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酒泉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年展望

年酒泉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年展望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6.3和3个百分点。1.种植结构调整优化,高效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酒泉市各级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趋于优化,总体呈现出粮食面积调减,棉花面积增加,特色产业面积扩大的格局。全市肉类总产量6.71万吨,比上年增长4.6%;禽蛋产量0.99万吨,增长1.3%。

2011年酒泉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2012年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新能源产业为牵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生产快速增长,需求持续扩大,效益逐步提升,民生不断改善的运行态势,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运行态势及特点

2011年,酒泉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全省6.3和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9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1.96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0.58亿元,增长15.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4﹕51.9﹕34.7调整为12.3﹕52.3﹕35.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4和0.7个百分点。从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4%、60.2%和34.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8、9.3和5.4个百分点。

(一)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全力做好促农增收工作,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1.种植结构调整优化,高效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酒泉市各级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趋于优化,总体呈现出粮食面积调减,棉花面积增加,特色产业面积扩大的格局。2011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250.83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粮食面积64.84万亩,下降8.9%;棉花面积47.52万亩,增长6.5%;蔬菜、瓜类、制种、啤酒花、油料、药材、孜然等高效特色产业面积达到138.47万亩,增长3.1%。在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具有相对区域优势的蔬菜、制种、瓜果、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以肃州、玉门、金塔城郊为主的日光温室和蔬菜产区面积达到31.58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79.2%;以敦煌、金塔、肃州为主的葡萄、红枣、李广杏、香梨等名优水果区面积达到21.15万亩,占全市水果面积的91.4%;以肃州为主的制种区面积达到24.8万亩,占全市制种面积的77.2%;以玉门、瓜州为主的药材和蜜瓜生产区面积分别达到20.85万亩和11.56万亩,分别占全市药材和蜜瓜面积的99.4%和81.6%。

2.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农业生产全面丰收

2011年,全市棉花产量5.01万吨,比上年增长11.34%;蔬菜产量115.25万吨,增长9.94%;瓜类30.61万吨,增长4.6%;水果产量17.22万吨,增长17.4%;药材产量7.62万吨,增长36%。

3.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各级坚持把草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加快品种改良,扩大养殖规模,加强疫病防控,推进牛羊产业大县建设,畜牧业呈现畜禽存栏增加、出栏加快、肉蛋产量提高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市牛饲养量23.42万头,比上年增长3.1%,其中存栏13.97万头,增长2%;出栏9.45万头,增长4.5%。羊饲养量567.93万只,比上年增长4.95%,其中存栏341.92万只,增长5.9%;出栏226.01万只,增长3.5%。生猪饲养量43.28万头,比上年增长4.4%,其中存栏20.46万头,增长3.6%;出栏22.82万头,增长5.2%。全市肉类总产量6.71万吨,比上年增长4.6%;禽蛋产量0.99万吨,增长1.3%。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市新建养殖小区150个,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到7120个,规模养殖量占饲养总量的63%。

4.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带动效应显著增强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各级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以棉纺、种子精选、酒花加工、果蔬和肉品储藏保鲜为重点,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有力带动了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的规模发展。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7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150万吨,加工增值率达49.5%,辐射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165万亩,带动农户13.5万户。

5.劳动力输转步伐不断加快,为农民持续增收添活力

2011年,全市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农民工资性收入明显增加。全年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3.14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16.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8亿元。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725元,比上年增长24.8%。

(二)重点行业支撑有力,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全面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实施意见,着力培育以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冶金、有色、建材、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努力破解工业发展难题,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8.2亿元,增长21.5%。

1.风力发电亮点突出,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2011年,全市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风光电发电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2.3倍,发电量达到68.2亿千瓦时,增长1.4倍,占全市发电量的81.6%。其中风力发电63.14亿千瓦时,增长2.3倍。

2.传统支柱行业增势良好,对工业增长支撑给力

宏观环境趋好,市场需求扩大等因素作用下,装备制造、电力、建材、有色、冶金、食品等传统支柱行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生产步伐明显加快,有力带动了全市工业的较快增长。201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17.8亿元,增长1.1倍;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46.5亿元,增长2.5%;冶金工业完成增加值9.8亿元,增长58.8%;有色工业完成增加值8.3亿元,增长23.7%;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7.2亿元,增长56.7%;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2.9亿元,增长72.6%。上述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2.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6.6个百分点。

3.地方工业实力增强,生产效益水平明显提升

地方工业在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增速高于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5.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9亿元,增长56.4%;实现利税22.2亿元,增长54.4%;实现利润17.8亿元,增长61.7%。

(三)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著

在扩内需、惠民生等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以及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加快推进,第三产业保持蓬勃发展态势,为全市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5.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3.2%提高到34.4%,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67.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40%,拉动GDP增长1.7个百分点;金融保险、房地产、科学研究、信息传输、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共实现增加值87.8亿元,占第三产业的51.5%,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

(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加紧策划、对接、申报重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

1.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对投资增长支撑有力

全年开工建设项目1280个,比上年增加11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781个,完成投资491.3亿元,增长25.2%;5000万元以上项目290个,完成投资413.4亿元,增长21.4%;亿元以上项目116个,完成投资339.3亿元,增长13.3%。敦当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敦煌客运枢纽站投入使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酒泉段、瓜星高速公路、酒嘉城际公路完成年度建设任务,酒泉热电厂2×33万千瓦火电项目建成投运,柳园330千伏变电站建成运行,北大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完成设计方案招标,灌区续建配套、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顺利推进,对投资增长发挥了较强的支撑作用。

2.重点领域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正确把握投资方向,加大基础设施、水利生态、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资力度,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倍;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9.9亿元,增长47.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0.93亿元,增长1.6倍;教育完成投资2.9亿元,增长34%。上述行业共完成投资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1.7%,占全市投资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3.房地产投资增势强劲,保障性住房加速推进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5.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5.8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245.9万平方米,增长64.6%;商品房竣工面积53.3万平方米,增长24.6%;商品房销售额22.98亿元,增长1倍,其中期房销售额16.6亿元,增长1.5倍。

(五)消费需求逐步扩大,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

随着“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刺激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政府民生工程的实施,消费需求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1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1.惠民政策深入实施,农村消费市场稳步增长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惠民政策深入实施,对激活城乡消费市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全年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71万台,销售额1.49亿元。每百户居民购买量达58台。以旧换新实现产品销售额6956万元。

2.批发零售业增势良好,引领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

石油公司酒泉销售分公司、富康购物中心、海华商贸公司、金阜康汽车销售公司、鑫利商城等企业销售形势较好,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均达30%以上,对全市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发挥了较强的拉动作用。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1.8亿元,增长20.8%,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个百分点。

3.消费结构升级明显,热点商品持续旺销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从“衣食”为主转向“衣食住行娱”并重,住宅、私家车、文化消费热点不断升温,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汽车销售持续增长,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住宅消费日益升温,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零售额增幅分别为81.9%、39.6%和1.2倍,高于其他消费品,成为消费市场的亮点。

(六)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民生得到较大改善

1.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60亿元,达到6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21.57亿元,增长29.4%,高于经济增长速度13.9个百分点。主体税种全面增长,其中,增值税11.36亿元,增长7.3%;营业税6.98亿元,增长34.5%;企业所得税3.77亿元,增长47.3%;个人所得税2.14亿元,增长32.9%;资源税0.68亿元,增长1.3倍。在收入增长的同时,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对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市完成财政支出82.63亿元,增长2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0.1%,教育支出增长28.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6%,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4%。

2.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抓住酒泉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全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1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1万人,增长16.5%;安置下岗再就业人员5567人,增长2.9%。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9%。

3.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高度重视平均水平掩盖下的低收入群体,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争取扶贫资金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改良移民乡村盐碱地2.3万亩,建设农田防风林带7644亩,改建移民住宅5310户。移民乡村电话普及率达到97%,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8%。为8.2万贫困移民落实了国家农村低保政策,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6元,比上年增加368元,增长20%。

(七)货币信贷增势良好,发展要素保障有力

全市金融机构加快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筑实实体经济增长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1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个人储蓄存款318.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1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受城乡居民购车、购房等贷款需求增长的影响,消费信贷增势强劲,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39.5%。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在职工增资、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保障标准,以及农牧产品出售数量增加、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265元,比上年增长14.3%。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稳步增加,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导因素。其中:工资性收入12837元,增长11.9%;转移性收入3144元,增长26.5%,在转移性收入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增长28.5%。受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的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58元,增长12.8%,其中家庭经营收入5969元,增长6.7%;工资性收入1725元,增长24.8%。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6%,八大类商品价格全面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2%;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3.3%;衣着价格上涨1.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7%;交通和通信价格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4.3%;居住价格上涨6.8%。食品、居住类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二者共同影响全市CPI上涨4.1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5.5%,增速较上年回落2.3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14个市州的位次由上年的第1位后移至第4位。从生产角度看,第二产业增速回落7.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增幅回落9.1个百分点。从需求角度看,受融资难度加大、国家亿元项目审批入库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回落17.5个百分点。尤其受欧美经济复苏缓慢、人民币升值加快的影响,出口欧洲市场的主要农产品番茄酱受阻,对外贸易增速下滑。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77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其中出口5591万美元,增长1.1%。

(二)居民消费价格高位运行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虽然呈逐月回落态势,但一直高位运行,CPI季度累计涨幅分别为6.7%、6.3%、6.2%和5.6%。食品类价格上涨10.2%,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3.3个百分点,其中肉禽价格上涨22.6%、鲜蛋价格上涨21.4%。居民消费价格居高,对居民基本生活造成一定困难,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因食品价格上涨,全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增支130元。

(三)工业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0.7%,增速较上年回落9.1个百分点。工业附加值不高,加工制造业发展落后,工业发展后劲不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为24%,低于全国5.5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高达91.2%,大多为采掘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虽然在风光电产业的带动下,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主要为设备组装工业,缺乏核心技术、配套产业和产业集群的支撑,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不足15%,特别是农矿资源和风光电能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7%,低于全国4.6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欠佳,增长后劲不足,保持快速增长面临很大压力。

(四)消费水平提升动力不足

收入的增加是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2011年,政府制定多项居民增收措施,城乡居民收入名义增速与前两年相比均有所提高,但由于物价水平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速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分别低于经济增长速度7.3和8.7个百分点。受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新的消费亮点尚未形成等因素影响,居民消费倾向有所降低,消费增长动力不足。2011年居民消费倾向80%,比上年降低3.5个百分点。

三、2012年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2012年,是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酒泉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一年。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戈壁明珠城市、推进服务业和通道经济发展等战略部署必将有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一)从国内外环境看

一是国外环境尽管有诸多不确定性,但受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以及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共同影响,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保持温和扩张的态势。二是随着国家“十二五”时期扩内需、调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战略性调整,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东部产业转移逐步加快,西部优势将进一步凸现。

(二)从酒泉发展环境看

一是国家大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并将酒泉确定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和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化基地,这有利于酒泉做强做大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描绘了广阔的前景。

二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支持甘肃发展的47条意见,为酒泉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有利于争取国家政策投资,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发展。

三是国家将酒泉列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将进一步凸显酒泉承东接西、展南拓北的区位优势,为全市加快通道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是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把酒泉确定为“两翼齐飞”的重要一翼给予扶持,市委提出的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酒泉,实现“五翻番、五提升”的奋斗目标,更加坚定了全市人民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五是正在打造的新型工业体系、现代农业体系和区域性商贸旅游中心,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2012年酒泉经济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经济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在16%以上,总体呈现稳中上扬的发展态势。

(酒泉市统计局 任晓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