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故事背后的故事

故事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切,都从一封邮件说起……活动方案是微信团队成员们在凌晨3、4点钟吃夜宵时想出来的,在凌晨讨论产品构想对这个团队而言并不稀奇。此时距微信项目构想的提出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Allen随后向Pony建议广州研发部来承担这个项目的开发。好事多磨——微信也有坎坷路2010年11月19日,微信项目正式启动。微信2.0的iOS版发布之后,用户增长量开始有一定的攀升,但并不是很大。

一切,都从一封邮件说起……

“世界是新的。”——张小龙Allen Z,腾讯副总裁、广州研发部总经理。这是张小龙写给腾讯CEO马化腾建议立项“微信”的邮件中的一句话。2012年3月29日,微信的用户数突破一亿。此时,在广州南方通信大厦的10层,微信团队的成员们正在为庆祝用户数破亿的特别活动而紧张忙碌地工作着。

2012年3月31日上午10点钟,特别活动准时上线。只要登录weixin.qq.com网站,用户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一个二维码。用自己的微信扫描这个二维码,用户就可以知道自己是第几个注册微信的人。对一名普通用户而言,整个活动的体验过程显得“有些神奇”,微信产品总监Lake将其形容为“隔空取物”。活动方案是微信团队成员们在凌晨3、4点钟吃夜宵时想出来的,在凌晨讨论产品构想对这个团队而言并不稀奇。他们不想用抽奖发iPad的方式来庆祝,他们想“折腾”出一些新东西。

此时距微信项目构想的提出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App因上线15天就收获了100万用户而引起业内关注。KIK是一款基于手机通信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功能的应用软件。腾讯广州研发部与张小龙注意到了KIK的快速崛起。

一天晚上,他在看KIK类的软件时,产生了一个想法: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有一个新的IM,而这种新的IM很可能会对QQ造成很大威胁。他想了一两个小时后,向腾讯CEO马化腾Pony写了封邮件,建议腾讯做这一块的东西。Pony很快回复了邮件表示对这个建议的认同。Allen随后向Pony建议广州研发部来承担这个项目的开发。“反正是研究性的,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么样,”Allen回忆说,“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

广州研发部与张小龙其人

2005年3月,腾讯收购了国内知名电子邮件客户端Foxmail,创始人张小龙及其研发团队20余人在不久后进入腾讯。2005年4月腾讯广州研究院(后改称广州研发部,以下简称为“广研”)成立,主要负责邮件相关业务的研发和运营。经过三年打磨,QQ邮箱以其简洁易用、安全稳定的特点获得用户欢迎,并于2008年3月成为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邮箱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广研团队经历了从做客户端产品到做web产品的艰难转型,在他们看来,“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对用户体验的极端重视,团队磨合和梯队建设,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敏捷开发的经验,都是团队在QQ邮箱开发过程中的收获。

微信怎样诞生的

张小龙则经历了从程序员到产品经理、再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在不断与邮箱用户互动的过程中,他对于产品和用户的理解不断加深。在不断提高QQ邮箱易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他将邮箱平台作为产品理念的试验田,做出了阅读空间、QQ漂流瓶等产品。阅读空间提供了简单人际互动的功能,是他对“用户社区”和“社交类产品”的最初探索。漂流瓶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陌生人交友渠道和新奇有趣的体验,大幅提高了邮箱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黏性,这一产品形态后也被移植到微信中。

2011年中旬,广研分设“邮箱产品中心”和“微信产品中心”,开始独立运作QQ邮箱和微信两款产品。张小龙既是广研的总经理,也是微信产品团队的第一负责人。

好事多磨——微信也有坎坷路

2010年11月19日,微信项目正式启动。最初的人员基本都来自广研的QQ邮箱团队,开发人员没有什么做手机客户端的经验,唯一做过的手机产品是在S60平台上做的“手中邮”,后来还停掉了。微信iPhone终端开发组组长Lyle对当时的开发场景仍记忆犹新:我们开发就在这么大(10人大小)

会议室里进行,这边两个同事是负责iPhone开发,这边是三个安卓的,UI部坐这边,Justin和Lake坐这边,这里坐塞班的同事,那里还有两个负责后台运营的同事,很挤的。我们iPhone组只有两台电脑,Mac和普通的。1.0版本的开发基本就在这里度过……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的iOS版上线。微信对于广研是个全新的领域,很多人一开始都并不看好这个项目。从2月份到4月份,用户的增长并不快,所有平台加起来每天也就增长几千人。此时,先于微信1个月推出的米聊已进入用户数快速增长的阶段,媒体的关注度也高于微信;而移动互联网IM工具市场由于开心“飞豆”、盛大“有你”、奇虎“口信”等功能类似产品的加入而呈现出复杂的竞争格局。这段时间团队内部许多成员对于微信的发展都抱着一种非常不确定的心态。

张小龙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数据不好还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他们老是跟我说,‘我们做这么多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所有做的事情手机QQ都可以做,并且手机QQ有更强的渠道、更多的用户覆盖量,而我们是没有渠道的。我们没有任何优势……我们做微信没有前途’”

对于这些质疑,张小龙有他的想法。在他看来,产品并不是功能的集合,每个产品都存在其精神的部分。广研助理总经理Harvey谈到自己当初的想法时说: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不太有戏,我也觉得有很大可能这个项目要挂掉的,只有小龙认为有戏……但我愿意尝试,做失败了没什么,我认为更多的是承担一种义务去阻击腾讯潜在的对手。微信对我来说是新产品、新体验,我的技术能力也会提升。我不会因为没有希望就保留精力,我会拼尽全力做,也愿意这样鼓励我的同事。

语音版——让微信活了下来

2011年4月份,Talkbox突然火爆起来,Allen敏锐地认为这个地方一定有很好的机会,当机立断决定在微信中加入语音功能。微信1.0版本很多的点是纯粹的短信的交互,产品比较成熟;2.0版本则跨度比较大,对团队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从语音版开始就不一样了,我们经常到凌晨几点,”Lyle说,“本来是在五一前就一度想发出去了,但发现很多东西没做好,就五一后才发。”5月10日,微信2.0版本发布。而在此之前,米聊已先行一步推出语音对讲功能,用户反响强烈;而Talkbox英文版也在国内拥有一批“高端粉丝”。

发布之前,团队成员们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语音版到底能带来什么。微信2.0的iOS版发布之后,用户增长量开始有一定的攀升,但并不是很大。团队成员心里也在打鼓,不知道到底有没有选对方向。Android版发布以后,用户量开始快速增长。“其实语音在最终的消息数量中占的并不是特别大,”Harvey说,“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多用户是为了语音才尝试,一尝试之后形成了关系链,就开始一直使用了。”

为了使用户在更多场景下都能较好地使用语音功能,微信团队对产品做了许多改进。当距离感应器无感应,语音对讲会默认为扬声器播放;只要把手机贴近耳朵,马上就改为听筒模式,方便用户在开会或不方便扬声的时候接听。“我们会仔细思考用户使用的场景,”微信终端开发组总监Justin说,“怎么样的时间、怎么样的地点、怎么样的人在用到微信的哪一项功能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需求,思考这个很重要。”

语音版使微信成了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也使微信在竞争中占据了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我们确实还是把握住了这个方向。如果5月份这次机会没有把握住,”Harvey回忆说,“微信项目应该撑不过10月份,很可能8月份就没戏了。”

“摇一摇”——附近的人成最大增加点

2011年8月3日,微信2.5版本发布,支持查看附近的人。这一功能使用户可以查看到附近微信用户的头像、昵称、签名及距离,以便用户之间产生进一步的交流。这一功能使微信从熟人之间的沟通走向了陌生人之间的交友。

“对于微信,有三个重要的增加点,”张小龙说,“语音是一个,附近的人是最大一个增加点,摇一摇也是一个增加点。”查看附近的人功能出来之后,微信新增好友数和用户数第一次迎来爆发性增长。

2011年10月1日,微信发布3.0版本,支持“摇一摇”和漂流瓶。摇一摇可以让用户寻找到同一时刻一起在摇晃手机的人;漂流瓶则秉承了QQ邮箱漂流瓶的理念。“摇一摇”一推出就迅速成为许多微信用户非常喜爱的一个功能,现在“摇一摇”的日启动量已经超过1亿次。在2011年首届腾讯微创新奖中,“摇一摇”也榜上有名。

提到“摇一摇”的创意过程,张小龙说,“我记得当时有一天我和Harvey、Justin在吃饭,我提起我们下个版本到底做什么还没确定,挺痛苦的。我就说通过摇手机来找人这个需求一直都有。比如说我们两个人想交换名片,互相碰一下手机,这个Bump科技公司之前做过。这个我们不太愿意做,因为这个东西太小众了。如果我们的场景不能做到每个用户都能使用的话,就不是我们的目标,不能引起很大影响。吃饭时聊到为什么不能直接摇一下手机,干脆不要停留在熟人,陌生人也可以摇到呢,那不就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了么。如果只能摇到熟人的话,使用产品的范围就缩小很多了。当时想到这个点,就有了这个方向,觉得挺好。”

“回家以后我一直想,想到很晚就睡不着了。当我仔细地把体验过程一想,这个体验做到如果摇一下手机,就和远方一个人连线上了,这个体验如果做得非常流畅,会变成每个人都很爱使用的一个东西。这个的影响力和层面绝对是远远超过Bump的,就不只是一个东西了。当时还甚至想到声音的效果啊,整个体验过程……然后第二天跑过来跟大家说,‘嗯,这个东西一定会很火,’我就直接向产品部和UI部说你们现在就给我出方案,我要一个这样的画面,然后要有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动画。有些人理解,有些人还不太理解,因为这个必须从整体来考虑,脑袋里面想象出这样一种极简自然的体验意味着什么。如果光描述,没有这种感受,是不知道这种体验会引起多么大的一个潮流,就会想象不出来。很多同事就将信将疑说,‘这么摇一下真的那么厉害吗?’这不一定好想象。第二天就花了半天时间,跟大家把这个细节确定了一下,比如说这个摇的手势应该是怎么样的,是这样摇还是那样摇(笑),确定了一些这样的细节,然后大家就开始做了。现在类似这样的功能很多人做,之前没有很多人做的。他们觉得我们总不能和微信做得一模一样吧,总要有一些变化吧,然后就做出各式各样的变体,但是没有一个超过我们的体验度……他们没有抓住核心要点,核心要点是最简单自然的动作,这是去满足用户一种最本能的行为习惯,然后达到一个可以和别人连接的目的。当时我记得马化腾发邮件说,这个东西看起来挺火,非常好,但是你们要不要再细化一下,把能想到的细化的扩充都做上去,免得竞争对手会做同样的功能,然后加了一个细化点,又创新了。我当时就回了一个邮件,很有自信,说我们已经做到了最简化,他加任何东西都是‘减分’的,我们也做到了最自然化、最符合自然本性(最容易联想到、接近本能的动作和反应)的一个体验,所以不可能超过我们了,我说竞争对手无法超越我们,因为一变化就要增加东西,加东西就是不对的了”。

2011年12月20日,微信推出3.5版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入了二维码,方便用户通过扫描或在其他平台上发布二维码名片,拓展微信好友。同时,微信也推出了名为WeChat的英文版。2012年4月25日微信在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均登上社交类的榜首。2012年6月5日,微信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新加坡等地也登上App Store社交类的榜首。

朋友圈——社交化平台尝试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的iOS版发布,其中“朋友圈”功能引起业界颇多注意,有评论认为这是微信“社交平台化”的一种尝试。微信4.0版本支持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让微信通信录里的朋友看到并评论。同时,微信还开放了接口,支持从第三方应用向微信通信录里的朋友分享音乐、新闻、美食等。

提到“朋友圈”功能的推出,微信团队的成员都会提起朋友圈背后的几十个版本的方案。“朋友圈其实我们做了三四个月,有二十多个版本,UI稿从A到Z都不够用,后来就开始用……”Lyle说,“之前我们考虑过在过年前发一个版本,一些小功能,QQ E-mail、群发等一些小功能发上去,但朋友圈不发。但是最终我们达成一个协议就是说,宁愿出一个让业界震撼的版本,而不愿给一个小小的出去,大家都没什么反馈的,对我们就没什么价值。”

微信高级产品经理Genie提到做朋友圈时的状态说道:“做iOS4.0朋友圈的时候很纠结,因为没有借鉴的对象,这个产品做了三四个月,有时很兴奋想到一点觉得会很有用的就会彻夜聊这个事情,有时很迷茫感觉抓不住重点,和写论文感觉差不多。想不到的时候天天想很苦恼心情很差,想到了就会很兴奋。”

“这个产品还完全没有达到成熟。”Harvey说,“第一,用户数还在激增,才一亿,如果到了两亿、三亿会不会有质变,因为用户数到一定程度会有一个质的变化。第二点,我们现在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因为微信是移动互联网全新的产品,对腾讯也是全新的平台,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做出更多的商务方向的东西,包括说更多的生活推广,比如媒体,媒体也在介入这个平台,所以这个上面是有很多可做的。”

2013年10月31日,微信用户突破6亿(现在多少呢?可以关注一下)。用户数从零增长到一亿,微信只用了433天;从零到6亿,只用了不到1000天。小微信,终于破茧成蝶,轻启翅膀,飞过沧海,一场“蝴蝶效应”引起的风暴正扑面而来!

PS:广研暂停了QQ手中邮这个项目抽调来人手。微信支持iPhone、Android和Symbian三个手机系统,每一个平台配备两个开发人员,再加上几个后台人员就开始做了,当时目标是两个月做出来。互联网行业特色真令人心寒,感觉很儿戏,表面说有多么重视交互和体验,实际上工程师才是核心,交互设计还是产品经理自己包办,设计师还是停留在作图……腾讯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公司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微信在立项后的三个月内就诞生了,并且迅速累积了数以亿计的用户,我们是要说神奇还是奇迹呢?读罢此文,很多重要的细节都是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却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启发和遐想。张小龙说的“世界是新的”,世界不仅给他新的启发,他也给世界新的创造——从“新”出发的微信。灵感和创意就是这样,看似轻描淡写、不以为然,稍加重视,就可能有惊人的发现和创造!

(综合:中国企业家网、信息科技网)

最近火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很多篇幅在讲述围绕美食而发生的故事:人物、来历、变迁、文化、亲情等,这样观众对美食的理解就会大大加深。美食是本片的主角,那些故事就是“故事背后的故事”,这样观众不仅被美食吸引,更为美食背后的故事所感动,因而能再一次创造收视率的新高。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更是一个故事,那么微信诞生的历程就是“故事背后的故事”,它不仅能让你了解“微信是怎样诞生的”过程,更能为你呈现主人公(以张小龙为代表的广研团队)研发微信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团队观点、遭受挫折、突出重点、灵感来源等。这样微信就不再只是一种工具或者平台,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是广研团队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就像美食(如臭豆腐),很多人关注的是这种美食的味道、价格、配料、怎么走、哪家门店有卖等食物本身的信息,关于美食背后的故事,如:为什么选择这些配料、配料有什么样的讲究、这种美食的起源是什么、这种美食在当地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关于这种美食的故事和传说有哪些、这种美食是如何流传和盛行起来、如何制作这种美食及其象征意义等,如果你是这家美食的店主,你能对这些“故事背后的故事”讲出个子丑寅卯,不仅你的生意会好起来,你本人更可能成为一方“名人”。

不要小看背后的故事,在法律学中凶手往往只是从犯,幕后的策划者才是主犯,罪行最重,当然这是反面教材。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创业过程中,背后的故事还可能隐含着新的际遇,如李威发明牛仔裤等。如果说故事是现象,那么故事背后的故事就是本质,它能让你掌握更多关于这个“故事”的信息。互联网时代,当前的信息几乎每个人都能获得,对故事背后故事的挖掘和整理才能形成优势(这也是常被忽略的部分),才能形成有效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开创新的业务领域。

故事背后的故事,在新闻界中最为常见,行话成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多少记者因为对某一事件进行背后故事的挖掘而一夜成名(具体案例略,读者可自行查阅),将事件的全貌更好地还原,给读者以全新的阅读感受。那么,你是报道事件的记者,还是挖掘故事的记者呢?

最平淡无奇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最美丽的风景,就像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因为风景不仅看在眼里,更留在心理。

苏轼是个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交流。佛印老实,常被苏轼欺负。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说明眼睛和心灵的相通的。我们也常说“心口一致”,说明嘴巴与心灵也是相通的,这样“心—眼—口”就都是相通的了。心里的想法和认识通过眼睛“拍摄”记录下来,传达给嘴巴表达出来。这样,眼睛就是输入和录入窗口,心灵是数据分析和信息交互中心,嘴巴是结果输出和表达窗口,这个结构图是不是与微信很相似:用户是眼睛,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分享和传达;数据统计是分析和交互中心;手机是“嘴巴”,输出反馈的结果与用户互动。这样一来,用户—微信—手机也就是相通的,加上扫一扫、摇一摇等操作功能,就形成了一个整体,融合性、智能化、体验度很高。

对自我的审视和发掘是走向强大的第一步。人的体验度和自主性增强不仅会获得更好的舒适感,更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关注就会增多(正能量),对自身的审视和发掘就会加大投入,就会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和制定新的目标,内心就会更加强大,这样个人就成为社会的润滑剂而不是“错乱的齿轮”。公民意识就会增强,小市民思想就会减弱,个人能创造的有效价值也会增多,这些隐性的心理作用经过时间的酝酿、发酵和累积,最终会形成巨大的能量,就像经过长时间的窖藏取出的美酒一样!

山无路,脚即是路;河无水,心即是水。在《心若安可步步生莲》一书中,师父和弟子两人远行。攀越一座高山时,走了很久还不见山顶。疲惫不堪的弟子泄气了:“师父,这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过去啊?我已经走不动了,要不我们回去吧?”师父说,“不远了,你要回去,你看看你上山时走过的路”。弟子回头一看,哦,原来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了,即使回去,还是需要很长时间啊。于是师徒两人继续赶路,不久,云开雾散,视野广阔,群山连绵,波涛起伏,胜景万千。

我们一直在赶路,只顾看着前方。当我们感到疲惫、迷茫、无助时,不妨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也许你就能找到方向、目标、力量。眼睛在前,智慧在后,我们总相信眼见为实,所以来不及做出分析和判断。我们忙着赶路,脚步超过了灵魂的进度,灵魂也就疲惫了,于是信心就开始一点一点流失。“让灵魂跟上脚步”,不仅要常回家看看,更要“常回头看看”。佛家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其实,苦海既然是无边的,又怎么会有岸呢?正如文中的师徒两人,前方是一片被云雾掩盖的未知(苦海无边),但是转过身回头一看,却能看清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回头是岸),方向还在,希望还在,在内心强大力量的支持下,苦海最终也就变成了站到高山之巅观赏那壮观美丽的风景了。

生活、工作、创业,甚至阅读本书也一样,不可能处处是美景,时时有惊喜,跌宕起伏、纵横交错造就了坎坷,也成就了坚韧。与其埋头赶路身心疲惫,不如稍事歇息,回头看看,让风景跟上眼睛,让灵魂跟上步伐,让智慧跟上心灵。

眼睛在前智慧在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