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救助制度

教育救助制度

时间:2022-05-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教育救助制度(一)教育救助的概念教育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适龄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从物质和资金上提供的无偿教育帮助。

六、教育救助制度

(一)教育救助的概念

教育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适龄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从物质和资金上提供的无偿教育帮助。

(二)教育救助的方式

1.财政拨款救助

尽管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但中央和省级财政依然本着“统筹规划、保证重点、扶持贫困、奖励先进”的原则,根据各地教育实际和财力水平,在财政预算中列入贫困地区教育专项拨款,用于贫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补助费用、高等教育的部分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筹资和部分处处的偿还等。具体政策有:

(1)1995年6月8日,国家教委与财政部联合举行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聚集中央、地方各级财政,有重点地改善贫困地区和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地区的小学、初中办学条件,使期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在农村,2001年开始了农村教育体制的调整,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

(3)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1997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确立“奖、贷、助、补、减”这五个方面的救助体系来解决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问题:①奖,即学校设立各类奖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而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农业、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②贷,即由金融机构对高校贫困学生开展的各种贷款,其中部分利息是由国家财政解决。③助,是指高校为经济困难学生在学校设立的勤工助学岗位上安排适当劳动,给予适当的报酬。④补,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专款用于家庭困难大学生的困难补助。国家规定高校每年都要从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用于困难学生的补助。⑤减,即减免学费。国家规定,对学习农业、师范、体育、航海、民族等特殊专业的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减免学费。

2.教育自救

这是指鼓励学校积极创办企业,给予其优惠政策,进行教育的自我救助,到1996年,校办企业及其勤工俭学的收入用于教育的投入达87亿元。

3.社会捐助

这里包括社会团体集资、单位集体集资、个人捐赠、海内外侨胞和港澳台胞的捐资、国际组织的捐赠以及建立教育基金制度,形式有教育基金会、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扶困挂钩制度、希望工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