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系统发展成为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发展成为管理信息系统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 管理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各类组织建立起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而与申农齐名的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则从信息的地位入手,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的定义表明了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从本质上讲,信息是存在于物质运动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

第十章 管理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各类组织建立起了计算机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被称为管理信息系统。本章主要涉及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覆盖了组织机构中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其生产与经营提供了日臻完善的手段,也使人们的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第一节 信息系统

一、信息

“二战”后,西方科学家开始研究信息问题。在1948年,美国数学工程师、信息论创始人申农(C.E. Shannon)在其发表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信息概念,他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这是从信息的作用出发的。而与申农齐名的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Wiener)则从信息的地位入手,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的定义表明了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应扮演的角色,从本质上讲,信息是存在于物质运动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

从常识角度看,信息(Information)一般是指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或情报以及用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媒体所揭示的内容。我们认为,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一)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关系

从信息的加工处理角度来说,信息是对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意义的并经过处理后的数据。数据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观点认为数据是记录客观事实的、可鉴别的符号。因此,所有的一切数字、符号、文字、图形、声音等都是数据。狭义的数据指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来的,对事物不做解释的最原始的形式。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它没有掺杂任何主观性因素。当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就变成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些概念的主要区别是: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知识是信息在大脑神经中作用后留下的痕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转换过程,数据和信息的概念是相对的,对于第一次加工所产生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二次加工的数据。同样,第二次加工得到的信息可能成为第三次加工的数据。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表达的资料经过解释就是信息,也就是说,信息是我们对数据的解释,或者说信息是数据的内在含义。如图10-1所示,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往往要利用经验、知识及相关的信息技术。某些信息能直接反映客观事物规律,构成知识的组成部分。

图10-1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二)信息的生命周期与传播条件

任何事物都必须经过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信息也不例外。信息伴随物质的运动而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信息会逐渐老化,成为无用的信息,信息的生命也走到终点。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信息产生、信息处理(包括加工、传播、存储和维护)、信息利用和信息失效,如图10-2所示。在信息失效之前,信息的各阶段是交互性的,每个过程都涉及其他的过程,如信息产生阶段包括了对某种信息的加工和传播,信息利用阶段涉及对信息加工、维护和传播等过程。

图10-2 信息的生命周期

信息的传播条件包括信源、编码及解码、信道、信宿和反馈。信源指信息的产生者、发布者,也就是传者。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就是受者。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要以某种方式进行传播,接收者要以某种方式接收,这就是编码与解码。信源和信宿之间信息交换的途径与设备称为信道。信道的性质、特点将决定对媒介的选择。反馈指信息接收者将接收的信息返回给输出者,并以某种方式改变信息的输入,进而影响信息的整个传播过程。传者可以根据反馈经验检验传播的效果,并根据此调整、改进下一步的行动,如图10-3所示。

图10-3 信息的传播条件

(三)信息的特征

信息作为对数据加工的结果,具有其自身的特性。信息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事实性

信息最早的概念是“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信的知识,通信是把信息用于事实”。所以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为负价值。所以事实是信息的第一和基本的性质。事实性是信息最基本的属性。在信息系统中,我们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这是收集信息过程中最应当注意的性质。而在实际生活中,对信息事实性的破坏是相当普遍的。

2.差异性

信息是用来消除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就信息接收者来说,由于存在个人需求,文化知识,背景,条件,个人能力及信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某人说要戴手表,对那些想外出约会的人可能是重要信息;而对于不受时间约束的人来说则是无关紧要。在信息的利用上也存在差异性,信息认识的不同必然会对其利用产生影响,不同的企业对同一市场现象所做出的反应往往会不同。

3.传播性

信息的传播性也被称为传递性或传输性,其含义是信息源可以通过载体把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信息的传递是信息在载体中和载体间的运动过程,它会发生信息形式的变化,但不会改变信息内容。信息传播性优于物质和能源。信息的传播可以加快资源的传输。信息的传播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知识的扩散,另一方面造成信息的贬值,不利于保密。

4.共享性

信息不同于物质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其共享性。物质具有排他性,正如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一样,出让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商品的价值,但两者是不可同时兼有的。信息则不同,可以由一个信息源到达多个信息的接收者,被多个接收者所共享,在效用上反倒增加了,不减耗它的信息量,反而因交流使其内容倍增。共享是信息的独特性。信息的共享性使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传输手段加以扩展,从而让其获得广泛的利用。

5.时效性

信息具有反映事物特征的属性。由于客观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信息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信息的效用性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失效。信息的传递需要时间,因而接收者获取的信息总是滞后于信息源。信息成为过时的信息,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这在军事、经济领域表现得特别明显。信息传输的载体和传输手段决定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效率。信息的时效性需要在信息的生命周期中考虑时间对信息的影响,对于信息产生者来说,需要实时生产信息并选择合适的传播通道及媒介,以便将信息最快地传递给接收者。对于信息的使用者来说,信息的传输、加工和利用都必须考虑时效性。

6.等级性

管理系统是分等级的,对于同一个问题,处于不同的管理层次,要有不同的信息。信息也是分等级的。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不同级别的信息其特点也不相同。

(四)信息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进行分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根据信息的性质可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根据信息的认识主体可分为客观信息(关于认识对象的信息)和主观信息(经过认识主体思维加工的信息)。

根据信息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观察过程分为实在信息、先验信息和实得信息。

根据信息的作用可分为有用信息、辅助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

根据信息的载体可分为电子信息、光学信息和生物信息。

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等。

根据信息的加工顺序或深度可分为原始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等。

根据信息的传递方向可分为前馈信息和反馈信息。

根据信息的生成领域可分为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和思维信息。

根据信息的使用领域可分为工业信息、农业信息、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军事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根据信息的表达形式可分为文献型信息、档案型信息、统计型信息、图像型信息、动态型信息。

根据信息的逻辑意义可分为真实信息、虚假信息和不定信息。

二、系统

系统(System)的概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一个抽象的系统可以是相关的概念或思维结构的有序组合,如卡尔·马克思所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凯恩斯所创立的凯恩斯经济学派等。而一个实际系统是为完成一个目标而共同工作的一组元素的有机组合。上至国家,下至一个小单位、一个家庭及一个人内部的血液循环都是系统。

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 Bertalanffy)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认为“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种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系统“要素”的内容很广泛,它可以是具体的某个过程、实物、信息或联系。系统功能一般并不等于系统内要素的全部功能的代数和,而存在整体效应大于局部效应总和,即1+ 1>2。系统的含义是相对的,一个系统相对于高一级系统它便是要素;相对于其要素便成了整体。系统存在于环境中,环境的变动会引起系统的变化。因此,一般来说,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如工厂、农场、机关、学校、医院、商店、银行、公司等都可以称为系统,也可称为组织。

(一)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

系统的存在有3个必要条件:结构、目标和功能。

1.结构

结构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即各要素在时空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型包括系统的输入、加工、输出及反馈与控制。结构是基础,是组织保证。系统由多个部分构成,不存在只有单个元素的系统。

2.目标

系统有一定的趋态和目的,即系统的目标。例如,学校教育系统的目标是培养人才,计算机系统的目标是从事信息处理。目标是前提,无目标不称其为系统。

3.功能

功能是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为了实现系统的目标,系统应该具有一定的能力和效用,这就是系统的功能。功能是系统与外部环境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结构、目标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功能由系统目标所确定,没有必要的结构就无法实现系统的功能,目标也就成了空目标。

(二)系统的特征

1.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系统论的基本原理。系统的整体性指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各要素以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一个综合的,具有单个要素所没有的功能的整体,形成新的系统的质的规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2.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构成和系统活动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即为了完成或达到某种目标。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点。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表现出坚持趋向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明确系统的目标是建设系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正如医院的目标是治病救人,企业的目标是获得利润,如果一个系统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这个系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3.系统的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和作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层次性是系统的一种基本特征。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每个要素可看成一个子系统;子系统也由更小的要素组成,这些子系统可以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的方式组合。以此类推,系统逐层分解成小系统,系统也可以逐层构成更高级的系统。

系统的层次性常常按各要素所起到的不同作用,确定其不同的系统层次,如在企业等各类组织中,将管理层次分为作业层、管理层、战略层等。

4.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离不开环境,需要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环境的变动会引起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变化,既而影响系统内部结构及系统功能的变化。系统要满足环境的要求,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也必须跟着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这就是系统的适应性。

系统适应性是保证系统整体性的需要。因为系统所存在的环境是变化的,系统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必须具有通过信息反馈而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系统内部,系统适应性主要表现在系统要素的变化、要素作用的变化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

5.系统的相关性

系统的相关性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以构成整体系统。在系统中肯定不存在不与其他部分发生任何关系的元素,尽管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环境、子系统与子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相关性是系统整体性的保证。正因为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才形成了系统的整体。

(三)系统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按照系统的自然发展层次,系统可分为无机系统和有机系统。由自然界的无机物质构成的系统称为无机系统,如原子结构系统、物质结构系统;由生命物质构成的系统称为生物系统,如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等。

按照系统的综合复杂程度,系统可分为3类9级,即从复杂程度较低的框架结构,到最复杂的超越知识的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高层三级是最复杂的人类及宇宙系统。

按照系统的形成方式,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两类。自然系统指由矿物、植物、动物等自然物自然形成的系统,包括人类、太阳系以及地球的生态系统等。人造系统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由人所创建的为人类服务的系统。一般人造系统包括3种类型,一是由人们从加工自然物中获得的零部件装配而成的工程技术系统;二是由一定的制度、组织、程序、手续等所构成的管理系统;三是根据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所创立的学科体系和技术体系。

按照系统的抽象程度,系统可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概念系统则是最抽象的系统,它并不是实际系统,而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系统的一种抽象模型。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方法、法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组成的系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系统在人们头脑中的概要反映,如法律体系系统、政策制度体系系统、计算机软件体系系统等。逻辑系统是在概念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论证并从原理上证明是合理可行的系统。逻辑系统考虑了系统的目标合理性、结构合理性、功能合理性和实现合理性。例如,经过论证之后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图纸和工程的有关说明就是逻辑系统。物理系统是指现实世界中具体存在的系统,其组成部分是完全确定的存在物,也叫客观系统。它最具体,抽象程度最低。如机械、矿物、森林、石油等人造物和自然物组成的系统。

按系统与环境联系的方式及紧密程度划分,系统可分为封闭系统、相对孤立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又称孤立系统,是指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即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会影响系统内部的运行。现实中绝对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只是有时为了研究的方便,把某些与外界联系较少的系统近似地看作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对于开放系统来说,环境的变化将会影响系统,系统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自然界实际存在的系统全部是开放系统,脱离环境的系统最终会被环境所淘汰。相对封闭系统理论上属于开放系统,它比开放系统与外界联系要少,但实际上开放系统与相对封闭系统的界限并不明确。人们常常根据研究需要确定系统的开放程度。

按照系统的状态与时间的关系,系统可划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静态系统指其状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不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现实中完全的静态系统是不存在的。动态系统指其状态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所谓“运动是永恒的”,任何系统都是动态性,它不仅和环境存在物质、能源和信息交换,其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当系统状态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就可以近似地把它看作一个静态系统。

按照系统具体研究对象和功能,可以将系统分成各种各样的类型,如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法律系统、医疗系统、管理系统、操作系统、信息系统等。不同的系统为不同的领域服务,具有不同的特点。

三、信息系统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人们探讨事物的物质特性和信息特性,可以把所认识的事物分为物质系统和信息系统两种类型。信息是物质的属性和表现形式,任何一个系统中既包含着物质,又包含着信息。我们一般认为,信息系统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对组织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输入、处理与输出,并具有反馈与控制功能,为组织活动服务的综合性系统。通常,我们讲的信息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属于系统范畴,因此具有一般系统的特点,它主要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及与环境的关系,数据和信息的各种活动贯穿于整个系统过程。信息系统的主要部分是为了产生决策信息所制定的一套有组织的应用程序,包括信息的输入、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输出和信息的反馈。

信息的输入: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

信息的处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的输出: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中。

信息的反馈:将输出信息返送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

从信息系统的定义可以得出一般信息系统的结构,如图10-4所示。

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信息系统,如银行业务系统(存取业务、转账业务、统计分析)、订票系统(卖票、统计)、超市管理系统(面对顾客的销售、存货管理、销售统计)、图书馆管理系统(借还书管理、书目查询、统计分析)等。信息系统可以用各种形式来表示。但不管何种形式,其输出的结果总是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了解系统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几方面的功能。

图10-4 信息系统结构

(一)信息系统的特性

信息系统的特性应具有3个方面的性质,首先,它属于系统范畴,当然继承了系统的主要特性,如目的性、整合性(主要是人机整合)、开放性、功能性等;其次,它具有信息的特性,信息系统主要处理数据和信息,信息的特点必然反映在信息系统上,比如信息时效性影响信息系统处理信息的速度;最后,它具有计算机等技术特性,如批处理、高效率、自动化、准确性等。

(二)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1.作业信息系统

作业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支持办公事务和更新有关的数据库。作业信息系统通常由3部分组成: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和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相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三)信息系统的发展

诺兰(Nolan)总结了信息系统发展的规律,在1973年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在1980年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人们称之为诺兰模型。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分为初始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统一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6个阶段,实现从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思想、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信息系统的工具、内容与作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系统与相关技术结合发展出了许多具体的系统,如电子数据交换、经理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战略信息系统、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Intranet、数据仓库和电子商务等。

1.电子数据交换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是指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由于使用EDI能有效地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而EDI也被俗称为“无纸交易”。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EDI是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使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业务过程。它是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系统日趋成熟而产生的用于商务管理的新技术。它以其较低成本、迅速准确、方便高效的优点深受各类组织机构的青睐。电子数据交换主要应用于企业之间的交易需相互传递繁多的文件,例如,订单、发票、运单、采购单、银行对账单等以及国际间贸易的报关单、商检证明、保单等单证和文件。

2.经理信息系统

经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服务于组织的高层经理的一类特殊的信息系统,它能支持领导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人们通常也称其为主管信息系统。EIS能够使经理们得到更快更广泛的信息。EIS首先是一个“组织状况报导系统”,能够迅速、方便、直观(用图形)地提供综合信息,并可以预警与控制“成功关键因素”遇到的问题。EIS还是一个“人际沟通系统”,经理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达命令,提出行动要求,与其他管理者讨论、协商、确定工作分配,进行工作控制和验收等。EIS人机界面十分友善且富有个性化,图、文、表并茂且层次清晰,用户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其使用方法;EIS还具有丰富的办公支持功能。例如,电子邮件、传真、无线通信、文字处理、电子会议、通讯录、日程安排与公文处理等。EIS是信息系统科学中的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在我国,EIS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

3.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是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一种企业生产制造与生产管理进行优化的哲理。这种哲理首先是1974年美国Joseph Harrington博士在其论文《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中提出。

CIMS是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制造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技术把分散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各种孤立的自动化子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形成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整体效益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制造系统。它是由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等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在某种环境下为提高企业总体效益的全局性的观念和方法。这种观念和方法要求以集成方式组织企业全部活动,包括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和售后服务,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工具(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其目的在于及时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按期交货,提高质量,确保生产系统全局和局部的柔性等,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我国对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发展非常重视,并逐步在一些企业获得较成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但总体来说,CIMS的应用刚刚起步,应用面还不广泛。

4.战略信息系统

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IS)是一种支持企业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制定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信息系统。它是关于组织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目标,是为实现组织战略而采取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战略方案。SIS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涉及许多非结构化的问题,有关SIS的结构、人机交互方式等尚不成熟,SIS的实现还必须以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其成功应用尚需一段时间。

5.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ISH)的正式名称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它也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形象化称呼。这个名称来自美国,是现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并不是指交通公路,而是一个高速度、大容量计算机通信网络及其相关系统。它是通过光缆或电缆把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图书馆、学校、商店以及各类机构和组织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以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多媒体方式相互传递信息。利用计算机终端、传真机、电视等终端设备,像使用电话那样方便、迅速地传递和处理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来源、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NII由全国范围内互联的通信网、网上计算机、共享信息资源及使用与管理人员所组成。开发和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不仅促进了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大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方式。在NII的基础上,人们又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的设想与计划,并将国际信息互联网Internet作为GII的原型,将各国的NII联结起来,组成世界信息高速公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6.Internet

Internet中文正式译名为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网。它是由那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全球网络,是一个全球的、开放的信息互联网络,它在全球范围内将成千上万个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因此又被称为网络的网络或网络的集合。Internet目前的用户已经遍及全球,有超过几亿人在使用Internet,并且它的用户数还在以等比级数上升。

Internet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国防部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广域网ARPANET发展和演化形成的。Internet的应用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社会的各方面。例如,在人们的通信方式和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为企业信息系统外部信息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企业信息系统与Internet相连可使企业与同行之间、与客户及供应商之间在全球范围内方便地互通信息,加强联系,促进业务的开展,加速业务的处理。人们可以利用其中各个网络和各种计算机上无穷无尽的资源,同世界各地的人们自由通信和交换信息,享受Internet提供的各种服务。

7.Intranet

Intranet称为企业内部网、内部网或内网,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利用Internet技术连接企业内各局域网的企业内部网,是一个使用与因特网同样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它通常建立在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并为其成员提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等服务,Intranet几乎可以借用Internet所有的技术与工具。对内方面,Intranet可将机构内部各自封闭的局域网连成一体,实现机构组织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业务运作;对外方面,可方便地接入Intranet成为全球信息网的成员,实现世界及信息交流和电子商务。在Intranet上,用户可以利用图、文、声、像等各类信息,实现机构组织所需的各种业务管理和信息交流。由于采用开放的协议和技术标准,大部分机构组织的现存平台,包括网络和计算机,均可继续利用。Intranet的性能价格比远高于其他通信方式。

基于Intranet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概念,使企业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Intranet的各种信息交流方式可使企业真正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现创造有效且廉价的途径。当企业的部门、分支机构越多,分布越广,这种优越性越显著。Intranet的技术特点是开放性的,支持多种机型与系统并具有良好的系统集成能力,能解脱企业各层次信息系统发展不协调而难以统一所造成的困境。

8.数据仓库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之父比尔·恩门(Bill Inmon)在1991年出版的“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建立数据仓库》)一书中所提出的定义被广泛接受,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过程。基于WEB方式的数据仓库应用得以满足最大限度地取得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共享各种应用的需求,能帮助决策者快速有效地在大量资料中,分析出有价值的资讯,以利于决策拟定及快速回应外在环境变动,帮助建构商业智能。

9.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是指在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在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网上交易,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与之相关的对象有供应商、订货商或消费者、金融部门、货物物流单位和交易认证机构等。通过网络进行跟踪服务,客户可即时反馈意见和获得技术支持。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方式除了对原有商业环节有显著的增值外,还延伸出许多新的交易方式,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易环境,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不受传统购物的诸多限制,随时随地在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电子商务,一个商家可以面对全球的消费者,而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全球的任何一家商家选购产品。电子商务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大量的开支,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成本,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对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它包括4个含义: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未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工作本质是协调;管理工作存在于组织中;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

(二)管理的发展阶段

管理科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6个阶段:

第一阶段:泰罗制。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泰罗在1911年撰写的《科学管理原理》中论述了改直线制为职能制、工作和时耗的研究、分工、劳动定额和计件工资,首次把科学原则引入管理之中。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学派。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行为科学学派,其代表作是1933年美国人迈约所著的《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他主张鼓励人的积极性,主张工人参加管理。

第三阶段:数学管理学派。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数学管理学派,其代表作是1940年苏联人康托拉维奇所著的《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他把数学引入管理,并提出生产指挥的问题主要是数学问题。

第四阶段:计算机管理学派。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管理学派,在这一时期虽没有明显的代表作,但计算机已被广泛用于管理。继1954年计算机用于工资管理后,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形成了计算机用于管理的第一次热潮。

第五阶段:系统工程学派。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系统工程学派,其代表作是1970年华盛顿大学教授卡斯所著的《组织与管理——从系统出发的研究》,他提出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管理。

第六阶段:信息学派和管理信息系统学派。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信息学派和管理信息系统学派,这一时期出现了信息革命,信息被视为重要的无形资源用于管理。同一时期又产生了控制论,于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管理中有机结合,产生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而且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学科。

(三)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1.信息系统是管理的基础

管理活动是管理者向管理对象施加影响和管理对象向管理者做出反应的两个过程的统一,而整个活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离开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环境和管理活动的有关信息,任何管理都无法进行。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因此信息在管理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2.信息系统是计划实施的基本依据

制订计划,必须先收集信息和分析过去的、现在的实际信息,掌握和运用反映未来趋势的预测信息。拥有的信息数量和水平决定着计划的质量。计划过程中,需要预测未来,甚至做出假设;需要拟订众多方案,从中选择较好方案。计划中多方案的比较以及每个方案中个别数据的变动都可能引起其他许多相关数据的变化,因而制订计划往往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整合。

3.信息系统为组织、领导、协调、控制职能提供支持

组织职能包括人的组织和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能的作用在于引导、影响个人和组织按照计划去实现目标。通过信息的整理,进而确定管理层次,建立各级组织结构,配备人员,规定职责和权限,并明确组织机构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原则和方法。计划是为了控制,是控制的开始。控制职能是对管理业务进行计量和纠正,确保计划得以实现。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测、控制信息,通常是把实际的执行结果和计划的阶段目标相比较,发现实施过程中偏离计划和错误的信息。

4.信息系统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组织实施是实现计划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设置机构、配备人员、调动财力和物力,都需要相关的具体的信息作为前提条件,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缩小或纠正实际结果偏离现实目标的差距,必须要反映管理系统运行的监测信息以及通过调整实际参量以接近目标参量的反馈信息。例如,在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输入原材料,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处理,输出成品。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管理活动依据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信息,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职能(管理的5大职能),以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和高效。在生产活动中流动的是物流和资金流,在管理活动中流动的是信息流。管理本身就是获取信息并依据信息实施决策的过程。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这门跨领域的新兴边缘学科在不断成熟,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做出了定义或解释,主要有:

1970年,瓦尔特·肯尼万(Walter T. Kennevan)给出了最早的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Gordon B. Davis)给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定义如下:“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人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作、管理和决策功能。”

1998年肯尼思·劳登(Kenneth C. Laudon)在《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版中对管理信息系统下的定义为:“它是组织中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和分布信息的相互关联的协同工作的各种部件的集合,用于支持组织决策制定、协调、控制、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我国的特点,由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专家学者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含义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以上定义说明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个技术系统,而且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是个管理和社会技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社会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同时,人们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其概念也不断拓展和深化。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机综合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它是人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体,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体。它包括了管理人员、系统设计及相关工作人员,也包括了计算机、通信工具设备等硬件设施。在MIS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MIS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只是组织进行管理的一种工具,它不能代表管理者进行管理活动。组织中的管理决策活动由管理者完成。各级管理者既充当MIS的使用者,同时又是其组成部分。MIS功能的发挥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MIS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应用,而是在其设计与使用时融入管理思想和方法。

2.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基础上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综合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解决组织的结构化问题,以数据处理为中心,完成例行的信息处理业务,包括数据输入、存储、加工、输出等任务,对组织中的信息、子系统进行综合,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决策者制定决策。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需发展和完善。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因此在使用MIS时,还必须考虑综合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从不同角度来看,具有不同的功能。从与信息处理相关的作用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6个方面。

(1)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指根据管理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以一定的信息组织方式全面收集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其他各项功能的基础准备。信息收集需要注意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这与信息检索中的检全率和检准率有相似之处。根据信息源的差异,收集的信息可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原始信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直接取得各种数据、概念、知识、经验及其总结。加工信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信息加工`处理后存储在某种介质上的信息。此外,信息收集过程中还要遵循若干原则,如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计划性、预见性等。

(2)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收集是基础,信息加工处理是关键。因为人们开始收集的信息并不能直接反映客观事物,也不能直接应用,这就需要信息工作者根据信息特点和信息使用目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更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变成有用的信息资源。信息加工处理包括对信息的分类排序、分析综合、运算、建模处理等。

(3)信息组织与存储。信息不能单独存在,它需要以某种组织形式依存于特定介质才能发挥作用,这就是信息组织与存储。信息组织与存储是基于信息共享而来的,它主要实现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一地存储,多方共享。信息存储常以数据库方式存贮,信息存储时需要考虑存储量、信息格式、存取方式、存储时间、安全保密等问题。

(4)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是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信息传递是信息在媒介体之间的转移。信息传递是通过文字、语言、图像等载体实现。信息传送方式有单向传送、双向传送、半双向传送(每次传送只能一个方向)、多道传送(一个通道通过多个信号)。

(5)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是从大量存储的信息中找出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其目标是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找出具体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6)信息输出与提供利用。该功能指的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输出管理信息系统加工后的信息,其目的在于方便管理者利用,有助于管理活动的进行,提高管理效率。

从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出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以下4种:

(1)计划功能。根据现存条件和约束条件,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各职能部门的计划。如生产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等,并按照不同的管理层次提供相应的计划报告。

(2)控制功能。根据各职能部门提供的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比较执行与计划的差异,分析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同时进行辅助人员管理并及时加以控制。

(3)预测功能。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运用现代数学方法、统计方法或模拟方法,根据现有数据预测未来。

(4)辅助决策功能。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大量数据中推导出有关问题的最优解和满意解,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以期合理利用资源,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组合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MIS的结构划分成多种形式。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抽象结构(概念结构)

将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高度概括抽象化,它由4部分组成,如图10-5所示。

图10-5 管理信息系统的抽象结构

1.信息源

信息源是产生信息的对象。如员工考勤系统(电子或机械打卡机)、销售订单、发票、装箱单、产品计数器、质量监控装置等。

2.信息处理器

信息处理器负责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查询等任务。

3.信息用户

信息用户是信息的运用者,他们使用信息进行决策和完成业务活动。

4.信息管理者

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运作维护工作和建议等工作。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人们常将组织的层次分为战略决策层、管理控制层和作业操作层,处于不同组织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越是高层,面对的多是一些非结构性的、非常规的问题,需要那种涵盖面广、概括性强的信息。而靠近低层,问题多为结构性的、有章可循的,一些日常的信息即可满足要求。管理信息系统也依据组织层次分为战略决策信息子系统、管理控制信息子系统和作业操作信息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如图10-6所示。

图10-6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构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信息管理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如图10-7所示。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

各类组织、机构差别颇大,即使是性质和功能相同的组织,其内部职能构成也不尽相同。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划分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一般的组织而言,可以将MIS分为生产/销售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财务会计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后勤管理子系统等,如图10-8所示。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各类组织和机构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系统也经历了由单机到网络,由低级到高级,由事务处理系统到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再到由不同系统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不同系统集成一体化系统等。

图10-7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构

图10-8 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

(一)事务处理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是基于计算机的服务于运作层的基本业务系统,完成每天的记录和必要日常的事务。如订单输入、旅店登记、工资、雇员考勤等系统。运作层的任务、资源和目标都是既定的并且是高度结构化的。管理者需要利用TPS监控组织内部运行状态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TPS有时称为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DPS),有时称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EDPS)。其特点是:它支持每日的运作,能处理大量数据,精度要求高,逻辑关系简单,重复性强以及能支持许多用户。主要的TPS类型有市场销售系统、制造生产系统、财务会计系统、人力资源和其他种类的TPS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运行在组织的战术层的系统,为管理者提供各种报告,在某些情况下在线访问组织的当前和历史数据。这类信息系统几乎是完全面向组织内部而不是外部环境和事件。MIS主要是在战术层为计划、控制和决策制订服务。其特点是:

(1)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管理层提供信息。

(2)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户随时能得到及时的信息。

(3)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各个职能部门,涉及综合职能。

(4)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有一定的灵活性。

(5)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

(三)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也是运行在战术层的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的人机系统,它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和模型解决一些决策问题。涉及的决策问题是半结构化的、具有唯一解的、迅速变化的、事先不容易定义的问题。尽管使用来自于TPS 和MIS的内部信息,DSS也经常引进外部信息,诸如当前股票价格、竞争者产品的价格等数据。其特点是:

(1)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给用户弹性、适应性和迅速反应的特性。

(2)决策支持系统允许用户初始化和控制输入输出。

(3)决策支持系统不用专业程序员的帮助或很少的帮助即可操作。

(4)决策支持系统对事先不能定义结果的问题和决策提供支持。

(5)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工具。

由于DSS的实用性和为企业、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它深受关注,从而也引起了自身的发展。随之又出现了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GDSS)、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ntelligenc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IDSS)和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等。

(四)主管支持系统

主管支持系统(Executive Support System,ESS)又称为经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EIS),是高层管理者用来辅助决策的信息系统,它运行在组织的战略层,用于解决非结构化问题和创建非具体化的计算和通信环境,而不是用于任何固定的应用和解决专门问题。其特点是:

(1)主管支持系统整合来自外部的数据,也使用来自于MIS和DSS的概括性的内部数据。

(2)主管支持系统为高层主管提供了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信息的工具和计算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了解问题和机遇。

(3)主管支持系统过滤、压缩和跟踪关键数据,减少高层管理者为获得有用的数据而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从而提高获得数据的效率,这是ESS强调的目标。

(4)主管支持系统使用最先进的图形软件并且能够将来自于多个数据源的图形和数据立即送往管理层的办公室。

(五)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在企业内部需求的推动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系统。ERP是在MR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前最先进、最科学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ERP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财务、会计、生产、物料管理、质量管理、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利用信息技术集成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与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的信息集成。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都是这种典型的集成化信息系统。

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

一、企业资源计划的定义

1990年4月12日,美国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 Inc.)发表了以《ERP:下一代MRP的远景设想〈ERP: A Vision of the Next-Generation MRP〉》为题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ERP概念。ERP,英文全称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中文称为“企业资源计划”或称“企业资源规划”,最初被定义为应用软件,迅速为全世界商业企业所接受,现已经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之一。

ERP建立在资讯技术、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基础上,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将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和其他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管理改善持续化。通过这个平台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和管理系统3个层次进一步了解它的定义:

首先,ERP是由高德纳咨询公司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其次,ERP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网络通信等信息产业成果,以系统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最后,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二、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阶段

企业资源计划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MRP阶段

20世纪60年代,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了对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的重要认识。在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推动下,发展并形成了物料需求计划理论,也即基本的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这种理论提出物料的定货量是根据需求来确定的,这种需求应考虑产品的结构,即产品结构中物料的需求是相关的。

在MRP阶段,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使企业在计算机上完成了物料需求的计划,技术上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的矛盾,保证物料既不积压库存,又不出现短缺,满足了生产变化的需求。MRP能根据有关数据计算出相关物料需求的准确时间与数量,但它还不够完善,其主要缺陷是没有考虑到生产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和采购的有关条件的约束。因此,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的日期有可能因设备和工时的不足而没有能力生产,或者因原料的不足而无法生产。同时,它也缺乏根据计划实施情况的反馈信息对计划进行调整的功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RP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闭环MRP系统。

(二)闭环MRP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制造业不断扩大的需求,MRP发展为有反馈功能的闭环MRP,该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了封闭的计划与控制系统,成为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的制订综合性物流计划的工具。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使生产活动方面的各种子系统得到了统一。但这还不够,因为在企业的管理中,生产管理只是一个方面,它所涉及的仅仅是物流,而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这在许多企业中是由财会人员另行管理的,这就造成了数据的重复录入与存储,甚至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英文缩写还是MRP,为了区别物流需求计划(亦缩写为MRP)而记为MRP

(三)MRP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的管理者们认识到制造业企业必须有一个集成的计划,以便解决阻碍企业生产的各种问题。MRP实现了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集成,把生产子系统的物流信息与财务子系统的资金信息合二为一,即成为一个系统,并建立中央数据库,使企业的管理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进行。它具有计划的一贯性与可行性,管理的系统性,数据的共享性,动态应变性,模拟预见性,物流、资金流的统一等特点。

MRP成为整个企业的一种综合性生产管理的工具,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生产经营管理计划体系,是实现制造业企业整体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不断向生产与控制方面的渗透,企业竞争空间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80年代MRP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也就随之产生。

(四)ERP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生了新一代的管理理论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就是ERP。ERP是在MRP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给出了新的结构,是当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管理信息系统。ERP相对于MRP在资源管理范围、生产方式管理、管理功能、事务处理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做了改进和提高,体现了其对整个供应链的资源进行管理、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系统管理思想。

进入ERP阶段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JIT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五)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20世纪末,电子商务的出现以及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了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企业为达到生存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ERP系统相应完善了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跨国(或地区)经营的联合事务处理。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三、企业资源计划的结构

ERP的基本构架和基本逻辑与MRP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从功能上看,它仍是以制造过程为中心,核心仍是MRP,并体现了制造业的通用模式。

ERP在MRP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的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应链管理功能。这样,ERP管理系统除了具有MRP的计划和控制功能外,还包括以下功能子系统。

1.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

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战略经营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基于Intranet/Internet环境的战略信息系统管理,完善决策支持服务体系,为决策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2.成本管理(Total Cost Management)系统

全面成本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成本优势,并由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体系予以保障。

3.后勤管理(Agile Logistics Management)系统

很多企业存在着供应链影响生产柔性的情况。ERP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MRP的基础上建立敏捷后勤管理系统,以解决如供应柔性差、生产准备周期长等制约柔性生产的瓶颈,增加与外部协作单位技术和生产信息的及时交互,缩短关键物料供应周期。

四、企业资源计划的功能和特点

(一)企业资源计划的功能

ERP是将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说,就是将企业的3大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管理。企业中,管理主要包括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因此,ERP系统也由以下相应的模块组成:

1.营销管理模块

营销管理是ERP的第一个计划层次,属于决策层,包含生产规划(或产品规划)。计划是根据平时的信息与情报,同时考虑企业的自身情况如生产能力、资金能力等制定的产品系列生产大纲。该模块主要涉及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等方面的管理。

2.物流管理模块

物流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任何企业要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原材料或消耗品的采购。对制造业来说,物料成本占整个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或非常大。企业的采购部门必须适时、适量、适质、适价地完成采购任务,为生产部门提供原材料。该模块主要涉及库存、采购、配送、存储等方面的管理。

3.生产管理模块

生产管理是企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对企业人员进行的一系列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等活动。该模块主要涉及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质量等方面的管理。

4.财务管理模块

财务管理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该模块主要涉及应收/应付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核算等方面的管理。

5.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组织或企业员工总体所具有的生产和经营能力之和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该模块主要涉及组织结构、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绩效、劳动关系、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管理。

(二)企业资源计划的特点

1.实用性

ERP系统实际应用中对公司内部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进行了优化,主要的业务流程实现了自动化,体现了其“管理工具”的本质。ERP系统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所以,ERP系统首先是一个软件,同时是一个管理工具。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即先进的管理思想借助电脑来达成企业的管理目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一致性

ERP系统是一个在全公司范围内应用的、高度集成的系统。它将原先分散于企业各角落的数据整合起来,在各业务系统之间高度共享,所有源数据只需在某一个系统中输入一次,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并提升其精确性。

3.动态性

ERP系统的优势之一就体现在“实时和动态管理”上,其中关键是及时将现实工作信息化,即把现实中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用动态信息化的手段来表现,强调的就是不同部门的“实时动态配合”,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管理、部门协调及岗位配合等的问题。

4.整合性

ERP系统最大特色便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使部门间横向的联系有效且紧密,重在整体性,而整体性比传统单一的系统更具功能性,有利于管理绩效的提升。

5.便利性

采用了计算机最新的主流技术和体系结构,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使系统本身可因企业需要新增模块来支持并整合,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在整合的环境下,在能通信的地方都可以方便地接入到系统中来,企业的信息透过系统可在任何地方取得与应用,有益于企业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联系。

思考题

1.信息的特征是什么?

2.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3.简述信息系统的发展。

4.何谓管理信息系统及功能?

5.企业资源计划的功能和特点有哪些?

案例分析

三菱电梯的ERP应用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菱电(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的电梯制造、经营企业,员工1 770余人,2001年产品销售额31亿元人民币。

从1996年至今,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由点到面逐渐扩展到三菱的主要业务流程中。多年的ERP应用,与那些项目半途夭折的企业、管理和系统两张皮的企业以及刚刚完成系统切换就广发“英雄帖”的企业相比,三菱对管理信息系统的依赖以及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都体现了时间积累起来的成熟心态。他们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看,ERP是最大的信息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企业不仅要构筑ERP系统,还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模型,还要不断优化业务流程。

起初,三菱模模糊糊提出了200个需求问题,其中90%的需求都被ERP的标准功能覆盖。当然,管理系统与企业现有系统的集成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三菱选择R/3时,也考证了它与CAD/CAH系统的可集成性。

管理软件只能支持同时代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当年,三菱选择R/3系统时,R/3还没有集成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系统等。但是三菱在这些方面朦胧的管理需求促使他们认定,必须选择一个能不断发展、不断增进新管理理念的软件。他们了解到SAP不但有软件的开发能力,还有软件系统的设计能力和管理设计能力。因此,他们认为R/3是一个能不断发展的软件。三菱的很多人认为,SAP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他们的信息化管理方向。

三菱人把1996—2002年之间的ERP实施、使用历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软件通用模块的实施阶段,第二阶段是企业特有模块实施阶段,第三阶段就是利用已经实施的系统进行管理流程再造以追求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的阶段。三菱人认为,真正的流程再造必须发生在系统模块上线以后。这种观点显然有悖于企业通常听到的在软件选型前就必须进行流程再造的说法。

基于这种思路,三菱的流程再造是这样进行的:对于那些阻碍软件推进的流程,坚决去掉或改掉;而那些能“蒙混过关”的,先“混”过去,到系统上线后,再来集中精力按照轻重缓急逐步更改。目前,他们已经步入流程不断再造的阶段。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不合理的流程逐渐显现或被发现。即使是基层业务人员也会提出朴素的流程再造要求:“用了计算机,为什么还要这样麻烦?不能改一下吗?”显然,这种关于企业业务流程的持续优化再造,很难依靠外在的力量。三菱自己的实施队伍在这个时候开始发挥作用。

为了保证ERP项目的成功,在项目实施前,三菱先“忍痛割爱”圈出那些不能做的环节,这也是他们在开发使用了6年之后,也仅仅用了20%的R/3功能的原因之一。不能做的理由,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基础数据不标准、基础管理不规范。三菱的能力计划就是一开始被放弃的模块之一。事实证明,绕过这个模块是明智之举,否则很可能会阻隔下一个流程,最后导致系统的失败。现在,随着基础的不断完善,这一模块就可以重新配置进系统。

(资料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8f64de0f6c85ec3a87c2c55d.htm l)

分析题

1.三菱电梯ERP的使用步骤有哪些?

2.三菱电梯ERP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哪些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