发展过程看,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市场推动型还是政府推动型,均离不开一些基本的条件:一定的可支配收入;闲暇与劳动之间替代的可能和选择;追求休闲和求知的需要。这些是旅游行为形成的必要条件。从经济学的观点看,选择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也是顺应现实经济状况的结果。总体上,我们可以认为,旅游业发展比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而旅游业的发展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图2-3显示了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

【注释】

[1]泰尔指数(Theil,1967)是一种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计量方法,可被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衡量地区之间的不均衡程度,另一部分用来衡量地区内部的不均衡程度。

[2]经济收敛性研究分为σ收敛,β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σ收敛是指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实际GDP的离差随时间推移而趋于下降。β收敛指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趋向于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不同经济系统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所谓俱乐部收敛,它指的是初期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不同经济系统之间,在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的前提下趋于收敛。换言之,经济较落后区域和经济发达区域各自内部存在着条件收敛,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却没有收敛的迹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