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数字网络社区

数字网络社区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5年8月,清华大学学生为使得清华内部能有自己的BBS,在实验室一台386/Linux上架设了BBS,采用的系统是台湾大学耶林大学风情站的Palm BBS。4.社区成员对网络社区有一定的归属感社区是指人们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结成的互助合作的群体。“网络社区”一经被推出,就有着对网民的亲和与吸引。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1995年8月,清华大学学生为使得清华内部能有自己的BBS,在实验室一台386/Linux上架设了BBS,采用的系统是台湾大学耶林大学风情站的Palm BBS。其后将系统转移到一台Sun Sparc 20(64M内存)的机器上。8月8日,这个BBS系统正式开放,定名为“水木清华站”,以水木清华为标志,中文网络社区开始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起来,至今已走过16个春秋。网络社区从最初的BBS到现在的“天涯”、“猫扑”、“西祠”;从黑白客户端到现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如今早已在网民中盛行并被承认,同时“网络社区”也开始成为网络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一)网络社区的概念

网络社区是一种虚拟的网上交流空间,对于网络社区,国外学者经常使用“在线社区”、“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等名称,而我国也有“网络社区”、“虚拟社区”和“网上社区”等不同叫法。

关于网络社区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瑞格尔德是最先提出者,他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由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他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所形成的团体,而且每个成员都在社区中具有身份,且具有某种规范的共识”(37)

阿瑟·阿姆斯特朗和约翰·哈格尔三世在他们所著的《网络利益》一书中认为,网络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围绕某种需求或兴趣进行集中交流的地方,它通过网络以在线的方式来创造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埃瑟·戴森在《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一书中认为:“在网络世界里,一个社区意味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一个单位。”2009年艾瑞咨询及康盛创想联合发布的《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网络社区是指以论坛(BBS)为基础核心应用,包括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互动平台,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集中在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里。其实网络社区就是一种包括如网络聊天室、讨论组(论坛)、电子邮件、博客、即时通讯、网上校友录、个人主页空间、交友中心、在线游戏等众多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

(二)网络社区的特点

网络社区像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组织和群体那样,也包含了一定的人群、场所,并且有相应的组织和社区规则,社区成员因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信息需求聚集在一起。通过各种信息交流方式,社区成员之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地互动。网络社区又具有其独特的属性:

1.成员通过互联网络来交流沟通和共享信息

社区成员以虚拟身份参与社区活动,完全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既可以实时进行,也可以非实时进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拥有一台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接入因特网的人们联系起来。社区成员间信息可以相互共享。

2.社区成员身份的符号性

在虚拟的网络社区里,活跃在社区中的是代表现实人的符号标识,社区成员可以用任意用户名标识自己,用户名依个人的爱好随意设定,无需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从而保护了个人隐私

3.社区活动的自由、民主、平等性

这个特点其实和人际互动的匿名性有关,在网络社区中,只要不违反社区规章条例,任何社区成员都可以自主决定参不参加社区活动以及参与哪项社区活动,即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活动上是自由、民主与平等的。

4.社区成员对网络社区有一定的归属感

社区是指人们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结成的互助合作的群体。同一社区的成员由于在共同的地域中生活,常常面对着共同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利益,尤其在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共同享有的语言、宗教、习俗与价值观,使得社区对其成员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网络社区”一经被推出,就有着对网民的亲和与吸引。网民在网络中和现实社会一样都有一种很强的群体归属心理,网络社区正是网民在网络社会中所寻求的群体归属地。网络建设者利用网络为网民提供的网上交往空间,网上社区的特质并非是它的虚拟性,而应当理解为在人类的交往活动出现了新的媒介后相应出现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领域和新的社会生活的层面。网络社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功能将越来越完善,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将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必将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1) 王宏、陈小申、张星剑:《技术与新媒体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2)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3) 王庚年:《国际传播探索与构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5) 赵蓉、李莉、项东、王春悦:《现代通信原理教程》,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6)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7) 长乐:“全球首个4G商用网络开建:爱立信华为拔得头筹”,新浪科技,http://tech.sina.com.cn/t/2009-01-16/07262755862.shtml, 2009-1-16。

(8)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9) 侯自强:“存储网络技术综述:存储网络的产生与未来发展”,存储在线,http://www.yesky.com/NetCom/218446597929828352/20050317/1923227.shtml, 2005-03-17。

(10)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11) 雷万云:《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12) 彭克发:《数字电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13) 刘大会:《数字电视实用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4) 唐晓晟等:《3G终端技术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5) 李江、吕锐、杨占昕:“数字调幅广播(DRM)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版,第1~5页。

(16) 陈小忠:“主流数字广播技术比较”,《新听界》,2010年3月,第82~86页。

(17) 许桂菊:“引进与发展数字广播技术 培育中国数字广播系统产业”,《国外情报科学》,1996年4月,第6~8页。

(18) 姜薇:“试论数字广播的前景与开发”,《中国广播》,2006年4月,第1~2页。

(19) 李江、吕锐、杨占昕:“数字调幅广播(DRM)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2月,第1~5页。

(20) 李江、吕锐、杨占昕:“数字调幅广播(DRM)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2月,第1~5页。

(21) 汤冻、严丹:“广播数字化新技术——HD Radio”,《新听界》,2010年3月,第65~68页。

(22) 李建昆:“‘三重门’疏困高清互动电视”,《中国数字电视》,2010年9月,第64~65页。

(23) 玛格赫丽塔·帕加尼:《多媒体与互动数字电视——把握数字融合所创造的机会》,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24) 陈璐:“互动电视品牌体验营销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1月,第14页。

(25) 吕品:“天柏宽网互动电视技术发展策略及现状”,《有线电视技术》,2002年8月,第112~115页。

(26) 孙墀:“数字影视技术的应用特征分析”,《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月,第112~115页。

(27) 钟晓军:“走进数字电影时代”,《光明日报》,2006-04-13(6)。

(28) 刘俊敏:“读者研究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中国出版》,2009年11月,第79~82页。

(29) 邬四娟、黄孝章:“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分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116~118页。

(30) 魏晓薇:“数字化推动出版现代化——广东省数字出版技术交流会侧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9-08(8)。

(31) 龚先先:“方正集团创新全流程数字出版技术”,《经济日报》,2009-10-20(10)。

(32) 栎风:“人物专访汤帜和他心爱的数字出版技术”,《科技与出版》,2006-07-02(5)。

(33) 冯晗:“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中国邮电大学》,2010(1):27。

(34) 同上。

(35) 魏晓薇:“用数字化推动出版现代化——广东省数字出版技术交流会侧记”,《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4-09(8)。

(36) 龚先先:“方正集团创新全流程数字出版技术”,《经济日报》,2009-10-20(10)。

(37) 丁连红、时鹏:《网络社区发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16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