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基于“课程中心”的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课程中心”的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有效实现该目标,建设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课程中心应然而生。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基于目前的“课程中心”这个作为网络资源应用的媒介产生了融合。

基于“课程中心”的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研究

冯 毅 黄桂萍(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实现该目标,建设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课程中心应然而生。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平台始建于2005年12月,是在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协助下构建的一个网络交互式教学平台,属于学校教育技术应用主要支撑性平台。目前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应用,建设卓有成效。

一、建设“课程中心”,开展全方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单元,教学信息化主要反映为课程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成果集中体现为课程信息化成果。离开课程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就落不到实处。离开课程信息化,教学信息化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教学信息化建设不仅要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而且要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因为教学信息化过程也就是教学技术手段、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管理制度与机制变化的过程,所以,只有将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融入教学信息化建设之中,教学信息化建设才可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并获得不竭的动力,教学信息化领域才可能不断地拓展,教学信息化水平才可能不断地提升。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衡量标准从硬件设施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逐步发展到互联互动的学习环境建设,网络辅助教学支撑系统就是一个面向教师的教学、管理及面向学生的学习、管理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课程中心,集成了所有课程的门户网站,与学校的信息系统、教务系统等形成统一入口(portal),形成一个数字化教与学平台。通过系统所提供的教学服务与教学管理功能,使那些只能借助师生面对面单一形式实现的环节以一种更加便捷及有效的方式来实现。

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是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个资源整合与利用平台,其主要功能包括:课程管理、课程建设、课程学习和课程展示等。系统设计以“易用、协作、共享、安全”为原则。到目前为止,共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大学英语》、《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等700多门课程开展了基于“课程中心”平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课程建设及应用模式,课程建设卓有成效。

二、基于“课程中心”的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1.基于信息技术下的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能体现优秀的教学理念

作为一个教学模式,它应能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体现一定的教学理论。在网络环境下,建构主义理论因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和影响,新型教学模式应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学理论。

(2)教师控制的议程设置

一个可控的教学环境与设置,通过对网络传播的导向与教学经验,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引和向导是一个严密与技巧的过程。

(3)强调应用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离不开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离不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教学环境,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专题学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和媒介。

(4)教学结构的转换

“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理论当中互相置换。同时,学习的工具媒介的性质由提供信息变成学习知识的工具。

(5)真实性评价

真实性评价体系,通过记录与统计,给予当前环境下学习者的过程评价。

2.媒介融合

由于技术的飞快进步,社会正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变,继续谈论诸如印刷、收音机、电视、电影、电话和计算机等各种媒介,好像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实体已不再具有任何意义。计算机和电讯网络方面的进步已使得它们与传统大众媒介融合了。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基于目前的“课程中心”这个作为网络资源应用的媒介产生了融合。

(1)融合中的技术

更新更快,容量更大的数字格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基于大型高容量联合网络的校园网,有着充分的优势把网络及架构于其上的数字媒介充分发挥作用。课程中心的架设基于此技术之上。

(2)融合中的群体

教师群体。在不断地接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与训练下,在学校内已形成一部分具有时代特色的、熟悉网络教学环境的教师队伍。

学生群体。接触新事物非常快的一个群体,网络的互联,早已赋予他们丰富的信息量与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育技术从业人员。通过良好的技术与培训手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管理、维护起一条信息桥梁、课程桥梁。

通过网络课程中心平台,基于群体、基于对象的开发技术与设置,使得三者在教学与评价过程当中得到各自的信息满足、交互满足。

(3)融合产生变化的教与学的方式与内容

变化中的教师。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不了学生的信息需求,发现有更多的知识甚至人生经验需要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发现更重要的是传授的可能不单单是知识内容,而是方法,而是思考过程。

变化中的学生。发现在网络中遨游有数之不尽的资讯与知识,发现教师讲授的内容完全不能让自己吃饱,甚至质疑教师讲授的知识的正确性。他们发现还有更多更相关的知识,还对更多的学科感兴趣,对国外同类型课程感兴趣。

变换的社会问题。网络上,抛开教与学,其实,还有不少其他问题。作为教师,如何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素养变得更为重要。

隐私问题,版权问题。课程共享,资源共享,带来的安全问题,通过权限的设置,通过网络设备硬件的管理设置,给教师与学生一个安全放心的教与学环境。

课程中心的教学功能充分考虑到各种需求,在搭建师生交流的渠道上建立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信息交流环境。

3.教与学的交互

融合的现象表明:学生的需求是强大的。当我们在看待课程中心平台的本质的时候,它基于Internet Explorer,以Web的形式展现。Web,用SMCR(SMCR模式,大众传播之父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创立的大众传播的源——信息——信道——接收者模式)来分析,S是制作网页的人,M是网页上的内容,C是解码器,R是浏览者。我们发现,接收者与信源间的直接快速的反馈,这代表了学生能很快地在学习过程中反馈给教师。这是一个强调交互的模式。

另一个问题产生了,交互=双向?“一个交互的系统必须能让用户相信他们在与一个真正的人而非计算机打交道。”(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提出的经典论断)

我们知道学生能很快反馈给教师,然后教师呢?能够马上给予学生回答吗?课程中心教学功能给予“答疑讨论”的设置,让学生很快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管理“常用问题”来建立起课程所需要的常用信息回答与知识点的回答,让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检索达到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通过“答疑讨论”、“站内信件”、“研究型教学”、“教学博客”等栏目来构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圈。

4.基于“课程中心”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中心”平台正式启用至今,基于该平台开展的课程达1000多门,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课程建设及应用模式,课程建设卓有成效。这些课程的建设及应用创新了课程教学模式,促进了符合时代需要的、能够利用网络环境进行自主和协作探究学习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经过这些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凝练出基于“课程中心”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式:

(1)讲授型的教学模式

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包括实时(同步)授课和非实时(异步)授课两种,它继承了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以班级授课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播放课件与资源,创设情境;教师讲解知识要点,提出问题;学生收集网络资源,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见图1)。

img24

图1 基于课程中心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中心”教学功能中,“教学材料”模块设置简单,类似于Window s资源管理器的文件管理功能,让教师将课程所需的文件文档上传到“教学材料”并形成目录。同时,教学资源库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课程里,《微波技术与天线》等课程应用的是该模式。

其特点为:便于教师对课程的控制,能让学生系统学习课程。比较适合在基础理论学科开展。

其缺点为:学生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个性教学难开展。

(2)基于案例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案例,引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学生在网上浏览、思考、分析其他相关案例;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见图2)。

img25

图2 基于课程中心的案例教学模式

在“课程中心”教学功能中,除“教学材料”模块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来形成学生对一个案例或者一个问题的趋向性研究,还可以在“答疑讨论”中开展对案例的探讨分析。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课程里,《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课程应用的是该模式。

其特点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学生得到正统的思维体系。比较适合专业理论课程的开设。

其缺点为:案例选择的代表性与思维的严密性决定了效果。选择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对比。

(3)基于信息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确定研究主题;学生制订研究计划;学生围绕研究主题搜集网络资源;学生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参与协商研讨;小组完成研究报告,并汇报研究成果(见图3)。

img26

图3 基于课程中心的信息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在“课程中心”教学功能里,“答疑讨论”模块和“研究型学习”模块为建立该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向导化的实现过程。更重要的是,为该模式下的评价提供了评价指标体系模板,让教师更容易进行设置与管理。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课程里,《音乐文献技法分析》等课程应用的是该模式。

其特点为:主题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发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比较适合专业课的欣赏类、文化类课程。

其缺点为: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比较先进的改革观念。教师的任务绝不只是将讲授转变成多媒体的演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控制主题开展。另外,学生的评价需要真实性体现。

(4)基于网络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与主题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是,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确定学习内容;小组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学生浏览网上资源;小组协商交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共同完成作品;小组展示汇报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总结(见图4)。

img27

图4 基于课程中心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与主题教学模式一样,在“课程中心”教学功能中,“答疑讨论”模块和“研究型学习”模块是这两种模式建议使用的功能。而在“研究型学习”模块当中,通过学生自由分组,学生安排计划及进度,等等。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课程里,《网络媒体设计》等课程应用的是该模式。

其特点为:与主题教学相类似,但是突出的是营造环境与条件,让学生形成小组进行协作学习,突出真实性过程评价。比较适合专业课的研究类、理论类课程。

其缺点为:除了需要教师本身具有比较高的改革意识和控制能力之外,学生的真实性评价更难以实现。

(5)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对任务的识别与表述,最终完成任务形成作品,并将作品进行汇报交流。教师和学生最后就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见图5)。

在“课程中心”教学功能中,通过“课程作业”模块来安排任务、“研究型学习”模块来交流探究学习、“教学材料”模块来展示作品。

img28

图5 基于课程中心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课程中心”课程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等课程应用的是该模式。

其特点为:教师示范作用于任务的定制使得教师很好地控制整个教学活动,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比较适合专业课技能及逻辑性较强的课程。

其缺点为:学生缺乏交流,作品个体差异较大。

(6)混合模式

在信息化手段日趋丰富的今天,课程更容易趋向多种模式混合来配合我们的教学。下面以《多媒体设计》这门课程为例,通过其教学过程的环节来反映课程中心和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

课程名称:《多媒体设计》

授课对象:新闻编辑出版学大四学生

对象分析:学习授课对象为大四学生,编辑出版学专业,为该专业第一批毕业生,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都上过公选的《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并且都参加过实习,实习的单位有网易、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单位。

课程定位:整体课程以培养“设计”为方向,放弃了教材上技能培训的很大部分操作,突出如何针对媒体进行策划与设计来进行,以课本上的多媒体概念、图形图像、动画和网页为主体,其他内容皆作为选学内容。

img29

续 表

img30

从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具体的课程里,不同的教学模式是不断穿插在各个节点上的,针对知识点的内容,以讲授为主,针对技能的培养,以任务驱动为主,针对研究型课题和学习,以协作学习为主(见图6)。

img31

图6 基于课程中心的混合教学模式

三、总 结

随着大量的课程在“课程中心”上建设,课程的价值与针对性越来越明显,如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在“课程中心”开设全校性答疑中心,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课程中心”开设《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系列课程》作为系列课程建设,等等。还有不少课程配合教学示范中心在“课程中心”上搭建起网络资源与学习活动。

“课程中心”是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情况下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平台。基于该平台,不同的教学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深入研究其特点和模式,结合讲授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课程中心”的作用,使教学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优质示范课程的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课程中心”成为了将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模式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融合的平台,成为了自主、协作和探究学习活动以及有效教学交互的综合支撑环境,以此推进高校质量工程的实施与深入。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谢幼如:《广东高校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程教改试验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注释】

(1) 冯毅系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工程师;黄桂萍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