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村旅游景点大全免费

山村旅游景点大全免费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总的说来,其目标可以归结为山村生态可持续发展、山村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山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山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山村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山村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3.4 山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山村旅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生命力,必须突破“个体户模式”和“公司经营模式”的局限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联合国枟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枠中指出:“可持续旅游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因此,根据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山村旅游本身的特性,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需要

首先,发展山村旅游必须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以其提供的各种机遇作为发展的基础,不断满足乡村旅游开发地的基本发展需要,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其次,要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满足旅游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渴望,实现自身发展与文化娱乐等高层次需要。

2.保护资源与环境

山村旅游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发展形式,应有效保护山村旅游资源与环境,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方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山村旅游资源、环境和山村文化特色的关系。山村旅游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上,与山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协调,自觉理智地循序渐进,并保障山村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3.公平享受

山村旅游要满足山村旅游资源公平享受,一方面,同代人之间应公平受益、公平享有消费机会,不能一部分受益,另一部分来承担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和环境应该实现代际公平共享,当代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剥夺后代人的社会发展能力和生活需求。山村旅游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乡村旅游需求,也要满足未来各代人公平享有乡村旅游资源的权利。

(二)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旅游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协调保护环境、维持山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山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但总的说来,其目标可以归结为山村生态可持续发展、山村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山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1.山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山清水秀、良好的生态是山村旅游的基础。山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山村旅游的发展要与对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的维护协调一致,对山村旅游接待容量实施有效控制,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实现山村生态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稳定性,并进一步优化环境。在一些偏远的山村地区,那里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动植物种类繁多、地域特色明显,但环境容量有限,发展山村旅游要实施有效控制接待容量,旅游活动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山村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其次,增强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后,实现山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2.山村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

山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山村旅游的发展要提高人们对其生活的控制能力,这一能力的提高要与人们的文化和价值观相协调,并维护和增强社区的个性。山村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旅游区在开发规划时,要确定其社区社会承载力,并通过必要措施,将由于旅游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控制在临界点以内;另一方面,必须借助地方政府的力量,制定保护地方文化和社区特色的法规,并通过有效宣传,使旅游者充分尊重乡村社区文化和风俗习惯,同时鼓舞当地居民自尊、自爱,使他们相信通过旅游这种方式,可以增强他们对所在社区的社会认同感和对文化的尊重。

3.山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是山村旅游的经营者和相关部门经济投入的回报,这是山村社区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之一,也是维系山村旅游供给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发展山村旅游要有合适的投资回报,山村旅游必须带来不低于旅游开发的门槛游客量,以维持当地供给的规模和水平。但是这种旅游规模也并不是越大越好,它还要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实力,即山村旅游规模的确定必须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效益的取得应以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效管理为前提,根据都市旅游者对山村旅游的特定需要,针对山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有特色性、吸引力强的山村旅游产品,并通过有效管理和合理控制,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山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山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机制创新

通过对山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目标和关键问题的阐述,山村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突破“个体户模式”、“出让旅游经营权模式”开发的局限,走一条机制创新之路。这需要“内生式”发展、农村自组织、参与式发展等理论和实践共同发挥作用,在接下来的章节中,笔者也将用浓墨来书写和诠释“内生式发展模式”在山村旅游中的创新思路和应用方法。

(本章执笔:周永广 温俊杰 顾宋华)

【注释】

[1]联合国专题报道.国际山岳年重在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http://www.un.org/chinese/av/radio/transcript/susdev020114.htm.

[2]Shannon指数计算公式:img25,S为物种种类数,Pi为第i种生物的占所有物种个体总数的比例。

[3]均匀度指数计算公式:E=H/log2 S,H为Shannon指数。

[4]http://business.sohu.com/20081110/n260542834.html.

[5]http://www.gov.cn/test/2005-06/24/content-17362.htm.

[6]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ncjjzb/t20021022-38910.htm.

[7]http://www.xici.net/b754804/d60730143.htm.

[8]http://jw.nju.edu.cn/hjgl/content/eny/juluo/m3314.htm.

[9]乐施会,英文名Oxfam,是一个独立的发展及人道救援机构,致力于消除贫困以及与贫穷有关的不公平现象。自1976年成立至今,乐施会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工作。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乐施会立足气候变化与贫穷的关系,并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气候变化导致贫穷”的概念。

[10]枟气候变化与贫困枠由绿色和平组织与乐施会共同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编写,是中国第一份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审视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报告

[11]“公地悲剧”这一概念由学者哈丁在其著作枟公地的悲剧枠中首次提出并通过形象的例子对此加以解释:假设有一片公共牧场可供牧民们自由放牧,在缺乏使用限制机制的情况下,每个牧民所做的决策总是尽量多地放牧或者延长放牧时间,直至放牧总数超过草地的承受能力。结果草地逐渐耗尽,而牧民也无法继续在该公地上放牧和得到更多收益,这时便发生了“公地悲剧”。

[12]陈晓舒.http://news.163.com/09/0410/15/56I3BH2C00011SM9.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