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外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简介

国外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简介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国外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简介(一)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模式美国模式是经济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一般模式,采用者包括美、英、法、德等国家,这些国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大约在50%以上,旅游国际收支呈现逆差。1966年印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全国旅游业。

二、国外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简介

(一)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是经济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的一般模式,采用者包括美、英、法、德等国家,这些国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美元以上,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大约在50%以上,旅游国际收支呈现逆差。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旅游业开展较早,国内旅游国际旅游都比较发达,并且旅游发达程度与国民经济发达程度基本同步;发展旅游业以扩大就业、稳定经济、提高国家声誉等为主要目标;旅游业法制健全,旅游管理机构以半官方旅游机构为主,而管理职能主要是推销与协调;旅游经营体制以公司为主导,以小企业为基础,行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5)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旅游业高度成熟,其构成要素与运作机制被科学整合,已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经济产业体系。在这个产业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工作突出地集中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特别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了科学的、强有力的主导和推动作用,突出体现在产业定位、机构设置、资金投入、统筹协调等层面以及直接参与提供基础设施、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等公共产品方面。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5年10月底召开了空前的白宫旅游会议,参议员、国会旅游核心小组成员、各州州长、旅游办公室主任、部分市长、各联邦机构和各选区的代表以及总统、参议员、众议员和州长指定的行业代表共1700多人聚首华盛顿,围绕旅行和旅游产业的经济驱动力、产品开发、市场促进、减少障碍、基础设施开发、环境关怀、教育培训、旅游安全等重大问题,讨论了推动国家经济进入21世纪的旅游发展战略。美国各州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旅游发展工作,其工作体制大致可分为五类:(1)州政府设立作为内阁组成部门的商务、经济发展和旅游部,下设州旅游办公室,负责旅游事务和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开发,多数地区同时成立领导决策和协调机构旅游委员会。加利福尼亚、北卡罗莱那、马里兰、马萨诸塞、纽约、新泽西、乔治亚、俄亥俄、宾夕法尼亚、伊利诺伊等州基本属于此类架构,但机构名称、具体设置、职能分工又有所不同。(2)将所有非研究的旅游职能从商务、经济发展和旅游部剥离,设立作为内阁组成部门的旅游权力机构。这是夏威夷州的模式。(3)设立州旅游局,局长由州长直接任命,同时成立副州长任主席的旅游委员会,监督旅游局的运作。这是内华达州的模式。(4)州长办公室设立旅游部门。这是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的模式。(5)设立作为州行政分支的旅游权力机构,并经授权以旅游公司的名义开展业务,成立董事会监督运作。这是弗吉尼亚州的模式。

由于美国旅游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政府科学主导、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化运作的根本机制。无论是各州的旅游委员会、旅游办公室,还是官方的旅游促进机构,都强调作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要与旅游行业各企业、组织合作,促进旅游经济繁荣发展。各州旅游委员会都有相当数量的成员来自旅游企业和代表各方面企业利益的行业组织,作为投票成员,对本州旅游发展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州旅游部门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私营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旅游机构的积极性,私营部门担当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旅游部门则成为旅游行业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形成了合力促进全州旅游的局面。

(二)旅游发达国家:西班牙模式

西班牙模式是旅游发达国家的一般模式,采用者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瑞士、新加坡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也比较发达,人均GDP一般在3000美元以上,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在50%以上。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国家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大多比较优越,毗邻主要客源国市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速度快,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旅游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在产业政策中,发展旅游业是国家的主导政策之一。

旅游业是西班牙第一大产业,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国GDP的12.1%,其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11%。2004年西班牙共接待海外旅游者53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72亿欧元,旅游收入、入境旅游人数均居世界第二。(6)西班牙之所以成为世界旅游强国,一方面,其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周边客源市场较近;另一方面,其在旅游管理、宣传促销、环境保护、产品开发、法制建设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旅游发展的道路。西班牙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扶持旅游业,旅游业最高管理机构为旅游观光部,由副总理总管,与旅游观光建设有关的提案都可在内阁会议中直接讨论,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西班牙有17个大区和两个自治市,对旅游业的管理主要由大区政府进行,中央政府主要从事旅游协调和市场推广。政府部门的职能是: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土地规划交通设施、交通工具、公共卫生设施)、职业培训(开设旅游院校、语言培训机构)、规范旅游市场(通过制定法规保证旅游质量、进行环境保护、保护企业间的自由竞争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免受侵犯)、旅游推广(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支持旅游目的地品牌和产品的销售)等。

(三)发展中国家:印度模式

印度模式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般模式,采用者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这些国家经济相对落后,人均GDP在500美元以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与服务业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拥有特殊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发展受落后经济水平的制约;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主要是赚取外汇,弥补贸易逆差,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因而旅游发展一般采取先发展国际旅游,后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出境旅游的非常规模式;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旅游业发展不稳定。

印度旅游业起步较早,早在1949年印度政府就在交通部成立“旅游交通局”。1958年在交通部下建立了旅游局和民航局。1965年3月政府将几家大旅游公司和饭店合并为印度旅游发展联社。1966年印度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全国旅游业。交通部下属的旅游局和民航局后又独立为旅游部和民航部,负责制定政策、筹措资金等。1982年政府拟定了旅游业全国行动计划,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旅游的政策,如改进旅游沿线及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开发特殊旅游的旅游地、旅游多样化、发展朝圣旅游等,并逐步消除基础设施方面的失衡、保证旅游业设施有计划地综合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又陆续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2)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3)注意环境及文化遗产的保护;(4)注重在主要的旅游市场上塑造并推销国家形象;(5)更加注重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才的培养;(6)动员公众参与,改善旅游环境;(7)为私人部门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8)把旅馆及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列为优先部门,给予税收优惠,在外资的合资或合作方面提供便利;(9)旅游部简化旅行社、旅游营运商和旅游运输商的审批手续等。2004年印度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和间接贡献达到了5.83%,至少提供了3860万个工作岗位。2005年印度共接待海外游客390万人次,其中,来自美国及英国的游客占了1/3左右,全年旅游业外汇收入达到了57.3亿美元。据世界旅游委员会预测,印度旅游业的年增长率有望在未来10年内维持在8.8%左右,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旅游市场之一。(7)

(四)小国、海岛国家:斐济模式

斐济模式主要适用于那些国家面积小、人口少的岛国,包括斐济、马耳他、马尔代夫、海地等,这些国家历史上大多是某国的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发达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国经济状况差异较大,但一般为中等偏上。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有:拥有优越的旅游业发展条件,有丰富的3S资源,又靠近主要客源国,有充裕的客源市场;旅游业是多数国家经济的支柱或最大产业;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地位高、权力大,而且多由国家首脑或政府要员直接管辖;大量利用外资,引入外国管理模式,甚至有的国家的旅游业主要由外国企业经营。

马耳他是地中海的一个小国,共有38万人口,面积316平方公里,距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90公里,距非洲大陆300公里,有“地中海的心脏”之称。马耳他政府一直重视发展旅游业,先后成立了全国旅游行业协会、旅馆及公共饮食业委员会等。政府内现设有旅游和文化部,负责制定国家旅游产业宏观政策;全国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内也分别设有旅游发展部。1999年,政府组建了马耳他旅游局,负责制定和落实旅游产业的行动发展计划。2002年初,马耳他将旅游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政府每年拨款约2500万美元用于发展旅游业。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国家旅游管理部门、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相互合作,如马耳他旅游局董事会成员多数是私营企业的代表,目的就是让私营企业更多地参与国家旅游产业的重大决策,实现优势互补。

综上所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各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禀赋差别很大。其中,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各国旅游业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因素又是重中之重。尽管各国在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但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简单归纳如下:

1.发达国家模式

这种模式以“小政府、大社会”为背景,由于市场经济发达,形成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因此,旅游业走综合经济全面发展的道路。采用者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挪威、日本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中央政府中一般不设专门的旅游主管部门,不直接从事或干预旅游业的经营,不存在国家级的旅游产业政策,其职责主要是从事海外促销、国际交往和政策协调。而地方政府则设有专门的旅游主管机构,职能全面,是旅游业的真正领导者和组织者。特别是旅游行业管理,主要依靠半官方的旅游机构(如行业协会等)进行协调。发达的行业组织是“小政府”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

另外,这些国家的旅游业经营以大企业为主导,以小企业为基础,旅游企业几乎全部是私营的。一些大型旅游公司、旅馆联号实行经营组织网络化,在旅游经营和市场份额上占主导地位。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和约束,通过市场机制发展或限定其规模与结构。

2.发展中国家模式

这种模式以国家为中心,以中央政府产业政策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强有力地推动旅游业快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备,因此多采用此种形式,以高效率的政府行为补充了市场缺陷,并以此加速市场发育,如泰国、印度尼西亚、匈牙利、墨西哥、西班牙等,尤其以以色列、土耳其为典型。

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1)在内阁中设置强有力的旅游部;(2)中央旅游主管部门对地方旅游业实行垂直领导;(3)国家从中央财政和外资两个渠道大量集中资金,通过旅游部密集投向旅游业;(4)国家有一整套鼓励旅游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5)对旅游业投资和经营实行从审批到监督各环节的严格管理体制;(6)鼓励多种经济成分从事旅游投资、经营和竞争。(8)

可见,从旅游业发展阶段的角度来看,旅游业发展表现为对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必然过渡的强调,从现实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对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职能回归新趋势进行争论,各国对旅游业发展战略模式进行选择的决策基点还是在于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取向。要通过对“政府”与“市场”的不同发展要求而形成的博弈关系的分析,寻找两者能够相互对接的领域,从而弥补或克服各自的缺陷,使之能够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发展阶段中共存,形成统一决策的基础。因而,政府主导也好,市场主导也好,只是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手段或方式,哪种资源配置模式更为有效,归根结底还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