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宏观动态经济理论

宏观动态经济理论

时间:2022-05-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宏观动态经济理论本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瑞典学派的形成时期,在维克赛尔理论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等人,继承了维克赛尔的理论传统,建立了宏观动态经济理论,并得出了以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中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结论,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的斯德哥尔摩学派。

第二节 宏观动态经济理论

本世纪20年代—30年代是瑞典学派的形成时期,在维克赛尔理论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林达尔、伦德堡等人,继承了维克赛尔的理论传统,建立了宏观动态经济理论,并得出了以宏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中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经济政策结论,形成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独树一帜的斯德哥尔摩学派。在这一过程中,缪尔达尔和林达尔两人作出了尤为显著的重大贡献。专门研究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卢德格伦在《现代瑞典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缪尔达尔1927年的博士论文“价格构成和变化因素”是瑞典学派形成的标志。

缪尔达尔在其早期代表作《货币均衡论》(1931年)一书中,对维克赛尔的理论作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发展。缪尔达尔认为维克赛尔的纯技术意义(物质性)的自然利率概念,“从自然利率的决定中,把全部货币问题排除出去了”,(7)因此这一概念在货币经济中是自相矛盾和无法确定的。他认为,自然利率实际上是实际资本的收益率或预期利润率,它显然取决于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格。因此,“货币利率也必须包含在用来确定自然利率的公式之中”。(8)在缪尔达尔看来,维克赛尔在自然利率决定中排斥货币因素,也就是排斥了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人们对经济状况的预期因素,这对经济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是不利的。考虑到现实经济生活以及理论本身的运用价值,缪尔达尔采用了一个用货币单位计算的、表述在价格关系中的新概念“实际资本的收益率”。实际资本的收益率本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家可能获得的收益率。由于现实经济生活并不恒常处于静态均衡中,在时间变动的过程中,收益率也必然受到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和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且这些变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对任何收益的计算,虽然必须联系到计算时的时间和核算收益率的时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收益率可看作是事后的或事前的……根据第一种计算方法,收益率是按照一个时期中已实现的收入和成本来计算的。根据第二种方法,收益率是根据在起点时只是作为资本化预期而存在的收入和成本来计算的。第一种计算方法是一种‘簿记’,它记录那些已经完结时期内实际发生的东西;第二种计算方法是以估计未来时期内会发生的情况为根据的商业计算……第二种计算方法是以预期贴现为基础的,即是一个企业的预期利润率,对企业家的计划起决定作用的自然是这个预期利润率,而不是过去—个时期已经实现的利润率。”(9)

这样,缪尔达尔开始将“事前的”和“事后的”这两个分析工具引入经济理论中,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动态过程时,把收入、成本、储蓄、投资等经济变量区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两种类型,开始形成瑞典学派完整系统的宏观动态均衡理论的方法论。

在理论分析中,缪尔达尔用来代替自然利率的是事先的计划投资收益率(y2),它是计划投资收益(e)对生产该收益的成本(r)之比(e/r),货币利率(i)等于净收益(e)与资本价值(c)之比(e/c)。维克赛尔的第一个均衡条件可以重新表达为:

i=y2或ec=er(11.1)

根据缪尔达尔的看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货币利率(i)的构成十分复杂,计划投资收益率也因预期和风险估计等因素而难以测定,为避免实际应用的困难,上述均衡条件又可近似地表述为“现有实际资本的资本价值与它的再生产成本二者均等的条件”,(10)即:

c1=r1(11.2)

缪尔达尔又从维克赛尔的理论中引伸出利润限界。单个厂商的利润限界为g’=(c1—r1),整个经济的利润限界为Q=∑w(c1-r1),(W表示加权数)。因此,维克赛尔第一个均衡条件是利润限界为零,不存在任何新投资,即Q=∑w(c1一r1)=0。如果分析只限于静态经济时,利润限界为零的条件是可以成立的。可是,维克赛尔累积过程理论的目的在于研究经济失衡的动态过程,“在动态下,零的利润限界不能是货币均衡的标准,而代替这个标准的是刺激投资使其足够实现第二个均衡公式所指的均衡的利润界限。”(11)即在动态下,经济均衡的条件应当是投资等于储蓄。

假定R2是社会实际投资总额,它是社会各个厂商利润限界的函数;社会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以W代表,它是储蓄(S)与实际资本的预期价值变动总额(D)之和(W=S+D)。因而,缪尔达尔所说的经济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R2=w=(S+D)(11.3)

这一条件表明:“资本市场的均衡意味着投资总额R2正好与可供处理与可利用的资本总额(W=S十D)相等。因此,和货币均衡相适应的利润限界,乃是各种不同公司的利润限界的复合体,它正好刺激能够由可供利用处理的资本来照管的总投资额。”(12)

借助上述货币均衡公式,缪尔达尔考察了因利率、预期和储蓄的变动而引起的货币失衡和经济失衡,其中利率变动的影响是维克赛尔分析的典型情况,而预期和储蓄变动的影响是缪尔达尔对维克赛尔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如果企业家对未来利润率有更乐观的预期,将会提高利润界限。刺激投资,即R2将增加,这时假如可供处理的自由资本没有增加,R2的增加将由信用创造的购买力来满足,经济将会处于失衡。

缪尔达尔重点分析了储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当储蓄总额增加时,它使得自由资本数量增加,但由于货币利率未改变,实际投资没有受到刺激而增加,这种情况下,过多的储蓄将会打破经济均衡,一种向下的维克赛尔累积过程将会发生。原因在于储蓄的增加意味着对消费品需求的减少,使消费品价格下降,消费品价格下降自然会通过影响企业家的预期而倾向于降低资本价值,随之而来的是利润限界向负方向移动(即降低),导致实际投资的下降。尤其是经济萧条时期,“增加储蓄都必然会发生加深经济萧条的趋势”。(13)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银行体系放松信用条件,降低货币利率,一方面提高资本价值和利润限界,诱使实际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压缩储蓄使其减少到一定水平,将可以使R2与W恢复均衡水平。

与缪尔达尔同一时期,林达尔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这些论文后来大都收入林达尔的《货币和资本理论的研究》一书中。林达尔对瑞典学派形成的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瑞典学派的动态经济理论中,提出了消费资料价格的基本方程式。假定E代表国民收入,s代表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率,Q代表消费资料,P代表消费资料的价格,这些经济变量之间有如下关系(14)

E(1-s)=PQ

或P=E1-sQ(11.4)

根据林达尔的分析,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取决于货币政策、利率的变化、生产资源数量和个人对将来生产力和物价水平的预期及风险估计等。一定时期的消费品产量是由该时期生产量和存货的大小决定的,短期利率的升降使存货因贮存成本的变动而减增,造成消费品销售量的增减;长期利率的变动,造成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起生产的调整和消费品产量的变动。利率下降,会使消费品产量减少,引起消费品价格的迅速上升。

林达尔对价格变动的因果关系与维克赛尔的分析基本一致。价格变动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种变动过程是生产力和预期等因素直接影响方程式P=E(1一s)/Q左边的P,使得方程式右边的各个经济变量都作相应的变动,这时,银行信用机构只是推行消极的货币政策,将利率调整到与预期的物价相适应的水平;另一种变动是货币政策、利率、生产力和主观预期等因素先影响方程式右边的各个经济变量,通过它们的变化引起左边价格P的相应变动,这时,货币政策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原因。在这一分析中,林达尔提出利率对不同人的储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一般都是正方向的直接影响:当利率上升时,储蓄增加;利率减少时,储蓄减少。在后一情形下,由于储蓄比例(s)下降,将引起方程式分子的增加,导致价格上升。此外,储蓄还受国民收入数额和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在此,林达尔实际上已涉及到不同社会集团具有不同储蓄倾向的观念。

2.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是以充分就业均衡为前提的,林达尔在分析中抛弃了这一与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经验事实相违背的理论前提,他考察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失业和闲置资源时,货币利率和货币流量变动对生产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存在闲置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具有流动性的情况下,货币利率的降低及信用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社会生产的实际扩张,新增加的货币数量引起的需求扩张,一方面使物价缓和地上升,另一方面使闲置的资源得以利用,生产和收入都有实际的增长,这一扩张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充分就业达到为止。在此以后,货币数量的增加和需求的扩张,不会使社会生产有任何实际扩张,只会产生物价高涨和经济失衡的累积过程。如果闲置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不具有流动性,这时若银行信用扩张能够刺激存在闲置资源的部门扩大生产,社会生产也会有实际扩张;反之,存在闲置资源的部门没有扩大生产的动力,银行信用扩张刺激的是不存在闲置资源的生产部门,也将会导致向上的维克赛尔累积过程发生。(15)林达尔这一分析与凯恩斯《通论》中非充分就业均衡条件下刺激有效需求、提高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分析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林达尔的分析比凯恩斯要早7~8年,它对瑞典学派和以后经济理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3.在瑞典学派的分析方法上,林达尔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上述理论分析过程中运用的是动态均衡方法。林达尔认为,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也讨论变动问题。但他们考察的是围绕着某一均衡点的变动,这种分析方法显然不符合一般的经济情况。因此,要讨论变动问题,就应当注意分析过程,分析一定时期内而不是某一时点上的变动,他举例说,在研究价格形成时,“我们的方法如下:一个动态过程分为若干短的时期,即若干日。一切关于业务计划和消费计划的决定、价格的修订,都是在这些时期的转折点发知。”“在这些时期中,买卖进行着:一方面卖方开价,一方面买方接受卖方所开的价格。此外,生产和消费过程,也或多或少地继续进行着。”(16)林达尔借助事前的计划数值和事后的已实现的数值这两个概念工具,建立起动态序列模型,进行期间分析(亦称序列分析或过程分析),从而发展了瑞典学派的动态均衡分析理论。另一位瑞典学派的经济学家伦德堡,在《经济扩展理论研究》一书中,则试图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问题。伦德堡将资本主义经济扩展过程分为:①投资增加,从而消费品生产的扩展过程;②流动资本增加时的扩展过程;③固定资本增加时的扩展过程,从而考察利息率变动对经济变动的影响和经济合理化所引起的经济变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