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作分析的发展

工作分析的发展

时间:2022-06-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20年,美国国家人事协会规定把工作分析定义为一种处理方法,其结果可以确定一种职务的构成及胜任该职务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增强军事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测评选拔、培训、工作分析的效果,工业心理学家们展开了空前的分析研究活动。美国与前苏联还创立了“人类工程学”,使得工作分析得到进一步发展。

3.1.2 工作分析的发展

工作分析的理念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当时的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Socrates)开创了关于公平社会特点的学说,他认为每个人都只能通过社会分工的办法,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在该学说中指出:①每个人的工作才能具有差异性;②不同工作职位的具体要求存在差异性;③让人们从事其最适合的工作,以取得最高工作绩效是最重要的;④建立一种能将上述三种观点付诸实践的学说具有必要性。(4)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从1747年开始编撰《百科全书》,历时27个春秋,在这个浩瀚繁杂的工程中,对编写工作的组织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工作分析。但是一直到泰勒(Frederick W.Taylor)提倡的科学管理运动,才真正有系统地对各项工作予以科学分析。

为解决当时企业生产普遍面临的低效率问题,20世纪初,美国开展了一场“提高效率运动”,又称为“科学管理运动”。泰勒利用在伯利衡钢铁工厂的实验结果,在1911年写了一本名为《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的书,并在1912年赴美国国会发表演说,阐述科学管理的理念,将科学方法带进管理学的领域,启动了管理思想的革命,他被称为现代“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起源于泰勒对他所管辖的工人工作行为观察的结果。他注意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每个人依照自己的经验或喜好来执行他的工作。搬砖时的姿势不同、铲煤时的工具不同、切割金属时使用的方法不同。换言之,工作缺乏标准。同时他也注意到,员工会假装忙碌的样子,大多数时间他们会蓄意拖延工作,因为没有动力要工作得更快更有效率。而且,很重要的是管理者对于一项工作需要多少时间,并没有正确的概念,没有人想过要去衡量员工的工作。

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写道:在整个文明社会中,20个员工中就有19个坚定地相信慢一些做比快一些做更符合自己的利益,他们认为他们的利益就是尽可能工作得更少,来回报他们实际得到的薪酬。(5)

泰勒不愿接受员工无效率的工作,由此展开了他以科学方法代替经验与直觉的研究,他手持一个马表,仔细观察员工的动作,并精确地记录每一个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他从工作中找到了一种最佳的工作方法,并要求所有的员工依照这种方式来完成他们的工作。这意味着雇主们可以明确地期望员工的生产量,因而可以定出更准确的薪酬率,并使奖励与惩罚更具标准。当然他也提到生产力的提高应该可以让员工获得更多的报偿。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泰勒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地把管理当做一门科学,他以科学的研究取代了经验和直觉所形成的工作方式,将分析的力量带到工作场所。并且他认为,他的哲学并不只是简单地和实体工作任务有关。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宣告:科学管理的原则可以应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大型组织的工作。他的思想带动了行政管理学派的发展。中国台湾的《财经》杂志在1997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泰勒的影响无所不在,他的思想决定了麦当劳厨师翻烤汉堡包数量的时间分配,决定了电话公司希望接线员能接通电话的数目。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泰勒的思想是继联邦宪法后,美国对西方思想所作出的最持久的贡献。(6)

在泰勒之后,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闵斯特伯格(Munsterberg)设计出了有关验证结果有效性的研究方法,他认为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可以被验证的。(7)而动作研究之父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unker Gilbreth)及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则在技术方法上和某些指导思想上对泰勒的动作研究方法做了改进。他们还改变了泰勒主张工作分析要背着工人秘密进行的做法,主张重视工人,与工人进行合作,从而使研究更加贴近实际。(8)

在泰勒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产生了工作分析制度,从具体的动作研究转向对企业中工作职位的描述,并作出规范化的记录。这一制度首先在工商企业中被广泛应用。1918年美国以工作分析制度为基础编制了熟练工人及非熟练工人的工作调整与标准化方案。1920年,美国国家人事协会规定把工作分析定义为一种处理方法,其结果可以确定一种职务的构成及胜任该职务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1921年,全美铁路、运输业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实行了组织成员职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心理学在人员分类和甄选、配置上的应用。为了增强军事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测评选拔、培训、工作分析的效果,工业心理学家们展开了空前的分析研究活动。在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学者与研究机构有宾汉(W.V.Bingham)、斯考特(W.D.Scott)、社会科学研究会(Social Science Council)、国家研究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美国国家就业局职位研究委员会(Occupational Council Program of the United States Employments Service)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组织中员工的素质和需求发生了变化,工作分析也变得日益重要,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作分析不但在美国继续普及,而且传播到西欧、前苏联、日本等国。美国与前苏联还创立了“人类工程学”,使得工作分析得到进一步发展。据调查,1930年,美国各大公司采用工作分析的约占39%,到1940年激增到75%,而70年代超过80%,80年代接近90%。(9)目前,美国、日本、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许多工业化国家都有了自己的职位分类系统,美国、日本参照的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的旧分类版本(ISCO-68),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利用的是新分类的最新版本(ISCO-88)。

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工作分析和职位评价的发展出现了两种不同发展趋势:一种趋势是走结构化、定量化的道路,将现代心理学与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大量应用于工作分析,形成一系列的系统性工作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分析的效度、信度和精确度,并实现了工作分析成果向人员选拔、职位评价等其他人力资源板块的直接过渡。(10)例如“管理职位描述问卷调查法(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MPDQ)”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量化工作分析方法。另一种趋势是走个性化的道路,实现工作分析与企业具体的战略、组织与管理机制的密切结合,为企业中各类职位提供量身定做的职位说明书与工作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