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成就

“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成就

时间:2022-03-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表1 2010~2015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表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15》《2016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数据整理。
“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成就_2015~2016云南农村发展报告

“十二五”时期是云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省委、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主动作为,克难攻坚,全力以赴稳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加大惠农强农富农政策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民生改善显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支撑作用仍然显著

5年来,全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从2010年的1 108.38亿元增加至2015年的2 055.71亿元,年均增长13.45%。然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出现了“倒U型”变化,从2010年的15.3%上升至2012年的16.0%,随之逐步下降至2015年15.0%。与此同时,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也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18.1%逐年降低至2015年的7.3%。但与全国相比,全省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依然突出,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云南经济在困境中实现“稳增长”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2015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6.0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1.1个百分点[1],详见表1。

表1 2010~2015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及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表

资料来源: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15》《2016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数据整理。

(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云南省坚持走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了《关于强化改革举措 落实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围绕“特”字下功夫,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高原特色农业成效显著,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1.高原粮仓持续巩固

按照“依靠科技、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思路,通过实施“十大科技”增粮措施,中低产田地改造、高产创建等举措,全省粮食连年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高原粮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201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 730.95万亩,比2010年增加319.35万亩,“十二五”期间始终保持在6 500万亩以上;粮食连续5年增产,2015年总产量达到了1 876.4万吨[2],比2010年增产345.4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1%;粮食单产水平逐年提高,2015年达278.8公斤/亩,比2010年提高了16.7%。详见图1。

图1 2010~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与单产变化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5》相关数据整理。

2.特色农业“增量提效”

5年来,全省烟、糖、茶、胶、核桃、水果、蔬菜、花卉、蚕桑、咖啡、中药材、淡水渔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整体上呈现出“量增效优”的趋势。2014年,全省甘蔗茶叶橡胶、水果、咖啡、核桃、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产量分别达2 110.4万吨、33.55万吨、43.33万吨、669.02万吨、13.71万吨、64.48万吨、1 735.54万吨,比2010年分别增加359.43万吨、12.82万吨、10.27万吨、271.11万吨、8.77万吨、39.65万吨、480.51万吨,分别增长了20.5%、61.8%、31.1%、68.1%、177.5%、159.7%、38.3%,茶叶、咖啡、橡胶、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和产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山地畜牧业快速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步伐加快,畜禽生产能力快速提升,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从2010年的318.5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375.5万吨,增长了17.9%,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 047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77.8%。其中,生猪调出大县发展到33个,猪肉产量从242.5万吨提高到288.6万吨,增长了19.0%;“云岭牛”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4个、南方第1个自主培育的肉牛品种。淡水渔业发展快速,201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07.7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87.01万吨、渔业产值达78.35亿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了28.5%、80.6%、63.0%。“云咖”“云牧”“云茶”“云菜”等“云”系列品牌成效初显,全省名牌农产品累计达424个。201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到3 383.1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 572.56亿元,增长了86.9%。

3.外向型农业取得新突破

据海关提供的数据,2015年,在全国农产品出口大幅下降的形势下,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实现了“量、效”同步增长,全省农产品出口167.2万吨,同比增长25.9%;出口额达40.6亿美元,同比增长40.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4。2011~2015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量年均增长19.2%。

4.农产品新型物流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依托重要立体交通网络和中心城市,全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场地市场和集散地市场建设,完善冷藏、储存、运输、配送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积极构建跨区域、覆盖全国大中城市、辐射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不断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多次举行高原特色农业推介会、与阿里巴巴商谈农产品线上销售与品牌建设等,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举办云南咖啡进“两会”、普洱茶博览会等多个推介会,推进“云品入沪”“云品入京”“舌尖上的云南”等行动,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三)扶贫攻坚成效卓著

“十二五”时期,省委、省人民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云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总体要求,立足云南省作为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基本省情,高位强势推进扶贫开发,大力统筹整合专项、行业、社会扶贫资源,建立完善了各级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强化扶贫项目实施力度,大力实施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五大工程,全面推进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整村、整乡、整族、整县、整州推进的扶贫开发新路子,扶贫攻坚取得了新成效。

1.贫困人口显著下降

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 014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471万人,累计减少543万人,年均减贫率为17.9%。贫困发生率从2011年的27.1%下降到2015年的12.7%,下降了14.4个百分点,减贫规模仅次于贵州和四川,位居全国第三。

2.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

2015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 764元,比2010年的3 109元增加了3 655元,增长117.6%,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出了26.8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户收入年均增长16.8%,比全省农民收入年均增幅快了3.1个百分点。2015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消费支出5 144元,比2011年增加了2 246元,增长77.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了23.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4%。恩格尔系数从2011年的61.9%下降到43.6%,下降了18.3个百分点,标志着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3.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投入切实加大

2011~2014年,全省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83.18亿元,连片实施了一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群众增收速度明显加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把整乡推进作为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平台。据省扶贫办提供的数据,“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2亿元,实施了166个整乡推进项目。二是突出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十二五”期间,全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8亿元,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2万人次,投入“雨露计划”专项资金9 366万元,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长。三是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以片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投入11.74亿元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着力打造扶贫特色优势产业,探索了豆沙镇、永宁乡等一批乡镇旅游扶贫的新经验,带动了贫困群众收入渠道的拓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四是出台了《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实施方案》。全省投入财政专项贴息资金10.35亿元,推动235亿元贴息贷款投放贫困地区;投入1.89亿元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加大金融扶贫改革创新力度,开展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试点。五是推进扶贫安居工程和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期间实施安居工程11.6万户、易地扶贫搬迁12.6万人,启动“溜索改桥”项目182座。协调争取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6 250万元,加快贫困革命老区建设发展步伐。

(四)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明显

“十二五”以来,全省农业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科技兴农”成效显著。

1.科技项目支持和发展成效显著

全省农业领域获得国家科技项目支持135项,总经费28 018万元;通过重大专项、创新强省、重点新产品、科技惠民、富民强县等省级科技计划,累计在农业领域立项1 442项,支持财政经费69 072.96万元,组织实施了8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突破92项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出11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全省应用类科技成果登记总数为3 498项,其中农业类科技成果登记数为1 162项,所占比例达33.2%。农业类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获省级科学技术奖奖励218项,其中农作物品种创新、产业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等重点领域的获奖成果195项,占获奖项目(省级)总数的89.4%。

2.科技成果运用助推农业生产初见成效

2011~2014年,全省共审定农作物新品种474个,登记作物新品种384个,鉴定作物新品种53个,累计培育花卉新品种419个,花卉新品种数和种类居全国第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宗鲜切花新品种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全省甘蔗亩产从3.7吨提高到4.2吨,甘蔗糖分、出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蔗糖单线生产规模日处理能力达14 000吨,居全国第一,蔗糖企业绩效达标评比全国第一。烟草品种选育、繁育、推广技术国内领先,烤烟种子供种占全国75%以上。全省培育并通过审定(认定)林木新品种累计达478个,林业良种使用率达50%。全省可利用的木本油料良种已达267个,木本油料良种基地建设和采穗基地穗条使用率、合格苗使用率均达95%以上。“热垦523”和“热垦525”两个胶木兼优橡胶品种被农业部遴选为主导品种。“滇撒配套系”“滇陆猪”“云岭牛”通过国家级新品种审定。全省9个畜禽品种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56个品种列入全国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其中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18个,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潜在优势正在得到深入挖掘。

(五)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省上下着力改善民生,把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放在全省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完善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政策措施,加大财政惠民投入力度,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等政策,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增收计划,实施“贷免扶补”等措施,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及补助标准,千方百计减轻城乡人民群众的负担,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1.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从总量看,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 952元增加到2015年的7 526元,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3.7%。从增长速度看,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增速有所波动,但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总体上呈现放缓趋稳态势。从收入结构来看,2015年,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 242元,同比增长10.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0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 315元,同比增长17.2%;人均经营性净收入4 601元,同比增长8.4%;人均财产性净收入148元,同比增长9.8%;人均转移性净收入1 178元,同比增长6.8%。

图2 2010~2015年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图

注:按照国家统计局要求,2014年起全国城乡居民收、支启用新口径数据,原农民人均纯收入变为新口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了保持可比性,2014年和2015年数据均为老口径的数据。

1985年以来,全省各个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七五”时期(1986~1990年)的2.2%、“八五”时期(1991~1995年)的3.6%、“九五”时期(1996~2000年)的4.7%、“十五”时期(2001~2005年)的5.3%、“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的9.9%和“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的13.7%。总体看来,全省农民收入呈现加速增长势头,“十二五”时期是“七五”时期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见图2)。

2.农民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不断加快,农民收入来源进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加快,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提升。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2010年的930元增加到2014年的2 048元,年均增长21.8%,是收入来源中增长最快的一项。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23.5%提升至2014年30.0%,提高了6.5个百分点,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10年的63.4%下降到2014年的57.2%,但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从2010年的2 510元增长到2014年的3 896元,年均增长11.7%,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快速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积极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促进了全省农民转移性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全省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从2010年的335元提高到2014年的609元,年均增长16.4%。农民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人均从2010年的177元,增长至2014年的255元,年均增幅达9.6%,详见表2。

表2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表

数据来源:《2014云南调查年鉴》和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

3.城乡收入比逐年降低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7%,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4.1∶1逐步缩小到2015年的3.5∶1,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逐步缩小。

4.区域间相对差距缩小

全省16个州(市)农民收入全面增长,增幅基本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15年,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大理等8个州(市)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而2010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仅有4个州(市)。

随着扶贫攻坚的稳步推进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全省16个州(市)农民的收入水平朝着日趋均衡的方向发展,州(市)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州(市)之间农民收入最高与最低的倍差(最高∶最低),从2010年的2.9倍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2.4倍。这种态势在县域之间更加明显,2010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与最低的倍差为6.1倍,2015年下降到了3.5倍。

(六)农村居民消费实现新跨越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全省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持续增加,结构升级持续加快,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

1.居民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10年的3 399元增加至2015年的6 831元,增加3 432元,年均增长15.0%。2010~2015年期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由1 605元增加至2 487元,增加了882元,年均增长9.2%;衣着消费支出由161元增加至305元,增加了144元,年均增长13.6%;居住消费支出由638元增加至1 229元,增加了591元,年均增长14.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68元增加至383元,增加了215元,年均增长17.9%;医疗保健支出由240元增加至578元,增加了338元,年均增长19.2%;交通和通信支出由338元增加至987元,增加了649元,年均增长23.9%;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206元增加至782元,增加了576元,年均增长30.6%;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由43元增加至80元,增加了37元,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平稳较快增长,有力支撑并推动了全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

2.消费结构加快升级

全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明显降低,文教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食品消费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由2010年的47.2%减少至2015年的36.4%,下降10.8个百分点;居住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8.8%降低至18.0%,降低0.8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4.9%增加至5.6%,提高0.7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7.1%增加至8.5%,提高1.4个百分点。农民住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消费层次明显升级,标志着广大农民正在同步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大幅缩小

在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等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全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7.2%降低至2015年的36.4%,下降了1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少的幅度高于城镇居民,也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七)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按照“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以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把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为着力点,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为全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大批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开远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红河州、宣威市、嵩明县、砚山县、石林县、保山市隆阳区、新平县等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进展顺利,为富民强县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二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强,促进了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实现了由单一技术突破向多技术、多因素集成创新推广的转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 215万千瓦,是2010年末的1.33倍,年均增长7.5%。

三是开展“十优强县”“百县百园”创建,实施“百万生猪规模养殖”和100个“高原生态牧场”建设工程,组织评定了全省名猪、名牛、名羊、名鸡、名鱼、名米“六个六”特色品种,提升了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与此同时,狠抓市场品牌创建,全省“三品”有效认证累计达728个,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59个,分别比2010年增加366个和31个。

四是农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借力“互联网+”形势大好。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启动了22个县的电子商务试点工作,淘宝网“特色中国”云南馆成功上线运营,网络销售达8 000万元。农业生产目的也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农业功能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产业布局由遍地开花向优势集中转变,产业链条由偏重生产向“产加销”一体化转变,农业生产由靠天吃饭向依靠科技、现代机械、设施装备转变,经营主体由单家独户向新型主体转变,农业投入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融资转变,生产管理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变,全省农业现代化逐步向更高水平迈进。

(八)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农村环境越来越整洁,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清理了乱堆乱放,配上了垃圾桶和垃圾池,修建了排水沟,疏浚了坑塘河道,基本实现了垃圾统一收集、污水有序排放。进一步解决农村居民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并同步改善了供热、排水、排污、小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全省出现了一批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并由此带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1.农村水利设施大幅改善

省委、省人民政府把加快水利发展,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水利建设向农村倾斜。加快曲靖、蒙开个等12个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项目,实施12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省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00多万亩,建成管灌、喷灌、滴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近210万亩,建设输水渠道5 257千米,新建成高产稳产农田1 745万亩,有力支撑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水利建设惠及民生,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70.8亿元,建成4.29万处集中式供水工程和7.8万处分散式供水工程,累计解决农村1 369.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共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00多万个,其中“爱心水窖”128万件,解决了500多万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和抗旱保苗问题。大规模开展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完成3 000多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基本解除了下游群众头顶“一盆水”的危险,实施了264件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山洪灾害防治等非工程措施建设,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比重均降低到1.0%以下。

2.“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

在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美丽云南,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一是村容村貌气象一新。2014年全省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12 381个,通有线电视村数达8 034个,通宽带村数达8 688个,农村用电量达87.12亿千瓦时。二是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2015年省委、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2015年起,每年推进500个以上以中心村、特色村和传统村落为重点的自然村建设,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通过典型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提规模、上档次,力争到2018年在全省的中心村、特色村和传统村落建成一批富有云南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三是“三农”投入加大,助力改善民生。2014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为594.45亿元,占全部支出的13.4%。仅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水支出就达372.36亿元,同比增长6.9%,扶贫开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80多项惠农政策付诸实施。金融机构涉农新增贷款584.98亿元,同比增加29.06亿元,涉农贷款增量在全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达29.5%,维持较高水平。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九)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农村综合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总体方案和农业、林业、水利、供销合作社4个专题改革方案的落实力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步伐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取得新突破,纳入国家农村水利建设管理的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大理市宅基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纳入国家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

1.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

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草原草山家庭承包确权发证、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承包地,让承包地经营权真正活起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有108个县(市、区)、410个乡(镇)、3 217个村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调查农户133万户,确认家庭承包耕地面积553万亩;流转承包耕地752.26万亩,承包耕地流转率达到17.4%。

2.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

着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集体经营共同发展。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全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705户,新增101户;农村合作社达3.36万个,新增4 800个;家庭农场8 008个,新增1 435个;省级农业庄园达100个,新增27个;新型职业农民3.8万人、新增2.01万人。

3.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开始返乡从事农业创业。这些新农民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和淘宝等电商平台,创新性地销售各类特色农产品,并将各种文化创意引入农业生产中,给农业产业注入崭新的生机和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