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四系统理论

第四系统理论

时间:2022-06-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第四系统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伦西斯·利克特于1967年提出的,其基础是支持关系理论。在此基础上,利克特提出了领导的四系统模型,即把领导方式分成四类系统: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和参与式的民主领导。利克特认为只有第四系统,即参与式的民主领导系统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领导,才能正确地为组织设定目标和有效地达到目标。

二、第四系统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学者伦西斯·利克特(Rensis Likert,1903~ )于1967年提出的,其基础是支持关系理论。他以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所自1947年以来进行的数十项研究成果为依据,总结了美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趋势和部分成绩出众的管理特点,认为在1960年代的高效企业和政府部门由于环境的变化,正在创造一种不同于1950年代管理系统的新的管理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管理原理”,其核心是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并且比较详细系统地阐述了“支持关系理论”和以工作集体为基本单元的新型组织机构。新型管理系统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组织中的下属对待工作、组织目标以及领导者采取积极和合作的态度,互相信任,与组织融为一体。

2.组织的领导者采用各种物质和精神鼓励的办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首先是让下属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和价值,例如鼓励下属不断进步,取得成就,承担更大责任和权力,争取受表扬和自我实现。同时也要让下属有安全感,发挥自己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当然,物质刺激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3.组织中存在一个紧密而有效的社会系统。这个系统由互相联结的许多个工作集体组成,系统内充满协作、参与、沟通、信任、互相照顾的气氛和群体意识,信息畅通,运转灵活。

4.对工作集体的成绩进行考核主要是用于自我导向,不是单纯用做实施监督控制的工具。参与式管理和集体决策要求所有下属分享考核的结果和其他信息,否则很容易导致敌对态度的出现。

在此基础上,利克特提出了领导的四系统模型,即把领导方式分成四类系统: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和参与式的民主领导。参见表16.1。

表16.1 四系统模型表

img30

第一系统是剥削式的集权领导系统,效果最差。权力集中在最高层,下属无任何发言权与自由,领导与下属存在不信任气氛,因而组织目标难以实现。领导作出决策,发布指示,并要求下属无条件执行,当下属表现出色时很少采用奖励手段。领导习惯于采用惩罚的手段。信息流通一般是单向的。

第二系统是仁慈式的集权领导系统,权力同样控制在最高层,但领导者对下属较和气,授予下属部分权力,并利用强大的监控系统进行控制,下属自由非常少,采用奖罚手段调控下属,上下有点沟通,但是表面的、肤浅的、领导不放心下属,下属对上级存有畏惧心理,工作主动性差,效率有限。

第三系统是协商式的民主领导系统,重要问题决定权仍在最高层,但领导者对下属有一定信任,下属对次要问题有决定权,领导与下属联系较深,所以下属在执行决策时,能获得一定的相互支持。领导者充分听取下属的意见,而后作出决策,领导者作出重大决策,下属进行具体的决策。

第四系统是参与式的民主领导系统,上下关系平等,有问题民主协商,参与讨论,领导最后决策,按分工授权,下属也有一定的决策权;领导者与下属有充分沟通,相互信任,感情融洽,都有积极性。领导者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允许下属根据这一目标作出决策,制定实施规划。整个组织具有良好的气氛,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利克特认为只有第四系统,即参与式的民主领导系统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领导,才能正确地为组织设定目标和有效地达到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