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力资源审计案例分析

人力资源审计案例分析

时间:2022-06-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言(第二版)本书第一版出版已然五年。本次再版依旧获得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获得了北京市2006年优秀人才计划“人力资源审计基础理论审计”项目的资助。

前言(第二版)

本书第一版出版已然五年。在这五年中,这本教材或其主要内容在很多不同场合的授课和培训中被使用过,这包括各类企业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同的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军队系统、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以及高校系统等。作者也因此获得了第一手的反馈信息。其中有两点反馈很重要,并构成本书这次再版修改的主要基础:(1)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从而有些难读;(2)操作性不够强。关于第一个反馈,一是由于作者对该领域文献消化理解不够,对文献更多的是采用翻译式的引用,影响了读者的理解;第二个原因则是人力资源审计作为新兴学科,作者积累与学识有限,难以做到深入浅出。但是,因为毕竟是原理课,所以“理论性”是基本要求,当然,我会尽力使其成为一本“读者友好型”的教材,我也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整使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关于“操作性不强”的反馈,我在这次再版中只有“些许”改进。这样做一则是因为“原理”教材的基本要求;二则是因为这些年一直在积累素材,希望将来专门把战略人力资源审计实务整理出来,以方便学生与人力资源业界更好地借鉴使用。因此,在这版中,实务和技术层面的内容更多是示例性的。最后,或许这个说法过于尖锐乃至武断,我个人仍想特别强调,在我们的人力资源领域中,理论的贫乏是关键问题。

本次再版依旧获得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获得了北京市2006年优秀人才计划“人力资源审计基础理论审计”项目的资助。在本版中,本书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改进。第一,本书结构有一个重大调整是在本书FRAIP模型的第三章到第七章均加上了概述性的第一节,提出了本节内容的模型和清单,便于读者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本章内容。第二,除了精炼了每章的内容之外,也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结构,以更好地反映人力资源审计内在的逻辑。例如,将原第五章的人力资源绩效审计转至第三章,因为人力资源绩效不只是人力资源行动的结果而是整个人力资源战略的结果;在第五章增加了“人力资源事务审计”一节,其实道理非常容易理解,人力资源事务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只不过我们更盯着“战略”而忽视了它的存在;此外,我们在第六章增加了人力资源治理审计的内容,以反映这个领域的新发展;第七章也根据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而调整了顺序。第三,在文献方面,第一版部分章节引用存在不严谨的地方,对有些主题的阐述因为个人缺乏积累而较大篇幅地引用,在这一版中尽可能作出明显的改进,删除了过去较大篇幅引用的部分;本版还更新了大量的文献,以反映本领域的进步;而且对文献进行了更多的提炼,以满足充实分析框架的要求;特别是挖掘了过去遗漏的文献,使得对这个领域的概括更为准确,全面反映了本学科的现状。第四,在案例方面也作了许多改进。在每一章前面增加了引例,希望通过具体的案例能让读者更容易进入这个领域;再版中还增加了一些更新的案例,而且还增加了一些本土案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神华股份公司国华电力分公司。我与国华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有差不多10年的时间,我觉得它是我国在管理领域中最具勇气的企业,他们不断尝试新的管理领域,人力资源审计就是其中之一。本版中的一些案例就是我们合作的结果,其完整的内容呈现在《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

在本书第一版出版后的五年中,我国人力资源审计领域出现很多研究性成果,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领域中,也有不少咨询机构开始尝试人力资源审计业务,这些都是令人欣喜的发展。不过,认真阅读和观察后,还是有一些不安,原创性成果还是非常的稀缺,仓促性特征还是比较明显。毕竟我们已经起步,期待更多的学者与业界同仁关注参与这个领域的开发。

在本版即将提交给复旦大学出版社之际,从学校得知本书所在的“复旦博学·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荣获北京市2008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个奖跟我实际上没有多大关系,但心里还是很喜悦,而更多的是感激。正如在第一版后记中所提到的,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主编的“复旦博学·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的一部分,今天所得到的认可是曾湘泉教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够参与其中。作者从1991年毕业后离开学院,到2003年再回到学院任教,这些年里深深感到劳动人事学院诸位同仁所给予的巨大帮助和关心。就本书而言,作者特别感谢曾湘泉教授、孙健敏教授、文跃然副教授、石伟教授、周文霞教授、程延园教授、徐世勇副教授、刘松博副教授、李育辉博士等给予的启发。作者感谢刘晓萌同学为本书所作的独一无二的贡献,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中国以“人力资源审计”为题完成硕士论文的第一人。与他同在2006级的熊能、王发波、代懋、王婧,以及2007级陈玉杰、谢欢、张成刚、高峰、章睿,2008级国艳敏、罗西、毛艾琳、毛竞新、文彦蕊等都为本书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此外,作者非常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苏荣刚先生对本书第一版和再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最后,我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我的父母年事已高,仍在为我们操劳家务,好让我们安心工作。我的妻子王飞博士要兼顾工作、儿子的学习以及对我的专业支持。小儿启中今年8岁,已让我感到小子初长成,更让我感到人生如此美好。

最后还是第一版后记的那几句话:鉴于作者的学识,这本教材必定还有许多不足乃至不当的地方,恳请读者和学界批评指正。对于书中的错误,作者理当承担一切责任。更多的是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这个领域,孤单不是一种境界。

杨伟国

2009年12月12日于求是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