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政策调整的影响

政策调整的影响

时间:2022-03-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会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其消极影响。因此,适时地调整公共政策,才能更好地解决政策问题,才能保障政策的科学完善。因此,政策调整是政策有序运行、协调一致地发挥整体功能的重要保证。政策调整中产生某些消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并让调整后的政策迅速发挥作用,以便将消极影响化解掉。
政策调整的影响_公共政策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会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其消极影响。

(一)积极影响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

1.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科学合理

如前所述,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策者所掌握信息的有限性特点和政策环境的动态发展性,决策者制定出的任何一项政策都有可能是不完善的。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本身发生作用或者客观的政策环境自身的变化,使原来的政策问题发生改变。为了保证政策的科学性,就需要依据新的政策环境和变化了的政策问题,对原有政策作出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改变。因此,适时地调整公共政策,才能更好地解决政策问题,才能保障政策的科学完善。

2.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项政策要达到既定目标、发挥出最初规划设计的功能,就必须遵照既定的程序正常运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使政策运行出现无序状态:一是政策执行的主体之间出现矛盾与意见分歧;二是政策执行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矛盾、出现冲突;三是几种政策交叉在一起相互摩擦。比如有些地区和部门从本位主义出发,制定一些无视全局、缺乏长远的政策规划,结果造成某些政策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掣肘。而在条块体制下,这些相互矛盾的政策又会使执行者要么各行其是、要么无所适从,造成混乱无序的局面。这时,政策调整就可以充当“交通警察”的作用,通过对政策主体内部关系、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几种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使政策有序地运行。因此,政策调整是政策有序运行、协调一致地发挥整体功能的重要保证。

3.政策调整有利于保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公共政策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南必须具有空间和时间内的相对稳定性。当政策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如果遇到客观环境的变动、政策资源的变化、政策方向的变更或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化,就需要在保留政策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做出积极、主动的调整。公共政策的这种渐进调适,既可保证政策的动态发展性,又可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而政策的稳定与否又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消极影响

公共政策调整既能对政策的执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不当的调整可能引发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导致政策提前终结;即使是适当的调整,也可能因为利益分配等原因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影响:第一,政策的调整会使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产生不同程度的浪费;第二,政策的调整会损害一部分既得利益人群的权益,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过于频繁的政策调整会让公众感到无所适从,公众对行为的结果无法预期,就会对政策产生怀疑,对公共机构产生不信任,从而损害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的形象。

政策调整中产生某些消极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政策调整中出现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并让调整后的政策迅速发挥作用,以便将消极影响化解掉。这方面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进行政策调整宣传。政策调整前的宣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宣传让公众对政策调整的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政策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二是注意调整力度。如果对某项政策需作大力度的调整、可分几次进行,尽量做到不产生巨大震荡;三是把握调整时机。政策调整直接涉及部分公众的利益,当公众意见较大或者具体的环境还不太有利时,可以暂缓调整,待公众情绪冷静下来,具体环境又较为宽松时,再实施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