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际经济协调概述

国际经济协调概述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国际经济协调主要指涉及全球性重大经济问题的协调。广义国际经济协调除协调重大的国际经济问题外,还包括区域性的多边经济协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国际经济协调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等一些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鉴于此,国际经济协调理论强调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即从全球角度考虑对各国经济政策进行协调。

第一节 国际经济协调概述

一、国际经济协调含义、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含义与形式

国际经济协调,又称政策协调,是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的简称,即世界各国为解决彼此之间在国际经济利益中的矛盾与问题,保障世界经济正常的运行秩序,由各国政府出面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就汇率政策、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在有关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协商和调整,或联合采取干预、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国际经济协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国际经济协调主要指涉及全球性重大经济问题的协调。广义国际经济协调除协调重大的国际经济问题外,还包括区域性的多边经济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包括:

(1)国际机构的多边协议协调,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等一些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

(2)区域性的多边经济协调,包括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经济政治一体化等。

(3)西方国家政府的政策磋商与协调,包括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七国财长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等。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产生、发展

国际经济协调主要产生于世界经济的动荡和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外部性越来越明显。这些国家经济政策的选择往往因为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而相互矛盾,并通过其外部性表现出来,导致世界经济从1970年代开始出现了频繁的动荡和危机。1970年代,多次爆发美元危机,使战后维持了20多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1973—1975年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1979—1980年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加剧,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进入19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仍然处于动荡之中。1979—198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再一次发生严重衰退,1982年8月后爆发了一场严重威胁国际金融秩序的全球性债务危机,1987年11月,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道·琼斯工业指数狂泻,触发一场震撼世界的股市危机。整个198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不已,汇价剧烈波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危机不断的时代背景,促使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开始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国际经济协调主要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等一些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由于当时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框架,以关贸总协定为基础,而美国又是其中的核心,所以至1960年代末,国际经济协调基本上由美国操纵,协调范围主要限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协调依赖于少数国家和少数国际经济组织。

1970年代后,国际协调向多层次、多方式方向发展。不仅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和区域性的多边经济协调频繁进行,而且还出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就重大经济问题面对面地直接进行政策磋商和协调。七国首脑会议、七国财长会议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成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协调方式,而且已经程序化。在最高层次的定期协调机制上,西方七国首脑自1975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确定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向和原则。在部长级层次上,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更加频繁地会晤,通过政策协调具体推动和落实重大经济事务的协同操作,或者对国际货币金融市场进行联合干预,以实现首脑会议既定的协调目标。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

(一)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说明了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背景和必要性。美国学者理查德·库珀(Richard N.Copper)在研究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上,于1968年发表了专著《相互依存经济学:大西洋共同体的经济政策》(The Economics of Interdependence:Economic Policy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

尽管理论分析表明,各主权国家政府都能通过调整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实现经济的内外平衡。但二次大战后,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各国金融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不断扩大,世界经济凸显出相互依存的特征等使得任何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波动都可能在短期内传递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甚至酿成世界危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各国经济政策产生的“溢出效应”使得任何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例如,1981年原西德政府实行大幅度提高利率、增加税收的政策,结果使西欧各国陷入衰退。

宏观经济政策的“传递”和“溢出”效应说明,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效率不限于国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等国内经济现象通过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收支和汇率两条重要途径“传递”和“溢出”,而成为世界性的经济现象。这种情况下,单靠一国实行内外均衡政策,实不足以解决世界性问题。首先,财政货币政策只解决国内失衡问题,并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很难单独运用汇率政策解决内外均衡。其次,各国经济失衡表现形式不同,导致各国政策优先目标的差异。例如,对待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有的国家重视通货膨胀问题,有的国家重视失业问题。最后,政策目标不协调使得政策工具效率降低。

鉴于此,国际经济协调理论强调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即从全球角度考虑对各国经济政策进行协调。通过协调,不仅可以使全球性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可以防止一国经济政策的消极效应向别国“传递”和“溢出”。

(二)博弈论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一门关于博弈的理性行为的理论,主要分析局中人在某种竞争条件下,当成果无法由个体完全掌握,结局要视群体共同决策而定时,局中人为了取胜而应采取何种策略。该理论由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纽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最初只运用于棋弈、桥牌和战争中的策略制定和选择。1994年,冯·纽曼与奥斯·摩根斯顿(Oskar Morgenstern)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开创性地将博弈论运用于经济领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约翰·豪尔绍尼(John Harsanyi)、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John Nash)、德国波恩大学的莱因哈特·泽尔滕(R.Selten)三位经济学家,因扩展和深化博弈论在经济行为分析中的运用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微观领域的最先运用对宏观领域和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富有启示意义。在微观领域有关垄断竞争行为及其影响的分析中,博弈论精辟地推断了在各种行为范式的假设条件下,市场趋向均衡的过程。西托夫斯基(Scitovsky)和哈里·约翰逊(Harry Johnson)最先将博弈论引入宏观决策分析和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他们分别于1942年和1953年撰写的有关贸易关税与报复的文章,较早地从博弈论角度对国际贸易冲突进行了探索性分析。1970年代末,日本经济学家滨田宏一(Koichi Hamada)对货币领域的国际协调,特别是对国际货币体制的选择进行了策略性分析。他所设计出的一般均衡动态模型,演绎了各国的宏观经济决策当局在三种不同行为范式的假设条件下,国际经济达到均衡的过程,并比较了三者的国民福利结果。滨田宏一推论的三种均衡分别是:古诺—纳什均衡、施塔克尔贝格—纳什均衡和纳什交易均衡。这三种均衡分别对应垄断市场分析中的古诺解法、施塔克尔贝格解法和纳什交易解法。其中,纳什交易解法及其达到的均衡是最为多见的合作性非零和博弈解法。

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条件下,博弈论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有助于人们理解各种利益冲突局面所包含的利弊得失结构,并为各国设计更好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博弈规则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三、国际经济协调的新特征

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经济协调表现出五大特征: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的效率和作用下降,七国(八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政策协调中的单边主义及霸权主义越来越受到抵制,自由贸易中的区域、双边经济政策协调得到发展,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协调作用日益体现出来。

(一)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有所下降

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的有关经济职能部门,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监督的主要组织机构,其协调主要体现机构协调的特征。成员国往往成立一个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制定规则,并对规则的执行加以管理和监督,按照这个规则就某一领域的议题进行协调。但是由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其协调作用已受到很大影响。战后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稳定汇率以及促进国际收支调整、为危机国家实施援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鉴于IMF在处理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许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对IMF提出了批评,IMF自身面临着多方面的改革。1995年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而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所追求的目标是建立贸易自由流通的世界,建立公平、平等和更加开放的体制,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逐步自由化,拒绝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把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纳入多边体制,使透明度最大化。但WTO本身也存在谈判的交易费用因成员体数量多而不断增加;谈判耗时长、灵活性差;协议生效以后的执行成本高、执行难等制度上的缺陷,也不断有对其进行改革的呼声。2003年在墨西哥召开的WTO坎昆会议失败后,对WTO进行改革的呼声进一步高涨,如是否可以简化当前必须一致同意方能生效的决策模式;是否需要将WTO议程重新回归到降低农业和工业品关税上来;是否需要扩大WTO日内瓦总部的工作人员规模等。

(二)七国(八国)集团对经济协调发挥导向作用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近30年时间里,由于美国在IMF、WTO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中所处的否决权地位、中心地位,因此,国际经济合作或协调实际上也是霸权结构下的合作和协调。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失衡和美国地位的衰落,国际经济协调逐渐由霸权结构转化为“合作管理”方式,即几个经济大国共同维持世界经济秩序。1975年首次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召开,标志着多极化政策协调局面的开始与形成。1980年代中后期,七国集团的经济政策协调在货币危机或其他经济危机发生时,起了积极的作用。1998年,七国集团接纳俄罗斯为会员,“八国集团”应运而生。世界经济发展的非平衡性以及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性增强使八国近年来在一些重大的利益、立场和行动上变得不大协调,很难达成实质性的协议或者制定实质性的策略,八国峰会成为各国领导人的一次聚会。

(三)国际经济协调中的单边行动及霸权主义受到抵制

美国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时,往往将本国的经济问题归咎于外国的经济政策,要求别国进行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调整。例如,美国政府为解决国内制造业失业问题,从国内的政治需要出发,于2002年3月美国宣布对部分钢材征收8%—30%的进口税,期限为3年。这种单边主义及霸权主义举措遭到了包括欧盟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世贸组织11月11日裁定美国败诉。日本、欧洲决定实施报复性措施。欧盟扬言,如果美国在12月10日的最后期限前不取消钢材进口关税,将对美国价值22亿美元的出口产品进行制裁。日本则表示会加征8 500万美元的关税。针对日本和欧洲的抵制,美国总统布什12月4日宣布放弃针对进口钢铁的保护性关税。

(四)区域及双边经济贸易政策协调得到空前发展

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不少国家积极寻求区域合作或双边合作。在美国,双边、区域自由贸易协议在1980年代早期至1990年代晚期被看作一项策略替代,是在全球性自由贸易进程陷入停顿状态时的谈判选择。但是,在进入21世纪的最近几年中,美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则演变成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项主要战略。乔治·W·布什执掌美国政府以来,在美国扩张海外市场准入机会的全球、地区及双边层次的各种努力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双边层次上的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截至2005年底,美国政府已完成双边谈判过程的自由贸易协定伙伴达到17个,其中仅布什政府完成的便有13个:智利、新加坡、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摩洛哥、巴林、阿曼、秘鲁;谈判中的自由贸易协议伙伴有10个国家:哥伦比亚、厄瓜多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拿马、泰国、南非5国关税联盟(博茨瓦纳、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和斯威兰)。

以洲为单位的区域经济贸易协调得到空前发展。首先,美洲经济贸易合作得到进一步推进,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向南延伸、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达成初步协定。其次,亚洲一些次地区性的国际合作获得发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成立了东盟10国加上中、日、韩三国的次地区性的合作组织,即“10+3”,确立了首脑定期会晤、财长定期会商和政策对话等机制,建立地区资本流动监控机制和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方面,东盟与中日韩各国以双边或多边的形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10国自身已着手建立自由贸易区,计划2020年底前创建一个类似欧洲的经济共同体。最后,欧盟在促进15国向更加健全、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盟过渡的同时,2005年完成尼斯会议“东扩”计划,成为几乎涵盖欧洲所有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协调作用日益体现出来

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发展中国家近20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使它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也使得它们的作用和利益越来越不容忽视。目前,八国集团创立起与重要发展中国家的政策磋商与对话机制。2003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议程中包含了邀请中国等12个发展中大国的首脑出席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这昭示着在21世纪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WTO谈判方面,2003年坎昆会议上,以巴西、中国和印度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联合起来,成为美国和欧盟的重要制衡力量。发展中国家首次以同一种声音质疑现行多边贸易规则的合理性,反对发达国家把它们的意志强加给发展中国家。

四、国际经济协调的效果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积极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协调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做出了一定贡献,取得了积极的经济效果。二次大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西欧经济共同体等的建立,促进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自由化程度。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战后初期西欧国家逐步取消了外汇管制,促进了货币的自由兑换和资本的自由流动。通过七国首脑会议的协调,各国进一步放松了资本流动的管制,使世界金融市场不受时差限制,提高了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与规模。关贸总协定通过多轮回合的关税削减谈判,成员国的关税水平由二次大战结束时的40%下降到5%,乌拉圭谈判回合后又进一步使关税减少为3%。

(二)国际经济协调存在的局限性

1.国际经济协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在解决重大国际经济问题时,由于西方大国注重考虑本国和本集团的利益问题及解决方案,不能很好地接受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及解决问题的意见,致使一些重要的国际经济协调会议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国际经济问题因此不能解决。

2.国际经济协调缺乏战略性和约束力

经常召开的国际经济协调会议,一般讨论和解决国际经济中出现的重大而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对国际经济运行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如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货币金融制度、国际贸易投资制度等需要改革的方面没有进行有效协调,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案,致使国际经济协调会议往往避重就轻。同时,国际经济协调会议达成的协议由于缺乏权威性和法律约束力,效果也大打折扣。

3.缺乏公正性和平等性

在国际经济协调中,西方大国处于支配地位,大国及大国集团的国内经济目标往往是各国政府(大国集团)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当一国经济的内部平衡目标与外部平衡目标发生冲突时,内部目标常常在实质上取代外部目标。在国家经济力量强弱对比鲜明的情况下,现行货币体系对强国的政策协调和金融监督责任无任何实质性约束,强国经常将危机归咎于市场交易的必然结果,而对其违反国际规则、推行利己的国债政策、赤字政策及不顾后果的对外资本扩张则制造各种各样的借口,并心安理得地受到最好的特权保护。

五、国际经济传递机制

(一)国际贸易传递机制

1.世界价格的传递

世界市场价格对一国经济变量的影响过程是:世界市场价格首先引起一国开放部门价格变动,开放部门价格变动又引起封闭部门价格变动,进而导致国内市场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最终引起国内产量和就业的变动。如果一国的开放部门在国内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如果一国的某类商品在世界总供给和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大,世界市场对该国的价格传递效应就越大。

2.国际收支的传递

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国际收支的传递过程是:一国发行公债→该国利率上升→大量资本流入该国→汇率升值→商品出口困难→国际收支恶化。一国货币升值使贸易伙伴的变动恰好与其相反:出口容易→国际收支改善→增加对外投资。

(二)国际金融传递机制

1.汇率的传递

汇率变动的传递机制是:汇率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就业、工资下降。汇率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就业、工资上升。

2.利率的传递

当一国的利率高于(低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时,国际资本会流入(流出),影响其他国家的资本供给和利率水平,导致各国通货膨胀率与世界通货膨胀率相应变动。

3.货币政策的传递

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世界的水平时,国内货币供给过多,信用较松,资本外流,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本国采取紧缩政策后,通货膨胀率下降,于是本国通货膨胀随着资本外流传递到国外。

4.信贷传递

其他国家经济衰退时,一国的短期信贷被抽回,该国政府或企业、银行可能因此发生信用或支付危机,也可能发生金融和经济危机。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传递机制

劳动力流动的国际传递主要通过工人的工资水平和失业人数而发生转移。如果劳动力可以在国际自由流动,劳动力从本国进入外国会引起两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动,从而使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