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众传播语境中的流行音乐观念与创作

大众传播语境中的流行音乐观念与创作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假唱”批判当有的人对“假唱”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的时候,当有的人高喊“假唱有理”、势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国务院颁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明令禁止“假唱”,宣布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此时现场演唱的即兴成为梦想。“假唱”是中国歌手把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的一个表现。

一、“假唱”批判

当有的人对“假唱”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的时候,当有的人高喊“假唱有理”、势不得已而为之的时候,国务院颁布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明令禁止“假唱”,宣布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当崔健以为他发起的“真唱运动”已经胜利完成任务,当众多以“假唱”为生的歌手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我们发现《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条明确指出其规范对象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为公众举办的现场文艺表演活动”……

而在当今的社会主义中国,有特色的东西很多,我们能说得清每年有多少“非营利演出”、公益演出?所以那些“假唱”者不用担心,面包会有的,汽车、洋房也会有的;所以那些以为“真唱的春天已经来临”的人们请认清现实,江山虽改,假唱依旧。2006年的春晚以及众多的“大型文艺演出”无情地印证了这一点。

成名歌手中觉得“假唱”是现实需要的还有很多,如容祖儿、陈慧琳等。国外也有“假唱”,比如布兰妮在2004年4月的演唱会上的“假唱”“激怒了在场的上万观众”}fo}}fn}《布兰妮伦敦假唱激怒上万歌迷》,《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4月29日。}/fn},是不是因为“假唱”技术没咱们国内歌手好呢?

对于观众、听众来说,谁不希望听“真唱”?网上投票结果显示,62.7%的人“坚决反对‘假唱’”,支持“假唱”的只有3.3%}fo}}fn}《你怎么看待“假唱”现象?》,参见http://talkshow.163.com/vote/vote_results.php? VoteID=4279.投票人数:1409;起止时间:2002年8月15日至8月25日。}/ fn}。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真唱依然是凤毛麟角。

用郭德纲式的选择来表述就是:到底是病了,病了,还是病了呢?

(一)“假唱”——艺术的终结

2002年8月,崔健发起“真唱运动”。

既然需要发起“真唱运动”,自然“假唱”已经蔚为壮观了。“假唱”是指歌手在演出时不出声,而是跟着事先录制好的演唱对口型。

也许“假唱”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绝大多数人到现场并不是来看“双簧”表演的。此时现场演唱的即兴成为梦想。被“假唱”惯出来的歌手形成了“假唱”依赖,我们会发现歌手偶尔的“真唱”是如此糟糕,甚至可以用“惨不忍闻”来形容——而这反过来又成了歌手“假唱”的理由。央视的“春晚”完美诠释了这一观点。“假唱”不仅使演唱时那种不可预测的、妙不可言的多种可能成为不可能,也使歌手忽略了自己的演唱能力而更注重“作秀”——长远来看,这必将降低他们的演唱水平,这是再好的制作都不足以补偿的。

“假唱”是中国歌手把科技手段运用到极致的一个表现。“卡拉OK”由日本人发明,却让中国人发扬光大——当然这很不光彩。中国现当代以来一直存在科学话语强势的问题,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看一看我们的大学专业设置就清楚了,并且科学话语不好好在自己的位置待着,“越位”出来在艺术领域指手画脚;艺术领域不警惕科学的僭越,甚至有声乐界自鸣得意地鼓捣一个“科学唱法”出来,回头看看,笑掉大牙。}fo}}fn}张燚:《当歌唱遇见科学》,《福建论坛》(2003年增刊),第164—165页。}/fn}而中国形形色色的主题晚会、造出来的XX节,为了经济效益、保证和谐欢庆效果而舍弃歌唱本质,推动了“假唱”的肆虐。

众多歌手也不认可“假唱”,但把责任推到了其他方面,如现场音响设备不行啊,要考虑主办方的要求啊,等等——歌手毕竟要吃饭啊!他们委屈得还不如“大篷车”和唱堂会的草根艺人。崔健的经历也许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搞一个反对“假唱”、提倡“真唱”的行动,我已经想了很多年了,这期间随机问过很多人,包括制作人剧场经理、歌手、乐手等等,问他们会不会在我的“真唱名单”上签名,结果是很少。很多人跟我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家还要挣钱糊口。那我觉得你这糊口的底线也太高了吧,你不是糊口,而是想挣更多的钱。看看更多有才华的人没有机会,但他们用真心、真嗓子歌唱,他们真是挣扎在贫困的边缘,那才是真正的糊口。}fo}}fn}《面对假唱泛滥忍无可忍,崔健发起真唱运动》,《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2日。}/ fn}

更有歌手认为,对口型不叫“假唱”,都是演员自己录的音,之所以对口型是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几次担当春节晚会导演的袁德旺先生也有类似观点。有些歌手甚至还说,对口型唱别人的录音才叫“假唱”。}fo}}fn}《春节晚会四次假唱“孙楠假唱有理”》,2003年12月13日,见http://book.sina.com.cn/longbook/1071734003_shipojingtian03/50.shtml。}/fn}

(二)“假唱”的危害

现在的音乐有一种视觉化倾向,MTV以及对歌手外形、舞蹈上

的包装,使听觉意义上的音乐被败坏。而大家也在默认这样的无品位音乐。在这样的环境下,假唱成了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没人关心你的才华,只要你漂亮、舞跳得好就行,多少年以后,真正的现场音乐会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歌迷见面会。

我是对所有假的东西深恶痛绝,假的音乐、假唱对我来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而现在不仅是伴奏带、假唱,而且还有代唱,而这些都是音乐的垃圾。假唱就是欺骗,假唱的泛滥令音乐家毫无意义,令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没有出头的机会。这次搞“真唱运动”,也不是要搞掉谁,就是希望公平,有没有才华亮出来比试,上拳台打拳击可以,但你别拿着板儿砖。你也可以假唱,假唱也有市场,但你得告诉大家,你是假唱,让公众也有选择的机会……

假唱的最大危害是破坏了中国音乐的游戏规则,使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埋没了,有很多有才华的小孩,他们没有机会,而一些没有才华的人靠着假唱、脸蛋儿也能红透歌坛。

假唱破坏审美。那些假唱如果还可以娱乐大家的话,也是比较低级的娱乐,是低级的欺骗,而我们为什么不能享受高级的、真正的音乐呢?

假唱也毁掉了很多有才华的歌手,比如XX,十几年前就认识,她那时唱的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就是假唱害的,成天就知道玩儿,不在音乐上花心思。其他写歌、录音,唱片公司全都干了,人就变懒了。这样的歌手多了。

假唱使中国的音乐家整体素质下降,我敢说现在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够应付国外大型的正规的现场演出。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fo}}fn}面对《假唱泛滥忍无可忍,崔健发起真唱运动》,《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2日。}/fn}

音乐是时间艺术,它必须依赖时间,没有时间,音乐一无所有。而时间是最为奇妙的东西,事物在时间中注定拥有无数种展现的可能,而到底展现出来的是哪一种,上帝也不知道。而我们在这个时间过程中永远充满了新奇,充满了期待,我们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们永远不能重复这个音乐的过程。

但是一切都不一样了,上帝不知道的事情我们知道了,不是因为我们比上帝智慧,而是因为音乐比我们更愚蠢。

当有人批评磁带、CD等是“冰冻的音乐僵尸”时,笔者认为我们也要看到另一点:伟大如《第九(合唱)交响曲》,其作者本人贝多芬也不过“听”过一次,而我们却可以一遍一遍地欣赏;富贵如帝王,也不可能在如厕的时候听歌剧吧,而我们能。

可是对于“假唱”,笔者想不出“另一点”。你灌一张CD花去一年时间,我没意见;你在MTV中拿图像和声音往一块粘贴,我没意见;可是你在演出现场这个样子,我就有很大的意见。无论是嘈杂的酒吧还是歌舞升平的某某文艺晚会。

这是一个机械的年代,这是一个数字化的年代。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艺术、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歌唱才更需要突出我们的“人性”,我们的活泼的、不可机械的人性,我们生动的、不可预定的生命。而不是相反——我们皈依了机械,我们取消了“人”的存在。

如果要看足球比赛,你是选择去比赛现场还是在家里看电视录播?很难说,虽然是看录播,可是不用花钱啊。如果让你选择去体育馆看录播还是在家里看录播,你选择哪一个?只有傻子和行为艺术家才会去体育馆。

我希望有一天假唱成为音乐家感到可耻的行为,电视台广播电台里的直播音乐会越来越多,到那时白给你听假唱你都不要,你会发现真实的音乐才是真正动人的、感人的音乐。}fo}}fn}《面对

假唱泛滥忍无可忍,崔健发起真唱运动》,《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2日。}/ fn}

(三)什么样的假唱不是“营业性”的假唱?

2008年文化部又抛出个《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有人欢欣鼓舞了,有人惶惶不可终日了,当然,也有人又不以为然了。

难道我们忘记了三年前国务院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从200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条例”明令禁止假唱,结果还不是假唱的接着假唱、痛斥的接着痛斥?看看我们身边,充斥着多少所谓的“非营业演出”?所以那些“假唱”者神色坦然,面包会有的,汽车、洋房也会有的。所以那些以为“真唱的春天已经来临”的人请再次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条例虽改,假唱依旧。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忘记了“条例”中的定语“营业性”,而我们实在搞不懂什么叫“营业性”。笔者想不通的是,那些各级政府组织的大型文艺演出,那些从中央到地方电视台的“春晚”,那些各类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演唱,凭什么就是“非营业性演出”?他们那么乐此不疲地举办,难道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如果音乐家不去巡回演出,他们就不能培养出热情的追星族大本营。”}fo}}fn}〔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fn}歌友会、演唱会是流行歌曲重要的促销手段,就因为没卖票就是“非营利性”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难道这些促销不是“营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么?最后不还是要着落在“赚钱”上么?而更多的以“文化搭台”为名的假唱,观众或许没有买票,难道政府等机构就没埋单么?

电视演出中,即便电视台不用付给歌手报酬,歌手却也是在进行一次商业促销活动,同样是“营业”。尤其是,电视台不是在做公益,而是从广告商那里赚取了巨额利润——羊毛出在羊身上,广告商则是从观众那里捞钱。靠假唱赚钱的电视台又凭什么说假唱节目是“非营业性”的?

什么样的演唱才是“非营业性”演唱?人们在卡拉OK演唱才是“非营业性”演唱,虽唱得难听,但演唱者高兴着呢:谁说我假唱我跟谁急!

笔者认为,唱片、MV也就罢了,既然称得上“演出”,就该真唱。没能力演出的就别弄虚作假来污染文化环境!

二、观念与创作

大众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缓慢、匀速的特征与地域性、季节性界限,以超自然、超时空为旗帜,展开对他者、对异民俗的想象。流行音乐需要在大众传媒的环境中来实现“传必求通”。大众传播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本身。

(一)大众传播时代的流行音乐观念

任何信息都离不开传播,流行音乐自不例外。传播虽然古已有之,但具有如此显赫的地位却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大众传播时代的信息扩散跨越了时空,突破了自然传播的局限,特别是“二战”以来,已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社会现象,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选择与行为决策。“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与积极响应的文化是一种残缺的文化,是行之不远的文化”}fo}}fn}崔欣、孙瑞祥:《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fn}——这对流行音乐不啻是灭顶之灾;流行音乐作为和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音乐形式,必须适应到来的大众传播时代。

流行音乐不仅指一种“通俗”风格,更是指一种“以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其生产基础,……制作与传播手段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为媒介”}fo}}fn}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音乐艺术》2003年第3期,第83页。}/fn}的现代大工商业音乐形式。回顾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发展历程,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它对大众传播尤其是电子传媒的依赖。20世纪80年代前后,正是盒式录音机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以个人控制的方式来选择音乐,对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之后随着电视机的遍地开花,中国内地因电视节目严重匮乏而不得不从外界(主要是香港)引进电视节目,流行音乐搭乘电视剧的顺风车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而80年代末卡拉OK的出现则使大众对流行歌曲的演唱产生了兴趣,不仅使歌舞厅等场所的卡拉OK歌手大量出现,而且使众多成名歌手在高层次演出中运用了卡拉OK,改变了流行歌曲欣赏的状态。20世纪末网络媒体的出现使流行音乐的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在这里,流行音乐的传播更为自由,天马行空的思维得到发展;传播几乎是零成本,一些不受政治与经济青睐的作品也有可能流行……这使流行音乐的传播与接受的控制变得困难。反馈到生产环节,生产者的自由度也得到扩大——而这或许正符合艺术的本性。

大众传播时代,受众对流行音乐创作的制约作用加强,他们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而流行音乐作为商品的属性,必须向大众贩卖“可售性”,必须考虑受众因素,必须考虑“地球村”村民的受众心理,此时其创作必须注意以下三对关系:

1.国际元素—本土元素

众所周知,流行音乐一开始就具有国际身份,是来自非洲的黑人在美国点燃了星星之火。不可否认,目前国人还无法引领国际潮流,相反是一直在紧追慢赶着世界时尚。流行音乐创作者必须放眼世界,比“流行”早一步。爵士、拉丁的元素都可以利用,这方面的空间还很大,未来将大放异彩。

千万不要以为本土音乐就一无是处。西方艺术现在很注意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少数民族元素,显得既前卫又传统。但不能完全模仿民间音乐,流行音乐不是手工作坊产品,忘记那句语焉不详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记住“南宁民歌节”上流行歌手即便演唱传统民歌也要使用流行音乐的节奏、和声、配器。

2.通俗元素—时尚元素

大众传播使艺术平民化,由此带来了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通俗性”,“抹平了高雅文化的深度,使过去那些极端个人化的、神秘幽玄的、形而上的,非依靠丰富的知识、特殊的感悟和相当的时间才能领会到的东西一下子变成人人能懂、可感可知的东西,它使审美又回到了生活,使粗糙的生活变得光滑,美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fo}}fn}许文郁、朱元忠、许苗苗:《大众文化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10页。}/fn}

“曲高和寡”,流行音乐在音乐性上远不能和交响乐等纯音乐相比,它追求的是受众的数量而非质量。为了获取与大众之间的“共振”,它在内容上消除时间感、历史感,对人们普遍敏感的“爱情”话题分外钟情;消除距离感,多采取个人的、小“我”的角度;音乐上注重口语化……

流行音乐虽然“平凡”,但需要装作“不平凡的样子”——时尚。“流行”和“时尚”同义,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受众是青少年,青少年最怕“落伍”;流行音乐还要靠传播推广时尚形象、时尚观念来制造音乐和演唱的时尚。“消费时代依赖的就是时尚逻辑”,}fo}}fn}许文郁:《论时尚的大众文化品性》,《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0页。}/fn}既谓“时尚”,对“新”的追求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类的好奇心理永远会驱使人们探究新鲜事物,所以一旦有异于人们习惯的现象出现,总能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流行音乐总是站在一个安全的距离之外,对传统文化的回归是一种表演,比如《中国话》,对叛逆的渴望也是一种表演,比如多数流行歌手的装束。

3.共性元素—个性元素

流行音乐大多形式简单、通俗易懂,演唱突破传统的美声、民歌、戏曲的声音造型,不拘一格,多注重节奏的动感以及视觉效果。流行音乐的欣赏注重广场集体式的狂欢,也表现出它的共性。但是,作为青少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音乐具有它个性的一面,充当了青少年自我身份的一个有效符码。在流行音乐的传播与接受中,青少年努力实现自我个别化,显示自己的个性,不与他人雷同。即便这种“自我个别化”是虚幻的,也说明流行音乐中有导致“个别化”幻觉的元素。

反过来说,要想创作出完全个性的、没有共性的流行音乐也不太可能。一来这非常艰难,二来受众也不会接受这种完全陌生的音乐。大家都渴望出人头地,只有共性而“身份识别系统”不明显的流行音乐必然淹没在大众传播的喧嚣中,而只有个性的东西大家又都不认识,从而不接受。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来,这才是基本的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道路。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典型文化商品,其制造就像勾兑美酒,把以上主要元素混在一起,比例、火候要靠敏锐的感觉来调配。流行音乐的创作既不能一窝蜂,也不能食古不化,而要在动态中寻求平衡。

(二)大众传播时代的流行音乐创作

流行音乐的音乐本体,主要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配器几个方面,它们必须顺从大众传播时代的全球化浪潮,并汲取世界范围内的各类资源。

1.节奏方面

流行音乐最重要的元素是节奏,布鲁斯、摇滚、爵士、嘻哈、民谣等音乐类型就是靠节奏来进行区分的;流行音乐之所以通常和摇曳多姿的舞蹈相结合,也是因为节奏。而中国很多流行音乐人对节奏很迟钝,不清楚“摇摆”,不清楚“节奏错位”,不清楚“节奏非均衡”——这在几十年前可以混下去,但在当前的网络时代则需要在这方面多多补课。

2.旋律方面

流行音乐人应该都懂旋律,事实上却不尽然。我们真的懂布鲁斯的音阶吗?我们真的知道波斯-阿拉伯乐系的音阶吗?我们了解中国的摇声、“音腔”,西亚音乐中“钢琴缝里的声音”吗?只知道大小调而不知道自然大小调音阶,只接触到十二平均律,则很难在流行音乐领域有大的发展。

网络时代的流行音乐是大杂烩,只知道一种材料,无法“杂烩”,更无法做到“大杂烩”!想要有伊斯兰风情,不了解中立音是不行的;想要做出中国风味,不了解纯律、五度相生律也是勉为其难的——诸多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流行音乐只是加了几个符号性的乐器而已。

3.和声方面

即便不像交响乐要求那么高,如果只有一条旋律线,流行音乐也无法使人心悦诚服。毕竟音乐的空间层次感还是要有的。摇滚乐曾经只用自然大调的三个基本和弦I、IV、V,但在披头士乐队之后已经远远不够。现代流行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失去了原来的绝对地位。现在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到位。大胆引进变体和弦,九和弦、和弦外音也不能少。当然,前提是你有一副敏感的耳朵,风格把握能力也强。和声感觉靠多听,多听各种各样的作品,并参阅爵士、布鲁斯和声等相关书籍——和声可不像节奏和旋律那样能够很快掌握。

4.配器方面

流行歌曲的配器不是很复杂,但很能说明一首作品的风格与品质。目前电脑合成音乐的音色很多,但毕竟计算机无法代替手工,电脑音乐缺少“人性”。比如吉他,手指在琴弦上摩擦的声音很有现场感;弦乐更是如此,拉弦乐器运弓的角度、力度的转换,弹弦乐器的指法转换,出来的声音各不相同,音乐也正在这微小的改变中变得妙不可言。音乐类别也是和相关的乐器密不可分的,钢琴之于爵士,口琴之于布鲁斯,等等,都是如此。而对于中国风味来说,古筝、二胡都不再稀奇,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代表的古琴出现的却并不多;唢呐、管子这些乐器也深受欧美人士的青睐。在地域、民族特色方面,各地的乐器丰富多彩,不深入了解就无法掌握,还需要流行音乐人多做工作。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众所周知,媒介不仅是手段,本身就是内容。诚如波德里亚所言,铁路带来的“信息”不仅是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电视带来的“信息”不仅是画面,而是“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fo}}fn}〔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2版)》,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fn}同样,大众传媒带来的也不仅是流行音乐传播的便利,而是塑造了新型的制作者、传播者和受众。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语)。我们的音乐创作观念必须适应这样的语境,并在创作实践上领先一步,从而站在流行音乐的潮头,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