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编排的基本原则

编排的基本原则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编排的基本原则节目是电视台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这种编排的优点是灵活,但是节目收视率往往得不到保证。这个时段被称为电视播放的黄金时间。就整体而言,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会比安排在其他时间播出赢得更高的收视率。晚间黄金时间,聚集在电视机旁的电视观众人数最多。

第一节 编排的基本原则

节目是电视台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打一个通俗的比方,节目就好比是一道菜,节目编排则是决定在什么时间上这道菜,如果在合适的时间上菜,顾客可能胃口大开一扫而光,如果上菜的时间不恰当,顾客可能连筷子都懒得伸出来。所以时机的把握很重要,一定要讲究“火候”。对于节目编排而言,这个“火候”的考虑要兼顾节目资源、观众需求、时段划分乃至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等几个方面。

一、编排基本要素

在常规型栏目编排中,首先要确定编排思想,即根据电视台的工作和观众的需要,确定各类节目的播出比率和播出时间。它具体表现为以周为单位的节目时间表,刊登在各地的电视节目报上。

编制节目时间表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根据本台的工作任务和观众的实际需要,将不同节目合理搭配,既符合播出比率又能产生出最好的整体效应;

第二,针对其他电视频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

第三,考虑临时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以及应急措施,如凤凰卫视针对美国“9·11”事件的新闻直播;

第四,节目时间表要相对稳定,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受众群。如果节目播出时间每周都游移不定,对收视率会大有影响,比如《实话实说》在调整播出时间时就流失了一部分受众,虽然新的时段会渐渐赢得新的观众群体的青睐,但这一切毕竟又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建立和稳定。正是因为具体实施时要考虑到诸多方面,所以编制节目时间表被认为是一项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造性的劳动。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节目时间表编制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带式”编排。即在每周固定的时段固定地播出某类节目,以形成周节目播出“带”。这种编排的好处是,各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固定,观众容易记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按时收看。但是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为了某个时段的安排不得不找相应的节目填充。尤其是在节目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难以保证节目质量。

其次是“花式”编排。这种编排可以不受时段的限制,认为某个时间安排什么节目合适,就安排这档节目。比如配合人大、政协会或奥运会等重大报道的特别节目。这种编排的优点是灵活,但是节目收视率往往得不到保证。

还有一种方式是“抽屉式”编排。即把某个时段作机动处理,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安排节目播出。这种方法使时段、节目、观众都处于一种随机的状态,难以产生规模和效应,所以目前国内极少有电视台采用。

二、编排时段划分

不同的时段,受众群体不同,对节目的需求也不一样。比如白天时间大部分成年人在外上班,儿童在外上学,适宜安排老人或家庭妇女爱看的节目,像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就把《夕阳红》安排在早晨8:50播出。好的时段可以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央视《焦点访谈》的迅速走红除了节目本身的质量外,也与它被安排在晚上的黄金时间有关;而好的节目也可能造就出好的时段,央视《新闻30分》和《东方时空》两档节目的推出,就曾提升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午时段和早间时段的收视率。

节目时段的划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天之内的时间安排,一种是一年之内所有节假日的时间安排。

一般而言,一天中人们的生活大致是:清晨6:00—8:00点起床、用餐、准备行装出门上班、上学,这时的生活节奏紧张,电视台主要安排简洁明了的新闻信息和服务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安排了早间新闻以及之后的天气预报、出行参考等。

上午8:00—12:00时和下午14:00—18:00时,是工作时间,一般安排老人、妇女爱看的节目。在这段时间的12:00—14:00时,是午餐和午休时间,这时可以安排一些较为轻松的节目,作为两段工作时间之间的调整和过渡。中央电视台一套在这段时间内以《新闻30分》这档软新闻为主,并安排节奏平缓的《今日说法》、《东方时空》作为这一时段的支柱,使这一时段形成了一个收视的小高峰。

晚上18:00—23:00时,人们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后,终于迎来了休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从身体到心理都需要放松,同时也渴望在信息、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获得满足。所以这段时间可以播放新闻、专题、电视剧、谈话类节目等。这个时段被称为电视播放的黄金时间。

所谓黄金时间,就是人们的休闲时间与节目播出时间交会和结合最多的那段时间。黄金时间的播出效果是最佳的,所以,全世界各地电视台都对黄金时间的安排十分重视,往往把最有竞争力的节目放在这段时间,以争夺收视率,扩大影响,最终争取到更多的广告客户。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视媒体都是将一天的播出时间分为四级:一级时间在19:00—21:00(周末延伸到22:30);二级时间在18:30—19:00;三级时间17:30—18:30;其余是四级时间。这四级时间中,一级时间被称为“黄金时间”,二级时间被称为“亚黄金时间”或“准黄金时间”。黄金时间效应也就是在黄金时间和亚黄金时间推出本台最有代表性、最可能赢得高收视率的名牌节目。这种黄金时间与名牌节目的结合,既可以使名牌节目的影响增大,又可以使黄金时间的价位增值,所以是一项双赢的策略。

就整体而言,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播出会比安排在其他时间播出赢得更高的收视率。但是对于一档具体的节目而言,因其受众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黄金时间”的概念又不能绝对化,应当说,最适合这个节目播出的时间才是这个节目的黄金时间。如我国的少儿节目一般安排在三级时间,但是对于儿童而言,这个时间正好是少儿节目的黄金时间。

在节假日里,人们的闲暇时间较多,生活节奏和收视心理也较平时更为松弛,所以节假日也被视为节目播出的“黄金时间”。为适应人们节假日时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需要,电视台往往打破常规,加大文艺、娱乐、体育类节目的比重,以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些适合在节假日收看的节目以及平时不便安排的大板块节目,也可以在节假日找到播出时机。这种在节假日以灵活、非常规的编排获取人们对节目的关注的编排,被称为节假日效应。

美国商业电视网的节目编排一般把节目分为六块:①晚间黄金时间;②晚间新闻;③白天时间;④凌晨;⑤深夜;⑥周末白天时间。这个节目安排计划所列的各个时段,基本上能反映观众的兴趣(1)

晚间黄金时间,聚集在电视机旁的电视观众人数最多。各电视网的黄金时间节目在东部标准时间20:00时开始,通常播出三个小时的适合于一家人收视的节目,包括喜剧、戏剧、杂耍、新闻杂志及某些体育和特别节目。

晚间新闻时间,主要是美国全国性的电视网各半小时的新闻广播。地方的附属台可以在电视网提供的两种内容中做出选择。大多数地方附属台在他们自己的半小时本地新闻广播之后联播电视网的此项新闻广播。

白天时间段,指美国电视网节目从东部标准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大部分节目是系列戏剧、比赛性游戏和重播前晚黄金时间的演出节目。操持家务的人是这个时间的主要收视对象。上班的妇女日益增加,在这段时间里她们不再在家看电视,这种情况越来越引起严重关注。有许多观众把他们喜欢的肥皂剧录下来,在工作完了之后来看。收视白天的系列节目的男子增加了,这是在大学里出现的某些男子形成的一种习惯。

电视网的凌晨节目主要包含新闻和信息方面的内容,全国广播公司以其名为《今天》的节目首创在这个时段的播送。美国广播公司的《早安,美国》成为全国广播公司的最大劲敌,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在这个时段开播了《今日早晨》。凌晨这个时段的观众大部分是成年人和少年。

美国电视网深夜时段还是由全国广播公司以其《今夜》开先河。这个时段的节目所吸引的观众主要是年轻人和夜班工厂职工。美国广播公司现在播出的是《夜间》新闻访谈专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的是戴维·莱特曼访谈,与《今夜》的杰伊·伦诺的访谈竞争。

这些电视网还利用周末白天时段向在一周之内难以吸引的观众播送节目。一般来说,卡通演出和其他儿童节目是星期六早上的主要电视内容。中午时段,则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和十多岁的少年安排节目。每家电视网还在星期日播送记者招待会,由记者访问全国或国际著名人士。

三、编排基本原则

电视节目编排从总的方面来看,要遵循客观性、稳定性、整体性三项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即根据不同观众群体的生活规律安排播出时间。具体做法包括———

(1)把节目放在最合适的时间播出。现代电视传播中通行的做法是,将可供一家人观看的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因为这个时候的观众包括成年男子和妇女,以及十多岁的少年和儿童;“成人”节目在深夜播出,这时候年幼的孩子一般认为是不会看的;卡通节目在星期六早上上演,这个时候年幼的孩子通常在家里;体育节目主要放在周末,因为喜爱它的大多是男性,而这时大多数男子不用上班。从这些做法可以看到,每个具体的时间段里,其收视对象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每种类型的节目都只有放在最适合于它的时段才能赢得最佳的收视效果。

(2)以强势节目开端,再接连安排类似的节目。下面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每周晚间“黄金时间”段的节目安排为例进行分析:

19:25 生活

20:13 经济与法

20:45 经济信息联播

21:25 经济半小时

21:55 今日观察

在这个时段,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采取避让策略,避开19:00开播半小时的《新闻联播》,把19:35作为黄金时间的开始,首先推出的是《生活》强档节目,以生活时尚与服务小板块吸引大量观众,随后安排晚间龙头栏目板块,从《经济与法》到《经济信息联播》、《经济半小时》,在100分钟的时间内,以“大众、综合、实用”为宗旨,贴近现实,关注民生,用大众化的社会经济新闻拓展更为广泛的收视群体,用信息报道、深度报道与央视一套的电视剧和晚间新闻错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观众的流失。

(3)在不同节目的板块之间或不同类型的节目播演之间安排过渡性节目以减少观众流失。因为不同节目的受众群体各不相同,两档风格各异的节目编排在一起,极有可能破坏已经形成的收视格局,造成观众的流失。而如果安排一档合适的过渡性节目,不仅可以顺利地实现节目的转换,使观众继续往下收看,还有可能吸引新的受众。如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段编排:

19:00 新闻联播

19:38 焦点访谈

19:55 电视剧

《新闻联播》属于新闻类节目,电视剧则是文艺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目标受众是有区别的,而过渡性的节目《焦点访谈》属于深度报道类节目,其“用事实说话”的节目宗旨,将新闻性、故事性融为一体,很自然地实现了前后两类不同节目的转换,也稳定了原有的受众群体,并且加入了新的观众。

(4)将收视率不高的节目排在不引人注目的时段。有些节目,虽然品位较高,但受众面比较窄,出于整个频道的节目构成考虑,又需要这样的节目,因此就把它安排在不引人注目的时段。实施这种原则的方法包括:①把观众比例低的节目放在不测定收视率的时段;②在竞争对手播放强势节目时播放自己的弱势节目,如同田忌赛马一样;③在观众人数少的时段安排收视率低的节目。

(5)尽早吸引住关键性的收视者。因为电视节目的家庭收视环境是很随意的,不知道观众什么时候会打开电视机,也很难让观众处于一种时时留意的收看状态。所以要迎合最可能控制电视机的人。比如中央电视台一套从19:00《新闻联播》开始进入黄金时间,但是怎么样让电视机在这个时间是一种开机状态呢?通常认为儿童在下午靠近晚上的时候是电视机的主宰,所以中央电视台一套在18:18安排了《大风车》。这样,电视机在黄金时间开始前就已经打开,并且很自然地延续到《新闻联播》开始。

2.稳定性原则

即节目播出时间不轻易变化,以便观众掌握节目播出的规律,逐渐养成相对稳定的收视习惯,最终培养一批稳定的受众群。比如中央电视台一套在早晨7:00固定安排了《朝闻天下》,在中午12:00—13:00固定安排了《新闻30分》、《今日说法》,在晚上19:00—19:55固定安排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这种固定的节目时间安排,可以培养一种社会性的收视习惯,这种稳定的编排对于扩大节目的影响,赢得广泛的收视是十分有益的。

3.整体性原则

即把各类电视节目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在编排的时候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的连接、组合能够产生出整体效应。这时需要注意到两个方面:一是要让节目之间相互照应。也就是说两个相邻的节目之间要相互配合,不能相互干扰。二是要让经过编排之后的节目形成整体优势。也就是将播出的各种节目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最终的播出效果应是整体效果大于各个节目单独播出的效果。这种效果的获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组合式编排。就是把几个不同类型的节目,或同种类型的节目有机地组合成一个“节目群”,安排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区。这种“节目群”,比单个节目更具吸引力。目前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安排就是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种途径被称为载波式编排,也就是以某类节目为基础,把一些重要节目有规律地附在上面。目前各专业频道的节目编排就属于这种形式。比如海南旅游卫视,就是以旅游节目为基础,主要节目有《玩转地球》、《世界游》、《城市惠生活》、《有多远走多远》等,均与旅游有关。

第三种是串联式编排,也就是通过主持人把各种节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编排可以是一天的节目,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区的节目。这种形式在日常播出中用得不多,但在某些重大的纪念日已经有了成功的运用。如《香港回归》特别节目,《北京申奥》特别节目等。这些节目的直播场次较多,主要采用主持人串联的方式编排,一气呵成,体现出极强的整体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