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口”与“入耳”_落花水面皆文

“上口”与“入耳”_落花水面皆文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口”与“入耳”_落花水面皆文《文字改革》今年第三期登了吕叔湘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拼音字母和文风》。这一连串的汉字组织起来,固然按照汉语的规律,可是不很顾到“上口”和“入耳”两个条件,换句话说,不很顾到便于说和听。但是就整篇文章说,必须充分顾到“上口”和“入耳”两个条件,说起来挺顺当,听起来不含糊,才能使读者完全懂。

“上口”与“入耳”_落花水面皆文

《文字改革》今年第三期登了吕叔湘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拼音字母和文风》。吕先生说“文章的风格跟所用的文字的形式密切相关”。他拿两段文章做例子,一段文章用汉字写用拼音字母写都成,另一段文章如果不用汉字而用拼音字母写,“可能有些读者对于里边的某些词语始终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吕先生的看法我完全赞同。我很早就这么想,假如使用拼音文字,文章的风格必然要有所改变,决不能完全照现在的样子。现在的文章是依靠汉字的,放弃汉字,改用拼音,如果原封不动,把一个个汉字拼出来,作者自己准不会满意。那时候作者一定想到一个问题,像这样的拼音文字的文章,能使读者完全看懂,不感觉一点障碍,不发生一点误会吗?回答的话就跟在后头,未必能使读者完全看懂吧。未必能使读者完全看懂的文章,认真负责的作者怎么会满意呢?于是知道改用拼音不仅是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的事,更重要的是文章的风格也得改。

说现在的文章依靠汉字,就是说,咱们看了一连串的汉字,只要认得字形,了解字义,就能领会全篇的意义。这一连串的汉字组织起来,固然按照汉语的规律,可是不很顾到“上口”和“入耳”两个条件,换句话说,不很顾到便于说和听。这是很自然的事,并非作者存心贪懒。有汉字摆在那里,只要看就是了,说起来拗口不拗口,听起来陌生不陌生,似乎都不关重要。

使用拼音文字,情形就不同了。拼音文字当然也有定形,也是某个定形表示某个意义。但是就整篇文章说,必须充分顾到“上口”和“入耳”两个条件,说起来挺顺当,听起来不含糊,才能使读者完全懂。拼音文字的文章着重依靠声音,所以要禁得起说和听的考验。写拼音文字的文章,只要顾到这一点,风格自然不能跟用汉字写的文章完全一样。

以下另外说一点意思。(www.guayunfan.com)

现在咱们写文章用汉字,不用拼音文字,是不是也该充分顾到“上口”和“入耳”两个条件,也该要求禁得起说和听的考验呢?我想是应该的,因为情势已经发展到这样地步,文章不光是用眼睛看看就算,需要放到嘴上去说,用耳朵来听的场合太多了。

读报小组,读书小组,大会发言,广播,朗诵,诸如此类的场合,不都是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拿现成的文章放到嘴上去说,此外多数人就用耳朵来听吗?说出来的只是一连串声音,听到的就是这一连串声音,汉字不再起媒介的作用。这时候,听的人能否完全听懂,要看说的人能否尽量说好,更要看拿来说的文章能否尽量写好。要是文章不很顾到“上口”这个条件,说起来即使格外努力,多方注意,想把它说好,也不能使听的人句句“入耳”,完全听懂。这样的经验,做广播员的,当朗诵者的,印象最深刻。咱们在收音机旁边,在小组或者大会的会场里,静心细听,也常常会感觉文章确实要顾到“上口”和“入耳”,才能充分地起交流思想的作用。

“上口”是就说的方面说,“入耳”是就听的方面说,其实是一回事。“上口”的文章必然“入耳”,反过来,不怎么“入耳”的文章就因为它不怎么“上口”。既然文章应用在说和听的场合越来越广,写文章就有顾到“上口”和“入耳”的必要。关键在乎“上口”,前边已经说过,“上口”的文章必然“入耳”。

文章当然要加工,但是要在平常说话习惯的基础上加工,做到比平常说话更好。无论斟酌用修辞手段或者描写技巧,考虑用简练的短句还是繁复的长句,准备用文言词语或者如吕先生所说的“发掘口语潜力”,总之抓紧一点:是不是合乎平常说话习惯。平常有这么说的,习惯这么说的,并不是生撰生造,才决定用上,否则一概不用。真能做到这一点,写成的文章就禁得起说和听的考验,说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有些文章禁不起这个考验,多半由于只照顾到内容,可是疏忽了平常说话习惯。或者也注意了加工,可是疏忽了要在平常说话习惯的基础上加工。

现在咱们写文章用汉字,是不是可以拿汉字当拼音文字看待呢?当然可以。拼音文字表音,汉字也表音。只要设想改用拼音文字的时候文章该怎么写就怎么写,不就可以用汉字而避免依靠汉字的弊病,形成便于说和听的新风格了吗?这个话说说容易,实践起来并不简单。但是我相信,为了使文章充分地起交流思想的作用,凡是执笔的人,作者,记者,编辑员,一切文件的撰稿者,都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