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最佳要素组合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最佳要素组合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生产理论和供给本章对构成市场经济系统的生产环节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从生产者追求产量最大化的行为分析出发,运用生产函数这个工具分析生产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从生产成本变动规律的分析中说明供给曲线的基础。

第四章 生产理论和供给

本章对构成市场经济系统的生产环节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从生产者追求产量最大化的行为分析出发,运用生产函数这个工具分析生产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从生产成本变动规律的分析中说明供给曲线的基础。最后对均衡价格理论做出总结。

第一节 生产理论概述

生产过程是由企业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产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也被称为投入产出过程,生产过程的技术关系被称为投入产出关系。

一、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特性

1.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上具有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的性质

西方学者认为,物品的产量共同地取决于投入的各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产品和产量。农业时代的威廉·配第把财富生产中的这一特性做了形象的表述:劳动为财富之父,土地为财富之母。产品这个孩子是父母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这一特性是亚当·斯密以来西方学者关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四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理论在生产论中的具体说明。农业时代只有劳动和土地两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劳动,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土地,没有劳动,是生产不出任何农产品的,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资本要素(工厂、机器、设备)。同样的道理,只有劳动,没有资本,或者只有资本,没有劳动,也是生产不出任何工业产品的。而且工厂不能吊在空中,必须坐落在土地上,所以劳动、资本、土地共同创造价值和国民财富。20世纪8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后,经济学家认为应该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并入生产方程。现在,经济学家们认为,这四要素是生产中的基本要素,它们相互依赖共同创造产品和产量。

2.不同的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相替代,因而它们是相互竞争的,但它们不能完全相互取代

西方学者认为,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是相互依赖的,而且是相互竞争的。例如,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如果资本(机器、设备)的价格过高,厂商可以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用劳动替代资本,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法。这样,劳动的收入会提高,资本的收入会减少。如果劳动的价格过高,则可以多使用资本,少使用劳动,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法。这样,资本的收入会提高,劳动的收入会减少。因此这一特性产生了一个重要的结果:劳动的使用量不仅取决于劳动自身的价格,也取决于资本(如机器)的价格。反过来,资本的使用量不仅取决于资本自身的价格,也取决于劳动的价格。就是说,由于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它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例如,如果劳动要求的工资过高,厂商可以多使用资本,少使用劳动,就会导致工人失业和劳动收入减少。如果资本(机器)要求价格过高,厂商可以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就会导致资本(机器)过剩和资本收入减少。因此,这种竞争对要素市场各要素的价格决定和平衡有重要影响。但是,尽管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在生产上不能只用劳动不用资本,或者只用资本不用劳动,即它们不能完全相互取代。

上述生产要素在生产上的两个特性是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的基础。

二、生产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由于产出和投入之间存在依存关系,这个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函数关系,所以,西方学者把投入产出关系称为生产函数。而且可以用生产函数这个工具分析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因此,也可以说生产函数是表示和分析投入产出一般规律的一个工具,它表示在既定的技术水平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条件下,都存在着一个可以获得的最大产品数量。用公式表示即:

Q=f(A)(L、K、…)

式中,Q代表产出量,A代表技术系数,L、K、…代表劳动、资本等投入的各生产要素的数量。

该定义说明了生产函数的两点性质:一是一个生产函数代表一定的技术水平的生产,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百分比称为技术系数。二是生产函数反映的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和各要素数量条件下,都存在一个可以获得的最大产量。

生产函数作为研究生产一般规律的一个工具,就是要说明在生产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从而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这个问题既要考虑如何选择各要素的最佳配合比例,因为它涉及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出效率,又要考虑各要素的价格,因为它涉及生产成本和投入产出比。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生产过程中,因此,可以说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生产函数,即自己的投入产出关系。而且不仅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部门,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投入产出关系,即总量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只是表示和抽象分析投入产出一般规律的一个工具,它只是表示在既定的技术水平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条件下,都存在着一个可以获得的最大产品数量。但并不是说可以用生产函数计算出最大产量。

例如,柯布和道格拉斯对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间投入和产出的统计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发现这一时期资本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是25%(资本和土地的收入占GNP的比重为25%),劳动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是75%(劳动的收入即工资总额占GNP的比重为75%),而这一时期美国刚刚进行产业革命不久,技术进步对各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1%多一点,柯布和道格拉斯将这一研究成果用数学式表示出来,即Q= 1.01L0.75K0.25,Q为制造业的总产出,1.01为技术系数,L0.75表示劳动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为75%,K0.25表示资本和土地要素对总产出的贡献为25%。因此,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只是表达了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间投入产出的规律,而且这一规律是用对美国制造业1899~1922年间GNP统计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来的,而不是用生产函数计算出来的。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经济学意义:第一,它表明了20世纪初美国制造业中劳动和资本两要素在总产出中的贡献比例为3∶1,这基本上与两要素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是吻合的。第二,技术系数为1.01,这表明20世纪初美国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还是较低的。技术进步使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的提高每年平均在1%至2%之间。

三、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

考察投入产出的关系,在生产实践中可以观察到,一些要素比较灵活,可以随时或很短时间调整它的投入量来调整产出。比如劳动,厂商可以按照生产的淡季和旺季随时调整劳动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经济学一般把短期内可随时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为可变要素。一些要素一旦投入,就有一个使用周期,长时期在生产中发生作用,而且调整它也需要较长的时期和花费一定的成本,比如资本(厂房、设备等)。经济学一般把短期内相对固定,一般不随时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为固定要素或不变要素。但是,这只是从生产实际的一般意义上讲的。因为,如果短期内不调整劳动的投入量,只调整资本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那么,劳动就是不变要素,资本就是可变要素。因此,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的划分不是依据要素本身的性质,而是依据在短期内是否调整为转移的。因此可以说,只调整一种生产要素来调整产量的生产称为短期生产,调整的这种生产要素称为可变要素。其他不调整的生产要素称为固定要素或不变要素。

与生产要素的调整周期或方式相适应,经济学把生产分为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短期生产是指在该时期里,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一种可变要素来调整生产的产量。长期生产是指在该时期内,企业可以调整或改变所有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量。或者说,在长期生产中,所有要素都是可变要素。可见,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不是时间概念,而是与生产要素的调整方式相联系的。

因此,不变要素、可变要素,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是依据生产要素的调整方式和周期来划分的。而不是依据生产要素本身的性质和生产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讲,如果考察劳动变动对总产出的影响,假定资本为不变要素,劳动为可变要素;如果要考察资本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可以假定资本为可变要素,劳动为不变要素。相应地,只调整一种可变要素来调整产量的生产称为短期生产。如果要考察劳动和资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那么劳动和资本都是可变要素。相应地,调整两种或所有可变要素来调整产量的生产称为长期生产。

第二节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本节考察短期生产行为,即假定企业可以调整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而不能调整其他固定要素的投入量来调整产出的生产,有的学者把这种生产称为短期生产或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如果假定劳动为可变要素,资本等其他要素为不变要素,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式可表示为:,该式表示在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既定的条件下,考察劳动投入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为考察一种可变要素(劳动或资本)的调整(或变动)对产量的影响,把产量分为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其英文简写顺次为TP、AP、MP。或者说,为了揭示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经济学将产量分为总量、平均量、边际量,其定义分别如下:

总产量TP是指与可变要素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假定劳动为可变要素,其定义公式为:

式中TP还是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的。只是L为可变投入,为不变投入。

平均产量AP是指每单位可变投入分摊的总产量。假定劳动为可变要素,其定义公式为:

劳动的

边际产量MP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假定劳动为可变要素,其定义公式为:

劳动的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

当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只有一种要素L的投入量变动,会对产量变动产生什么影响呢?以1为单位,顺次增加劳动的投入量(1单位劳动可以代表100工作小时或1000工作小时等,将工作小时×小时工资,就是每单位劳动投入的价值量。假定其他投入不变。比如,资本的投入是10个单位,每单位资本可以代表10万或100万价值的机器、设备、厂房投资等)。根据上述定义公式,我们可以编制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表,表中产量的数字,每1单位数字代表若干数量的产品。

将表4-1中的数字标在坐标曲线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产量随劳动投入增加而变动的规律。图4-1反映了各种产量随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呈现出的变动趋势。将其要点归纳如下:

表4-1 劳动投入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1.总产量的变动规律

当边际产量为正值,总产量一直上升,至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当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下降。

2.平均产量的变动规律

平均产量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且也与边际产量相关。当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上升;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下降。因此,下降的边际产量曲线必然经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3.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

边际产量上升到一定点后就呈下降趋势,当其小于平均产量时,引起平均产量下降,当其为负值时,引起总产量下降。

因此,总产量、平均产量的变动趋势是与边际产量的变动趋势相关的,是由边际产量的变动规律决定的。

边际量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萨缪尔森说,只要记住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而不是狗身子摇动狗尾巴,那么经济学并不难学。这里,萨缪尔森把边际量比喻为狗尾巴,把总量、平均量比喻为狗身子。在经济学中是边际量决定总量、平均量的变动趋势,而不是相反。

图4-1 产量随劳动投入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三、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及意义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可以表述如下:在生产的技术条件不变,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投入量逐步增加,其边际产量上升到一定点后,就呈现出下降趋势。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最早是由马尔萨斯发现、提出并证明的。就像所有规律都有例外一样,在实际生产中,该规律也有例外。但是该规律仍是普遍存在于大多数生产过程中的现象。这是可以用实验或实证方法证明的。证明时一定要注意保持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从理论上讲,该规律之所以能成立,是因为对于任何产品的生产来讲,各要素都有个最佳配合比例的问题。当可变要素投入为零时,其他要素的投入总是存在的。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产量上升,当达到各要素最佳配合比例时,其边际产量也达到最大值。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其边际产量就呈递减趋势了。因为生产要素的组合越来越偏离最佳组合比例。各要素的投入,如资本、土地等都存在这一规律。该规律是生产论说明的第一条生产的基本规律。

该规律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边际产量递减,一种要素的投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个最佳阶段或与其他要素的最佳组合比例问题,否则就会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例如图4-1中,可以依据劳动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总产量的变动关系将总产量的增加分为三个阶段。劳动要素最佳投入量在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和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之间(Ⅱ阶段)。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再增加劳动的投入量,显然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为增加的投入不仅不能引起总产量的增加,反而导致总产量的下降(Ⅲ阶段)。

第三节 替代规律

由于各种生产要素都存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各种要素的投入就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个最佳阶段和与其他要素的最佳组合比例问题,否则就会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从长期看,在各种要素投入量都可以调整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最佳要素配合比例,以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要说明这个问题,为了技术分析的方便,假定企业只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或者说,用两种生产要素代表所有可调整的生产要素,它的道理是一样的。这样,可以使用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这个工具分析这个问题。所以有的学者将这个问题的讨论称为长期生产函数或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即Q=f(L、K)。该式表示在L、K两种要素的投入量都可调整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最低成本的要素组合获得最大产量。

一、替代规律及意义

从生产实践中可以观察到,当劳动的价格(工资水平)较低,资本的价格(机器、设备的价格)较高时,企业会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即用劳动替代资本,来生产既定的产量;反之,当劳动的价格较高,资本的价格较低时,企业又会少使用劳动,多使用资本,即用资本替代劳动来生产既定的产量。而且还可以看到,厂商总是把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迁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地区或国家去生产,而把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迁到资本比较便宜的地区去生产。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将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既定产量或更多的产量。可见,追求最大利润的企业在生产中遵循着一条规律,即替代规律,我们可以把它表述如下:替代规律是指不同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来生产同一产量的规律。该规律的意义在于,它使生产者可以依据不同生产要素的价格,选择各种要素的最佳组合比例,以最小成本生产最大产量成为可能。

当然,理论分析不能停留在经验的表面,下面就进一步深入分析该规律的性质。根据Q=f(L、K),可以做出等产量曲线。根据既定成本和两要素的价格,可以做出等成本线。运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两个工具,通过分析生产者均衡的条件,说明企业如何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产出的问题。

二、替代规律的几何分析

1.等产量曲线

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企业如何选择各要素的配合比例问题可以用等产量曲线来表示。

表4-2 产量既定两种要素的不同组合

图4-2 等产量曲线

表4-2中,我们假定劳动L和资本K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来生产200单位的产量(即200=f(L、K))。或者说,既可以用1单位劳动和5单位资本的组合来生产200单位的产量,也可以用3单位劳动和2单位资本的组合来生产200单位的产量等。表4-2中假定了4种组合方式,实际上可以有更多的组合方式供生产者选择。

将表4-2中A、B、C、D四种组合数字标在横轴代表劳动投入的数量,纵轴代表资本投入的数量的坐标曲线图上,连接各点,就得到一条Q=200的等产量曲线。它表示在该曲线上的任一点所代表L和K的组合都可以生产200单位的产量。

观察等产量曲线,可以看到等产量曲线具有下列性质:

第一,一个坐标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第二,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否则与第一特征相矛盾。

第三,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值。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经济学意义有两点:①等产量曲线斜率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替代比例,称为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记为。这里,由于MRTSLK只是表示两要素的替代比例,所以取绝对值,不记正负号。例如图4-2中,从A点到B点,表示企业愿意减少2单位资本的投入来增加1单位劳动的投入。换句话说,用1单位劳动替代2单位资本,其替代比例为。②斜率为负值表示MRTSLK递减。如果依次计算从A点到B点,从B点到C点,从C点到D点的MRTSLK,它们分别为2,1,,可见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MRTSLK为什么递减呢?是因为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在A点,是1单位劳动和5单位资本的组合。资本由于投入单位较多,因而每单位资本的边际产量较低。劳动由于投入单位较少,因而每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较高。从A点到B点,企业用1单位劳动的增加替代2单位资本的减少,产量不变,这表明增加1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劳动的边际产量与减少2单位资本所减少的2单位资本的边际产量是相等的,(或者说1单位资本的MP只相当于单位劳动的MP)所以总产量不变,仍是200单位。但是随着由B点到C点,再由C点到D点,劳动的投入量逐渐增加,其边际产量逐渐减少,资本的投入量逐渐减少,其边际产量逐渐增加。用劳动替代资本的比例就递减了。这一论点可以用下面的数学方法加以证明:

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劳动的投入,减少资本的投入。劳动投入的增加带来总产量的增加,其值为MPL·ΔL;同样资本投入的减少带来总产量的减少量为MPK·(-ΔK),在等产量线上,总产量不变,其改变量为零,因此可得:

MPL·ΔL+MPK·(-ΔK)=0……………………………①

由①得:MPL·ΔL=MPK·ΔK…………………………②

可见:两要素的替代比例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沿着等产量曲线,不断用劳动替代资本,资本的边际产量逐渐上升,而劳动的边际产量逐渐下降,其结果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2.等成本曲线

选择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比例的问题,是在既定成本和各要素价格的前提下进行的。等产量曲线只是说明了各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生产同一产量的可能性。在生产实践中,厂商调整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是在既定成本条件下,依据各要素的价格及变动进行的。因此,在说明了等产量曲线这个工具的性质后,再来讨论第二个工具等成本线的性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与消费者均衡的几何分析运用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是相同方法。所以,这里可以简化一些。

图4-3描述了等成本曲线。横轴代表劳动的数量,纵轴代表资本数量。纵轴A点表示全部成本用于资本可购买的数量。横轴B点表示全部成本用于劳动可购买的数量。连接A、B点的线称为等成本线。线上任一点表示在两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用既定成本可购买的两要素的任一组合。

图4-3 等成本线

等成本线具有两点性质:①成本和两要素价格变动,等成本线也会变动。②等成本线斜率的意义为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取绝对值)。它表示两种生产要素在成本约束条件下的替代比例。例如,如果工资率为5元/小时,资本的价格为10元/每单位,企业用1单位资本替代2单位劳动,而总成本不变。

3.生产者均衡

可以用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这两个工具来讨论生产者均衡问题,也就是讨论企业如何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条件。这个条件也称生产者均衡条件,生产要素投入量最优组合条件。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要素的替代规律和企业可能的各种选择;等成本线代表在成本约束条件下,不同要素替代的可能性。企业追求最大产量的均衡,就要在成本约束和替代规律的双重作用下进行权衡、比较和选择。图4-4就是对这一选择过程的描述。

图4-4 生产者的均衡

图4-4中,AB为等成本线,代表既定成本约束。三条等产量曲线是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中的三条曲线。Q1与等成本线有两个交点,但这不是最大产量;Q3是既定成本达不到的产量。从几何学的意义上只有Q2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E点,可以代表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最大产量的两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因此,把该点称为生产者的均衡点。在切点E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产量曲线斜率的意义是两要素的技术替代比例;等成本线斜率的意义是两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有均衡条件:

①式是从几何学意义上得出的均衡条件。我们还必须把它和经济学的意义联系起来。由于两要素的,所以由①式可得:

由②式可得每元钱成本的边际产量相等…………………③

①②③式都可看做生产者均衡条件,但③式更具有经济学意义。如果用经济学语言表述,可以把企业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量的条件表述如下:企业只有在各要素的投入上使每元钱成本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企业才能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产量的均衡。

第四节 规模收益

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涉及生产规模的变动。因此,调整生产要素不仅要考虑最佳要素组合比例的问题,还要考虑最佳生产规模问题。最佳经济规模才能使各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规模收益的好处。

一、规模收益的概念

规模收益(报酬)是指企业从最佳经济规模上获得的好处或收益,它表现为企业投入产出比的提高。

企业的经济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所投入的各要素的效率的发挥,从而影响产量最大化的目标。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可以使各要素的效率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比而获得规模收益。

二、最佳经济规模的判断方法

1.决定企业最佳规模的因素

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自己的最佳规模。一般来讲,决定企业最佳规模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1)产品本身的性质。就产品本身的性质来说,飞机产品和豆腐产品所要求的最佳生产规模显然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把豆腐厂建造得像飞机制造厂那么大的规模,那么黄豆从工厂这个门进去,豆腐从工厂那个门出来就臭了。

(2)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就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来说,一个地域性的产品和一个国际性产品,其市场容量有很大差异,所要求的最佳生产规模显然也有很大差别。工厂确定自己的产量是依据它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即销售量来确定的。所谓以销定产,有多大市场,生产多大的产量,这是决定企业生产规模的决定因素。否则就会造成企业产品积压,经营困难,甚至破产,更不要谈什么规模收益了。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状况是经常变化的。一方面,企业自身不断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努力扩大自己的市场销售量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其他竞争对手也在这样做,而且消费者的偏好经常在变化,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不同企业的市场需求差别很大。因此,企业必须瞄准变化的市场,随时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

(3)技术发展水平。就技术水平来讲,产品和生产的技术水平高低对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有不同的要求,而且一些技术水平高、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本身就要求一定的经济规模,规模过小生产是不经济的。比如,纽扣产品在家庭作坊就可以生产,汽车产品必须要求很大的规模才不会亏损。可见,最佳经济规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公式,而是因产品、市场、技术而异和变动的。

2.如何判断企业的最佳经济规模

一般来讲,判断企业最佳生产规模的方法,可以通过企业生产规模变动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即通过投入产出比的变动来考察。在全要素投入产出比为既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扩大(各要素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有三种情况,分别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

(1)规模收益递增是指在既定的投入产出比的条件下,企业规模扩大带来了投入产出比的提高,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收益递增,表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获得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收益和好处。或者说企业获得了规模收益。例如,假定原来企业既定的投入产出比为1∶1,生产规模扩大使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到1∶2。产出增加的比例就是企业获得的规模收益。同时,它也表明企业没有达到最佳经济规模,还可以继续扩大规模。

(2)规模收益不变是指企业规模扩大,投入产出比不变,即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收益不变表明企业产量的增加是由于投入的增加,企业并没有获得规模继续扩大的好处和收益。例如,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使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提高到1∶2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但是,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并没有提高,仍然是1∶2。这说明企业并没有获得规模继续扩大所带来增加的收益,出现了规模收益不变。因此,相对来讲,企业已达到最佳规模,或规模经济,不宜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如果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可能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当然,判断企业是否达到最佳规模的临界点,就是看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是否出现规模收益递减。

(3)规模收益递减是指随着企业规模扩大,投入产出比下降,即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例如,当企业投入产出比达到1∶2的规模经济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投入产出比没有提高,反而降为1∶1.5,出现了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表明企业规模已过大了。规模扩大不仅不能获得规模收益,反而引起生产效率的下降和投入产出比的下降,这被称为规模不经济,因此,企业应缩小生产规模。

一般来讲,企业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大都经历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这也为判断企业最佳规模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企业的最佳规模是因产品性质、市场变化、技术发展的情况而变动的,因而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公式。企业应随着产品、市场和技术水平的变动随时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以获得最佳规模收益。

以上几节,分析和说明了生产的三条基本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替代规律、规模收益规律。下面换个角度,从成本变动规律来分析,说明供给曲线的基础。

第五节 成本理论

厂商的生产活动构成产品市场的供给。生产成本是供给价格的基础。本节通过对厂商生产成本变动规律的分析说明供给曲线的基础,即说明供给曲线背后的原理。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即生产费用,是厂商购买各生产要素的支出总和。经济学家按生产要素的分类把成本的构成分为四项,即:成本=工资+利息+地租+正常利润。

经济学家对成本的分项与企业会计成本的分项是有差别的。企业会计成本分项要复杂细致得多。如工资一项包括企业使用人工支付的工资、津贴、补助等各项开支。利息一项是通过贷款方式使用银行金融资本的费用。在企业中,不仅包括贷款利息,还包括资本品(机器、设备、厂房等)的折旧、支付的股息或红利等。地租一项包括企业租用地皮或厂房、店面所付的费用。正常利润一项是企业主自有资本的合理利润和企业家才能的佣金报酬。西方学者认为,投资和经营企业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应得到合理的报酬。企业主自有资本的投资也应该按合理的利润率获得报酬。聘用的企业家的报酬一般是年金或佣金的形式,它数额较大,不同于工资,具有利润分成的性质。正常利润也构成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超过正常利润的部分称为超额经济利润。

西方学者认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些企业主拥有一些自有的生产要素,如自有的土地、资金、设备,自己经营企业等。将这些自有要素投入生产,并不形成企业成本的账面支出,所以这部分成本称为隐成本。与此相对应,企业从市场上购买各要素的支出,形成企业成本的账面支出,这部分成本称为显成本。西方学者认为,在计算企业实际生产费用时,这两部分都应包括在内。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成本又是隐成本和显成本之和,即:成本=隐成本+显成本。

机会成本是比较成本概念而不是实际成本概念。企业在选择生产项目时,要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比较各种项目所需的成本及可能带来的收益,以做出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项目选择。一旦做出选择和投入,就形成实际的成本支出。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从机会成本的角度考虑,做出一种选择是以放弃其他选择为代价的,这个代价即为机会成本。他们认为机会成本也应作为企业做出一种选择的经济成本考虑在内。

例如:一个19岁的青年上大学,一年的学费、书本费、食、宿、旅行等费用总计12000元。这是不是上大学一年的全部成本呢?经济学家认为不是。因为这个青年用一年时间上大学就意味着放弃了用这一年时间做其他事情的机会和可能得到的收益。假定该青年用这一年时间工作,可以获得18000元工资收入。经济学家认为,该青年上大学所放弃的这18000元收入的机会成本也应计算在他上大学的经济成本之内,这样他上大学的经济成本就是12000元+18000元=30000元。因此,经济成本=实际成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是经济学家的一种思想。本节考察的企业成本变动规律是企业的实际成本。

二、成本方程和成本函数

成本方程表示成本的构成。记为:

C=WL+rK(假定生产中只有L、K两种要素投入)

成本函数表示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规律。记为:

C=f(Q)

用成本方程做出等成本线,是为了表示在成本约束下,各要素替代的可能性。本节的成本理论是为了考察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规律,因此,运用成本函数这个工具。

三、成本的分类

为了考察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规律,与产量的划分相对应,经济学将成本划分为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三大类。其英文简写分别为TC、AC、MC。

由于在成本中,有一部分成本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经济学又将TC和AC进一步分类为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其英文简写分别为FC、VC、AFC、AVC。

上述各类成本的概念和定义公式如下:

总成本TC指企业生产一定量产品所花费的生产费用的总和。总成本可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即:TC=FC+VC。

不变成本FC指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厂房、设备的投入费用和维护费用,保安人员的工资等。这部分费用即使产量为零也存在,而且不随产量增加而增加。而且它只是分摊到单位产品的成本中,因此也称分摊成本。

可变成本VC是指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工人的工资、原材料、动力燃料等费用。这部分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随产量减少而减少。因此称为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AC指单位产量所分摊的总成本。即:

平均成本也分为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其定义公式分别为:

边际成本MC指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其定义公式为:

四、成本变动的规律

明确了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现在来考察各类成本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规律。

表4-3是某厂商的成本函数表。第一栏是产量;第二至四栏是总成本的各项,以后各栏的数字是依据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定义公式计算出来的。

表4-3 各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变动的规律

将表4-3各类成本的数量标在坐标曲线图上,就可以得到各类成本的曲线,见图4-5,从而形象直观地从各类成本曲线的特征上看到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

图4-5 各类成本的曲线

现在来观察各类成本的曲线特征及所反映的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

根据定义FC是一条水平线,它不随产量变动。在其上加上随产量增加而增长的VC曲线,便得到上升的TC曲线。

总成本的变动规律: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长,它表现为不断上升的TC曲线。

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它表现为MC曲线先下降再上升,呈U形特征。

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随产量增加也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它表现为与MC相应AC和AVC曲线也呈先下后上的U形特征。

经济学关注的是U形的MC曲线在其上升过程中依次经过AVC曲线和AC曲线的最低点,这不是偶然现象。其原因在于,当边际成本MC小于平均成本AC时,MC会使AC降低。当边际成本MC等于平均成本AC时,MC便不再使AC下降。当边际成本MC上升到大于平均成本AC,MC必然使AC上升。因此,在上升的MC=AC之点,必然存在AC的最低点。同样,当MC曲线通过U形的AVC曲线的最低点时,在此点以前,MC使AVC下降,因为MC<AVC,在此点以后,MC使AVC上升,因为MC>AVC,可见,AC和AVC曲线的变动是与MC曲线相关的,是由MC曲线决定的。

现在我们来思考为什么MC曲线呈现U形特征。边际产量MP曲线的特征可以理解与边际产量上升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下降阶段,与MP下降阶段对应的是MC上升阶段。因为当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MP是上升的,那么从产量的角度看,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MC就是下降的;反之,当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MP是下降的,那么从产量的角度看,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MC就是上升的。因此,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决定了MC曲线的U形特征和上升趋势。

五、MC曲线的意义

上升的MC曲线依次经过AVC曲线和AC曲线的最低点意味着什么?

从供求理论我们知道,成本是企业制定产品供给价格的基础,如果价格低于企业的成本,企业就会亏损而无能力供货。那么企业是依据哪一类成本制定它的供给价格呢?

沿着上升的MC曲线上行,到MC与AVC的交点。如果企业在该点定价,它只能收回它的AVC,还不能收回AFC,存在亏损。继续上行至MC与AC的交点。如果企业在该点定价,它能收回它的全部成本,从而收支相抵。继续沿MC上行,超过AC最低点,企业不仅能收回它的全部成本,还可获得经济利润。可见,企业是按它的MC制定供给价格的,上升的MC曲线就是厂商的供给曲线。这一结论在下一章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分析中还会验证。

以上分析得出成本理论分析的一个重要结论:即MC曲线是供给曲线的基础。或者说,上升的MC曲线就是厂商的供给曲线。MC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多方面意义。

六、关于长期成本的变动

长期中,厂商可以根据各要素价格的变动、市场变动、技术的发展等,选择更好的要素组合比例和最佳经济规模。如果企业选择了更好的要素组合比例和经济规模,从而获得规模收益,那么企业的各类成本将水平下降;反之企业的各类成本将水平上升。因此,长期中,要素组合比例变动或生产规模变动只影响各类成本的水平上升或下降,并不影响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或曲线特征。

生产同一产品的众多厂商构成一个行业。行业的供给曲线则是各个企业上升的MC曲线的水平加总。对于一个自由竞争厂商构成的行业,行业的成本水平上升或下降与单个厂商的成本水平上升或下降是同样的,并不影响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或曲线特征。如果一个行业中的个别厂商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或其他原因,使自己的成本大大低于该行业其他厂商的成本。那么在竞争中,他将把其他厂商挤出该行业,成为该行业的垄断者或寡头。即使如此,也只是他的各类成本水平下降,并不影响他各类成本的变动规律或曲线特征。

我们运用生产函数这个抽象分析的工具揭示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替代规律、规模收益这三条生产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其意义。运用成本函数这个工具揭示了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供给曲线的基础;从而说明了供给曲线背后的原理。

第六节 生产函数的滥用

一、理论与现实,抽象分析方法

理论经济学是用抽象分析方法揭示经济生活的必然性和一般规律。而现实经济生活是由必然性和偶然性构成的,要复杂得多。初学者对理论分析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感到困惑是由于不了解抽象分析方法的缘故。

例如,每次分析以厂商追求最大利润为分析前提和出发点。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厂商是否每次行动都是在追求最大利润呢?有许多事例表明并非如此。比如现代大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目标。但是,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如果企业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漫不经心,那么达尔文式的适者生存的规律很可能把它清除出经济舞台。因为生存竞争的必然性始终是支配市场经济中厂商行为的规律。

再如,用生产函数曲线、成本曲线和收益曲线分析得出厂商产量最大化的条件,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等。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企业是否也是计算出它的复杂的生产函数曲线、成本曲线和收益曲线来实现它的均衡呢?萨缪尔森说,显然不是,只要到企业了解一下就知道。企业是用很简单的方法,即根据各要素的价格,经过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以找到生产既定产量的最低成本,或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如表4-4所示。

表4-4 既定产量的最低成本的要素组合

从表4-4中我们看到,当劳动价格为5$ 1单位,资本价格为7$ 1单位,厂商经过简单的计算就可找到C种组合方式成本最低。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动,资本价格下降为3$ 1单位,厂商简单计算就可找到B种组合方式成本最低。既定产量的最低成本,反过来就是既定成本的产量最大。实际生活中的厂商都是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找到他的最低成本或最大产量均衡的。那么厂商是如何找到他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呢?萨缪尔森说,厂商是用在平均成本之上加值的办法来决定它的产品价格和利润率的。例如厂商生产某产品的平均成本是50美元,厂商如果决定要10%的利润率,那么定价为55美元,如果要20%利润率,那么定价为60美元,等等,如此而已。但是,正如萨缪尔森所说的,就厂商能够相当准确地猜到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实现最大利润而论,它实际上是在使它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大致相等。它做到这一点,并不使用曲线,而是通过试着干的办法摸索到最佳状态的。[2]可见,经济学使用的各种曲线不过是抽象分析的工具,是运用边际增量和抽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经济行为背后的、内在的本质规律。不了解这一点,热衷于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收益函数的演算,其实是画蛇添足,差之千里。这是不了解经济学的抽象分析方法的缘故。

二、生产函数的滥用

如果不是把生产函数看做抽象分析的工具,而是以为用生产函数式就可以计算出所谓的最大产量,这就是生产函数的滥用。下面是一道经常让学生计算的生产函数习题: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

解:解决在C=WL+rK的限定条件下,Q=f(L K)的最大值的最优组合问题用拉格朗日方程可得出:

Q=L=K

将Q=L=K,W=2,r=1代入C=WL+rK得:

C=2L+1K

C=3L或C=3K

当C=3000时

L=1000,K=1000,Q=1000

答:当成本C=3000时,企业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均为1000。

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可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个结果是说,当劳动投入为1000单位,资本投入为1000单位时,可获得最大产量1000单位。那么1000劳动和1000资本是什么?要使这个结果有实际意义必须解决劳动和资本的技术单位问题。劳动的技术单位好解决。1000单位可以指1000个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或某种技术等级工人的1000个工作小时。资本的技术单位是什么?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因为资本是指拖拉机、载重汽车、机床、发电机、输油输气管道、厂房、设备等。一个工厂的资本设备是由成千上万种机器、设备、厂房构成的。必须把各种技术设备还原为一个统一的,在生产中发挥效率的技术单位如功率、马力等来表示资本,这1000资本才能有实际意义,否则是不能把资本套入函数式,计算出所谓的最大产量的。就是说Q=1000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英国剑桥学派很早就指出,由于无法解决资本的技术单位这个难题,试图用生产函数式计算出最大产量是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空想,是不可能的,是生产函数的滥用。其次,从纯数学的角度讲,指数运算,底数必须相等。在生产实践中,产量最大化要求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必须相等吗?显然不是。可是,在我们的生产函数运算中,由于是指数运算,其结果必然是L=K,这种运算有什么意义?纯属无稽之谈。在生产函数中假定5单位资本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用假设条件抽象掉资本技术单位无法确定这个难题,只是对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抽象分析,而绝不是说可以用函数式计算出所谓的最大产量。

以上分析已说明,生产函数从性质上讲是抽象分析投入产出关系一般规律的一个工具,用生产函数计算最大产量,从理论上讲是不可能的,从实践上讲,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用生产函数计算出它的最大产量均衡的。那么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演算生产函数、成本函数有什么意义呢?这显然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造成这个误区的原因是不了解生产函数的性质和经济学抽象分析的方法,而把学生的思路引入歧途。

这个误区对学生的危害是严重的。类似于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的演算,收益函数、效用函数、均衡价格方程等的演算也是如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充满了这种毫无意义的数学游戏。一方面学生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去演算这些函数,而对其意义又百思不得其解。本来就没有意义,怎么能有解呢?从而造成西方经济学深奥难懂的神话。另一方面,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这些毫无意义的教学游戏浪费了学生大量时间、精力和生命,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这种状况是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了。

第七节 均衡价格理论小结

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和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价值)决定理论三个阶段。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但从价值理论总体上看,它实质上是关于价值量的决定理论。从理论的逻辑演进的角度,在我们讨论分析了第二至四章的内容后,可以对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做一小结。我们可以把均衡价格决定理论的要点归结如下:

(1)均衡价格是指物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一致时决定的市场价格。也称市场出清价格。市场出清是指供求量正好相等,物品全部售出,没有过剩和短缺。但是,这只是价格决定的第一层次。因为供求一致时,不同物品会有不同的价格。比如,为什么供求一致决定的汽车价格是10万元一辆,决定的面包价格是2元钱一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一步说明供求曲线背后的原理。

(2)需求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效用曲线。我们在第三章说明了需求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效用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消费者依据对物品边际效用的评价所愿支付的需求价格。

(3)供给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成本曲线。本章生产理论中我们说明了供给曲线的背后是边际成本曲线,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边际成本上升以及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生产者提供一定量产品依据其边际成本所要求的供给价格。

(4)因此,在均衡价格决定的均衡点上和两个层次上分别有:供给等于需求,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这四个因素共同决定物品的均衡价格。

因为不同物品的边际成本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市场价格。对于没有边际成本的非生产物品,比如土地、钻石等,在第二层次上是由它的稀缺性所决定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5)由于供给和需求,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都是变动的,因此,物品的价值量或均衡价格本质上具有相对性质。除上述两个层次、四个因素外,价值量或均衡价格的相对性质还由于价值的度量尺度——货币数量的变动。货币数量变动会使价值尺度伸缩,从而它度量的物品价值量也会伸缩。

本章总结和提要

本章说明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替代规律和规模收益3条生产的基本规律,要在生产经营中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产量和收益,就要按这3条规律行事。边际产量递减意味着边际成本上升,通过对成本变动规律的分析说明了供给曲线的基础。此外,还要理解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特性、生产函数的含义和边际量的意义。

思考题

1.仔细说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意义。

2.你能说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世界各地流动和分布的原因吗?

3.边际成本有什么重要意义?

4.去一些企业做调查,了解用生产函数能计算出最大产量吗?了解他们是怎样做到使产量最大化的。

5.你如果经营一个企业,你怎样获得规模收益?

6.仔细分析一下均衡价格的实质是什么?

【注释】

[2]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0版,中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8~1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